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不断兴建和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弓网受流关系成了铁路安全运营的关键,而接触网的无备用特性,一旦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大面积的押车和列车晚点现象,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接触网设备的运行状态。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不断提速,接触网硬点对铁路运营的危害性也更加突出,硬点容易造成弓网瞬间分离,产生电弧,电弧产生高温能使接触铜导线加速氧化,缩短寿命,严重时会烧断接触线,造成弓网事故,中断行车。硬点与列车运行速度和环境温度变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对关系。所以完全消除电气化铁路上的硬点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合理的精细化检修,是可以降低硬点危害性,保证弓网受流质量。本文重点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点危害、产生原因、检测方法、对策展开探讨,从而对以后接触网硬点的预防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是一种结构形式特殊的供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运行故障,直接影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整体运行效率。就目前我多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中故障抢修水平来看,仍存在一定不足。下面本文将结合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应急抢修工作中存在的制约性问题展开分析,并着重探讨出有效提升抢修水平的对策建议。旨在通过本文理论论述对提升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应急抢修水平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正是我国铁路大发展大建设时期,电气化铁路由于其高效环保成为我国铁路的主要发展方向。在电气化铁道上,接触网和电力机车受电弓在高速滑行摩擦运动中完成输电和受电的任务。在电力机车运行过程中机车受电弓能否稳定安全的从接触网上取流是至关重要的技术参数。多年来由于弓网运行状态不良引发的事故频繁发生给铁路运输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电气化铁路弓网事故的总结和分析,归纳了弓网故障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琪 《山东饲料》2013,(14):194-196
接触网是沿铁路上空架设的电气化铁路的主要供电装置,接触网线路长,穿越山陵旷野,遭受雷电袭击的机率大,容易受雷击导致电气设备损坏,中断铁路运营。通过对胶新铁路各地区的雷电分析,发现临沂遭受雷击较频繁,属于强雷区,建议胶新线临沂地区接触网设架空避雷线,确保电气化铁路供电设施的安全运行和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接触网是沿铁路上空架设的电气化铁路的主要供电装置,接触网线路长,穿越山陵旷野,遭受雷电袭击的机率大,容易受雷击导致电气设备损坏,中断铁路运营.通过对胶新铁路各地区的雷电分析,发现临沂遭受雷击较频繁,属于强雷区,建议胶新线临沂地区接触网设架空避雷线,确保电气化铁路供电设施的安全运行和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电网管理模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设备状态检修、变电站无人值守等理念,使我们拥有一种更效率、更安全、更经济的电网经营模式.对变压器实施安全在线监测,可以实时地监视变压器的运行情况,及时地采集故障前兆信息,通过故障诊断技术,判断变压器可能会发生的故障,为检修人员判断故障性质、调度采应对取措施、运行人员操作赢得时间,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电气化铁路以其牵引力大、速度快、能耗少、效率高、价格低、无污染等优点逐渐成为铁路运输的发展方向。接触网作为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裸露于自然环境中且没有备份。如果防雷措施不当,可能引起绝缘子损坏、造成线路跳闸,将直接影响电气化铁路运营。同时雷击产生的侵入波过电压通过接触网传入牵引变电所,可能引起所内电气设备的损坏,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做好接触网的防雷工作,减少接触网雷击故障不仅可以提高接触网本身的供电可靠性,而且可以使牵引变电所安全运行得到保障。对提高电气化铁路运输安全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既有线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施工的特点以及配合线路拨接接触网过渡施工方案,深入分析了接触网改造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繁忙的铁路运输中,充分利用有限的停电施工时间,将新建工程项目与既有设备有效的结合,达到缩短工期、控制成本、运输与施工两不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逯振东 《山东饲料》2013,(11):276-277
济南铁路局济南供电段电气化铁路开通和运营3年多来,站场软横跨处定位环、定位器、悬吊滑轮等接触网设备多次出现烧损,定位环、定位器、悬吊滑轮烧损后,可能引起打弓、断线等严重接触网设备故障,作者对开通后管内出现站场软横跨处所定位环、定位器、悬吊滑轮烧损故障进行汇总,分析站场内软横跨处所电流流向,查找站内软横跨处所主导电回路薄弱点,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和建议,对保障接触网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济南铁路局济南供电段电气化铁路开通和运营3年多来,站场软横跨处定位环、定位器、悬吊滑轮等接触网设备多次出现烧损,定位环、定位器、悬吊滑轮烧损后,可能引起打弓、断线等严重接触网设备故障,作者对开通后管内出现站场软横跨处所定位环、定位器、悬吊滑轮烧损故障进行汇总,分析站场内软横跨处所电流流向,查找站内软横跨处所主导电回路薄弱点,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和建议,对保障接触网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接触网硬点一直是影响铁路牵引供电弓网受流质量的顽症。硬点的存在容易造成受电弓和接触线的机械损伤和电弧烧伤,严重时可能诱发弓网故障。本文根据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制定了消除接触网硬点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我国铁路电力线路中常用的运行方式,采用这种运行时,一旦系统中出现单相接地,只改变系统的电流分布及零序电压,而不会表现出明显的故障特征,并且铁路电力线路所处的地理环境大都比较复杂,故障检修的过程中,想要对故障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是比较困难的,将单相接地点定位技术应用于电力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定位与分析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建筑电气绝缘泄漏分析系统是将监测、分析、报警及控制集成一体并实现了统一管理,由于中心计算机的参与使数据即时分析和操作得以实现。系统由多个监控子系统、专用软件、计算机网络构成,全面实现了遥调、遥测和遥控,根据所监测到的线路泄漏电流、开关触点电弧温度及线路线缆温升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可对每周、每月和每年的数据进行对比,更好的对线路设备的绝缘状况进行分析。对线路设备老化,造成的线路绝缘泄露及线路负荷过大造成的线路电缆温升情况进行可靠性数据分析,并能够及时地实现电气故障报警和切断电源,有效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从而保护了整个低压电气系统。  相似文献   

14.
电气化铁路作为现代化的运输方式,具有节能、环保、低碳等多种优势,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力机车通过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取电流,为电力机车供电,保证其正常牵引。因此,良好的弓网关系对电气化铁路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弓网系统的研究,解决弓网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建筑电气绝缘泄漏分析系统是将监测、分析、报警及控制集成一体并实现了统一管理,由于中心计算机的参与使数据即时分析和操作得以实现。系统由多个监控子系统、专用软件、计算机网络构成,全面实现了。调、。测和。控,根据所监测到的线路泄漏电流、开关触点电弧温度及线路线缆温升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可对每周、每月和每年的数据进行对比,更好的对线路设备的绝缘状况进行分析。对线路设备老化,造成的线路绝缘泄露及线路负荷过大造成的线路电缆温升情况进行可靠性数据分析,并能够及时地实现电气故障报警和切断电源,有效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从而保护了整个低压电气系统。  相似文献   

16.
输电线路的监测系统是为了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建立的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很多的电业公司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已经建成了雷电、覆冰、污秽、气象、微风、振动等线路的运行监测系统。文章通过对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的系统应用和管理平台的研究,融合存储构建了完整的输电线路运行状态信息数据平台,得出得益于监测系统的数据传输,可以及时预警和汇报相关数据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崔杰 《山东饲料》2013,(14):354
通过电化铁路的不断开通和长期运行,由于接触网零部件防松脱措施不全面而引发的故障居高不下,在接触网设备质量的验收过程中也不断发现;对接触网零部件防松脱措施进行研究,把控验收重点,减少设备故障,指导车间采取合理零部件防松脱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电化铁路的不断开通和长期运行,由于接触网零部件防松脱措施不全面而引发的故障居高不下,在接触网设备质量的验收过程中也不断发现;对接触网零部件防松脱措施进行研究,把控验收重点,减少设备故障,指导车间采取合理零部件防松脱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铁路科技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不断运用,使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5T)设备成为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各系统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监测手段、图像处理等技术的应用,统一了监控网络平台。对铁路车辆运行状态的实时动态监测。实现了多系统的整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通过集中监控和资源共享,达到了车辆故障提前预报的目的,对铁路车辆运行安全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配电网络因为分支线多而复杂,在发生短路故障时一般仅出口断路器跳闸,而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查找更是困难,人工查找故障需耗费大量精力,因此能否对配电网线路进行精准故障定位,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故障监测定位技术不仅可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故障巡线时间,同时可极大地提高配电网运行稳定性及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