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鸡肉品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鸡肉产品品质的因素存在于肉鸡生产的多个环节,包括肉鸡的品种、年龄、性别、饲料、饲养管理与环境、屠宰方式等,对鸡肉品质和味道都有不同程度影响。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疾病防预措施,饲喂安全的饲料等方面来保证鸡肉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3.
4.
5.
1添加大蒜法生化分析表明,大蒜中含有构成鸡肉“香味”的主要成分。因此,在鸡饲料中添加大蒜,可以使鸡肉香味变浓。饲养中一般应用大蒜粉,添加量为日粮的2%。2添加牧草腐叶土法放养的鸡肉味比笼养的鸡肉味鲜美,这是不争的事实,改变鸡肉品质的最佳方法即是实行放养。提高笼养鸡的肉味品质可在鸡饲料中添加牧草10%~20%、喂,可以收到与放养鸡一样的肉质和口感效果。3添加核酸法在饲料中添加核酸,制成一种生物混合饲料。用此饲料喂鸡,可以使鸡的肉质变得更鲜嫩美味可口,容易切断。同时,还可以使鸡变得和顺、安静,互不争斗。并能淡化甚至消除鸡粪…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同品种鸡肉中的风味物质和基因进行筛选,为开展品种选育及鸡肉产品的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对消费者购买肉鸡的主要选择因素进行市场调查。其次分别选取上市日龄的地方品种鸡(文昌鸡、鹿苑鸡)、培育品种鸡(817肉鸡、花山鸡)、引进白羽肉鸡(罗斯308),每个品种选取接近平均体重的30只鸡(公母各15只)屠宰,屠宰后迅速取两侧胸肌,用于品尝评定、常规肉品质、肌纤维特性、肌苷酸、脂肪酸、氨基酸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测定。最后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将品尝评定结果与理化测定结果进行关联分析,挖掘影响品尝评定的风味物质。【结果】(1)风味是消费者购买肉鸡的主要选择因素。文昌鸡肉的甜味、鲜味显著高于罗斯308(P≤0.05)。(2)文昌鸡、鹿苑鸡平均肌纤维面积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平均肌纤维直径显著低于花山鸡、罗斯308(P≤0.05)。文昌鸡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文昌鸡、鹿苑鸡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罗斯30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文昌鸡、鹿苑鸡、817肉鸡(P≤0.05... 相似文献
7.
波尔山羊肉品品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因子多水平重复的试验方法,通过对波尔山羊肉品不同性别和不同部位的组织学性状和理化性状等品质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波尔山羊肉品的pH值、失水率、系水力、熟肉率在性别和部位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肉色和大理石纹在不同部位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肌纤维密度在性别上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并且肌纤维密度存在显著的性别×部位互作效应,水平组合间进行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波尔山羊母羊背最长肌>波尔山羊母羊股二头肌>波尔山羊母羊臂三头肌>波尔山羊公羊背最长肌>波尔山羊公羊股二头肌>波尔山羊公羊臂三头肌。揭示了波尔山羊的肉品品质特性,综合评定波尔山羊肉质中等。 相似文献
8.
优质鸡肉质性状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优质鸡胸肌和腿肌肌肉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并对肉质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肌肉IM F与pH1、pH2、肌纤维密度呈正相关,而与烹饪损失、肌肉剪切力、肌纤维直径呈负相关。肌肉pH与烹饪损失、剪切力、肌纤维直径呈负相关,而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滴水损失与烹饪损失、肌纤维密度呈负相关,而与剪切力、肌纤维直径呈正相关。肌肉烹饪损失、剪切力与肌纤维直径呈正相关,而与肌纤维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另外,主成分分析表明,胸肌肉质性状可以用4个主成分因子表示,腿肌肉质性状可以用2个主成分因子表示。 相似文献
9.
1使鸡肉更香郁 专家研究认为:构成鸡肉香味的主要成分物质(C3H5-S0基因),在鸡的配合饲料和一般饲料中较为缺乏,而在大蒜中含量丰富,所以在鸡的日粮中添加大蒜或大蒜粉,可使鸡肉变得更香郁,且对鸡生长无不良影响.添加量为:鲜蒜(捣烂)1%~2%,蒜粉0.20%. 相似文献
10.
11.
调查分析了市售人造奶油产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以及感官、质构、打发性、含水率等物化特性。结果表明,市售人造奶油的质量品质普遍不佳,100%的被检样品含有反式脂肪酸,其中含量最高的达到21.50%;45.83%的被检样品含水率大于16%,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物化分析发现,当熔点为50℃、硬度为4~6 N、粘附性为5~7 m J、弹性为4.5~6.5 mm时,人造奶油具有较高的感官接受度。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粉质仪、拉伸仪、动态流变仪、快速黏度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硬脂酸、油酸和亚麻酸等3种脂肪酸(FA)和大豆卵磷脂(SBL)对小麦粉流变学性质及糊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FAs和SBL使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延长,且随双键数增加形成时间延长,稳定时间先增加后略有降低.面团的能量、最大拉伸阻力、最大拉伸比均随脂肪酸双键数增加而增加,且均高于对照;而添加SBL的面团能量、最大拉伸阻力和最大拉伸比均低于添加FA的面团.除OA外,其他两种FA和SBL显著提高面团的G',降低tanδ.3种FAs和SBL对小麦粉糊化温度均无显著影响;添加SA后峰值黏度显著降低;双键数增加,小麦粉末值黏度、衰减值增加.添加FA后,随着双键数增加,糊化焓值增加,但均低于对照和添加SBL的小麦粉;添加FA促进了小麦粉短期老化,抑制长期老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黄油复杂的组成、结构及加工特性使其在一些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采用不同的蒸馏温度对黄油进行短程分子蒸馏,分析黄油及其分馏物的化学组成和物化特性的变化及相关性,为黄油的分馏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方法。【方法】以市售黄油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150、165、180、190、200、210、225和240℃ 8个蒸馏温度对黄油进行短程分子蒸馏,分析轻相分馏物得率与蒸馏温度的关系;利用气相色谱测定黄油及其分馏物中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并通过测定酸值、碘值、过氧化值、滑动熔点、DSC熔化曲线和结晶曲线等理化指标,以及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观测其结晶形态,探究不同蒸馏温度对分馏物的化学组成和物化特性的影响。【结果】从165℃开始黄油得到分馏分离,轻相分馏物得率随蒸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从165℃时的1.19%增加至240℃时的36.89%。经过短程分子蒸馏后,分馏物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不具规律性;碘值呈现出重相分馏物普遍大于轻相分馏物的规律。短程分子蒸馏没有改变分馏物中脂肪酸的种类,但使其含量发生了一定规律的变化:轻相分馏物富含短中链脂肪酸(40%-60%),重相分馏物富含长链脂肪酸(65%-75%)和不饱和脂肪酸(约30%),与重相分馏物的碘值普遍大于轻相的测定结果吻合;蒸馏温度对分馏物中各类脂肪酸的组成比例有显著影响,随着蒸馏温度的升高,分馏物中各类脂肪酸的含量接近黄油原样。滑动熔点方面,重相分馏物>黄油原样>轻相分馏物,且分馏物的滑动熔点随蒸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长链脂肪酸(LCFA)的含量与滑动熔点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r=0.977。DSC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蒸馏温度的升高,分馏物的熔化峰和结晶峰均向高温区域偏移,表现出不同但有规律的熔化特性和结晶特性。轻相分馏物与重相分馏物具有不同的结晶形态(5℃、24 h),前者为针状结晶,后者为密集的晶体颗粒,且随着蒸馏温度的升高,晶体逐渐变大。【结论】短程分子蒸馏能够对黄油进行有效的分馏分离,蒸馏温度对分馏效果影响显著,通过改变蒸馏温度可以使分馏物具有不同于黄油原样的化学组成和物化特性,进而具有不同的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15.
16.
施鸡粪对板结土壤理化性质及巨峰葡萄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板结的葡萄园树势较弱,结果能力较差,为了使巨峰葡萄正常生长结果,对八年生巨峰葡萄园秋施腐熟鸡粪,研究了不同施用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葡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鸡粪进行土壤改良后,板结土壤葡萄园的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产生了较大的有益改变;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为处理J3(90m3·hm-2)J2(60m3·hm-2)J1(30m3·hm-2)CK(0);PI为处理J2J3J1CK,3个处理变化趋势相同,都随着强光、高温的出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光抑制;单位反应中心所捕获的能量(TRo/RC)表现为处理J2J1J3CK,且TRo/RC的日变化从早上开始随着温度和光强的增加而不断增大;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大小与施肥量呈正相关,随着施肥量增加光合电子传递的能力增强。单位反应中心耗散能量(DIo/RC)表现为CKJ3J1J2。研究得出,在土壤板结的巨峰葡萄园适宜施肥量为60m3·hm-2。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实验组(添加膨润土)和对照组(不加膨润土)的鸡甲状腺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实验组鸡甲状腺有一系列功能旺盛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8个烟草品种的烟籽油,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用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测定烟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除皂化值和折光率外,8种烟籽油在酸价、比重、过氧化值及碘值中均差异显著,红大和NC89两个品种的酸价最低,保山4号的过氧化值最低,NC89的碘值最高,大竖把直把品种的比重最大,8个品种烟籽油的皂化值范围为176.13~190.81 mg·g-1、折光率约为1.470,综合理化性质数据,品质较好的是Burley21,它的酸价、皂化值、比重、过氧化值、碘值及折光率分别是0.75 mg·g-1、185.04 mg·g-1、0.84 g·cm-3、1.17%、1520.5 g·kg-1及1.467 81。8个烟籽油品种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785.99~965.99 mg·g-1),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PUFA/SFA)值在5.61~6.60,亚油酸在8个品种测得的所有脂肪酸中均含量最高(772.41~944.20 mg·g-1)。在8个品种的烟籽油中检测出棕榈酸甲酯、棕榈酸、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己内酰胺和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与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比较脂肪酸及挥发性物质结果,云雪2号及Burley21两个品种较好。综合理化性质、脂肪酸与挥发性物质结果,Burley21是较为理想的烟籽油原料。 相似文献
19.
贵妃鸡肌肉脂肪酸的GC-MS 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合技术对贵妃鸡肌肉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 并计算各脂肪酸的相对百
分比含量结果表明贵妃鸡肌肉中共分离和鉴定出21 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6 种,分别是豆蔻酸,十五烷酸,
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和花生酸,占总脂肪酸的28.61%,不饱和脂肪酸(UFA)15 种,分别是十四碳一烯酸,棕榈
油酸,油酸,亚油酸,十七碳烯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11-二十碳一烯酸11,14 二十碳二烯酸8,11,14-二十碳三
烯酸,花生四烯酸(AA),芥酸二十二碳五烯酸(DPA)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DHA),酌-亚麻酸,
11,14,17-二十碳三烯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1.4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5.08%,必需脂肪
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3.5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