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海行     
我是浙江人,但到宁海来还是头一次。走进宁海,走在前童古镇,走上伍山石窟,走向南溪温泉,走访柔石故居,再走近新建的跃龙山儿童公园、徐霞客大道,犹如走进了古今通道。古老的中华文明、深邃的民俗底蕴,厚重的文化积淀,迅猛的时代变迁,都一一呈现着,  相似文献   

2.
蜜蜂病毒病     
根据B.V.Ball博士(英国,柔石姆斯特试验站)报导,现在已从蜜蜂身上找到18种病毒。其中多数是等径(30nm)颗粒的病毒(见图)。它们型体的相似性,给鉴定、检验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其中有些是最普通的,反而发现的很晚。关于这些病毒的  相似文献   

3.
楚杰 《野生动物》2002,23(1):6-7
是噩梦里的形象化身为鲨鱼,还是鲨鱼凶残的形象搅乱了人类的梦香?多少年来,出没在海滨浴场水面的三角鳍,一直是恐怖与血腥的象征。生物学家推断,大约在4亿年前,鲨鱼就已经游弋在大海之中。这种不长骨骼的“海洋杀手”(鲨鱼属软骨鱼纲,内骨骼全部由软骨组成,常钙化,但无任何真骨组织)似乎和毒蛇、毒蜘蛛一样生来就与我们作对。如果再加上鲨鱼给予人类带来的种种恐怖印象,这种生物堪称制造恐怖的至尊。从1968年开始,法国水下摄影师杰夫·奥特蒙穿越海洋不辞劳苦地为这些“海详杀手”拍摄照片。显然,杰夫的目的并不是向人们…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校园论坛及高校形象的现状的分析,提出依靠校园论坛重塑高校形象的观点,并通过对校园论坛面貌体现高校形象、校园论坛重塑高校形象的必要条件和措施进行论述,试图找到提升和重塑高校整体形象的方法,从而实现改变高校在公众心目的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运用公共关系基本原理,把企业识别系统CIS策划引入地区形象塑造实务,研究重庆县域城镇形象建设问题。文章结合重庆实际,充分利用重庆区域优势和资源特色。提出了重庆县域城镇形象建设的基本思路:恰当的形象定位、精心的形象魍造、积极的形象传播和持续的形象维护。并从领导高度重视、全民统一认识和夯实客观基础三方面为形象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形象传播的形式和新媒体媒介对高校形象传播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形象传播的策略,旨在对高校形象传播的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婚礼视觉形象识别设计的主题性研究即从视觉形象识别角度来研究婚礼的主题性表达,婚礼主题性表达应与婚礼主题相符,准确传达婚礼形象,婚礼主人品味等。研究婚礼视觉形象识别设计主题性可以帮助主题婚礼的主题表达,满足主题婚礼个性化需求,达到主人和来宾的互动"无声"交流,它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婚礼秩序,为婚礼的圆满举办提供个性化方案,为婚礼平面设计师理解"艺术化生活"和"设计的艺术化方向"等原则,对婚礼整体视觉形象的把握提供了方向和依据。本文对婚礼视觉形象识别设计的概况进行分析,总结国内婚礼视觉形象识别设计主题性的不足和设计误区,最后介绍了婚礼视觉形象识别设计主题性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8.
提到"品牌延伸"这个话题,在我们脑子里马上会闪现很多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教训,让我们感觉到,品牌似乎无所不能,品牌也似乎脆弱无能。  相似文献   

9.
为狗正名     
杜晓鹏 《警犬》2004,(3):49-50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狗的形象大多比较卑微,狗的命运向来低贱。既无缘像龙凤麒麟一般获得图腾似的尊崇,也不能如狮虎龟鹤般列为吉兽,而为世人所歌颂,甚至作为牺牲以配享祖先神灵的资格也没有。一种动物沦落至此,大约只剩下两条路可走——卖身为奴或献身为肉。即使为肉,也似乎只是下等平民的寻常莱肴。俗谚谓“狗肉不上正席”,正道破了中国人对狗的蔑视。  相似文献   

10.
耳夹虫     
一直以来,在东西方的民间传说里,耳夹虫都被赋予"偷听者"(英文名"earwig")的形象——传说中,耳夹虫生性狡黠,专门偷听人们的枕边耳语,更有甚者,西欧爱尔兰人认为耳夹虫会被某些"通灵者"利用,钻进人们的耳朵,监听人们的对话交谈. 同西方的传说相比,中国民间对耳夹虫的看法似乎更"残酷"一些.在古老的中国传说中,人们相信,耳夹虫不仅会钻入人耳,还会顺着耳道进入大脑,慢慢啃噬,直至受害者癫狂死亡.  相似文献   

11.
《蜜蜂杂志》2021,41(11)
蜜蜂形象的象征性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创世神话和史诗中,蜜蜂作为神化象征;在儒学兴起、养蜂技术发展后,蜜蜂走下神坛,同时伴随着蜜蜂形象由褒至贬再至褒的异变。文章旨在还原原始时期至两晋时代蜜蜂形象的演化和异变,并剖析蜜蜂形象演变、异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典型论的重要命题。考察文学形象的典型性,不应简单地把形象和时代特征相对应,不应该仅在这样的关系中考察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而应该把文学形象和现实中的人联系起来,在更大范围、更深的层次去创造典型,去认识形象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总结卡通形象的市场优势、趣味性优势及操作性优势等特点,来说明卡通形象在高等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教学中重要性,重点突出卡通形象的设计教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最初上海第一条电视广告的诞生,中国的电视广告便开始了飞速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广告主为了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会想尽办法在广告的制作过程中加入更多的新鲜元素,而儿童形象便是其中之一.儿童纯真、善良的形象可以更加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妇女和儿童.几乎没有人不为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所打动.所以,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中越来越容易见到儿童形象的身影.不论是食品广告、医药广告还是房地产广告,儿童形象成了炙手可热的焦点.本文旨在对电视广告作品中的儿童形象运用进行分析,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儿童形象在电视广告作品中运用的现状;(2)儿童形象受电视广告青睐原因:(3)中国在使用儿童形象进行广告表现时的具体问题及解决倾向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异国形象是形象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这种形象并非异国现实的复呈,而是形象塑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欲求创造出来的。不同文化之间在交流的时候经常存在误读现象,比如中国形象在欧洲的不同时期就呈现出多样化的图像,既有真实的记录,亦有想象、虚构和误读。由于民族情绪的存在和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冲突的影响,使人们把误读等同为误解、误会。而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先天性差异才是文化误读的根源。因此,正视误读的必然存在,认真探求误读形成的原因和动机,将误读看成是了解自身、了解他者、推动民族交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但旅游形象不突出,旅游品牌缺乏竞争力问题使其在旅游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弱势.运用旅游地理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首先根据旅游形象设计的一般原理,对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构建了一个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等较为全面的旅游形象系统;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运用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旅游形象的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吕晨璐  胡福良 《蜜蜂杂志》2020,40(12):20-22
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养蜂历史的古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蜜蜂的文学形象见诸于古籍。尽管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一度出现过蜜蜂的原始崇拜,早期文学作品中蜜蜂的形象并不正面。随着蜜蜂养殖的发展及其巨大经济效益的发现和人们对蜜蜂认识的不断深入,蜜蜂勤劳团结的正面形象逐渐进入到文学作品中并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形象标签。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外开放的程度、范围进一步加深和扩大 ,我国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着与世界接轨的问题 ,不仅要做到有效地控制畜禽传染病 ,保护畜牧业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也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为我国畜牧业和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供技术保障 ,创造其环境、信誉优势。为此 ,笔者认为应建立我国动物防疫形象识别系统 ,通过规范的管理、统一的标识、共同的理念和标准的行为 ,全面提升政府部门的动物防疫整体形象 ,提高社会对动物防疫机构的信赖度和认知度 ,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声誉。1形象识别系统的概念形象识别系统英文名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媒体体系结构与力量格局早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政府形象管理的环境也因此发生了改变,这既给政府形象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也无疑给政府形象管理带来新的课题。拥有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体现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标准、也是凝聚各级社会力量的根基,更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可是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官员炫富、收受贿赂以及不雅照等不良事件的传播,使得政府部门形象陷入严重的舆论危机之中,在不断推进政治民主化、公众权利诉求日益高涨、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的时代,政府形象如何维护,目前形象管理上的不足如何突破,政府形象管理能力如何提高成为政府需要思考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悄然出现了“形象革命”热潮和“形象消费”、“品牌消费”新概念,中国期刊正行进在品牌竞争的时代。为适应学术期刊发展的品牌化要求,教育部启动了“名刊工程”。丽作为学术期刊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校核心竞争力重要指标的高校学报,理应做出积极反响。因此,从实践中发掘、探索高校学报独特丽丰富的形象资源,从理论上梳理、构建“高校学报品牌形象系统工程”新理念,不仅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更有理论创新价值,从而为充分发挥高校学报形象系统工程的“系统合力”。树立形象意识,打造品牌学报,推动高校学报事业健康、和谐、高效、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