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合肥某高校460名大一新生进行为期两周的军训并采用SCL-90量表来探讨军训对95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测试其军训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SCL-90检测后发现其躯体化、强迫、焦虑、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因子总均分较军训前有极显著变化;精神病性、恐怖性、偏执都有显著变化;而不同性别的大学新生中,军训对女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乌鲁木齐市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现状评估,分析存在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乌鲁木齐市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的合理化干预对策。方法:统一采用SCL-90症状量表的对乌鲁木齐市聋人学校134名听力残疾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中学生明显差,总体上心理问题检出率接近44.03%,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强迫、躯体化、敌对、精神病症状是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家庭关系不好的听力残疾中学生比家庭关系好的听力残疾中学生,在抑郁、强迫症状、敌对心理问题上较严重。结论: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急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他们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与分析实习医院及临床带教教师对高职护生实习现状的评价及职业素质期望,为护生素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8家医院教学负责人和具备带教资格的临床老师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在临床实习中,护生的主动服务意识、人文关怀能力、抗挫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职业防护意识需加强。临床带教教师对高职实习护生的期望为有良好纪律性、抗挫能力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等15项,这也是高职护生在职业素质中需加强的素质。结论:护生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实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学校应与临床密切联系,及时发现实习护生的不足,加以必要的引导和干预,院校合作共同培育高素质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安康市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专业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有明显症状者占总调查人数的6.70%,可能有症状者所占比例为11.17%,一般症状者占49.12%,月收入、学校性质及是否曾担任过班干部是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处于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月收入、原毕业学校性质、否曾担任班干部等因素分别从不同维度影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实习护生标准进行预防知识培训,提高护生对标准预防的认识并应用于实际操作.方法 带教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标准预防知识问卷,在科室以标准预防知识为主的带教计划实施前后对20名在供应室实习护生进行标准预防知识现状调查,比较带教计划实施前后实习护士对标准预防认知情况.结果 实施针对标准预防带教后,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识明显增强(P<0.05),工作中能正确防护.结论 加强对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识带教可以加强其自我防护意识,为将来能够在临床工作中实施正确防护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吉林省白城市某高校学生氟斑牙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变化情况。方法 :对507名学生中的63名患者和64名正常对照用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对照组9个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氟斑牙组9个因子得分与对照组比较,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躯体化、强迫、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氟斑牙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发现,给予必要的引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岗前教育对护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2007年两届实习护生各120名分成2组,即未进行岗前教育组和岗前教育组.2006年120名护生未进行岗前教育,到院分组后直接进入科室开始实习;2007年对120名护生进行为期2用的岗前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进入科室实习,实习结束后对2组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测评进行比较.结果 岗前教育组120名护生中综合素质能力测评评优率明显高于未进行岗前教育组(p<0.05).结论 做好岗前教育能提高实习护生综合素质能力,使其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护士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对在校大学生进行SCL-90普查,普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人际敏感及恐怖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亲学生与非单亲学生在强迫及抑郁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村学生与非农村学生在抑郁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使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显著提高。使护生对患者的服务意识增强,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加深。方法:对当前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做认真分析并提出对策予以改进。结果:护生护理操作及理论考核成绩优秀率大幅度提升,工作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有所改观。与此同时,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率及临床护理质量随之提高。结论:实习带教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制定合理、有效,保证了实习效率,提高了护生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昆明学院医学院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的探讨,分析其构成要素并提出相应的模型框架的拟订方案。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了解护生岗位胜任力的状况。结果:12级护理学总人数144人,男生10,女生134人,男女比例1:13.4。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到护生实习岗位的胜任情况。结论:通过对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的客观评价,构建出了护生岗位胜任力的初步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树立自我意识,具备职业认知,做到能岗匹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学生复原力与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使用大学生复原力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1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复原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P<0.05或P<0.01),复原力可以正向预测心理健康;复原力与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关系达著水平(P<0.05或P<0.01);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大学生复原力与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通过提高大学生复原力水平,有利于降低负性生活事件的不良影响,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考察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为测查工具,对180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教养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欠佳,被试在各个因子分的均值处于1.53~1.97之间。  相似文献   

13.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的心理干预调查表对41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2.1%的中学生接受过心理干预;接受干预组的中学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和精神赢性四个因子上显著低于未接受干预组;接受干预组的女生在焦虑、精神病性两个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未接受干预组;初二年级接受干预组的中学生在人际敏感、精神病性两个因个子上得分显著低于未干预组,初三年级接受干预组的中学生在躯体化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未干预组。地震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后有必要及时给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以海口市2所高校(海南师范大学、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235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运动参与程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选取了符合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统一要求的9个指标,数据来源于同一学期学校的体质测试工作部门,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3.0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参加体育锻炼组与参加体育锻炼组成员在SCL-90各因子的比较中,除强迫、敌对、偏执、其它关系因子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6项因子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不参加体育锻炼组与参加体育锻炼组成员在体质9个因子的比较中,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根据实习期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计划,制订系统性实习方案,利用科学计划管理系统,达到培养其良好的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方法 将实习期分为3个阶段,每阶段结束时进行综合素质的测评.由带教老师指定病例,提出护理问题,完成测评项目.并分别在实习开始后第14天,结束前第270天,根据(CCTDI-CV)的评判性思维气质量表制订的评估表,对高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结果 对实习期高护生按照评判性思维能力教育设计方案,指导实施带教,完成实习计划后,对两时点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高护生在实习期间,亲自参与制定护理内容,完成护理计划,给她们提供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与思维和决策的锻炼机会,逐步学会运用有效的评判性思维,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更不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在高校篮球选项课进行合作学习实验教学法,可以看出合作学习教学方法能够明显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敌对症状及恐怖症状等方面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理灵活性与SCL-90各因子的相关。方法:采用认知融合问卷-F分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SCL-90、mini-ipip人格量表及自编一般人口学变量调查表,对北京市一所高校一年级新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92份。结果:心理灵活性各量表与SCL-90各因子均有很高的相关,在控制了mini-ipip中的五个个性维度、家庭住址、父母文化程度、婚姻和信仰情况后,AAQ和CFQ两种量表不仅互相有相当程度的偏相关(r=597,p<.001),对SCL-90总均分以及9个分维度的相关也均为显著(ps<.001)。结论:心理灵活性与SCL-90各因子高度相关,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的就业意向,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护生的就业质量。方法 :对我院2010级毕业生及2011级在校护生进行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高职护生的就业意向。结果:护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就业观念较陈旧,局限于医疗卫生机构和稳定的收入,且对月薪的希望值过高。48%的护生目前的就业心态欠自信,并希望得到学校的就业指导。结论:加强就业意识教育,转变护生就业观念;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护生就业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和症状自测量表(SCL-90)对407名农民工进行测量,探讨农民工的社交行为对其心理症状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前农民工SCL-90与SAD总体状况令人堪忧,显著高于常模;(2)社交回避及苦恼与心理症状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3)未婚与已婚农民工的心理症状和社交苦恼具有显著差异;(4)农民工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直接预测其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成就动机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本科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为提高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运用成就动机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对大二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一般自我效能感和Ms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呈低度正相关。Maf与学习动机、自我监控、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呈微弱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和Ms对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解释量为30.6%。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觉和成就动机是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预测因素,通过提高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可以提高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从而培养护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