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北地区的气候资源总体上能够满足夏大豆生育的需要.但由于气象因子多变,有时与大豆生育阶段需要不相吻合.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淮北地区影响夏大豆生育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播种期和花荚期的干旱.通过改进栽培技术选用抗逆性的高产稳产品种,可稳步提高大豆单产.  相似文献   

2.
基于1990—2019年衡水市所辖5个县(市、区)气象因子逐日观测资料,依据衡水夏玉米生长发育规律划,选取了夏玉米关键生育期29个气象因子,分析了夏玉米关键生育期气象因子30年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其中吐丝期极端最高气温、播种期5 cm地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他与温度相关的因子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未达到显著水平。各关键生育期平均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4.
郑90007×中黄13杂交选育的濉科15,2010—2011年参加省区试,产量2 600.6 kg/hm2,比中黄13(CK)增产1.44%;2012年参加省生产试验,产量2 890.2 kg/hm2,比中黄13增产7.14%。籽粒蛋白质含量43.6%,粗脂肪21.1%,属高油优质大豆。中抗SC3、SC7,生育期100 d。通过省审(皖豆2013001),适宜沿淮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5.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 12个夏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中作 96 6产量居第 1位 ,平均为 370 2kg/hm2 ,比对照早熟 18增产 9.9% ;太 96 - 38居第 2位 ,平均产量 342 7.5kg/hm2 ,比对照增产 1.7%。但产量居前 3位的品种均比对照晚熟 ,生育日数超过 10 0d ,不适宜在太原地区种植 ,在临汾、运城无霜期较长的地区可以作夏播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6.
濉溪县2012年夏大豆遇旱晚播,成熟期推迟,开花—成熟期延长,生育期略有缩短。气温略低于常年,降水少而集中,后期日照充足。鼓粒期光温条件有利,百粒重高,产量创历史新高,突破2 250kg/hm2。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夏大豆品种,明确品种的应用价值及推广范围,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参试品系(种)4个,与对照种"桂夏1号"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设7个试点,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连续两年。【结果】参加本周期广西大豆区域试验的桂1303,桂14-2和粤夏2013-1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增产都在3%以上,增产点次都在60%以上,其中粤夏2013-1的脂脂肪含量22. 65%,属于高油品种;粤夏2013-2粗蛋白含量44. 2%,属于高蛋白品种,达到优质大豆标准,区域试验增产4. 5%,生产试验增产6. 4%,产量、品质、抗性结果均达标,综合性状优于对照种"桂夏1号",通过广西夏大豆区试。【结论】四个参试种中桂1303、桂14-2、粤夏2013-1和粤夏2013-2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种"桂夏1号",可供广西各地引种、试种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播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根据大豆不同生育期对环境的要求以及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特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夏大豆品种产量构成和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北京地区夏播大豆9个品种(系)的产量构成、蛋白质、脂肪含量及主要性状进行了基本遗传参数、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植株高度、主茎分枝、单株粒数遗传相关较大;百粒重与株高呈负相关;单株粒数可通过增加主茎分枝数来提高;北京地区夏播品种应以提高蛋白质水平为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合安徽省界首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高产、优质、熟期适宜的大豆新品种,2021年以皖北主栽品种中黄13为对照,对新引进的6个夏大豆品种开展种植试验,调查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综合比较参试品种的种植表现。结果表明,蒙0990综合性状优,产量较高,为199.66 kg/亩;皖宿061、阜1006、中涡豆1号综合性状良好,产量高于对照中黄13;涡豆9号比对照减产4.36%。  相似文献   

11.
品种更新缓慢、施肥不足、重茬面积大和病虫害发生频繁是大豆低产的主要原因,6月中下旬的降水量,花荚期的雨日、鼓粒期的日照时数和9月中旬的平均温度是导致大豆产量波动的主要气象因子。因此,实现大豆生产再上新台阶,必须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科学运筹肥料,适期播种,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合理灌排。  相似文献   

12.
<正>一、菌核病1.发病症状主要侵染植株茎部。田间多见植株上部叶片萎蔫变褐枯死,茎部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状菌丝体和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而成为菌核。切开病株茎部可见有黑色鼠粪状或圆柱状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呈丝状。荚上病斑褐色,易枯死不能结荚,豆类易腐烂。  相似文献   

13.
以早、中、晚熟3个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烯效唑干拌种对大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拌种应根据选择品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拌种浓度,中、晚熟品种拌种浓度一般50 mL/L,而早熟品种一般不拌种或低浓度拌种(25 mL/L)。烯效唑拌种能够降低大豆的株高,增加茎粗,有效分枝数呈现抛物线状趋势,中、晚熟品种拌种浓度在50mL/L,早熟品种拌种浓度在25 mL/L时,分枝数最多。从大豆的产量性状来看,对单株粒数的影响较大,对百粒重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14.
介绍大豆新品种濉科99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大豆新品种濉科998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夏大豆分枝期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大豆播种后25d左右就进入分枝期.是大豆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转折点。从开始分枝到开花约20d左右。这一时期大豆生长开始旺盛,花芽开始分化,根瘤已具有故氮功能。分枝期是决定整个生育期植株健壮与否、分枝与开花多少的关键时期,与产量高低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16.
生育期是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因素之一,本文对北京地区选育的146个夏播大豆品种(系)的生育期结构与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性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R1为26-32d、R7为20-24 d、R8为2-6 d时及全生育期相对较长的品种产量较高;(2)R1在30 d左右,R7在10 d左右,R8在18 d左右,全生育期在90 d左右的品种蛋白质含量较高;(3)R7为7-10 d,R8为16-20 d的品种脂肪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密度、行距及施肥量等因素的试验,研究夏大豆新品种科豆1号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栽培密度为21万株/hm2、行距为0.4m,底肥施三元复合肥450kg/hm2的种植模式下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超高产夏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育产量潜力超过4 000 kg/hm^2的大豆品种,估算了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总体平均值、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以及9个性状与单株粒重的遗传相关系数、相关遗传进度等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1)单株粒数、株高和有效荚数遗传力高,遗传进度大;(2)开花期、生育日数和百粒重遗传力高,遗传进度小;(3)底荚高、主茎节数和分枝数遗传力小,遗传进度也小;(4)单株粒重遗传力最低,遗传进度也小.在杂种早期世代选择中以第一类性状选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韩广彬 《现代农业科技》2023,(9):106-108+116
太和县大豆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是大豆种植效益和种植面积“双减”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本文结合夏大豆生产实际,总结了播种期、苗期和分枝期、开花结荚期、鼓粒期以及成熟期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对象,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大豆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未来气候情景下大豆生育期和产量的变化,为保障大豆生产安全、充分合理利用热量资源,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对东北三省大豆生产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区域气候模式和WOFOST作物生长模型,模拟了A2(强调经济发展)和B2(强调可持续发展)情景下2021-2050年大豆熟型的可能分布及生育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果】①以B2情景为例,不同熟型大豆品种种植北界不同程度北移东扩,极早熟、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和晚熟品种适宜种植区北移,极早熟、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及晚熟品种适宜种植范围缩小,极晚熟品种适宜种植范围扩大。②在A2情景下,东北三省大豆出苗期平均提前2.2d,开花期平均提前3.0d;在B2情景下,大豆出苗期平均提前3.0d,开花期平均提前4.2d。③在A2情景下,2021-2030年辽宁省大部及吉林省大部地区大豆减产,辽宁东部及吉林省东南部小部分地区减产10%以上,2031-2050年东北三省大部地区大豆减产10%以上。④在B2情景下,2021-2050年东北三省大部地区大豆减产,2031-2050年东北三省大部地区大豆减产10%以上。【结论】在A2和B2情景下,未来30年间大豆出苗-开花阶段缩短,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有可能发生;大豆减产面积不断增加,减产幅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