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春塑料大棚升温培育幼蟹技术1995年4月我们在徐州市水产良种试验场利用人工早繁蟹苗,采用塑料大棚升温培育幼蟹,可使蟹苗比本地区常规放养时间提前一个月入池且成活率高,收效显著。一、池塘结构及防逃设施池塘面积分别为0.6亩、0.6亩、0.5亩的三个小池...  相似文献   

2.
河蟹苗人工早繁及V期幼蟹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苗人工早繁及Ⅴ期幼蟹培育迫待研究和完善。1995年初,我们承担了江苏省水产局下达的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河蟹苗早繁技术研究,通过组织实施,共培育蟹苗525公斤,其中早繁苗405公斤,还利用早繁蟹苗控温培育Ⅴ期幼蟹。一并报告如下。1 试验地点和条件 试验在阜宁县蟹苗繁殖场进行,共有育苗水体2500立方米;培育单胞藻水体300平方米,培育轮虫塑料大棚池1.33公顷。亲蟹越冬池4个,面积2公顷。育苗蓄水池4.67公顷。高位沉淀池4个,共300立方米。1吨锅炉1台,罗茨风机4台,其中30千瓦(KW)、22千瓦、18千瓦、11千瓦各一台套。  相似文献   

3.
信息与动态     
早繁蟹苗培育Ⅴ期幼蟹获得成功 今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射阳县、阜宁县等地河蟹育苗场,首次繁育出早期(4月15日前)蟹苗3000公斤。在些基础上,各地采用控温方法,将早繁的大眼幼体培育成Ⅴ期幼蟹获得成功。据不完全统计,盐城、南通、扬州、苏州、淮阴等市共计60公顷、产幼蟹3万多公斤。如射阳县养殖公司、淡水一场和二场,采用塑料大棚土池育苗2.7公顷,3月30日至4月5日投放196.8公斤大眼幼体,经40~50天精心培育,收获Ⅴ期幼蟹774.6  相似文献   

4.
采用土池大棚和水泥池大棚三个点两类池放养河蟹早繁苗培育幼蟹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每kg蟹苗经大棚培育30d左右,能产出幼蟹2—3万只,成活率20%,获纯利2万元以上,且土池大棚优越于水泥池大棚。1996年,泗洪县进行大面积推广,成效显著,这说明塑料大棚培育幼蟹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提前放养蟹苗,增加河蟹养殖适温期,达到幼蟹当年放养,当年上市,增加效益的目的,是目前河蟹养殖上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我们利用人工早繁蟹苗,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控温培育幼蟹,使早春低水温增温,比常规蟹苗提前一个月放养入池,成活率达到46%,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不同构型塑料大棚培育幼蟹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玉霞 《淡水渔业》1997,27(5):43-45
在每年的早春繁殖河蟹大眼幼体(蟹苗),利用塑料大棚培育五期幼蟹,经3-4周的强化培育后,幼蟹放人池塘中进行快速养殖,当年即可达到上市商品蟹。这是自1994年始在江苏兴起的养蟹新方法,其关键是塑料大棚培育幼蟹技术方法。由于技术水平的不稳定性,致使有的场家培育五期幼蟹的成活率高达20%,但大部分在5—10%之间,有的甚至低于3%。本文就1997年度我们在南京地区就不同类型塑料大棚培育五期幼蟹的技术方法与结果作一叙述,以便为在内陆水域条件下完善塑料大棚培育五期幼蟹的技术方法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1.1池塘条件:育蟹建棚…  相似文献   

7.
河蟹人工育苗,仔幼蟹培育,成蟹养殖已在我国南北方兴起,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地处淮河流域的淮南市有优越的河蟹养殖自然条件。但由于长江蟹苗资源衰退,幼蟹紧缺,造成河蟹人工养殖的苗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我市从1994年起采用人工繁殖的蟹苗在土地内进行仔幼蟹培育尝试,经4年的不断努力改进,幼压成活率由开始时的5%提高到20%,现将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供探讨。1开蟹培育1.l池塘改造选择三口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电通、路通的池塘,面积分别为2亩,l亩,l亩,其中1亩为对照塘。将另1亩塘在其内侧…  相似文献   

8.
温室培育幼蟹为什么成活率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蟹培育指大眼幼体培育成Ⅲ期Ⅴ期幼蟹的生产过程。生产中为了提高成蟹上市规格,采用温室培育早苗,以获得大规格幼蟹。早苗培育因时间早(大部份在3月初)、水温低、技术难度大,幼蟹成活率普遍较低,一般只有10%左右,影响养殖效益。笔者通过调查,认为主要原因是:l蟹苗质量差表现为蟹苗淡化不彻底,出池时水体盐度高,出地规格不均匀,杂质多,活力差,进人温室培育,直接影响幼蟹培育成活率。选购蟹苗要求规格均匀,爬动敏捷,淡化6-7日龄,盐度在2%。以下的蟹苗。用手捞取少量蟹苗,轻握成团,松手后能迅速散开的苗为好苗。蟹苗…  相似文献   

9.
塑料大棚池培育Ⅴ期幼蟹有关技术的探讨@朱孝锋¥江苏省镇江市多种经营管理局@姚彩媛¥镇江市水产研究所塑料大棚池培育Ⅴ期幼蟹有关技术的探讨朱孝锋(江苏省镇江市多种经营管理局212003)姚彩媛(镇江市水产研究所)3月份前后,利用塑料大棚控温池将早繁蟹苗培育成2...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地河蟹养殖业的深入开展,广大养蟹户逐步认识到使用早繁蟹苗可以当年养成商品蟹,可得到较高的养殖效益。但由于春季气温低,自然放养蟹苗成活率也低,只有5-10%,为此,1997年春我们水产站进行了早繁蟹苗大棚保温暂养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技术要点简述如下: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一龄蟹种培育效果,将人工繁殖的河蟹苗投投放池塘内的网箱中,一级培育至Ⅲ期幼蟹,再转投于原塘中散养,二级培育成一龄蟹种,试验中,蟹苗至Ⅲ期幼蟹成活率达51.22%,Ⅲ期幼蟹养成蟹种出塘率为37.3%,蟹苗至一龄蟹种的总回捕率达19.1%。  相似文献   

12.
幼蟹培育技术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对幼蟹种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利用人繁和天然蟹苗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提供相对稳定种源,已成为当前养蟹户的迫切愿望。为此,1995年我们在高桥镇文昌村陈忠义池塘中采用人繁蟹苗大眼幼体进行培育幼蟹试验,初获成功。现将培育技...  相似文献   

13.
人繁蟹苗大眼幼体培育Ⅴ期幼蟹技术初探江苏省丹徒县林副业局钱祖武,王建美江苏省丹徒县江心乡多经站张锦州力开拓河蟹种源,走自育自弄道路,提高经济效益,1995年利用人繁蟹苗大眼幼体,采用塑料大棚保温培育Ⅴ期幼蟹,初试成功。现总结如下:1试验方法和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4.
所谓快速养蟹就是利用早繁蟹苗,在大棚等增温条件下培育的V期以上幼蟹(俗称“豆蟹”)、当年养成商品蟹的新的养殖方式。它既投资省、见效快、效益高、又可避免一龄幼蟹(俗称“扣蟹”)性早熟、成活率低的矛盾。目前各地采用快速养蟹的面积不断扩大。据笔者近几年的实践,欲使快速养蟹获得最佳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适时合理放养1.1放养时间直在养殖池水温与幼蟹培育池水温相适应时放养,一般在4~6月份、水温20t以上进行。过早外界水温低、放养后不能蜕壳,生长缓慢;过迟放养则缩短了有效饲养时间、上市时个体偏小,影响销售价格…  相似文献   

15.
宋长太 《内陆水产》1995,21(6):21-22
快速养蟹技术总结河蟹刚孵出的活状幼体,在海水环境中生长发育,变成每公斤16万只左右的大眼幼体,即为蟹苗。通常蟹苗需经过一年的培育,长到20—25克的幼蟹,再养殖一年才能养成食用蟹。所谓快速养蟹,就是利用早繁蟹苗,经过40天左右时间的强化培育,育成每公...  相似文献   

16.
我们毕家乡水产养殖公司有两座虾蟹育苗室,育苗水体800m~3。1993年全部搞蟹苗孵化,总产蟹苗600公斤。1994年一个育苗室搞虾苗孵化,另一个搞河蟹育苗。400m~3总产蟹苗272公斤,两年蟹苗单产平均0.72公斤/m~3,达到国内较好水平。其中有的池水体出苗达1.75公斤/m~3,变态成活率在65%以上。总结两年的蟹苗生产实践,就提高蟹苗单产问题在育苗工艺方面重点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提早准备亲蟹。取得质优足量的亲蟹是整个育苗工艺的基础。为使育苗工作有条不紊,我们始终把亲蟹准备工作当做首要任务抓早抓好。传统方式是雌雄蟹淡水分养,来年3月份雌雄蟹促产交配取得抱  相似文献   

17.
蟹苗质量与河蟹Ⅰ期仔蟹成活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从春节前后的早繁蟹苗到6月份的后期蟹苗,在大限幼体培育成Ⅱ期仔蟹的过程中,中华绒螫蟹(河蟹)Ⅰ期仔蟹大量上滩死亡,给养殖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正常的养蟹生产带来了影响,为此,笔者根据1994年至1999年的多年从事河蟹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及仔蟹死亡原因课题研究的结果,对蟹苗质量鉴别、蟹苗质量与1期仔星成活率的关系及其蟹苗选购技巧及健康育苗技术作一介绍。从健康有苗及蟹苗质量鉴别方法上入手,以促进健康育苗技术的应用研究和规范发展,为河蟹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和指导。一、不同质量大眼动作的表观情况相差很大优质蟹…  相似文献   

18.
为了缩短河蟹的养殖周期 ,争取当年的蟹苗当年上市 ,利用早繁苗 (4月 1日之前出池的蟹苗 ) ,经塑料大棚强化培育至五期幼蟹 ,增强蟹苗的适应能力及抵抗能力 ,也提高了河蟹的上市规格。经笔者几年生产实践 ,现将塑料大棚培育五期幼蟹技术作如下总结。1 培育池建造与大棚搭建1 1 培育池建造 一般采用土池 ,选择背风向阳 ,靠近水源 ,水质无污染、土质较好、保水性能强 ,交通方便的地方。池的两端应设进排水系统 ,并用筛绢防逃。池子长方形 ,面积 10 0~ 2 0 0平方米为宜 ,池深 1m ,池边坡比 1∶1 5 ,池底铺 5cm厚的砂子 ,池间距 1~ 1 5…  相似文献   

19.
韦众 《淡水渔业》1999,29(5):26-29
采用温室锅炉加温、塑料大棚自然增温保温二级强化培育早繁蟹苗3kg,经60—70d育成规格为80—200只/kg的幼蟹102万只,回捕率227%,获纯利54万元。  相似文献   

20.
一、幼蟹生产的现状安徽宣城市水阳镇2001年幼蟹培育面积1万多亩,培育幼蟹8000余万只,2002年幼蟹培育面积达1.6万亩。全镇以河蟹生产为龙头的特种水产品养殖初趋格局,已初步形成了蟹苗(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成蟹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特别是幼蟹苗种的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各地成蟹回捕率高、成蟹规格较大、长势情况良好来看,在各地享有一定的声誉。二、存在的问题1.采购蟹苗(大眼幼体)形势严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油棉生产效益下滑,全镇去年幼蟹培育面积比上年增加64%。5~6月份,全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