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自然状态下19种榆树榆毛胸萤叶甲发生量的调查,以产卵量和1、2龄幼虫发生高峰幼虫量为指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将其分为高抗树种、抗性树种、感虫树种和喜食树种4类,其中:(1)高抗树种为椿榆、太行榆、大叶榆和蜀榆;(2)抗性树种为旱榆、黑榆、毛榆、榔榆、琅琊榆、多脉榆、白榆×椿榆、天优2和天优3;(3)感虫树种为白榆、明陵榆、大果榆、美洲榆和红叶明陵榆;(4)喜食树种为多脉×明陵。野外幼树套笼饲养表明,榆毛胸萤叶甲幼虫取食抗性较强树种太行榆、椿榆和黑榆叶子后不能存活,幼虫死亡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2.
<正>垂榆,榆科、榆属,是榆树的一个变种,树干通直,枝条下垂细长柔软,树冠呈圆形蓬松如伞,形态优美,有很强的观赏价值。耐寒、抗旱,是优良高档绿化树种。垂榆被广泛用于庭院观赏、公路、道路行道树、学校、公园绿化。为满足市场需求,在较短的时间内繁育较多的垂榆苗木,现将垂榆嫁接繁殖技术简单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榆树对榆毛胸萤叶甲的抗虫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自然状态下19种榆树榆毛胸萤叶甲发生量的调查,以产卵量和1、2龄幼虫发生高峰幼虫量为指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将其分为高抗树种、抗性树种、感虫树种和喜食树种4类,其中(1)高抗树种为椿榆、太行榆、大叶榆和蜀榆;(2)抗性树咎为旱榆、黑榆、毛榆榔榆、琅琊榆、多脉榆、白榆×椿榆、天优2和天优3;(3)感虫树种为白榆、明陵榆、大果榆、美洲榆和红叶明陵榆;(4)喜食树种为多脉×明陵。野外幼树套笼饲养表明  相似文献   

4.
垂榆属榆科,榆属,是自榆的一个栽培变种,学名为Ulmus pumilavar。pendulaRehd,又名龙爪榆。分布于我国北方的内蒙、河南等省、区。垂榆的叶形与白榆相似,但叶片比白榆大,叶片基部常歪斜;垂榆枝条的皮色、皮孔与白榆一样,但枝条比白榆细而长,且均下垂,形成一个特殊的伞状冠形。垂榆树形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春榆初植密度、施肥及混交造林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初植密度对春榆幼林树高和胸径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施肥处理对春榆幼林在胸径方面显著高于对照,而树高差异不显著;春榆与落叶松混交林在树高方面显著高于纯林,而胸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垂榆是白榆作砧木,垂榆为接穗,通过嫁接繁殖而来的。垂榆枝条细长,柔软下垂,伞状树冠,树形美观;垂榆生长快,抗寒、抗旱、耐盐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强,抗风沙,主、侧根均发达,是北方城乡绿化、美化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7.
<正>裂叶榆,榆科榆属,一般多生长在斜坡或山谷。上世纪60年代以来,玛纳斯县为丰富树种,从东北引进了裂叶榆,零星栽植。随着苗木市场的繁荣,凭借裂叶榆自身优良表现,从2007年开始大面积繁育,并进行人工造林,最多时玛纳斯县裂叶榆种植面积达48 hm~2。1玛纳斯县裂叶榆引种概况1.1引种试验点分布及气候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 榆毒蛾Ivela ochropoda Eversmann.又名榆黄足毒蛾,幼虫为害榆属树木。1979年5月,我们在北京西郊发现榆毒蛾自然死亡的幼虫。死虫倒挂于树枝或叶片上,死虫体组织液化、体壁易破、体液浑浊无恶臭。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到大量折光性强的多角体,将这种多角体回接榆毒蛾幼虫时,可再次出现相同的感染症状和引起幼虫致病死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由西向东、南向北典型8个样地沙地榆个体生长指标进行调查,研究了该地区沙地榆个体生长指标和种群年龄级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沙地的地理位置由西向东、由南向北沙地榆株高、胸径、冠幅平均值逐渐下降,沙地榆在西南部个体较大,东北部个体逐渐变细小,与沙地榆自然更新有较大关系;沙地榆树疏林8个不同地区沙地榆年龄结构呈衰退型种群,但不同地区所占的主要年龄级不同;8个样地中中部样地4有X1年龄级(幼苗)的更新,靠近东部样地6和南部样地8缺失幼苗和幼树;整体上X3、X4、X5成熟龄级沙地榆株数在60%~80%之间龄林,X1、X7、X8、X9、X10年龄级最少,甚至缺失。  相似文献   

10.
<正> 榆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ulmi (Buism.)C. Morean]属子囊菌纲,小囊菌目。无性阶段为Graphium ulmi Schwartz;同种异名为Ophiostoma ulmi (Buism.) Nanrf、Ceratosto-mella ulmi Buism;普通称为荷兰榆病。寄主主要寄主是榆树(Ulmus spp.)。美洲榆(U. americana)很易感病;而亚洲的榆树,如西伯利亚榆(U. pumila)则较抗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5个树种受不同浓度NaCl胁迫后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以揭示其耐盐性。结果表明(:1)0.3%盐胁迫下5个树种叶绿体数目均有所减少,细胞内出现降解物。黄连木、木栓榆、厚叶榆的叶肉厚度增加,榉树、醉翁榆叶肉厚度变薄。榉树发生质壁分离,膜系统紊乱;醉翁榆细胞核边缘模糊,细胞质中出现膜状结构;厚叶榆、木栓榆细胞壁变形;黄连木细胞质膜内陷,细胞核膜边缘模糊。(2)在各自致死盐浓度胁迫下,榉树和醉翁榆细胞物质严重降解,叶绿体明显减少,膜系统增加,细胞质壁分离,细胞核、线粒体降解;厚叶榆、木栓榆细胞内降解物增多,细胞核、蛋白体和线粒体均降解,叶绿体变形,液泡破裂。黄连木叶细胞质壁分离,线粒体、叶绿体解体,细胞中出现大量泡状结构和膜片层。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榆树抗榆蓝叶甲危害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套笼试验及室内测定的办法,分析和测定了7种榆树对食叶害虫榆蓝叶甲的抗危害能力,得出黑龙江省榆树的抗危害能力从强至弱顺序依次为剌榆、裂叶榆、黑榆、黄榆、垂榆、椿榆、家榆。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榆干离褶伞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同营养成分对榆干离褶伞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替换培养基中碳氮源、调整碳氮比,筛选出榆干离褶伞液体发酵的培养基。结果表明,适合预感离伞菌丝生长的液体培养基的碳氮源为蔗糖、可溶性淀粉;碳氮比24∶1;培养温度24℃;培养时间8d。  相似文献   

14.
垂枝榆嫁接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垂枝榆又叫龙爪榆,榆科榆树,属亚乔木落叶树,是白榆形态变异典型的垂枝型品种。1974年新疆林业厅组织林业科技人员,在甘肃省境内采集种条引种到新疆,次年嫁接繁殖试验成功。由于该树种枝条柔软、细长下垂、生长快、自然造型好、树冠丰满,深受广大园林工作者的青睐。通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xEnt模型,对珍稀濒危树种长序榆(Ulmus elongata)当前时期以及未来2040年SSPs126和SSPs585两种情境下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并比较了两个时期的适生区变化.结果显示:1)AUC平均值为0.988,MaxEnt模型能很好地预测长序榆的潜在适生区;2)影响长序榆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为最冷季度降水量(55.5%)、最干季度降水量(18.5%)、海拔(16.5%)、温度季节变化(2.2%)、年平均温度(1.6%);3)长序榆当前时期主要分布在浙江省西南部以及江西、安徽、福建三省交界的区域;4)2040年,长序榆的适生区面积可能缩减,且高适生等级区域面积大幅降低.因此,加强对现有长序榆养护和管理的同时,建议在所预测的适生区内开展长序榆专项调查,并适当进行引种繁育试验.  相似文献   

16.
我国榆属树种资源丰富,遍布全国各地。本试验采用的树种有:华北地区的白榆、旱榆、大叶榆、春榆、大果榆、欧洲白榆和黑榆,以及南方的琅玡榆、多脉榆、红果榆和醉翁榆等。杂交方法:榆属除榔榆秋季开花外,其余均在春季开花,花期5—7天。不同树种花器差别很大,杂交时须采取不同控制授粉措施。大果榆、旱榆和黑榆的花丝长,明显地超过柱头,雌雄同熟,授粉时必须去雄。白榆的花丝一般高出柱头,部分花朵雌雄异熟,雌蕊早熟1—2天。幼树雌雄异熟,花朵显著增多,随  相似文献   

17.
以榆黄蘑多糖浸出量为指标,获得榆黄蘑多糖的最佳热提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50,温度为90℃,时间为40 min;榆黄蘑多糖含量为8.422%.以VC为对照,对榆黄蘑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榆黄蘑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好,1.0 mg/mL时达到52.28%;对·OH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高,1.0 mg/mL时,达到74.01%;对·O2-清除率较低,1.0 mg/mL时为28.12%.榆黄蘑多糖有一定的还原力,但远低于VC.  相似文献   

18.
基于MaxEnt模型,对珍稀濒危树种长序榆(Ulmus elongata)当前时期以及未来2040年SSPs126和SSPs585两种情境下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并比较了两个时期的适生区变化.结果显示:1)AUC平均值为0.988,MaxEnt模型能很好地预测长序榆的潜在适生区;2)影响长序榆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为最冷季度降水量(55.5%)、最干季度降水量(18.5%)、海拔(16.5%)、温度季节变化(2.2%)、年平均温度(1.6%);3)长序榆当前时期主要分布在浙江省西南部以及江西、安徽、福建三省交界的区域;4)2040年,长序榆的适生区面积可能缩减,且高适生等级区域面积大幅降低.因此,加强对现有长序榆养护和管理的同时,建议在所预测的适生区内开展长序榆专项调查,并适当进行引种繁育试验.  相似文献   

19.
刺榆生物围栏生长特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沙地刺榆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刺榆生物围栏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由15年生刺榆解析木生长资料分析可知,刺榆的速生期在5~13a,比较适合作为生物围栏的营建树种;对6年生刺榆生物围栏的生长分析可知,不同的立地条件和初植密度,刺榆围栏的生长差异显著,总体生长量由大到小为平缓沙地缓起伏沙地起伏沙地,营建密度1m×1m的刺榆围栏比1.5m×1.5m的提早郁闭,与初始速生期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0.
<正>青檀(PteroceltistatarinowiiMaxim)别名檀皮树、掉皮榆、翼朴,为榆科青檀属独种树种,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纤维树种和国家级珍稀濒危树木及1级重点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