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岭南盆景是我国园林艺术的一块瑰宝,长期以来,岭南盆景多在露天花园、阳台、天台供人欣赏,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宾馆、酒店、写字楼越来越多,岭南盆景摆设在宾馆大堂、室内会客厅,无疑是一种有生命的艺术作品,给人较高的艺术欣赏。 但岭南盆景材料大多是阳性植物,向来都是室外栽培,把盆景移入室内摆设,由于室内光线弱,相对湿度低,尤其在宾馆、酒店空调环境下,盆景容易落叶,观赏期大受影响。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盆景欣赏属于盆景审美,需要具备盆景知识、植物知识、文化素养等基本素养,探讨了通过采取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欣赏方法,欣赏盆景中的形象美,画境美、意境美及树格、人格美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盆景欣赏属于盆景审美,需要具备盆景知识、植物知识、文化素养等基本素养,探讨了通过采取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欣赏方法,欣赏盆景中的形象美,画境美、意境美及树格、人格美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盆景是以大自然的山石、植物为素材,经过人们的艺术加工,予以高度概括,缩小在咫尺之中,形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立体画。我国盆景历史悠久,早在唐宋已有盆景制作的记载和赞颂盆景的诗篇,至明清两代更为盛行。我国盆景造型优美、技术精湛、风格独特,千百年来,一直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欣赏盆景,犹如置身于名川大山之中,林泉旷野之间,使人神驰意远,浮想联  相似文献   

5.
论岭南树桩盆景的艺术风格及其技艺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树桩盆景是盆景艺苑中的一枝后起之秀,她的独特风格已成为我国园林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文就岭南盆景的艺术风格及其技艺的创新发展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一、岭南树桩盆景的起源和发展概况我国古老的盆景艺术,源于汉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有一千数百年的历史.然而,岭南盆景则仅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在此之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中国南北各地的盆景基本上是属于同一类型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艺术和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使广东很多热爱盆景致力于盆景研究的有识之士,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单一的盆景艺术,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改革传统盆景艺术,创造更适合于我省气候条件、树  相似文献   

6.
人们大多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我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时候,时常会发现某处景物酷似某种动物(或器物)之神貌,令人不得不感叹天工造物的神奇。譬如,广西桂林的“象鼻山”便是众所周知的一例。而盆景作为大自然景物之缩影,其形象、意境均源于自然,人们称呼这类盆景为“象形盆景”,其生动的形象、特殊的意境,颇能唤起人们欣赏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盆景大体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树桩盆景以树木为主要素材,摹拟林木的千姿百态,小中见大,生趣盎然。山水盆景以山石为常见原料,将秀山丽水浓缩于小小盆中,咫尺千里,气象万千。然而,人们不满足于单纯欣赏树桩盆景或山水盆景,于是更能写意抒情的水旱盆景便应运而生了。水旱盆景介于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之间,它的  相似文献   

8.
盆景园是以造园艺术手段,创造便于研究、创作、收藏和展览盆景、供游人欣赏盆景的专类园林。从盆景与园林的关系出发,围绕盆景与园林共享的画意品评及二者观赏方式的异同,通过考察文人造园笔记和盆景相关古籍图绘,试图从造园学的视角对盆景园设计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指导当下的盆景园设计。  相似文献   

9.
盆景的题名     
盆景制作完成后,根据其主题、题材和意境题名,能提高盆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扩大和延伸盆景本身所能达到的境界,甚至还能产生创作时未曾想到的艺术效果,有助于观赏者更好地欣赏盆景的意境美。盆景题名,要能起画龙点晴的作用,既能概括盆景的全部内容及其主题思想,还要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真正领略到作品的意境、真趣和神韵。  相似文献   

10.
当今,盆景不仅走入寻常百姓千家万户,且更登上楼堂馆所的大雅之堂。盆景的展览观摩与欣赏,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内容,盆景设计布置日益受到现代人重视。  相似文献   

11.
观赏竹盆景是盆景中的一朵奇葩。本文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观赏竹盆景的制作方法,包括竹种选择、前期培育、艺术创作和管理养护等。用观赏竹来制作盆景大大提高了竹子的附加值,拓宽了盆景选材范围,并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竹景观资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竹景观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资源,由竹的自然景观和竹的人文景观构成。竹的自然景观主要包括风景竹林景观、专类竹园景观、庭园竹景观和盆景竹景观;竹的人文景观主要由竹建筑景观、竹制器具、竹工艺品、竹食品、竹民俗和竹文化博览等组成。  相似文献   

13.
竹子以其特殊的美学特征在千岛湖景观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概述了竹子在千岛湖景观设计中在造景、景观配景及营造空间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竹子四季常青,可以很好地丰富北方冬季园林景观。文章以山东省聊城市竹子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聊城市公园、广场、社区等地的竹林景观展开实地调查,就竹子在北方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研究,并提出科学运用对策,以期为提高竹子在北方园林景观应用价值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5.
竹子因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在园林景观中的独特作用日益凸显,发展潜力巨大。地被观赏竹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他景观元素配置可以形成多种应用模式,营造出独具韵味的景观效果。文章分析了地被观赏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优势,提出了园林造景中地被竹应用的5种模式,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上海名园——古猗园植竹近70种,为园林竹景之典范。文章分析了古猗园的历史沿革和园林格局,从造景要素出发,将竹景营造的核心要领总结为竹园之旷、竹水之韵、竹石之美、竹径之幽和竹筑之雅,旨在研究竹景技巧、弘扬竹文化,为竹景营造的相关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竹类植物景观美学剖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竹类植物景观美学特征研究是竹类植物造景的理论基础.借助森林景观形式美原理,在强调竹类植物景观美多重性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竹类景观美的形态和层次,分析了竹类植物景观形式美的特征要素,并提出竹类植物景观形式美的构景原则;以美学信息学理论探讨竹类植物景观的意境美,分析了意境美信息生产、传播、接收和解释原理及其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8.
张家界是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199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盆景树种资源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对张家界盆景树种资源的现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盆景树种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园林竹景综合评价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主题、参与性、空间形态3个方面界定了竹景的概念,并以空间形态为依据将竹景分为节点竹景、线形竹景和面域竹景。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科学性、功能性、艺术性、文化性、多样性5项原则归纳出10项评价指标,完善了园林竹景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此对上海市的竹景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评价的竹景中,生态适宜性、改良度、参与度、结构多样性的得分均高于其他指标,表明上海的整体环境适宜竹子生长,且竹景结构多样,层次丰富,不单调,既有较高的体验和参与性,又明显地改善了环境,但植物种类少、群落体量小和稳定性差是上海竹景存在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0.
莫干山竹类风景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莫干山毛竹、地被竹和观赏竹种园等竹林类型及其景观特征,提出了改进和提高竹林景观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