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试验以贮藏不同年限的马铃薯实生种子为材料,对其活力和反映活力状况的若干生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从种子活力的角度测定了种子的实用价值。主要结果是:马铃薯实生种子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渐趋降低,幼苗生长速度减慢;砂培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比普通发芽试验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更能确切地反映种子的活力;随着种子活力的下降,其内部的脂肪酸价升高,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增大;活力高的实生种子,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较活力低的实生种子数量多,颜色深,酯酶同工酶亦有相似的结果;同薯8号和克疫两品种的实生种子活力下降的速度不同,前者慢、后者快;马铃薯实生种子在一般室内温湿度贮藏条件下,经8年或更长时间贮藏后,仍具有种用价值,可作播种材料;马铃薯实生种子活力的测定,采用活力指数或发芽指数较其它生态指标更具有适用性和可靠性。脂肪酸价和相对电导率作为活力测定的生理生化指标对劣变速度快的实生种子是灵敏而适用的。  相似文献   

2.
提高马铃薯实生苗移栽成活率的办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晓春 《中国马铃薯》2005,19(6):371-372
马铃薯常规育种杂交结实率很低,得到实生种子后,要得到实生薯,需经过浸种、播种、移栽、培土、单株收获等几个环节,其中移栽是一项关键技术,常规的移栽方法即将浸种已发芽的实生种子播种于沙或蛭石中,待实生苗长至6 ̄7叶时,拔出实生苗移栽于土中,灌水、遮阳,刚移栽上时需每天浇水,以后逐渐撤掉遮阳网,操作过程不但比较麻烦,而且由于在移栽时不同程度的伤了根,移栽时又不带土,所以往往成活率很低。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套简单而且操作性强的移栽技术,移栽成活率可达100%。1浸种移栽前10 ̄15d,约每年4月初,将实生种子均匀撒于铺了吸水…  相似文献   

3.
将自1978年至1991年采收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分别用纸质种子袋包装于普通玻璃干燥器中存放于室温条件下,于2006年2月根据种子数量播种于育苗盘内进行发芽和出苗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对干燥条件下,马铃薯实生种子贮藏20年后出苗率仍达到50%以上;贮藏15年后出苗率仍有75%。试验结果还说明,不同杂交组合的实生种子,在相同的贮藏时间内其出苗率不同。采用同样的方法播种,当年采收的实生种子出苗率可达到85%~90%。可见贮藏15年后出苗率只下降10%左右,贮存15~20年出苗率刚迅速降低。20年后下降速度更快,平均出苗率只有1.5%~4.0%。  相似文献   

4.
<正> 1 前言马铃薯实生种子应用于农业生产始于我国60年代,8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马铃薯实生种子后代??一直被认为是影响马铃薯实生种子利用的主要障碍之一.马铃薯实生苗分离主要受遗传基因控制,分离的性状主要指成熟期、薯形、皮色、肉色、抗病性等.目前国内制定马铃薯实生种子选育目标时.所谓"实生群体主要经济性状基  相似文献   

5.
<正> 马铃薯实生种子小,萌发力弱,直播困难,目前多采取育苗移栽法。为了满足实生苗生育期长的要求,必须早育苗,育大苗,育壮苗,这是争取实生薯丰收的关键。本文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通过马铃薯实生幼苗与西红柿、苋菜、黄花烟幼苗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相比较,得到如下结论:a.幼苗干物重、叶面积、茎粗等与种子贮藏物质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实生种子小是实生幼苗生长缓慢的原因之一。b.实生种子发芽温度以20℃左右为宜,超过25℃发芽将受到抑制。c.实生种子贮藏物质以脂肪为主,脂肪转化为结构物质缓慢,因此实生种子即使在最适发芽条件下也需5~6天才能发芽。d.实生幼苗光合产物在根、茎、叶中分配不合理,分配到茎中较多(高达40%),分配到叶片的比其它作物少,致使叶面积小,光合产物少,这是实生幼苗生长缓慢的又一原因。e.实生幼苗光合产物分配状况是其生理特性决定的,实生幼苗茎中过氧化物酶、蔗糖酶活性高,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低,表明茎的代谢旺盛,因而促进了茎的生长;而叶中过氧化物酶、蔗糖酶活性低,吲哚乙酸酶活性高,表明叶片生理代谢弱,致使叶片生长缓慢。f.DTO—33不论是在根系生长、叶面积增长、干物质积累上,还是在匍匐茎产生、膨大方面都比克疫天然籽显出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实生种子小,能量低,发芽期间能量转化慢;种子需经8~12小时达吸胀饱和,其饱和吸水量占绝对干物重的86%~105%;种子发芽在13~17℃变温和25℃恒温发芽最好,对光暗反应不敏感;贮藏2~3年的种子发芽力最高,室温下贮藏7年丧失种用价值;种子经卅烷醇浸种(50ppm浸4小时)、CO_2激光辐射10秒钟、50~60℃温汤浸种均能显著提高发芽力。α-萘乙酸浸种(10ppm15分钟)对发芽没有显著影响,但可促进幼苗根系发育。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杂交果重、实生种子百粒重和实生种子发芽率,随着杂交果在植株上生长天数的增加而加重和提高;实生种子粒数随着杂交果在植株上生长天数的增加而减少;杂交果在植株上生长20d,单果实生种子发芽粒数最多,是摘果的最适时期;最后杂交授粉日期可延长到当地初霜冻前20d。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杂交果重,实生种子百粒和实生种子发芽率,随着杂交果在植株上生长天数的增加而加重和提高;实生种子粒数随着杂交果在植株上生长天数的增加而减少;杂交果在植株上生长20d,单果实生种子发芽粒数最多,是摘果的最适时期最后杂交授粉日期可延长到当地初霜冻前20d。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播种量、播种方式、覆土厚度大株红景天种子育苗出苗的影响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大株红景天种子育苗关键技术环节是:播种时间为5月上旬,播种量为处理好的种子1g/㎡,播种方式为条播,覆土厚度为过筛细土0.1cm,并依据出苗和幼苗生长发育特点加强水、肥等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 言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具有杂种优势利用及汰除病毒防止退化两大特点。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具有用种量少、用种成本低、体积小、运输方便 ,以及产量高等优点。目前在印度、孟加拉国、越南、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发展中国家大面积推广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了加快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在云南的推广应用 ,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际马铃薯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 ,引进了亲本及技术。2 0 0 0年引进 2 4个杂交组合在丽江、峨山、宣威、南华 4县开展试验筛选和示范。尽管由于种子到位太迟 ,比正常播种节龄推迟 1个多月播种 ,移栽过晚对产量影…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马铃薯种薯生产现状,国内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研究进展及利用状况:介绍了用杂交实生种子生产马铃薯种薯的主要技术及研完和示范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种在耕地同时将种子播入土中的新型水稻直播机在日本九州农业试验场开发研制成功。该机可由拖拉机牵挂,作业幅唐为280cm,每次播种9行,采用锯齿圆盘式投入器。作业时,当包衣种子自种子斗中流出后,圆盘式投种器即将包农种子通过种子输出管播入由沈金耙出的播种沟内,泥土也随之自动将种子覆盖好。播入的种子分散度适宜,平均发其深度为1cm。每播种100m2约需15min。由于省掉了单独的播种、覆土作业,可以节省劳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受到用户欢迎。日本开发新型水稻直播机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马铃薯是我区较为古老的农作物之一。由于实生种子的分离问题,历来均采用传统的无性躯体(块茎)年复一年地播种、收获、保存种质资源,既费工又不能保证其质量和数量,还常受自然灾害和各种病虫害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冬季进行马铃薯实生种子育苗,可以加快育种进程,但由于冬季气温偏低,对实生苗生长影响很大。我们使用1 500 mg·L-1赤霉素溶液浸种24 h,有效地打破了当年采收马铃薯实生种子的休眠,使当年采收的实生种子的发芽率超过80%;并在日光温室内使用小拱棚控制温度和湿度,有效地防止了低温冷害;移栽前浇透水,减少了对根的损伤,使实生苗移栽的成活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正> 利用能产生较高频率2n配子的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是实生种子利用与选育优良品种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在用压片法研究了马铃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2n花粉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用压片法进行了马铃薯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研究,目的在于了解  相似文献   

17.
自然授粉作物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的1个品种 Kufri Jyoti 的实生种子(TPS-2)按大小分成4个等级。不同等级之间在百粒重、总蛋白、醇溶蛋白、总类脂物和磷酸类脂物含量上有明显的不同。大种子总蛋白、醇溶蛋白和碱溶蛋白含量(%干重)都比小种子高,并且发芽较快,发芽率最高。小种子总的类脂物、磷酸类脂物和水溶蛋白含量最低,水饱和时间最长,而且发芽最低。  相似文献   

18.
<正> 1 前言马铃薯实生种子应用是持久性农业的良好例证,应用马铃薯实生种子既可脱去病毒,降低成本,又便于贮藏、运输和种质交换,因而在西南地区有一定种植面积。但因为实生苗当代生育期长,幼苗生长缓慢,移栽不易成活,后代分离严重,使应用受到一定限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我所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了16个杂交实生种子组合,春季在昆明市进行了筛选试验,收取了各组合的一代实生薯,并在当年冬季播种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A4、A12两个组合在试验中产量较高,其抗病性、经济薯率及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具有推广应用前景;A系列杂交实生籽一代薯做种种植,与昆明地区大面积小春种植的中甸红和会-2号品种生育期相近,可以在我市小春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正>1引言 马铃薯实生种子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次革命,马铃薯实生种子以其能排除大分病毒和全部真、细菌的优点,为解决种薯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以其极小的体积和巨大的繁殖系数,解决了薯长途调运和贮藏的困难,正是由于有这些突出的优点使它在马铃薯生产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