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炎炎."膀爷"开始出现. "膀爷"者,大热天光着膀子在街上溜达闲逛的那种人.别看他光着膀子,一身臭汗,还偏爱往人多的地方挤,大马路上、小胡同里、商店里、公交车上、饭馆里,时不时就能看到"膀爷"的身影.他倒是凉快了,可给别人什么感觉.给这个城市带来什么影响,他却全然不顾.  相似文献   

2.
阴雨连绵的8月,天气异常闷热。这天小林下班回家,发现家中的电扇不转了,又看看别人家都有电,就认为自家的线路出了问题。他脱去上衣,光着膀子查找故障,确定故障是接头接触不良后,随即搬着自家的铁梯子,拿着钳子去接线。其父上前阻拦说:“你不能接!快去找电工来处理。”小林接着说:“我在热电  相似文献   

3.
名人的幽默     
拮据一天夜里.一个小偷爬进了巴尔扎克的房间.在他的书奥里摸索。巴尔扎克被响声惊醒了.*悄悄地爬了起来.点亮了灯.十分‘静地微笑着说:“亲爱的,别找了.俄白天都不能在这书桌里找到钱,《在天黑了,你更别想找到啦。”帽乎?头乎?安徒生很俭朴,常戴节破旧的帽子在大街上行走。有*~路人嘲笑他:“你脑袋上边的那1元意儿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安先生回敬道:“你帽子下边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名人的幽默  相似文献   

4.
驾驶员一旦被喜、怒、哀、乐所左右,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率物大大增加。作为驾驶员务必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避免喜、怒、哀乐等方面的情绪化,以保证行车安全。喜。按理说这应当算是件好事儿,但往往会引出坏的结男来。例如,有的驾驶员开了工资,或者发了资金,将大把的钞票揣在兜里,开车的思绪集中在一个“喜”字上,筹划着给父母、给妻子、给孩子买什么好吃的、好用的、好玩的,使大脑过于兴奋,一旦车前出现紧急情况就会措手不及,导致车祸的发生。怒。如果驾驶员与家人、朋友或是单位的同事发生口角,招着怒气上车,或在行车途中受到外界…  相似文献   

5.
紧急卸车     
盛夏的一天傍晚,乌云密布,闷热烦躁。河南虞城县农机公司的同志们正准备下班回家,此时一辆载有72台12马力常州柴油机的大货车,驶入公司院内。配套科宋科长心想这些柴油机随时都有被雨淋的危险,必须立即卸车。没等他发话,11名身强力壮的年青同志立即开始了卸车行动。他们来不及让电,就借助仓库内微弱的灯光,摸黑干;衣服被汗水浸透了,就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干。一个个满脸汗水,一手油污,听不见人们的说笑声,只听见机器的移动声,72台柴油机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大雨来临之前全部入库,不知谁说了一句:“回家洗个热水澡,…  相似文献   

6.
名人书趣     
韦继兰 《山东农机化》2005,224(3):39-39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述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人们都来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给他女儿办点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有人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  相似文献   

7.
笔者采访中了解到,如今城镇或农村里一些家有“手扶”拖拉机的人也瞅准了“手扶”跑客运来钱这条路,偷偷摸摸搞起了“手扶”客运.拖斗上面安装一个钢筋焊的铁架子,用些帆布塔上蓬,车箱里左右各放一条长板凳,就拉送顾客了.据了解在阜康、吉木萨尔等地沿公路一些三叉路D就不少这样的“手扶”在那里守候着乘客,见此使人产生忧虑.一是“手扶”客运危险大。山区有些地方的道路弯弯曲曲,坎坷不平,驾驶人员只顾多拉客.多赚钱,一辆“手扶”拖拉机装载20多人,上梁下坡,还需随时熄火滑行,遇上紧急情况,便会束手无策,稍有不慎时,后…  相似文献   

8.
一次军事演习正在进行,一位指挥官的吉普车陷进了泥里。他看见附近几个士兵正懒洋洋地坐在地上,便叫他们来帮忙。“很抱歉,先生,我们已经阵亡了,什么也不能干。”指挥官转向他的司机:“卫兵!赶快从这些死尸里拖两具出来填到轮子底下,好让我们快点上路。”  相似文献   

9.
去年春,笔者去江苏扬中市出差,在路过该市一“Z”字型弯道时,被路旁一块喷有“此处已有3人丧生于车祸,你愿作第4者吗?朋友,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路过该处罚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填*、安全行驶”的牌子所吸引.目起这块幽默诙谐的答示牌已快一年了.但时常亲绕在笔者的脑海里。牌子上囊囊数字、简洁明了的技句,给过往的行人墙下深刻约即记.给人们以否示。笔者认为,这比那些空洞的说教和司空见惯的交通安全o号更有威力、有份召.据笔者与当地人交谈得知,自立了这块各示牌3年以来,该处再没有发生一起交通死亡事故。笔者常想.在事故…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永州市蔡市镇农机站站长张绵玉,在去年某天的50岁生日里,家里人置办了一桌丰盛的酒席为他祝贺。可到了人晏吃寿酒时,张站长突然“失踪”了。屋里人到处寻找,都不见人影,他的老伴想了想高兴地说:“去机修车间看一看他的‘修理工具袋’”。儿媳急忙跑去一看,“工具袋”不见了,顿时真相大白,他准是下乡出“诊’了。事情是这样,该镇伍家岭村新田2组2台手扶拖拉机在拖运化肥途中,发动机突然熄火“死”在半途中,张绵玉闻讯,没有来得及给家人说一声,背起“修理工具袋”,就迅急地赶路了,很快就使“死”机变成了“活”机,人欢…  相似文献   

11.
张站长的“逐客令”张学掌,自任灌云县小伊乡电管站站长的那一天起,大家都知道他有股犟脾气,但他“犟”在一个“理”上,“犟”得让人打心眼里佩服。前不久的一天早上,天刚蒙蒙亮,一位中年汉子敲响了老张家的门铃,此人一进门就说:“张站长,我们是老同学,有件事想...  相似文献   

12.
梁红红 《农电管理》2009,(10):67-68
每次回家常碰见堂叔,他都会问我工作上的事,我都会很耐心地向他汇报近一段时间电力行业发生的新变化,诸如现在可异地缴纳电费;如果用电出现故障,拨95598免费电话,抢修人员便风雨无阻,马上赶到。堂叔一边听,一边点头:“变化真快,变化真快”。  相似文献   

13.
业余修理工     
山东省文登市大水泊镇有一位远近闻名的“业余修理工”──他就是大水泊供电所大水泊电工组的老于。 老于名叫于选文,今年49岁,从18岁开始干村电工,一干就是30多年,学了一身的好技术,练了一身管电的好本领。他的名字很少有人叫,人们都称他“于老师”。“于老师”人缘好,经常给群众修理家电什么的,从来不喝群众一口酒,不收群众一分钱。自从电业实施“彩虹工程”以来,找“于老师”的人越来越多:有找他修理电机的,有找他修理水泵的。一次,时埠村退休老校长家刚刚在修理铺修过的水泵又坏了,老校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打电话…  相似文献   

14.
余艳萍,一个从城市里走出来的妙龄俊秀的姑娘.当上了农电工。她传承父辈事业.牢记“电力行业工作没有贵贱之分,是金子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光”的嘱托.辛勤耕耘在6个台区。同伴们,吃不消电工组的艰难困苦,都“孔雀东南飞”了,她却以磐石般顽强的意志.用真诚和爱心打动着刘集镇丰坪村每一位客户.年年超额完成任务,堪称女中豪杰。  相似文献   

15.
张老汉新买了一台喷雾机,加满汽油和农药,来到麦田就喷起药来。哪知才干了十多分钟的活,机器便灭了火,再也启动不起来。“这是什么机器,这不是坑人吗!”张老汉背起机器,来到农机公司,坚持要退货。如果退货不成,他就要去消协投诉。公司售后服务人员劝张老汉坐下消消气,便对这台“坏”机器进行了认真地检查。初步判断为汽油机拉缸。“张大爷,你给机子里加的什么油?”“纯汽油,一点别的也没搀!”就是这“一点别的也没搀”,才是造成发动机拉缸的直接原因。二冲程汽油机要求燃油中必须加入一定比例的机油以保证润滑,新机磨合期要…  相似文献   

16.
《农村机械化》2012,(3):8-8
今天终于又见到了小锋.距离上次一别已经陕半年了。这半年时间里我还在北京按部就班地看着一期一期《汽车导购》出现在报摊上。而小锋却说过去的这段时间,是他人生中到目前为止最辉煌、最有回忆的日子。在普通人看来,放弃已有的事业,全职做公益是很难的抉择,更有不少人说这根本就是“傻”。  相似文献   

17.
《圣经》中,上帝是一位全能的受人敬仰的神.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不顾“上帝”的千呼万唤,仍象达摩克利斯(防不胜防的魔鬼)的黑手,伸向消费者的衣囊.面对这不禁行为,“上帝”你有什么办法?之一:青从创李笔者在鲁东南地区对农机消费者的调查中.有40%的人缺乏我是“上帝”的意识.特别是买了几元、几十元的不合格的商品时,认为利、事一桩,不值得跑腿”.曹县机手王某在农机门市部一个月内买了6副泰山一12型气门座,平均5天换一副。他哭笑不得地告诉笔者:“厂家可能是用‘面粉’制造的,二元多钱买一副.…  相似文献   

18.
平江县一旮旯里,一个初中尚未毕业的庄稼汉,凭着白已的聪明才智和刻苦钻研精神,5年时间研究开发了10多种经济实用的小型农机具。有的人称他是“发明家”,更多的人叫他“土专家”,他就是丘薄华。  相似文献   

19.
平江县一旮旯里,一个初中尚未毕业的庄稼汉,凭着自已的聪明才智和刻苦钻研精神,5年时间研究开发了10多种经济实用的小型农机具。有的人称他是“发明家”,更多的人叫他“土专家”,他就是丘薄华。来到丘薄华的家时,只见满屋摆放着各种机具。丘薄华正在摆弄着什么,见笔者到来,热情接待了我们。他中等身材,脸色黝黑,从外表就可看出是个精明能干的人。当知道笔者来意后,丘薄华立即侃起了农机“制造经”。  相似文献   

20.
刘小伟 《当代农机》2009,(12):42-42
认识丁建利的人都知道他生性腼腆、不善言辞,可他却是全省有名的农机大户。农闲时节,走进他家的院子,你会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名不虚传,一排排摆放整齐的大型机车、机具.擦拭一新,宛如农机发放仪式上的一瞥,壮观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