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桂林地区林科所有关科技人员,在灵川县海洋乡进行银杏调查时,发现该乡大桐木湾村有两株树龄已达60年的银杏树,被大风吹倒,树倒后整株树干全部着地,根系的一半露出地面,以侧枝形成树冠,现在长势旺盛。其中一株留下树干长4.9米,径51厘米,侧枝3个,最大枝高7.7米,径21.3厘  相似文献   

2.
欧洲栓皮栎     
欧州栓皮栎Quercus suber Linn是壳斗常绿乔木,枝叶茂密,四季常青,遮荫面积大是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木材坚硬耐磨,可作工具、用具,树皮是制软木塞的原料。 我场一株欧州栓皮栎是1955年从苏联引进种子,在重庆市歌乐山,海拔520米处播种育苗。种子长3.5—4厘米,种径1.5—2厘米,部分种子已发霉,3月下旬播种。点播。播种后25—30天种子萌发,40天左右发芽出土。一年生苗高50厘米,年底移栽到成都市沙河堡。1962年底移植到直径9米的园花台中。现树龄30年,树高10米,胸径46厘米,枝下高1米,第一个侧枝粗30厘米,第二个侧枝粗22厘米,栓皮厚3.5厘米,冠幅东西14米,南北12米,枝繁叶茂,常年青翌,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3.
对在同一立地条件和整地方式下栽植的杜仲,头年11月份的对比检查:截于新生干高达1一1.5米,地径粗达2.5厘米,未截干的高生长一般维持原状,地径稍有增长;栽植2年的杜仲,截干的株高一般可达2米以上,地径粗达3.5厘米,未截子的株高增长不到3O厘米,地径一般只达2厘米左右。且截子的比不截子的主干明显,不弯不倒,生长旺盛。实践证明,杜仲栽后截子,是培育杜仲速生丰产林的有效措施。截子的具体方法是:整好地后,在12月至元月将杜仲苗栽下去,2月在离地3—4厘米的部位将杜仲苗主干剪去,然后将剪断的杆子插在原处作标记,方便培管…  相似文献   

4.
纸皮核桃,原产于新疆阿克苏县,核壳极薄,放在手里轻轻一捏即碎,出仁率很高。我们在1963年引入,剥壳种下,成活15株,幼苗当年平均高18.0厘米,最高28.7厘米;地径粗平均1.41厘米,最粗1.80厘米。定植后,有的在播种后第二年开始结果,最晚的1株是在第九年开始结果。1976年调查,树高平均为5.2米,最高6.8米,最低3.8米。干径平均为19.6厘  相似文献   

5.
梅王     
我省洱源县南大坪乡是产梅乡,海拔2,430米,是梅子的最佳适生地,每年可产鲜梅20万斤左右。其中有一棵60年生的梅树。生长在坡度为30度,坡向为西南的红壤坡地上,棵梅树最高年产鲜梅可达487.5公斤,以每公斤1.90元的收购价算,可收入926.25元,当地群众称它为“梅王”。今年,我们对全省梅子资源进行了调查,均未发现这么大的梅树。这棵“梅王”的品属为“苦梅”,树高为9米,根径45厘米,干高70厘米,(?)周1.9米;冠幅东西12米,南北11.7米,分枝8枝,分枝粗15~25厘米。枝条的结实性能很强,一般5—  相似文献   

6.
<正> 泡桐属假二叉分枝植物,顶芽一般在冬天自然死亡,不能萌发成向上生长的主干。过去我们多采用抹芽和目伤等接干法培育高干良材,近几年来我们在海拔1050米的半山阳坡,试用了泡桐干顶粗技环状剥皮接千法,收到了比较显著的效果,当年最高生长量达7.25米,萌芽枝1.3米处粗4厘米,平均(10株)年高生长4.92米,当年朐径增粗6.6厘米。具体做法: 1.掌握好适宜的接干树龄。泡桐栽植后,一般当年缓苗,第二年恢复正常生长,第三年开始旺盛生长,枝叶多,根系发达。因此,一般栽植3—4年后进行环状剥皮接干最好。剥皮时间,在春季发芽前半个月进行完。  相似文献   

7.
墓上林场从1977年春起,在新垦河滩淤泥沙壤土上开展了杉木壮苗试验,初获成功。杉木壮苗试验面积0.7亩,1977年3月初播种,1979年5月6日调查:总产苗83160株,平均每亩产苗11.8万多株。2年生杉木苗,平均高52.0厘米,最大高76.0厘米;平均地径1.0厘米,最大地径1.2厘米;平均侧枝数2—4对,冠幅30.0厘米;平均侧根数26条,最多侧根达31条;平均侧枝长30.0厘米,最大侧根长48.0厘米;平均主根长45.0厘米,最大主根长48.5厘米,根幅25.0厘米,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生长健壮,茎直干粗,顶芽饱满,根系发达,高径比例适当,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杉木壮苗出圃造林标准的要求。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我场位于榆林县北15华里,气候干旱,寒冷,年降雨量451.2毫米,绝对最高气温37.6℃,绝对最低气温-27.6℃。年平均相对湿度57%。最大风速23米/秒,风向西北。我们从1964年开始用油松造林,截止1974年共造林113亩。目前,油松生长发育良好,9年生平均高3.15米,最高为5.1米;平均地径8厘米,最粗为13厘米。  相似文献   

9.
刚竹属散生竹,次生枝育苗非常困难。1973—1974年我们进行了埋株分植育苗试验,效果较好。如1974年,埋株8株,共产生有根苗152株,幼竹最高55厘米,根径最粗0.2厘米。1975年离体分植,成活108株,当年繁殖竹苗526株,最高103厘米,根径最粗0.5厘米,1株分植竹又繁殖成1丛小竹苗。  相似文献   

10.
无性繁殖是杨树育苗的主要方法之一。无论用枝插或根插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对8个杨树新品种的无性繁殖及苗木生长尚缺乏研究,为此于1975~1976年在南京、泗阳两地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摘要报告如下: 一、试验方法 试验材料取自一年生扦插苗,分别采集苗木粗侧根(0.5厘米以上)、细侧根(0.5厘米以下)、粗条(1~3厘米的主干)、细条(0.5~1厘米的梢条或侧枝)。 扦插方式:直插,上切口与地面相平。 粗条扦插的株行距为40×50厘米,其它的均为30×40厘米。 不同扦插材料的成活率试验在大田进行,扦插成活率调查采取隔畦逐株统计,并计算其成活率。 生长量的观察在大田随机取样方三个,每月6日、16日、26日测其苗高及地径。  相似文献   

11.
马关巨杉     
在马关县八寨公社绿差塘大队上岩脚生产队住地右边的龙山山坡上,有一株树龄达四百多年的巨杉。此株杉木粗壮高大,当地群众称它为“四围树”(即它的胸围部分,四个人手拉手也围不拢)。今年六月,县林业局组织专人对这株杉木树进行了调查和实测。调查的结果是:此株杉系灰枝杉,它树高30米,胸高直径为1.72米,胸围长5.45米;枝下高2米;在10米处分三岔,其中大权直径为63厘米,中杈直径为59厘米,小杈  相似文献   

12.
棕榈的栽培技术及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永斌 《中国林业》2009,(15):45-45
棕榈为常绿乔木,高达15米,干圆柱形,无分枝,直径可达20厘米;无树皮,茎无环状形成层,因此不能增粗或增粗很少;干上有明显的环状叶痕。单叶,扇形,掌状深裂至中部以下,有叶子而分为30~60裂片,各裂片有中脉,尖端呈尖裂;叶大,直径约80厘米,集生干顶,向外开展;叶柄坚硬,长约1米,边缘具细齿;叶梢黑褐色,纤维质,密闭,全包与茎上。花单性或杂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花小肉质,穗状圆锥花序,黄色,分为枝的佛焰苞,有毛,基部膨大,从顶端叶腋抽出;花瓣较萼长1倍,花被6,阔卵形2轮,雄花具雄蕊6,子房密被白毛,心片3。核果球形,粗糙,径约1厘米,成熟时灰蓝色,略有白粉;种子腹面有凹槽,胚乳均匀,胚只存1个子叶。根为须根,无形成层。  相似文献   

13.
油松是西北和我省黄土高原造林的主要树种。近几年来,桥山林业局建庄、店头林场和宜川县英旺林场进行山地育苗获得成功。建庄林场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高26.2厘米,根径0.55厘米,每亩产苗量17万株。英旺林场培育的1年生苗一般高8~14厘米,根径0.17~0.22厘米,亩产18~22万株;2年生苗一般高17~19厘米,根径0.35厘米,亩产14~18万株。山地育苗具有就地育苗,就地造林,不与农田争地,省工、省时、省运输,苗木生长健  相似文献   

14.
在额济纳旗亚布图生产队境内额济纳河西岸,生长着一株400年以上的胡杨树,当地牧民称它为“神树”。由于一些人们信奉它,将哈达、各色布条联结起来系在树枝上,所以又称为“赛勒喝楞布登毛道”(蒙语,意思是脖子上系布条的树。) 这株胡杨是株雄树,树高23米,树冠雄伟。由三个主干组成,最粗的周长8米,胸径3.4米,树皮纵裂明显;其余两干,一个是周长316厘米、胸径90厘  相似文献   

15.
描述形态: 在墨西哥湾周围、安的列斯群岛,以至尼加拉瓜东北部,有俗称《斯拉许松》(Slash Pines)的三叶松。中乔木或大乔木,高15~30米,径30~100厘米,枝下高12米或超过之。叶浓密,冠呈锥状,生长盛期枝斜向上生长;老龄植株枝平展,树冠则呈圆形。幼树树皮灰色,较光滑,成龄树皮逐渐变厚,转为红棕色或橙色,并呈大而薄的长方块状开裂和剥落。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合沿黄土石山区的优良造林树种,在府谷县郝家寨村进行彰武松、班克松、长白落叶松、油松、侧柏等5个树种的造林试验,调查分析不同树种的存活率及相关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除长白落叶松存活率极低外,其他树种的存活率均达到70%以上,坡中位置彰武松成活率最高(86.47%);株高数据中,彰武松>班克松>油松>侧柏;地径数据中,彰武松>油松>班克松>侧柏;新梢生长数据中,彰武松与班克松相近,均高于油松。无论存活率、株高还是地径,不同树种生长指标均为坡中位置的高于坡上位置。整体而言,彰武松在沿黄土石山区很适合栽植,班克松更适合在沿黄土石山区的坡中位置栽植,油松、侧柏生长也较好,不建议栽植长白落叶松。  相似文献   

17.
<正> 嵩县1号是通过实生选优、系统观察选出的早实、丰产,质优良种核桃。1980年育苗,81年定植。1986年(7年生)树高6.8米,干高0.55米,干径11厘米,冠幅3.3×5米.82年开始结果,株产果27个,83年129个,84年341个,85年574个,86年1253个。  相似文献   

18.
柔枝松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柔枝松在中国的生长适应情况,对柔枝松引种后1 a生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并选择乡土树种油松、华山松和白皮松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柔枝松种源1和种源2的场圃发芽率分别为24.25%和25.25%,均低于油松(36.5%),但高于白皮松(18.25%)和华山松(13.25%);成活率比乡土树种低;柔枝松的苗高生长较慢,柔枝松种源1和种源2的1 a生苗苗高分别为3.1 cm?和3.6 cm?,低于油松(6.3 cm)、华山松(5.2 cm)、白皮松(4.3 cm);柔枝松种源1和种源2的1 a生地径,分别为0.175 cm?和0.178 cm,低于油松(0.208 cm)但与华山松(0.182 cm),与白皮松(0.178 cm)相差不大;柔枝松种源1和2主根平均长度分别达到了19.1 cm1、4.8 cm,均长于乡土树种,两个柔枝松种源之间相比,种源2优于种源1。  相似文献   

19.
葵花松(Pinusfenzeliana Hand—Mzt)原名:海南五针松,别名:油松(习水)。常绿乔木,高达30米以上,胸径可达2米。叶五针一束,长10~18厘米,宽近一毫米,较华山松更细柔,边缘具细锯齿,叶鞘早落。雌雄同株,雄花呈稠密的花束,成熟时散出大量黄色花粉;雌花呈球形,暗红色。球果长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3厘米,径3~6厘米,柄长1~2厘米,单生或2~7个生于小枝基部;鳞盾近扇形,黄褐色,鳞脐色深顶生,徽凹。种子窄长,倒卵形,近似葵花籽,故有葵花松之称。  相似文献   

20.
枣树丰产优质,除选好建园山场,选用优良品种和精心栽植外,重点在于培育与管理.现将其培育技术分述如下. 一、幼树定干与整形枣树生长比较缓慢,定植后2~3年内不必剪截.树干高2米、直径2.8厘米时定干.主干1.4米左右,当剪口下二次枝基部粗达1.5厘米时,除将第一个二次枝由基部剪除,利用主芽培养中心主枝外,其余3~4个二次枝各留一个枣股,重短截,利用枣股主芽萌发枣头培养主枝.第二年下部选留3~4个方向和角度适宜的第一层主枝,其余剪除.第二、第三年于主枝60厘米处,剪截主枝头,并剪掉第一、第二个二次枝,培养侧枝,并继续扩大树冠.二次枝不足1.5厘米时,待加粗后再行剪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