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育工艺流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重要寄生蜂,具有寄生率高、繁殖力强、雌雄性比大等特点。在滨州市进行了人工繁育白蛾周氏啮小蜂工艺流程研究,成功进行了大规模人工繁殖,并连续4年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大面积防治美国白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人工繁殖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有效天敌 ,群集内寄生于美国白蛾蛹。通过 8种不同的人工繁蜂寄主的选择 ,选出了取材容易、成本低廉的繁蜂替代寄主 :柞蚕蛹、赤松毛虫蛹和黄粉虫蛹 ,以柞蚕蛹最佳。通过人工大量繁殖与释放研究 ,找到了合适的繁蜂方法、放蜂时间、放蜂量、蜂虫比和放蜂次数。 5a来共繁殖并释放小蜂 8.5亿头 ,累计防治面积1.2 8万hm2 ,放蜂防治区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生率达到 5 6 .85 %~ 6 8.92 % ,天敌总的寄生率达 89.86 %~ 94 .6 0 % ,使美国白蛾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林间释放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的释放技术,确定日间段适宜的放蜂时间和树体挂蜂较好的方位,作了日间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挂蜂方位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寄生率效果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的寄生率与挂蜂日间不同时段的时间有关,与树体上挂蜂的不同方位无关,最佳放蜂时间为每日傍晚17:00~18:00时,或清晨4:00~6:00时。  相似文献   

4.
白蛾周氏啮小蜂为美国白蛾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具有寄生率高、繁殖能力强、雌雄性比大且替代寄主易得等特点。本文旨在探索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湖北人工繁育的可能性,通过前期结果平均寄生率71.56%、平均羽化量6064.8头,可知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湖北进行人工繁育时可行的,为后期大规模繁育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柞蚕病害对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寄生于美国白蛾蛹内的天敌昆虫.利用柞蚕蛹人工繁殖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技术在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辽宁省10多年来的人工大规模繁蜂的实践,系统地分析了利用柞蚕蛹大规模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失败的原因,阐述了柞蚕病害对繁蜂和小蜂个体发育的影响,提出了防控柞蚕蛹期病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利用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Drury)的蛹期寄生蜂白蛾周氏啮小蜂 Chouioia cunea防治美国白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文对人工繁蜂技术和田间放蜂技术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主持的“美国白蛾生活史观察及防治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验收鉴定。 科研人员在对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调查中,共发现白蛾周氏啮小蜂、白蛾黑棒啮小蜂、白蛾聚集绒茧蜂等8种。白蛾周氏啮小蜂为美国白蛾的优势蜂种。他们还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该蜂  相似文献   

8.
批量人工繁殖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子代雌雄比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寄生柞蚕蛹的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虫头数,研究了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子代雌雄比例,并在林间观测了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生命力.试验结果表明,柞蚕蛹与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接种比例以1:30和1:50效果较好,繁蜂雌雄比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因此,为了增加雌蜂的繁殖数量,采取1:30的接蜂比较为合适.林间挂蜂试验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寿命在8~11 d.  相似文献   

9.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是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的优势天敌。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人工繁育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成功研发出以柞蚕Antheraea pernyi蛹为中间寄主的工厂化生产技术。笔者介绍白蛾周氏啮小蜂工厂化生产及林间应用涉及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释放技术及应用现状,提出研究天敌复合体、测试常用农药对白蛾周氏啮小蜂安全性和优化林间释放技术等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优化白蛾周氏啮小蜂生产工艺,为提高繁育效率和防治效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生物防治美国白蛾的有效天敌,具有不污染环境的特点。为了调查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的林间生物防治效果,该文以美国白蛾蛹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作为生防材料,在沈阳市美国白蛾发生区进行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试验,对放蜂后有虫株率、网幕密度及不同寄主树种受危害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试验区7月份和9月份的有虫株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32.1%和40.0%,平均网幕密度分别比对照每株降低3.5网和5.4网;9月份有虫株率和网目密度均比7月份有所减少,说明人工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能够有效地防治美国白蛾,且连续2次放蜂效果更好;对于蒙古栎、刺槐、黄波罗等树种较多的林地,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美国白蛾虫害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为了达到以虫制虫、无污染、无公害生物防治的目的,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美国白蛾蛹,能达到很好的生物防治效果。该文论述了选用优质的柞蚕蛹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方法。采用“三刀削茧法”,将柞蚕茧有蚕蒂的一端两侧用刀削两个孔口,另一端削一个孔口,孔口直径1.5~2cm为宜,削口时不能破蛹,削口不宜过小,能使种蜂进入。人工繁育和释放周氏啮小蜂,增加了林间蜂种的种群数量,提高了对美国白蛾蛹的寄生率,增强了自然界小蜂持续控灾的能力,有效恢复和改善了林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白蛾周氏啮小蜂对几种昆虫蛹的寄生率以及林间释放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为主的13种昆虫寄主蛹的寄生率和林间释放效果。结果表明,用柞蚕、油松毛虫、美国白蛾、赤松毛虫和野蚕等5种昆虫蛹可作为白蛾周氏啮小蜂的较适繁殖寄主,蛹寄生率和单蛹寄生数量均较高,其中柞蚕蛹寄生率和寄生量最高,考虑用柞蚕蛹扩繁周氏啮小蜂材料易得且成本较低,继而用柞蚕蛹做最适寄主进行了生产性扩繁和林间防治美国白蛾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柞蚕蛹与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虫按1∶50的比例室内接种扩繁,柞蚕蛹的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生率达97%,而林间防治美国白蛾试验按老熟美国白蛾幼虫与白蛾周氏啮小蜂1∶10的比例林间挂茧放蜂,美国白蛾蛹寄生率可达32%~41%,而对照美国白蛾蛹自然寄生率7.3%~8.7%,处理区放蜂寄生试验效果是未放蜂对照区的4.3~4.7倍。  相似文献   

13.
不同蛹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繁殖寄主试验结果表明:白蛾周氏啮小蜂对鳞翅目昆虫有较高的寄生率;家蚕的出蜂量不比柞蚕低,而且发现繁蜂的最佳接蜂量为每克寄主需要4头小蜂即可。同时,试验了不同条件下寄生蛹的保存与复壮。  相似文献   

14.
释放周氏啮小蜂对桑园内美国白蛾进行防治试验。一是放蜂数量与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地投放3万头小蜂,美国白蛾的寄生率最优达到68%。二是周氏啮小蜂扩散距离所需时间,在越冬代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释放周氏啮小蜂,周氏啮小蜂扩散到50m、100m、150m、200m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0天、25天、30天、35天。在第一代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释放周氏啮小蜂,花角蚜小蜂扩散到100m只需要20天,三是是周氏啮小蜂扩散距离与寄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离放蜂点越近处,周氏啮小蜂的寄生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相似文献   

15.
天敌昆虫对美国白蛾的生物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进行生物防治 ,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连续对 4代美国白蛾进行放蜂的防治区 ,美国白蛾的危害下降 ,而对照区美国白蛾仍造成一定的危害。放蜂区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期的寄生率经 2a的防治后达到 5 0 %~ 70 % ,同时由于没有施用化学农药 ,保护了其它天敌 ,各种天敌昆虫的总寄生率达到 83 2 6 %~ 95 82 %。应用灰色数学中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表明人工释放的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生物控制美国白蛾的主要因子 ,但几乎不影响其它天敌昆虫对美国白蛾的寄生。各种天敌共同而有效地控制了美国白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属膜翅目、小蜂总科、姬小蜂科Eulophidae,是美国白蛾蛹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该寄生蜂寄生率高,繁殖力强,对控制美国白蛾的猖獗危害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寄主范围广,能寄生多种鳞翅目食叶害虫,在林木害虫生物防治方面有着广阔的利用前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我们对其行为学、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寄主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指导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人工规模化繁殖和大面积放蜂防治。  相似文献   

17.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寄生于美国白蛾蛹体内的天敌昆虫。为探索该小蜂的林间释放最佳效果,我们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出蜂时间、出蜂孔数、出蜂蚕蛹的数量、出蜂后的存活时间、林间释放等内容进行了观察,总结出了在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的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连续做了白蛾周氏啮小蜂6个世代的扩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温度处理间白蛾周氏啮小蜂对柞蚕蛹为寄主的寄生率有显著的差异;而连续扩繁继代处理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即没有出现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率退化的现象;此外,繁蜂温度为24~26℃时,白蛾周氏啮小蜂繁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连续做了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6个世代的扩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温度处理间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对柞蚕蛹为寄主的寄生率有显著的差异;而连续扩繁继代处理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即没有出现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率退化的现象;此外,繁蜂温度为24~26℃时,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繁蜂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柞蚕蛹繁育周氏啮小蜂过程中坏蛹病原菌的传播机制,本文设计了9个试验处理。结果表明:白蛾周氏啮小蜂是坏蛹病原菌传播的媒介;坏蛹病原菌不能通过空气传播,也不能通过接触传播;降低坏蛹率的关键措施是对白蛾周氏啮小蜂雌成蜂及其产卵器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