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本试验通过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种子外形特征和冠毛特征进行观测,并利用飞行试验和模拟探讨其飞行能力,以期探索其种子传播规律。通过线性回归得出不同高度飞行速度的相关系数r值比较大,F检验成极显著相关,拟合较好;种子长度、质量和种子冠毛间的夹角与沉降速度呈负相关,冠毛与种子间的夹角呈正相关,随着高度的增加,种子长度与冠毛长度对沉降速度的影响也逐渐显著。  相似文献   

2.
3.
紫茎泽兰化学灭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农达、克无踪、林无草等7种药物对紫茎泽兰进行不同浓度的化学灭除试验,筛选出灭除效果最佳的药物和最适的用量。  相似文献   

4.
有毒植物紫茎泽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茎泽兰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传播成灾的有毒植物。综述了泽兰的生物学特性、危害、防除措施以及对其利用研究进展,为防除和利用该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外来入侵生物紫茎泽兰的人工和机械防除、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各种防治方法,分析了将紫茎泽兰开发成饲料、生物农药、沼气等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6.
紫茎泽兰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山羊为对象,以采食量、增重、初始重为指标,对脱毒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添加不同比例(20%、30%、40%)及未脱毒紫茎泽兰(30%)饲喂反刍动物的饲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毒紫茎泽兰的采食量均有提高,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31,7%、30.2%、14,3%,未脱毒紫茎泽兰采食量明显低于对照;20%脱毒紫茎泽兰饲料的饲喂效果显著高于对照,未脱毒紫茎泽兰组的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脱毒组。试验动物的初始重与动物增重无显著影响。从反刍动物增重角度考虑,说明紫茎泽兰用作饲料是可行的,但必须脱毒。  相似文献   

7.
用农达、克无踪、林无草等7种药物对紫茎泽兰进行不同浓度的化学灭除试验,筛选出灭除效果最佳的药物和最适的用量.  相似文献   

8.
对有害入侵植物——紫茎泽兰采取人工挖除、化学防除、生物替代等措施进行防除,并对紫茎泽兰的开发利用进行初步探讨。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只有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紫茎泽兰在凉山蔓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植物紫茎泽兰80年代初传入四川省凉山境内,2006年通过第二次实地调查表明,经过20多年的侵占和蔓延,危害面积已有了很大变化,给当地畜牧业、林业、农业造成了危害。建立和完善紫茎泽兰预警机制,落实和加强综合治理措施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山羊为对象,以采食量、增重、初始重为指标,对脱毒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添加不同比例(20%、30%、40%)及未脱毒紫茎泽兰(30%)饲喂反刍动物的饲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毒紫茎泽兰的采食量均有提高,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31.7%、30.2%、14.3%,未脱毒紫茎泽兰采食量明显低于对照;20%脱毒紫茎泽兰饲料的饲喂效果显著高于对照,未脱毒紫茎泽兰组的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脱毒组。试验动物的初始重与动物增重无显著影响。从反刍动物增重角度考虑,说明紫茎泽兰用作饲料是可行的,但必须脱毒。  相似文献   

11.
紫茎泽兰营养成分与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自玮 《青海草业》2006,15(2):19-20,23
本文对紫茎泽兰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动态研究,证明紫茎泽兰中的常规营养成分与时间无明显规律性关系,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全年较为稳定。干基中,粗蛋白全年平均为10.23%,粗纤维16.17%,粗脂肪4.84%,粗灰分10.00%。粗纤维低于常见的禾本科牧草,脱毒后开发作为饲料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紫茎泽兰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取路线调查、样方测定与"3S"技术等方法,组织有关部门对四川省外来入侵生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进行了监测,摸清了紫茎泽兰在四川省的最新分布、危害现状与规律,提出了防治建议.结果显示:紫茎泽兰已广泛分布在四川省凉山、攀枝花、雅安、宜宾、泸州、乐山、甘孜7个市(州)42个县(区),分布面积96万hm2;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对畜牧业、农业、林业造成了巨大危害;紫茎泽兰每年以20~30 km的速度向北向东传播蔓延,对成都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紫茎泽兰危害状况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较详细地论述了外来入侵生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在四川的最新分布状况、蔓延趋势及对畜牧业、农业、林业与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并针对其分布、危害规律,提出了具体的治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紫茎泽兰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泛,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目前有大量研究在探讨紫茎泽兰的生物学功能和提取其有效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资源化利用提高紫茎泽兰的经济价值,变废为宝。论文综述了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点、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动物抗寄生虫、抑制细菌、免疫调节和作为饲料原料的应用研究现状,为后期紫茎泽兰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了松针褐斑病菌毒素胁迫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后,叶片及渗漏液中7种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毒素胁迫离体叶片和植株后,Ca和K元素含量分别减少65.9%、59.5%和32.9%、53.9%,其他矿质元素Mg、P、Mn、Zn在叶片中的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渗漏液中Ca、K、Fe元素含量较毒素粗提液中含量增加,以Ca元素含量增加最多(近30倍),Mg、P、Mn、Zn元素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6.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是一种非寄主专化性毒素,能够伤害紫茎泽兰叶片,引起细胞电解质渗漏。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毒素粗提液对紫茎泽兰的伤害活性最强,LA-I次之,LA-II最弱。孢子萌发试验和菌丝生长试验显示,紫茎泽兰电解质对青霉菌、木霉菌、尖孢镰刀菌、链格孢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是对泽兰尾孢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毒素粗提液对供试真菌的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分析认为将松针褐斑病菌毒素与泽兰尾孢菌混和将可能提高对紫茎泽兰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在金阳县的分布规律,为防止紫茎泽兰对金阳县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破坏提出了一些依据。本次调查了每个样方内的紫茎泽兰的植株数、平均高度、单株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发现紫茎泽兰的总株数从海拔1 650 m的3株增长到580 m的32 640株,极差达到32 637,变化极其显著;紫茎泽兰的平均高度和单株生物量变化也较大;同时发现紫茎泽兰的植株数、平均高度、单株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随海拔的升高成负相关,其中单株生物量与海拔的相关性最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937 4。  相似文献   

18.
紫茎泽兰在凉山金阳的分布情况及其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aphorum Spreng)在金阳县的分布规律,为防止紫茎泽兰对金阳县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破坏提出了一些依据.本次调查了每个样方内的紫茎泽兰的植株数、平均高度、单株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发现紫茎泽兰的总株数从海拔1650m的3株增长到580m的32640株,极差达到32637,变化极其显著;紫茎泽兰的平均高度和单株生物量变化也较大;同时发现紫茎泽兰的植株数、平均高度、单株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随海拔的升高成负相关,其中单株生物量与海拔的相关性最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9374.  相似文献   

19.
应用融合变换对四川西昌地区紫茎泽兰遥感图像ASTER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对ASTER三种传感器生成的三种分辨率的影像数据进行Gram-Schmidt融合处理,可以将具有较高光谱分辨率的多光谱遥感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从30m×30m提高到15m×15m,增加更多的地表地物组分信息,有助于识别各种不同地物类型,同时使同一地物的光谱信息变换前后保持不变,确保了后续图像分类的可靠性。应用ENVI中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马氏距离分类,分类结果总体精度为73.6983%,Kappa系数等于0.69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