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人都渴望关爱,渴望温暖,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支持,也同样渴望帮助他人所得到的满足。“人”字的结构也注定人是应该相互支撑和相互扶持的。由于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快捷,缩短了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距离,却增大了心与心的距离,间接的成为制约人与人交往的因素。因为短信、电话聊天减少了手写书信、登门拜访,网络虽缩短了与千里之外的陌生人的距离,却增大了邻里、朋友之间的隔膜。而有时面对面互相凝望,不需言语的情感交流却胜过虚拟空间里的千言万语。人们渴望关怀,渴望沟通,于是“抱抱活动”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一个自然教育的大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巨大满足,但同时却也让现代人失去了内心的平和以及人之为人的本性。渴望找到自我,回归自然,成为现代人殷殷追求的目标。应时而生的,是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自然教育机构和从业者队伍。他们或是自然的狂热发烧友,在摄影、观鸟、植物学、动物学等方面有一技之长,或是对教育本身有接近宗教般的虔诚,希望给下一代带来影响和改变。但一个共通的地方在于,他们都渴望在自己的引领和带领下,满足都市人回归荒野、找寻自我的渴望,让子孙后代有一颗更丰富充盈的内心。  相似文献   

3.
气象学在中国古代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巫术,通晓天气的人也被看作是观星象、知未来的神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的故事使他上了神坛。人们渴望了解天空,渴望对未来能够多一些把握,也就对能够预报天气的人格外看重。  相似文献   

4.
气象学在中国古代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巫术,通晓天气的人也被看作是观星象、知未来的神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的故事使他上了神坛。人们渴望了解天空,渴望对未来能够多一些把握,也就对能够预报天气的人格外看重。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观念也得到了更新,人们在不断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还渴望有一个舒适、和谐的外部环境。园林小品作为一种形式早已渗入了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并且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优美的外部环境,而且对提高园林的艺术气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人的思维中,渴望是推动人向前的不竭力量。人人都有渴望,每个渴望都如同屋檐下悬挂的葡萄,在风中释放着甜蜜的诱惑。它告诉你要努力向前,通过自己攀登的脚步达到终点。  相似文献   

7.
在人的思维中,渴望是推动人向前的不竭力量。人人都有渴望,每个渴望都如同屋檐下悬挂的葡萄,在风中释放着甜蜜的诱惑。它告诉你要努力向前,通过自己攀登的脚步达到终点。  相似文献   

8.
赵军勇 《绿色科技》2019,(3):236-237
指出了旅游业日益成为世界性的经济支柱产业,旅游者的人数和层次也越来越高,但是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旅游世界、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游客在其中随机转换。运用逃避主义研究了旅游者出游的动机及其旅游行为,在研究旅游者出行动机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认为:逃避是重要的心理动机,在调节旅游者的行为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试从时空和旅游者角色转换和内心基于逃避的渴望去解读逃避视角下游客的旅游动机,期望对旅游理论的发展进行一些探究,并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书讯     
“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人铺叙着不同的故事情节。在写着自己的书的同时读他人的书,我读出了许多感悟。朋友说,我最擅长的是解他人之意。我想,那是因为我用心读人。”  相似文献   

10.
书吧     
对于爱情,很多人充满渴望,也有人正"深陷"其中,但却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究竟什么是爱情。人们试图用各种比喻来解释爱情的定义,可千万个人有千万个答案。其实,不管爱情进行时,还是仍未萌芽,也不管在爱情世界里,你爱他(她)比较多,还是他(她)爱你比较多,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1.
品味不幸     
无论对谁而言,渴望过幸福的生活,渴望事事如意,都不为过。不满足现状,期盼过高质量的生活也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然而往往事与愿违,越想幸福却往往遭遇不幸。是自怨自艾地生存?还是坦然地面对不幸?有的人在不幸中退缩、畏惧,有的人在不幸中却坦然处之,把不幸当做一种生活的调料,一种感情的体验。生活中不可能尽善尽美,仅有幸福的生活是单调乏味的。只有经历了不幸,才能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不幸是一种生活的体验,它可以培养我们的心胸和气度。不幸是有价值的,它可以增强我们的勇气,磨炼我们的意志。生活给了每个人机会,有的人把握住了幸福…  相似文献   

12.
经济的飞速发展、竞争的空前激烈使得身心疲惫的现代人热切的渴望回归自然,回归真实。也正因为如此,现今自然主义设计风格大行其道,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服装首饰到居家住宅,无不渗透着自然、环保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3.
城里树     
城里树张培安城市是人的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人是智慧的,用自己的创造力将城市装扮得绚丽多采、花枝招展。人是矛盾的,既贪恋向往城市,又渴望自然的浸润、滋养。像时装模特一样,城市在展现自己花里胡哨和美的同时,也在疏离自然吞食生态,摒弃古朴,淡薄幽静──用...  相似文献   

14.
编辑推荐新浪读书年度最佳原创作品!人不但要坚定地往前赶路,还要定期照照镜子,否则自己也不知道走了些怎样的路,以后还要怎么走。——潘石屹我打赌,上帝也未见得能抵抗住诱惑,我渴望为谁陷入感情旋涡。你冷眼旁观也罢,无动于衷也罢,嘲笑也罢,暴打也罢,这些统统不能叫我难过!——杨妍  相似文献   

15.
林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林业的建设与发展。没有林业的发展,就没有各族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林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和谐林业发展。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也为林业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林业期刊的编辑,既感到无尚光荣,也深感责任重大。编辑是无名英雄,日夜辛劳,加班加点,甘为他人做嫁妆,把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倾注在别人的成果上。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我修养,就做不好这个嫁妆。就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笔者认为当好林业期刊编辑主要应具备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正>"买卖青山"是指森林或者林木的所有权人将本人或本单位山场上的活立木作价卖给他人,由他人实施采伐的活动。在实际生活当中,很多"买卖青山"的当事人既不办理林木所有权变更登记,又不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即采伐买卖的林木,或者即使办理了林木所有权变更登记,也不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即采伐买卖的林木。这些非法采伐林木的行为若数量较大则构成犯罪,在罪名确定和犯罪主体的认定方面,刑法理论界历来争议极大,司法实务中各地的做法也不尽相同。笔者对此问题也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现将观点发表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正>大千世界,不会有两片纹理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两段完全一样的人生。你的人生自有鲜花似锦,我的生活也有绿草如茵。你渴望绿意苍苍,我向往花团锦簇,你不知枯萎,我不懂凋零,我们仿佛海岸上两盏交汇的灯,只羡慕照面的光亮,却看不到彼此身后的巨大阴影。每个人都是远视眼,别人生命里的一点萤光,就  相似文献   

18.
“抱抱团”活动的主旨是与陌生人自由拥抱。最早向世界推行这个活动的是美国人贾森·亨特,活动的灵感来自于他去世的母亲。5年前亨特在母亲的葬礼上听到许多关于母亲的事迹,得到过亨特母亲帮助关心过的人回忆从她那里得到的温暖,一方面受到母亲故事的感召,另一方面感觉自己需要借助他人提供的温暖来克服丧母的悲痛,于是做了个写着“真情拥抱”的纸牌走上家乡的大街。第一个与他“真情拥抱”的人是一个路过的姑娘,她停了下来,看了看纸板,毫不犹豫地向亨特张开了双臂。从这一天起,“Free Hugs”这个关于爱和分享的运动开始在全美国蔓延。  相似文献   

19.
<正>人的一生中,遇到贵人不容易,要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也不容易。这里有几句话,看了或许会让你终生受益。第一句话:人生路上有三看:一看远、二看宽、三看淡看远——即寻找目标,渴望飞翔,寻思境界。获得让自己深信不疑的理由。远望在视野上闪亮,目标在牵引中成长,飞翔充盈人生,境界提升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就森林旅游景区规划而言,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吸引物最基础的要素;二是旅游营销与服务,是构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审美主体间的网络;三是如何架设审美主体对特定旅游景观资源的渴望并产生旅游动机,这三方面是不能少的,也是相互统一的.但作为影响因子来说,前两个因素是有一定确定性的,后却复杂得多,这关系到行为人的心理特征及个性趋向.要做好森林旅游景区开发规划及管理,分析游客的心理感受与行为特点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