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北方园艺》2021年第7期《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对北玫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积累的影响》(作者李萍等)报道,以北玫葡萄为试材,采用HPLC法测定葡萄果实中单体酚类物质的含量,研究了成熟期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对果实品质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酿酒葡萄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据《北方园艺》2019年第8期《不同叶果比处理对品丽珠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作者孙霄等)报道,以3年生的酿酒葡萄品丽珠为试材,采用疏叶和疏果的处理方法,测定果实中可溶性糖和酚类物质含量,研究谢花后不同叶果比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适宜叶果比,以期探索提高葡萄品质的最佳叶果比。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钙肥施用时期与浓度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藤稔”葡萄为试材,分别在萌芽期、花期、坐果期、果实转色期和成熟期土施不同浓度硝酸钙,果实成熟期测定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香气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钙肥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与施用时期和浓度均有关,转色期施钙肥对葡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均具有显著性影响,适量高水平钙肥有利于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的提升;萌芽期和转色期施钙肥对葡萄香气品质具有显著性影响,萌芽期施用低水平钙肥有利于醛类香气含量的增加,转色期施用低水平钙肥有利于酯类和萜烯类香气含量的增加。从提高果实品质考虑,建议葡萄生产上将萌芽期和果实转色期作为施钙肥的2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RDI)技术对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酿酒葡萄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焉耆盆地葡萄欧亚种酿酒品种梅鹿辄(Merlot)为试材,以不同的灌水量进行调亏灌溉,对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RDI条件下,中度调亏(16h)灌溉可有效的提升梅鹿辄葡萄的总酚及花色苷物质的含量,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13.92%、24.35%,但对百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单宁含量的影响并不大。中度(16h)的调亏灌溉既可以节约浇水量,又可以有效的提升梅鹿辄葡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据《果树学报》2012年第5期《不同土壤条件对酿酒葡萄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李文超等)报道,为了探索不同土壤条件对酿酒葡萄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蛇龙珠"酿酒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宁夏贺兰山  相似文献   

6.
据《果树学报》2018年第12期《树体遮光对50赤霞珠葡萄果实降异戊二烯类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作者乔丹等)报道,为了探究葡萄树体遮光对酿酒葡萄果实降异戊二烯类香气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为提高新疆葡萄与葡萄酒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根据遮光程度不同将遮光网分为网1(减少果际光照50%)和网2(减少果际光照20%)。  相似文献   

7.
据《果树学报》2021年第2期《GA3和TDZ对红艳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程大伟等)报道,为了研究赤霉酸(GA3)和噻苯隆(TDZ)对红艳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葡萄品质提升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和浓度配比,为葡萄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以4年生葡萄为试材,在果实膨大初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的GA3、TDZ以及二者混合液浸蘸果穗,在果实成熟期对不同处理的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指标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8.
正据《西北农业学报》2018年第5期《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赤霞珠"耗水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李晶等)报道,以设施栽培条件下2008年定植的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充分灌溉和新梢生长期、花期、浆果生长期、果实成熟期亏缺灌溉。通过分析不同处理对新梢生长量、产量和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综合评定获得最优灌溉方案。结果表明,灌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程度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0~40 cm土层深度含水量波动幅度大。  相似文献   

9.
<正>据《北方园艺》2014年第15期《氨基酸及富硒叶面肥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张超杰等)报道,以10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高干水平棚架整形,株行距1.5 m×3.5 m,667 m2产量约2 500 kg,葡萄园为壤土,肥力中等,常规管理。在生长中期对葡萄喷施氨基酸和富硒叶面肥,测定不同处理下的葡萄成熟期的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10.
以五年生的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在山区葡萄果实转色期至成熟期铺设银色反光膜对葡萄叶片、果穗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是大棚栽培还是露地栽培,在夏黑葡萄果实转色期铺设银色反光膜均能改善葡萄叶幕下的微环境:降低根系土壤温度,提高叶片温度;增强地面反射光强,增加叶片厚度,提高叶片温度和叶片的叶绿素和氮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提升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铺设银色反光膜的果实品质增效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更好。  相似文献   

11.
正据《果树学报》2016年第6期《葡萄卷叶病对"赤霞珠"葡萄品质的影响》(作者韩爱芹等)报道,为探讨葡萄卷叶病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以未表现卷叶病症状的"赤霞珠"葡萄为对照,在成熟期测定了感染卷叶病赤霞珠葡萄果粒的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和花色苷含量。结果显示,卷叶病使葡萄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葡萄糖和果糖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铺设农用白色地膜和聚酯镀铝反光膜(铝膜)对设施大棚内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以及对红地球葡萄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地膜不仅明显提高了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增强了光照强度,也提高了红地球葡萄的植株生长量;铺设铝膜使温室内光照强度提高40.9%;地膜结合铝膜对红地球葡萄的果实品质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3.
正据《北方园艺》2020年第9期《不同疏果时间对媚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何舟阳等)报道,以杨凌地区媚丽葡萄为试材,在开花后按一定时间间隔(2周)对植株进行疏果,分别测定不同处理所得成熟果实的横纵径、百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以及酚类物质等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比较葡萄在不同时间疏果对其成熟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得出葡萄在杨凌地区的最佳疏果时间。结果表明,疏果处理均能提高浆果在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及酚类物质含量上的表现。PCA  相似文献   

14.
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葡萄生长期土壤理化性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葡萄土壤养分管理和可持续生产提供依据。以4年生“醉金香葡萄”为材料,设计了9个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测定了各处理5个葡萄生长关键期的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及采后果实品质。与常规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能调节及维持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而采取当地常规施肥方式将加速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富集和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缺乏;改进的Nemerow肥力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试验前土壤综合肥力为1.53,土壤肥力为Ⅱ级,配方施肥能提高土壤综合肥力0.03~0.23,部分处理将土壤肥力提高至Ⅰ级,其中,配方施肥处理1的土壤肥力最高,为1.76,而常规施肥土壤肥力下降了0.15;此外,测土配方施肥能显著提高醉金香葡萄产量、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降低总酸含量;试验数据表明,醉金香葡萄采取每公顷施鸡粪12000kg、过磷酸钙1800kg、尿素675kg、磷酸一铵600kg、硫酸钾1125kg综合效益最佳,不仅能增加葡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还能平衡土壤氮磷钾营养元素含量,对土壤综合肥力的提高效果也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据《果树学报》2017年第12期《避雨栽培对"赤霞珠"葡萄绿叶挥发性组分含量的影响》(作者付亚群等)报道,为解决我国东部葡萄酒产区在酿酒葡萄成熟期降雨过多导致香气品质下降的问题,探究避雨栽培对"赤霞珠"葡萄果实绿叶挥发性组分及其衍生酯类积累的影响,从而为该项措施的应用提供依据。以2012年和2013  相似文献   

16.
据《农学学报》2019年第5期《叶面肥种类对葡萄果实品质和叶片生长的影响》(作者王敏等)报道,为探究不同种类叶面肥对不同鲜食葡萄果实品质和叶片生长的影响,使用5种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在不同的葡萄生长时期,对夏黑、巨峰和巨玫瑰3个葡萄品种进行叶面喷施,喷施后调查葡萄的果实品质指标和叶片生长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以‘贝达’砧‘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行内生草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连续3年测定结果表明:行内生草略微增加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葡萄单粒重和可滴定酸的影响不大;葡萄果皮花青苷含量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但不同年份间没有明显的一致性,说明行内生草可能不是引起这种差异的决定性因素。行内生草并不显著地影响葡萄香气物质总量,但影响了香气物质比例,行内种紫花苜蓿提高了酯类物质比例,降低了醛类物质比例,而行内种黑麦草和自然生草降低了酯类物质比例,提高了醛类物质比例。  相似文献   

18.
<正>据《北方园艺》2015年第1期《"厂"字架式对"赤霞珠"葡萄光合效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沈甜等)报道,以5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叶幕高度的"厂"字架式对酿酒葡萄光合效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提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与独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葡萄避雨栽培土肥管理科学合理,保障葡萄品质稳定提升,本试验以巨峰葡萄园土壤及果实为试材,探讨避雨栽培对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pH值及速效氮含量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速效磷、速效钾以及全钙含量较露地栽培显著增加;避雨栽培葡萄果实平均穗重、糖酸比、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总酸含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20.
探索补光对阳光玫瑰(‘Shine Muscat’)葡萄冬季果实(冬果)膨大期内源激素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冬果栽培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以2016年定植的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在葡萄冬果膨大期进行每天夜间延长光照6h处理,分别连续延长补光4周、5周和6周,每周采样一次。测定葡萄果实中ZR、IAA、GA3和ABA 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以及在果实成熟后测定果实品质的相关指标。葡萄冬果夜间补光可以提高果IAA和GA3的含量,降低ABA的含量,其中补光6周处理的葡萄果实IAA含量较高,比对照高达83.4%,ABA含量比对照低,比对照低达62.30%。补光5周、6周处理对果实GA3含量提高较为明显。补光可以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冬果单穗重,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有效改善葡萄冬果的品质,可以增加冬果产量,明显增加经济效益。生产上建议在冬果膨大期进行补光处理,能增加冬果生长类激素的含量,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其中补光时间以6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