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秸秆处理技术的应用,在挪威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饲草短缺,挪威农民已普遍使用碱化的方法处理秸秆。由于碱处理需大量清水漂洗,而且,漂洗的水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从70年代中期,挪威农民开始应用秸秆氨化的技术。由于氨化技术本身的优点以及政府的鼓励(采取补贴政策),秸秆氨化在挪威发展很快。到1988年已达13万吨,占秸秆总数17.3%(此外,用氢氧化钠处理的有2.5万吨。这样,处理的秸秆总数高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1998,(10)
秸秆氨化就是利用一定数量的氮化物与秸秆(稻草)发生氨解作用,破坏联结木质素与多糖之间的脂链,木质化纤维膨胀后提高通透性,使消化酶易与之接触,提高消化率,在氨化过程中,有1/3的氨与秸秆发生化学结合,增加了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秸秆通过氨化后,每投入1吨氨,可节约7~11吨精料,每喂4吨氨化秸秆,可节约1吨精料。粗蛋白可提高1倍,动物采食量增加20%,消化率提高20%~30%。由于采食和消化率增  相似文献   

3.
作物秸秆氨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化处理秸秆简单易行,需劳力少,成本低,是挖掘现有饲料潜力,开辟饲料资源的科学方法.氨化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改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小麦秸秆粗蛋白质含量可由3.5%提高到12%.二是提高肉牛日增重,节约精料,大大提高养牛经济效益.每4公斤氨化秸秆,可节约1公斤粮食,用氨化秸秆育肥一头牛,可节约粮食375公斤,增加收入100元.三是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4.
应用2个4×4拉丁方绵羊消化与氮平衡试验研究发现,随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绵羊氨化与未氨化麦秸日粮 NDF,ADF 表观消化率均下降,而 DM,OM,CP 表观消化率与 NR 均提高,当日粮精料比例从20%提高到60%时,2种日粮 ADF 表观消化率均没有显著下降(P>0.05),而 DM,OM,CP 表观消化率与 NR 均显著提高(P<0.01,P<0.05)。秸秆氨化提高了日粮 NDF,ADF,DM,OM,CP 表观消化率与 NR,提高日粮精料水平与秸秆氮化,均可提高日粮 DMI。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家畜粪便、沼渣沼液,这些农村原先需要花钱进行处理的废料,随着循环农业的发展,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渠道。秸秆派上大用场江苏省丰县是农业大县,每年产生的作物秸秆达100万吨。从2003年开始,该县组织实施了"秸秆种菇百村万棚亿元开发工程",组织农民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种植。每平方米食用菌需要20公斤的秸秆,  相似文献   

6.
1.基本情况怀化市鹤城区是城郊型农业县,主要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500公顷,复种指数175%,农业总产值45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78元。由于作物秸秆种类多,数量大,资源丰富。据统计,粮食作物每年产生的秸秆总量接近2万吨,其中水稻秸秆1.1万吨,油菜秸秆0.5万吨,年加工处理秸秆0.5万吨,占秸秆总量的25%,采用了秸秆粉碎氨化青贮技术,发展玉米种植。养殖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区养牛规模3.45万头、猪13.1万头、养鸡业规模40万只,牲畜出栏头数达到155万头(只)。  相似文献   

7.
在稻、麦、玉米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尿素进行处理,即为秸秆氨化。秸秆氨化是最经济、最简便而又实用的秸秆饲料化学处理方法。氨化对秸秆可以起到碱化、氨化和中和作用,用它饲喂牛羊等反刍动物,能提高家畜对秸秆饲料的消化率、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一般采食量提高20%,消化率提高20%~30%,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提高1倍以上。下面介绍尿素氨化秸秆技术。1.氨化方法农户小型秸秆氨化最好用水泥池装秸秆。先将秸秆切成5~10厘米的碎段,按每100公斤秸秆加4~5公斤尿素的比例,再将所需的尿素溶解在40~50公斤水中制成溶液喷洒在秸秆上,…  相似文献   

8.
正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秸秆产量大省。据农业部门统计,2013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9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0.355亿吨,年产秸秆约4400万吨,实际可收集利用的秸秆资源总量约3 950万吨,全省秸秆资源密度达到10.9吨/公顷。近年来,随着秸秆产量增加、农村能源结构变化,加上秸秆分布零散、  相似文献   

9.
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的主要副产品,资源丰富;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在秸秆中,利用价值高。全世界秸秆年产量约20亿吨,其中我国占5亿吨,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总量的50倍。我国目前利用的秸秆仅占总产量的20%~30%,大部分被废弃或焚烧。推广秸秆氨化技术,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走“秸秆过腹还田”的路,是充分利用秸秆的有效途径。秸秆氨化,是在密闭条件下,利用不同氨源、如尿素、液氨等对秸秆进行化学处理,以切断秸秆中能被消化利用的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秸秆的消化率,提高秸秆的粗蛋白含量和适口性,增加牲畜的采食量和采食速度。氨化后的秸秆总体营养价值提高2倍,达到0.4~0.5个饲料单位。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超过6亿吨,按粒秆比1∶1.2计算,再加上其他作物秸秆,全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超过10亿吨,其中可收集利用秸秆量达到9亿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表示,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作物秸秆提供的养分占中国有机肥总养分的13%-19%,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建议要把秸秆作为农业的肥料源。  相似文献   

11.
秸秆是一项重要的含碳资源,新疆秸秆总量约1500万吨,目前秸秆的利用主要以工业原料、农业肥料、畜牧饲料为主。秸秆养畜就是把丰富的作物秸秆资源科学地利用起来,通过青贮、微贮、黄贮、氨化(三贮一化)技术,将粗、干、硬的秸秆变为牲畜爱吃的饲料,饲喂牛、羊等食草家畜,不仅解决了饲料来源的困难,家畜排出的粪便经过处理,还可以变成有机肥回归农田,保持农牧业持续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下面介绍几种秸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据统计,2017年湖南省秸秆资源总量约为4779.5万吨,其中水稻秸秆3498.13万吨、豆类秸秆117.75万吨、油菜秸秆456.3万吨、玉米秸秆372.46万吨、薯类等其他作物秸秆334.86万吨。全省全年秸秆实际利用量为2293.96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7%,其中秸秆能源化利用量为432.83万吨。  相似文献   

13.
<正>记者从安徽省能源局获悉,2015和2016年,安徽秸秆电厂使用农作物秸秆实际使用量分别达到163万吨和189万吨,较2014年分别增长63%和89%。截至2017年5月8日,全省有34座秸秆电厂与地方政府签订了年度秸秆使用协议,协议使用量达到257万吨,同比增长57%。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四川省广安市主要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对广安市农业废弃物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资源可利用潜能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广安市畜禽年可回收排泄物数量为276.635万吨,可转化的标准煤量为42.7万吨;秸秆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86.39万吨,可转化的标准煤数量为91.71万吨。最后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苏新洋农场从上世纪80年代前期开始秸秆还田,从80年代每亩年均还田秸秆不足300公斤,到近14年平均亩还田秸秆0.8~1吨左右。全场耕地的土壤有机质从1980年的1.02%提高到2007年2.17%,耕地质量的大幅度上升,加上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业技术综合运用水平的提高,使农场20多年来在农业劳动力减少近90%的条件下,粮食总产翻了两翻多。农场6万亩耕地仅20厘米耕层的土壤有机质增加值已净固定二氧化碳25.9万吨,而近17年年均净固定二氧化碳1.1万吨,达到农机年总油耗(600吨)排放二氧化碳的6倍。  相似文献   

16.
据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张金城站长介绍,目前江苏水稻、三麦两季相加秸秆量为1200公斤/亩,稻麦秸秆总量约为6780万吨。除了还田、草帘纺织、制沼气、过腹还田等,秸秆总用量仅为2000万吨左右,只利用了25%~30%。  相似文献   

17.
<正> 小麦秸,玉米秸等农作物秸秆,来源广、数量多,我省年产约150亿公斤。但因其质地坚韧、粗纤维含量多、蛋白质少、营养价值低,尚未很好利用,大部分做了燃料或肥料。实际上,只要经过氨化处理后,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农作物的秸秆,而且是喂牛羊的好饲料。据试验:农作物秸秆经过氨化处理后,由于除掉了秸秆外层细胞中的部分硅酸和木质索,使粗纤维软化,提高了适口性和消化率,而且营养价值大大增加。麦秸粗蛋白含量只不过5%,氮化后可提高到9%,相当于中等干草的营养价值。牛采食量可增加20%,长期饲喂不但无毒无害、安全可靠,同时肉牛长膘快、奶牛产奶多、耕牛生产性能好。我省柏乡、无极、定兴等县从1986年以来,连续几年搞氨化秸秆喂牛试验,都收到很好的效果。柏乡县南马乡常乐村农民邢现均,过去养一头牛还常为  相似文献   

18.
<正> 国外自六十年代开始应用无水氨或氨水处理秸秆。美国、丹麦等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已普遍推广应用。我省1985年以来,以淮阳、商丘县为重点,在全省推广应用,已取得较好效果。据淮阳、商丘两县统计,1986年已试验推广麦秸氮化1600多万公斤,为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摸索了经验。一、氨化的好处 (一)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秸秆氮的含量可增加一倍左右,相当于增加粗蛋白质4~6%。 (二)易于消化:可改变秸秆组织机构,部分木质素被溶解。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理后的秸秆,细胞壁膨胀、疏松、纤维软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在自然条件下是一种劣质饲料。临泽县主要的秸秆有:玉米秸、麦秸、豆秸、稻草、蕃茄秧等。其特点是:蛋白质含量低,而且品质不佳;粗纤维含量高,其中含有不易被家畜消化的木质素;无氮浸出物含量高,主要成份是半纤维素和聚糖醛酸;有些秸秆质地粗硬,适口性差,食率极低。但是对秸秆取青贮、氨化、碱化、热加工,高强度冷压、微生物发酵等方法进行处理后,即能分解木质素,降低纤维素含量,提高营养价值,提高利用率、消化率、食速度,增强适口性,增加食量,达到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一、秸秆饲料开发利用现状目前,临泽县全县年产农作物秸秆约30多万吨,其中玉米秸秆和麦秸以面积和产量利用潜力大,约26.8万吨。全县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饲养量 25万头只,其中:牛饲养量约8万头,羊饲养量约17万只。但羊只以放牧为主,秸秆只作为补充饲草;牛主要以农作物秸秆和人工牧草(全县人工牧草约8.5万亩,年产鲜草约35万吨)全日制舍饲为主,只有少数牛在夏秋季节放牧。青贮、氮化或直接饲喂利用作为饲料的秸秆约15 万吨左右,还不到秸秆总量的50%,其余则付之一炬,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志根 《现代农业科技》2006,(19):196-197,199
1 秸秆综合利用的背景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的重要副产品,产量大、分布广,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其氮、磷、钾、碳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0.3%、10%、45%.据统计,我国年产农作物秸秆约6.2亿吨,资源拥有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在2000~2010年间秸秆总量将呈增长趋势,到2010年达到7.26亿吨.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一方面,秸秆利用开辟了新路子;另一方面,焚烧秸秆在一些地区愈演愈烈,成为必须认真对待、下决心解决的紧迫问题.最近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年产农作物秸秆中30%用作农用燃料,25%用作饲料,2%~3%作工副业生产原料,6%~7%直接还田,还有35%约2.2亿吨剩余秸秆未被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