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红树林资源现状及保护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广西红树林资源变化较大,长期缺乏准确调查数据的情况,2001年,采用“3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红树林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广西红树林的种类、群落、分布、数量、质量、生境和生态经济与枉会价值等进行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概述了中国红树林昆虫群落及虫害研究进展情况,详细记述了红树林主要害虫种类,综述了红树林害虫防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分布与景观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红树林群落和景观分布特征与规律,以期确认红树林引种扩种工程的实效,为研究区红树林造林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对红树林和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支撑。【方法】以珠海淇澳岛红树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解译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数据,采用群落与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寒害后红树林群落分布特征、种群优势度及其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淇澳岛红树林中真红树植物为优势种,以引进种无瓣海桑、海桑和乡土种老鼠簕、秋茄和卤蕨为主,无瓣海桑群落以面积占比82.01%成为绝对优势群落,其他主要群落类型包括秋茄群落、卤蕨群落和老鼠簕群落,面积占比分别为5.01%,3.82%和3.31%,真红树群落占总面积的94.15%;半红树植物以海芒果、银叶树和水黄皮为主,重要值相对较低;在种群层面上聚集度最大的是拉关木,其次是水黄皮,较弱的有海桑、秋茄、卤蕨、无瓣海桑和老鼠簕;在群落层面上聚集度较高的有海桑群落和无瓣海桑群落,较低的是卤蕨群落和海漆+杨叶肖槿群落;无瓣海桑和海桑2个引进种发育较好,在中、低潮滩成片生长,对乡土种秋茄等存在抑制作用。【结论】淇澳岛红树林形成了以无瓣海桑群落、秋茄群落、卤蕨群落和老鼠簕群落为主的红树林群落分布格局。从种群和群落2个层次的空间分布研究都显示红树林呈集聚态分布。建议在红树林的引种扩种工程中,适度引种无瓣海桑和海桑,加强乡土红树植物的种植,以保护红树林物种多样性、维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平衡。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是中国大陆红树林分布最为北缘的省份,厦门红树林与临近九龙江的红树林构成了福建省红树林分布中心。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厦门红树林群落结构变化及其成因,得出了厦门红树林资源现状的最新数据,分析了厦门红树林兴衰的原因,并通过试验探讨了红树林资源保育的方法以及探讨了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划定、功能分区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清澜港和东寨港红树林及其生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调查材料,阐述海南省清澜港和东寨港红树林植物种类、群落类型及其分布。调查结果表明,河口港湾地区的红树林植物种类的分布应描述为以顺流水方向为纵向和横截流向为横向的二维空间状况,这才能确切地反映其天然分布。通过分析气候差异和引种情况,阐明了北热带滩涂能引种嗜热窄布性红树林植物种类。此外,还总结了一些红树林植物的适宜造林地,并指出在红树林中围堤养殖或垦植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广西北海大冠沙、党江以及山口地区的红树林群落组成与结构,以其红树林内典型红树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设置8个样地进行典型取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红树林群落物种的种类、株数、盖度以及幼树、幼苗层树种的种类、数量和高度。结果表明:大冠沙地区白骨壤群落林相整齐,群落结构单一,仅生长有白骨壤树种,且林下无幼苗,亦未见有其他植物生长。党江地区桐花树群落长势繁茂,林下桐花树幼苗生长密集;该地区无瓣海桑人工林群落树体高大,树冠较稀疏且连续。山口地区秋茄群落冠幅较大,林下稀疏,秋茄根部发达且粗壮,该群落伴生有桐花树、白骨壤、红海榄;该地区的秋茄、木榄群落内均伴生有其他树种且林下有幼苗以及幼树更新。  相似文献   

7.
大亚湾红树林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的红树林资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亚湾红树林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广东惠州,调查表明共有13种红树林植物,包括8种真红树和5种半红树。组成植被主要有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群落和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群落,还有零星分布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卤蕨Acrostichum aureum等层片。概述了该区的红树林植物资源,提出利用乡土树种构建彩色红树林景观带。同时,为了避免危害鹭鸟的筑巢地,针对无瓣海桑群落,应采取阶段性更新和适时进行人工干预以提升生态景观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竹山红树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红树林群落类型、密度、高度、覆盖度、更新层等,研究表明广西竹山红树林群落从内滩到外滩的演替规律为:桐花树、桐花树+白骨壤群丛→桐花+白骨壤-秋茄+海漆-桐花树+老鼠勒+卤蕨、白骨壤+桐花树→桐花树、桐花+白骨壤。种群分布格局为:桐花树呈集群分布,白骨壤、秋茄、海漆、老鼠簕呈随机分布。该群落人为干扰较多,在较小面积的滩面内集中了相对较多的群落类型,以桐花树群丛和桐花树+白骨壤两种群落为主,呈低矮的单层灌木状。样方中各个滩位均有更新层,且更新层的高度差异显著,表明该地区的红树林群落处于发展的初期。  相似文献   

9.
对湛江附城镇红树林地的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湛江红树林的天然更新缓慢。而该镇引种海桑和无瓣海桑造林结果分析,表明其引种造林是成功的,建议加快推广应用。同时,对在裸滩泥地的红树林恢复宜选用当地的红树林先锋树种来进行,而在红树林中的补植造林的树种选择则优先推荐上述两种海桑。  相似文献   

10.
在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系统,调查不同生境区域的昆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系统昆虫群落由11目66科组成,优势类群是蚁科Formicidae、蝇科Muscidae、螟蛾科Pyralididae、沫蝉科Cercopidae和叶蝉科Cicadellidae;双翅目Diptera昆虫类群最丰富,膜翅目Hymenoptera昆虫的个体数量最多。不同生境区域昆虫群落的主要类群和个体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基围鱼塘区域昆虫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高于陆域林地和红树林区,陆域林地昆虫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红树林区昆虫群落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雷州半岛海滩红树林白骨壤群落的现状,提出几种能适宜在白骨壤群落中套种的树种及其造林技术,使白骨壤群落变成多树种、多功能、稳定性强的红树林群落,更好地发挥红树林的防护效能。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广西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的分布规律,为今后该区域的相关研究和红树林湿地恢复提供基础数据。为此,以广西红树林优势群落为调查样地,调查了白骨壤、桐花树、秋茄、木榄4种自然群落及无瓣海桑人工群落表层沉积物有(0~30cm)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和有机碳储量。结果显示:各群落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为秋茄群落(22.90±2.66g/kg)无瓣海桑群落(19.58±2.85g/kg)桐花树群落(15.55±1.44g/kg)木榄群落(11.63±1.21g/kg)白骨壤群落(10.82±0.65g/kg)。有机碳密度为秋茄群落(2.43kg/m2)无瓣海桑群落(1.92kg/m2)白骨壤群落(1.51kg/m2)桐花树群落(1.37kg/m2)木榄群落(1.12kg/m2),平均为1.67kg/m2。广西红树林表层湿地沉积物(0~30cm)有机碳碳储量分别为:秋茄群落72.76t/hm2、木榄群落33.49t/hm2、桐花树群落40.98t/hm2、无瓣海桑群落57.73t/hm2、白骨壤群落45.18t/hm2。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在垂直分布上从上而下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不同群落类型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湛江红树林造林地群落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湛江附城镇红树林地的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湛江红树林的天然更新缓慢,而该镇引种海桑和无瓣海桑造林结果分析,表明其上造林是成功的,建议加快推广应用,同时,对在裸滩泥地的红树林恢复宜选用当地的红树林先锋树种来进行,而在红树林中的补植造林的树种选择则优先推荐上述两种海桑。  相似文献   

14.
《林业实用技术》2021,(9):23-27
东涌红树林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东涌社区东涌河口,其中有较大面积的彩叶红树林景观,极具观赏与生态保育价值。2020年4—5月期间线路踏查及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其红树林湿地有真红树植物5科6属6种,半红树植物7科9属9种。真红树群落有海漆群落、秋茄群落、白骨壤群、桐花树群落、木榄群落、老鼠簕群落;半红树群落有黄槿群落、苦郎树群落、露兜树群落、草海桐群落、马甲子群落。其中海漆群落面积达2.39 hm2,占主要优势。计算了不同斑块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现有红树林林地面积约4 hm~2,在过去5年增加了近1 hm~2,原因为东涌河道淤积为红树植物提供了新的生境。需要从管理与生境保护等方面加强东涌红树林保育。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红树林植物群落分布与演替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文章介绍了广东省红树林的资源现状,包括红树林的种类、群落类型、数量、分布、群落演替类型及生长环境等;分析了广东省红树林植物群落的分布规律及广东红树林植物群落的4个演替阶段;指出红树林演替系列是与生态序列相一致的演替特征。  相似文献   

16.
漳江口红树林昆虫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白骨壤纯林和桐花树+秋茄混交林的昆虫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昆虫种类有12目、72科、88种,主要优势类群有膜翅目、鳞翅目、同翅目和鞘翅目;除少数种类外,多数优势种群对不同的红树植物具有高度选择性;桐花树+秋茄混交林的昆虫群落的丰富度明显高于白骨壤纯林。  相似文献   

17.
该文在前人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海南岛红树林群落类型与区域分布,分析当前红树林群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期为海南岛红树林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珠海市淇澳岛主要红树林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典型红树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样方法对不同红树林群落特征开展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珠海市淇澳岛具有相对简单的群落结构,总体呈现出以小乔木为优势的群落特征。(2)无瓣海桑群落内物种多样性随林分年龄增加而增加。(3)混交林无瓣海桑+木榄群落比无瓣海桑纯林更能够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群落内结构相对复杂,枯落物数量和生物量更多。(4)天然林秋茄与无瓣海桑人工林相比,其在生物量、树种组成以及群落结构方面均更有优势。该地的天然林秋茄群落是处于演替后期顶级的红树林群落,在物种多样性方面最高;桐花树群落为演替前中期群落,可能发展成为纯林桐花树群落。  相似文献   

19.
对广东江门沿海的红树林和其它湿地植被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红树林群落类型约有16个,群落结构较复杂,植被覆盖度大,面积集中连片;区域范围内也存在大米草等其它沼泽草本植物,如果现有的红树林遭到破坏。可能受到大米草的入侵,不但丧失红树林的生态功能,还将使近海的生物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因此对区域内红树林的保护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三亚是我国红树林分布的最南端,红树林植物种类最多、群落类型最丰富、结构最复杂,是我国红树林景观的典型代表。随着三亚旅游业的爆炸式增长,红树林面临严重威胁。论述三亚红树林景观资源特点,分析保护利用现状,提出保护与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