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陈翕兰  毛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50-10250,10339
[目的]为了加快优质观赏苗木的推广和应用。[方法]采用双因素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基质和生根剂组合对红叶石楠扦插生根的影响,筛选出全光照弥雾条件下适宜的扦插基质和生根剂浓度。[结果]用ABT生根粉处理红叶石楠,其插条生根数、平均根长随处理浓度的升高有所提高,但浓度过高(300 mg/L)则会影响扦插成活率。基质配方珍珠岩∶蛭石∶泥炭=1∶2∶1或1∶1∶2与200 mg/LABT生根粉溶液的组合在成活率、生根数、根长、苗高等指标上均处于或接近最高值,其成活率分别达到了97%、98%。[结论]对于红叶石楠半木质化枝条的扦插繁殖,使用基质珍珠岩∶蛭石∶泥炭=1∶2∶1或1∶1∶2较适合。1号ABT生根粉溶液的处理浓度以200 mg/L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桧柏优株的繁育,以桧柏105为试验材料,对其在河沙、蛭石、珍珠岩及蛭石与珍珠岩混合基质中进行扦插试验研究,筛选出最经济、扦插生根率最高的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桧柏105生根率由高至低的基质排列顺序为沙子珍珠岩蛭石蛭石+珍珠岩,以沙子为扦插基质,用生根粉处理4h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可以达到62.08%。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质对红叶石楠插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志鹏  汪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66-14367
[目的]为红叶石楠的繁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红叶石楠1年生枝条进行扦插,研究不同基质对红叶石楠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不同的基质对其幼根形成期的影响不同,以珍珠岩+蛭石+泥炭(1∶1∶1)最快;不同基质对生根数、根长、根粗等影响很大,以珍珠岩+蛭石+泥炭(1∶1∶1)较好。[结论]以珍珠岩+蛭石+泥炭(1∶1∶1)对红叶石楠插穗生根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影响青钱柳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基本条件,为青钱柳扩繁技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当年生青钱柳嫩枝为插穗,研究不同基质、不同留节数、不同生根剂和茎段类型等因素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以蛭石∶珍珠岩(1∶1)为扦插基质,比其他4种基质更能促进青钱柳嫩枝生根,蛭石为扦插基质时效果其次 不同的插穗留节数相比,单节比多节的生根率高了15% 正交设计试验最优结果为:300 mg/L GGR处理1 h后插于蛭石∶珍珠岩(1∶1)的基质中,生根率可达56%。[结论]基质类型对青钱柳嫩枝扦插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生根剂处理的时间和生根剂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提高碰碰香的生根率和成活率,以碰碰香的一年生嫩枝为材料,采用单因素方法进行基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草炭土,蛭石和珍珠岩对碰碰香嫩枝扦插生根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基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为2∶1∶1时,最有利于生根,生根率最高,平均根长最长。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质对茶树穴盘扦插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泥炭土、珍珠岩、蛭石、黄土、河沙不同基质配比对茶树穴盘扦插繁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等轻基质能明显提高插穗生根率、促进根系和茶苗生长;泥炭土—珍珠岩(5∶1,V/V)混合基质中生长的茶苗成活率较高,苗高、茎粗和新生叶片数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7.
以蛭石、珍珠岩、草炭作为育苗基质,设计9种基质配方进行茶树中茶108穴盘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的9种配方中,草炭∶蛭石∶珍珠岩最优的无土扦插基质配方为 1∶7∶2,插穗生根率达到60%,平均生根数为14.1条,平均根长为2.53 cm;其次为3∶6∶1,插穗生根率为32%,平均生根数为9.0条,平均根长为2.53 cm;均显著优于园土的插穗生根率4%,平均生根数0.5条,平均根长0.1 cm。较适合中茶108无土扦插育苗基质的理化性状,基质容重为0.42 g·cm-3,总孔隙度67.69%,pH值6.5。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质对欧李嫩枝扦插育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河沙、蛭石、蛭石+珍珠岩(9∶1)为基质,进行不同基质对欧李嫩枝扦插育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成活苗木中,蛭石+珍珠岩基质欧李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86.67%;河沙基质欧李新枝最长、最粗,分别为18.63 cm、1.81 mm;蛭石+珍珠岩基质苗木根最粗,为3.10 mm;河沙基质苗木生根数量最多、根长最长,为9.22条和25.40 cm。以生根率为主要指标,蛭石+珍珠岩为欧李嫩枝扦插最佳基质。考虑成苗后生长指标及成本因素,也可选用河沙作为欧李嫩枝扦插基质,河沙作基质时,在炼苗期管理中注意补充水分、控制插床温度。  相似文献   

9.
扦插基质与生根剂对美国红栌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分析河沙、珍珠岩、蛭石、椰糠、河沙+珍珠岩(1∶1)、蛭石+珍珠岩(1∶1)、草炭+珍珠岩(1∶1)和椰糠+珍珠岩(1∶1)8种基质的物化性质和ABT1#生根剂对美国红栌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和有无生根剂处理间美国红栌的扦插生根率差异显著,其中经400 mg/L ABT1#溶液浸泡处理30 min,以蛭石+珍珠岩(1∶1)为扦插基质的生根率最高(68%)。蛭石+珍珠岩(1∶1)理化性质指标中容重为0.13、总孔隙度为66.34%、毛管孔隙度为56.68%、通气孔隙度为9.66%、大小孔隙比为0.17,稳固性和透气性良好,还保持了较好的持水性;p H值为7.43,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充足,电导率为0.56 S/cm,有利于美国红栌扦插生根。因此,选择适宜的扦插基质和生根剂对美国红栌扦插生根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绣球的最佳扦插基质。[方法]以珍珠岩、蛭石和泥炭为原料,配制7种不同的扦插基质:①珍珠岩;②蛭石;③泥炭;④珍珠岩∶蛭石=1∶1;⑤珍珠岩∶泥炭=1∶1;⑥蛭石∶泥炭=1∶1;⑦珍珠岩:蛭石∶泥炭=1∶1∶1,比较不同基质中绣球插穗的生根率、生根条数和生根长度。[结果]处理⑦、⑥、④插穗的生根率均为10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⑥插穗的平均生根条数(50.83条)显著多于其他处理;处理⑦插穗根最长(4.17 mm),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6插穗根最短(2.03 mm);处理②插穗的生根率最低,平均生根条数最少。[结论]泥炭可促进绣球插穗生根,而珍珠岩∶蛭石∶泥炭=1∶1∶1的基质可促进绣球插穗根的伸长生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与生根密切相关的酶(POD,IAAO,PPO)活性的测定,发现E物质的添加与否对红叶石楠生根苗中的POD,IAAO,PPO活性存在很大差异。在添加有E物质的培养基上,酶活性均表现为易生根的变化规律;而在未添加E物质的培养基上,酶活性均表现为生根难的变化趋势。从而进一步从生理生化的角度论证了E物质添加与否,直接影响到红叶石楠的生根率、出根时间、整齐度以及出瓶时间。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红叶石楠‘红罗宾’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了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组合对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从而优化红叶石楠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1)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蔗糖30g/L+琼脂7g/L+NAA 0.1mg/L+6-BA 1.0mg/L,诱导率为95%;(2)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蔗糖30g/L+琼脂7g/L+TDZ 0.05mg/L+ZT 0.2mg/L时,分化率达100%,增殖系数为7.1;(3)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蔗糖30g/L+琼脂7g/L+NAA 1.0mg/L,生根率达95%,平均根数为16;(4)适宜的移栽基质为珍珠岩∶蛭石∶泥炭=1∶1∶1,成活率可达89%。  相似文献   

13.
红叶石楠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红叶石楠红罗宾的半木质化嫩茎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诱导、增殖、壮苗和生根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3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最高可达8以上;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IBA 0.2 mg/L。从多种基质配比试验中发现,蛭石∶珍珠岩∶泥炭=5∶3∶2较好,红叶石楠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4.
橙红叶石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橙红叶石楠是一种优良的彩色观叶园林植物,利用其冬芽或春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诱导培养基采用MS 6-BA3mg/L NAA0.3mg/L,春芽的诱导率达到66.7%;增殖培养基采用MS 6-BA1.5mg/L NAA0.1mg/L,丛生芽增殖率最高达5.1倍;壮苗培养基采用MS 6-BA0.7mg/L NAA0.2mg/L IBA0.2mg/L,壮苗率为90%;生根培养基采用1/2MS NAA0.2mg/L IBA0.3mg/L,平均生根数6.2条,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5.
TDZ和GA3对提高红叶石楠组培快繁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苯基噻二唑(TDZ)和赤霉素(GA3)对红叶石楠组培快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叶石楠两品种继代培养能适应多种基本培养基,在MS、4/5 MS和B53种基本培养基中,红叶石楠的继代增殖率均达到3.0以上;在继代培养中,TDZ、GA3的添加对继代周期、年增殖率均有显著影响,但对增殖倍率没有显著影响;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GA3有效地缩短生根诱导时间及生根培养时间,提高红叶石楠的组培快繁效率,降低组培苗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红叶石楠组织培养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红叶石楠组织培养技术。[方法]通过对红叶石楠外植体不同取样方式、不同增殖条件及不同生根方法的比较,研究其组织培养技术。[结果]结果表明,以休眠芽为外植体的红叶石楠的初始培养成功率较高,利用GA3浸泡消毒处理过的休眠芽,可促进其组织快速生长。培养基为50%MS、6-BA 1.00 mg/L、卡拉胶7.0 g/L时,红叶石楠组培增殖率最高。NAA直接生根培养,易产生愈伤组织,有效生根率最高为54.83%,IAA最高生根率可达57.83%。两步生根法愈伤组织形成少,NAA 3.0 mg/L+IAA 3.0 mg/L浸泡幼茎72 h,有效生根率达81.33%。[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红叶石楠组培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红叶石楠快繁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优化红叶石楠的快繁条件。[方法]通过L16(43)正交试验,配置不同基础培养基、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及水平对红叶石楠不定芽进行增殖培养。[结果]不同因素影响红叶石楠快繁的大小顺序为:基础培养基>6-BA>NAA。B5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6-BA浓度为1.0~2.0mg/L时不定芽数变化不明显;6-BA浓度为2.0~4.0mg/L时不定芽数随浓度的提高显著增加,在浓度为4.0mg/L时最多,平均增殖系数达到22.38,继续增加6-BA浓度到8.0mg/L时不定芽数则明显减少。NAA浓度为0.05~0.20mg/L时不定芽数随NAA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在浓度为0.20mg/L时平均增殖系数最高,达到20.25;当NAA浓度从0.20mg/L逐渐增加到0.40mg/L时不定芽数呈下降趋势。因此确定最优水平组合为B5+6-BA4.0mg/L+NAA0.20mg/L。[结论]该方法可快速优化红叶石楠的快繁条件,有效提高红叶石楠的增殖效率。  相似文献   

18.
转AmGS抗寒基因红叶石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稀释平板法对转AmGS抗寒基因红叶石楠的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种类进行测定,并对细菌、真菌菌株培养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AmGS基因红叶石楠根际土壤与对照组相比,细菌和真菌的种类和数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细菌菌群中以杆菌属为主,真菌菌群中以木霉属为主,转基因红叶石楠对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居住环境,城市绿化日渐升温,对绿化树种的要求更加精细。彩色苗木走进小区绿化行列之中,红叶石楠(学名:Photinia serrulata)是蔷薇科石楠属杂交种的统称,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红叶石楠以其优越的品质倍受国人的睛睐,目前在江浙一带发展势头迅猛,前景一遍大好。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红叶石楠试管苗的质量,以红叶石楠品种红罗宾(Photinia fraseri‘Red Robin’)试管苗为材料,在无糖培养条件下,研究组织培养微环境中不同体积分数CO_2[0(CK)、0.1‰、0.2‰、0.3‰]对红叶石楠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_2体积分数为0.2‰时,红叶石楠试管苗的株高、叶数、叶长、根数、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叶绿素指数、根系活力等指标均达到最大值;CK的叶幅最大,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红叶石楠试管苗的地上部干物率随着CO_2体积分数增加而下降,而根部干物率随着CO_2体积分数增加而上升;气孔密度与气孔面积呈负相关,CO_2体积分数为0.2‰时,气孔密度最大,气孔面积最小。综合而言,对红叶石楠试管苗进行无糖培养时,CO_2体积分数为0.2‰最适宜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