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常常给黄瓜生产造成非常严重甚至毁灭性的损失。从感病品系‘早二N’上分离纯化得到黄瓜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利用真菌核糖体基因及其间隔区DNA的相似性鉴定了病原菌的属性,发现其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相似性为99%。回接试验进一步确证了分离得到的枯萎病菌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以灌根方式对70个黄瓜自交系(含两个对照品系)接种此病原菌,通过调查接种后的病情指数分析不同黄瓜品系对枯萎病的抗感差异。结果表明:共有26个品系隶属抗病等级、42个品系隶属感病等级。其中'日节成'对枯萎病的抗性最强,‘Superina’抗性最弱。这一结果为今后选择抗感亲本研究黄瓜枯萎病抗性遗传机制及分离鉴定抗性基因提供了重要的材料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2.
冀绿 25 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 9820-14-4(潍 9002-341/ 冀绿 98-1)为母本、冀绿 2 号为父本,通过杂交、定向选拔、初级产比鉴定、高级产比鉴定、联合鉴定试验及萌发期室内耐盐性鉴定选育出的高耐盐绿豆新品种,于 2022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绿豆)2022003。该品种具有高耐盐、早熟、高产、直立、抗倒性好、结荚集中、成熟一致、不炸荚、适宜一次性收获等特性。盐胁迫是影响绿豆生长和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开展绿豆耐盐胁迫研究,培育耐盐品种,对盐碱地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瓜枯萎病接种方法及抗性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瓜枯萎病是严重危害黄瓜生产的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建立黄瓜枯萎病接种方法,从而实现快速、准确地对黄瓜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筛选,明确不同黄瓜种质材料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可为黄瓜抗病育种提供重要依据.试验选用5份抗感枯萎病黄瓜材料及其杂交后代,以危害我国黄瓜生产的优势枯萎病生理小种4为供试菌源,开展了苗期人工接种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以及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浸根接种法,以1×106孢子/mL的接种液接种子叶期幼苗,在白天24~28℃,夜晚16~20℃的温室中培养,接种后10~14 d即可正确区分品种之间的抗感性差异.该方法发病迅速,整齐度、重复性好,是较理想的黄瓜枯萎病接种方法.运用浸根接种法对以WIS2757和津研2号为双亲构建的F1、F2、F4 52个株系的各世代接种结果表明,WIS2757抗枯萎病,津研2号感枯萎病,F1群体抗枯萎病.根据F2群体和F4株系的抗病表现推断WIS2757对黄瓜枯萎病的抗性符合显性单基因的遗传模式.同时通过对Cu13和京育202及其F1的接种鉴定表明,Cu13抗枯萎病,京育202感枯萎病,F1群体表现中抗,初步认为抗病材料Cu13由多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4.
绿豆新品种晋绿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绿豆6号(原名汾绿豆2号)是山两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9年夏用绛县绿豆作母本.汾阳当地农家种灰骨碌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育于2004年F5代出圃而成的一个新品系。2005、2006分别参加所内品系鉴定、品系比较试验达标。2007-2008年推荐参加山西省绿豆直接生产试验。2008年8月7日省品审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田间鉴定验收。专家认为该品种性状一致.  相似文献   

5.
棉花对枯黄萎病的抗性鉴定及病害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来自长江流域棉区的50份陆地棉新品系(品种)进行了抗枯萎病(Fusarium vasinfectum)或抗黄萎病(Verticillium alboatrum)鉴定,并从中选择10个新品系为试验材料,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各级病株所造成的籽棉产量损失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有4个品系抗枯萎病,占抗枯萎病鉴定材料(40份)的10.0%;耐病27个,占67.5%;感病9个,占22.5  相似文献   

6.
所有的商用栽培品种都易感根节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 ,但敏感程度不同。导入抗性种质的棉株的抗性机制是含有两个主要基因 ,抗性品系可能产生一种独特的 1 4k Da蛋白质。研究表明 ,这种蛋白质的含量在易感品系的根系中比被根节线虫侵染后的抗性品系的根系中增加更多。被根节线虫侵染后的根系中单一氨基酸的克分子比率与未被侵染的也不同 ,是由于易感品系比抗性品系受侵害程度大。根节线虫能改变根系中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的含量有选择地增加可能来源于根节线虫的蛋白质 ,两个易感品系和两个抗性品系被侵害后 ,纤维素的含量都比较…  相似文献   

7.
海陆杂交长绒棉新种质对棉花枯萎病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海陆杂交技术所选育的4个长绒棉抗病新种质在枯萎病病圃、重病田分别进行抗病性鉴定,并测定了它们对本区不同致病力枯萎病病原菌系的抗性,都表现很好的抗病性。新种质与高产、优质品系杂交选育的后代抗病强、抗性遗传稳定。新种质的育成为长绒棉抗病育种创造了新抗源。  相似文献   

8.
吴征彬  刘艳红  王长征  王新军 《种子》2001,(3):50-51,73
对参加1999年度长江流域国家级抗虫棉区试和春棉区试的17个品系种)在人工并且现圃分别进行了棉花抗枯黄萎病鉴定,抗枯萎病鉴定结果,高抗1个,占5.9%,抗组成5个,占29.4%,而病3个占17.6%,感病8个,占47.1%,抗黄萎病鉴定结果,抗级2个,占11.8%,耐病8个,占47.1%,感病7个,占41.2%,参试品系对枯萎病的抗性优于对黄萎病的抗性,但它们的相对抗性指数IR和相对抗病效果ER成显著正相关(r=0.5426*)。  相似文献   

9.
黄瓜枯萎病是最常见的黄瓜病害之一,危害日趋加重。1988~1900年结合我们的抗病育种工作,在收集、整理和研究四川省黄瓜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了地方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鉴定。一、鉴定方法鉴定用的病原菌是从成都市郊菜地黄瓜枯萎病株上分离的。经鉴定为黄瓜枯萎病菌F.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将纯化的PDA平板培养基上的枯萎病  相似文献   

10.
以省内主要栽培粳稻品种(品系)为研究对象,用“活体菌株”接种法进行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人为控制田间小气候,建立一套发病系数高、方法简便实用、病圃容量大、鉴定结果可靠性强等综合措施。 在连续几年的抗性鉴定中,鉴定筛选出一批利用价值较高的种质资源和抗性较好的系统材料,本研究室选育出抗病品种3个,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系3个及省内抗病品种(品系)23个,以备做抗性资源加以利用或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驻芝21号(试验名称:驻08J3)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以驻97077为母本、782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多元病圃多年鉴定、高代鉴定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具有增产潜力大、商品品质好、综合抗性好等特点。2011-2013年参加全国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35点次),平均产量1309.5kg/hm~2,较对照增产11.80%。2014年8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1选育经过2001年以驻97077为母本(该品系株型紧凑、高大,高抗枯萎病和茎点枯病、抗逆性较强,但生育期较  相似文献   

12.
选用综合性状优良的栽培西瓜品种与高抗西瓜枯萎病的野生西瓜杂交,后代在病圃中经连续多代抗性筛选和自交纯化,选育出4份抗性材料。采用生物技术将对西瓜枯萎病免疫的瓠瓜DNA导入西瓜,选育出4份性状稳定的抗性材料。苗期接种鉴定和疫土自然接种鉴定的结果均表明,选育出的这8份材料中有2份高抗枯萎病,6份中抗枯萎病。  相似文献   

13.
随着草莓设施栽培产业的发展,草莓连作愈来愈普遍,从而导致草莓枯萎病日趋严重。草莓枯萎病是主要的土传性连作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病源菌的形态与分子鉴定、循环与传递、致病机理、抗性遗传、抗性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枯萎菌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分析了现行防治方法很难大面积的推广的诸多影响因素,进一步认同培育兼有日系草莓品质的抗枯萎病品种是解决草莓枯萎病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作者认为通过分子技术对草莓枯萎病抗性QTL及其附近的抗性基因进行研究来获得枯萎病抗性QTL位点及其相关的抗性基因,对于研究草莓枯萎病的抗性遗传和高效育种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陆早42号(原代号垦62)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新疆惠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协作,以新陆早10号为母本,自育品系97-6-9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多年的病地定向选择、抗性鉴定、南繁加代、品质检测、品比试验、多点试验选育出的综合性状良好的早熟陆地棉品系。  相似文献   

15.
新疆北疆是我区的主要优质棉生产基地。然而随着棉花种植年限的增加、植棉面积的不断扩大、连年重茬及盲目引种调运,使得我区枯萎病迅速扩展蔓延,危害日益加重,已成为我区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严重障碍和隐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是培育种植早熟、丰产、优质的抗病品种。为寻求适合北疆棉区种植的抗病品种,我站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保站和种子管理站委托,承担了北疆棉区引进品种及参加区试品系抗枯萎性的田间鉴定任务。1996~1999年共对29个外引品种(系)和39个本地自育品种(系)进行了抗性鉴定,现将其主要的45份材料后期剖秆鉴定结果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用 4个谷蠹、5个米象和 4个锈赤扁谷盗磷化氢抗性品系进行了磷化氢抗性品系害虫对杀螟松和氯化苦的交互抗性试验。对杀螟松的抗性试验用FAO滤纸药膜法进行 ,对氯化苦的抗性试验参照FAO磷化氢抗性测定法 ,在干燥器内熏蒸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米象和锈赤扁谷盗的磷化氢抗性品系对氯化苦和杀螟松没有交互抗性。但两个谷蠹的磷化氢抗性品系对杀螟松表现出一定抗性 ,其抗性系数分别为 2 .94和 5.2 4。由于并非所有的磷化氢抗性品系都对杀螟松具有抗性 ,所以我们估计这种抗性是这些害虫以前接触过此种杀虫剂或类似的杀虫剂所引起的。所有的谷蠹品系对氯化苦都没有抗性。上述结果表明 ,为控制害虫对磷化氢抗性发展而采用轮换使用药剂策略时 ,氯化苦和杀螟松都是合适的轮换对象。  相似文献   

17.
赤霉丝疫病(FHB)是大麦和其它禾谷类作物的一种真菌病害,能造成严重的产量和品质损失。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大麦种质赤霉丝病抗性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其它农艺性状问的关系,以便鉴定用于抗性育种的有用品系。供试材料共143个大麦品系包括88个现代欧洲春大麦品系、33个来自IPK Gatersleben基因库的品系和22个北美地区的品系。在两个季节用镰刀菌进行田间接种试验。  相似文献   

18.
白绿11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高产、多抗绿豆新品种,201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登记,品种认定登记编号为吉登绿2011001。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性强、抗旱、耐瘠薄、直立、抗倒伏等特点,适合于东北绿豆春播区的绿豆机械化生产。本文主要介绍了绿豆新品种白绿11号的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与该品种相配套的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等。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1998年以农家品种88071为母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绿1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授粉,经过7个世代的连续后代选拔,于2005年选育出稳定的品系,原品系代号BL9237-8。2005-2006年升入产量鉴定试验;2007-2008年进行2年产量比较试验;2009-2010年2年参加吉林省绿豆品种  相似文献   

19.
附子优良品种选育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附子种质资源中系统选育获得优良品系ZYYK1、ZYYK2,以这2个品系为材料,以当地大田生产常规品种为对照,在四川江油产区布置品种比较试验,收获时测定3个品系的叶片形态、地上茎性状、子根形态、子根产量等31个性状,用Excel软件和DPS软件统计分析,以期确定优良品系及其生物学特征,为附子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25个性状在3个品系中表现出多态性,其中ZYYK1、ZYYK2植株高大,株叶形好,子根较大,单株鲜产和干产较高,综合表现佳,是2个具有推广价值的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20.
梁永生 《粮食储藏》2000,29(4):7-12
用4个谷蠹、5个米象和4个锈赤扁谷盗磷化氢抗性品系进行了磷化氢抗性品系害虫对杀螟松和氯化苦的交互抗性试验。对杀螟松的抗性试验用FAO滤纸药膜法进行,对氯化苦的抗性试验参照FAO磷化氢抗性测定法,在干燥器内熏蒸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米象和锈赤扁谷盗的磷化氢抗性品系对氯化苦杀螟松没有交互抗性。但两个谷蠹的磷化氢抗性品系对杀螟松表现出一定抗性,其抗性系数分别为2.94和5.24。由于并非所有的磷化氢抗性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