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长爪沙鼠 (MerionesUnguiculatus)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 ,但由于长爪沙鼠做为实验动物的历史尚短 ,对长爪沙鼠生理、解剖方面的报道甚少 ,为此笔者对长爪沙鼠的主要内脏器官及体长进行了测定。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动物 选驯养早期 ,但尚未完全适应饲养环境的野生长爪沙鼠 60只 ,其中雌性 2 2只 ,雄性 3 8只 ,体质量均在 42~114g ,成龄未交配过。1.1.2 器材 扭力天平、尺、手术刀1.1.3 药品乙醚1.2 方法先将长爪沙鼠用乙醚麻醉 ,称体质量、量体长和尾长 ,然后断头取血 (供血检查用 ) ,…  相似文献   

2.
对野生长爪沙鼠做了系列的实验动物化研究。用乙醚浅麻醉法解决了同居时的殴斗伤亡。肯定了一雄一雌频密繁殖法的优点,测定了心、肝、肾、脾、等主要脏器重量值,并发现野生鼠略大于驯化鼠。  相似文献   

3.
Z:ZCL A长爪沙鼠是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从野生长爪沙鼠经 2 0多年、36代实验动物化而育成的封闭群品系。为配合实施国家科技部关于实验动物发展纲要规定。笔者利用剖腹产术对 Z:ZCL A长爪沙鼠普通级核心群进行“生物净化”,以提高 Z:ZCL A长爪沙鼠封闭群微生物学控制级别 ,建立清洁级核心群。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净化空气层流架、取暖器、手术器械等 ;消毒剂 :2 %过氧乙酸、碘酊、75 %酒精、“万洁”消毒液 1∶ 10 0。以上材料经 2 %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密封 2 4 h以上或 130℃ ,1.5个大气压下打包消毒 30 s,转入清洁室缓冲间。1.2…  相似文献   

4.
长爪沙鼠是河西走廊北部荒漠草地的优势鼠类,危害严重。古浪县位于河西走廊东部,北部荒漠草地的长爪沙鼠,5月鼠密度在29.1只/hm^2~52.3只/hm^2之间,至9月造成牧草损失586kg/hm^2。通过调查鼠密度和牧草损失量,结果充分显示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与其造成的损失量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式为:M=13.96×-8.10。通过防治及综合分析研究后提出在河西走廊的古浪县北部荒漠草地长爪沙鼠的防治指标为5.33只/hm^2,5月份防治。  相似文献   

5.
不同地域长爪沙鼠群体间遗传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27个生化基因位点,分别对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和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饲育的2个长爪沙鼠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显示,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长爪沙鼠群体遗传适应性、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变异程度都明显高于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沙鼠群体(P〈0.05),并且这2个沙鼠群体间未出现较为明显的遗传分化(FST〉0.05)。  相似文献   

6.
笔者针对在人工驯养野生旱獭过程中,常发生的一种以胃肠出血性类症,神经功能紊乱,瞎眼,脱毛等症状的传染病,以内蒙古的野生西伯利亚旱獭为实验动物,对其在人工驯养过程中的疾病经病理解剖,病原菌分离,动物接种,生化鉴定实验及动物复归试验,确定此病为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旱獭沙门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7.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长爪沙鼠的心、肝、肾、脾、胃、肺等6种组织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布特异性,为应用长爪沙鼠作为实验动物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生化数据。  相似文献   

8.
左旋咪唑(Levomisole,简称LMS)是广谱抗蠕虫药,对丝虫较敏感。体外试验,药液浓度1:6400,虫体在6h内全部死亡,虫体缩小,强直。按10mg/kg体重涂皮预防长爪沙鼠脑脊髓丝虫病,实验组21只鼠全部保护,18只阳性对照鼠在攻虫后 1~4 d内全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普通级环境下饲养的长爪沙鼠的饲养管理、生长发育及繁殖等情况。方法:观测长爪沙鼠的饲养管理方法,记录0-12周的生长发育情况,统计1~5胎的初生个体重、窝产仔数、窝重和离乳重,测定成年长爪沙鼠主要脏器的重量、脏器重量/体重的比值。结果表明:在普通级环境下饲养的长爪沙鼠初生体重为2.8~3.2g,窝产仔4~9只,3~8周龄体重增长快,5周龄开始雌雄体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繁殖性能好。  相似文献   

10.
我国草原常见害鼠药物防治适宜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草原常见的鼠种有布氏田鼠、长爪沙鼠、子午沙鼠、黑线仓鼠、小毛足鼠、达乌尔黄鼠、五趾跳鼠、三趾跳鼠、高原鼠兔、达乌尔鼠兔、草原鼢鼠、东北鼢鼠、高原鼢鼠、甘肃鼢鼠、大沙鼠、草原兔尾鼠、黄兔尾鼠等.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多数种类每年繁殖1~2次,数量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春季天气变暖时开始繁殖,到夏、秋季数量达到最大值,此后数量逐渐下降,由于冬季死亡率增加,到翌年春季数量降到全年的最小值.因此,每年春季牧草返青之前是防治多数草原害鼠最适宜的时期;而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每年1~2月开始繁殖,所以2~3月是它们最佳的防治时机.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沙地草场鼠类组成及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1995年4-10月,每月中旬进行鼠类生态学定点研究,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沙地草场调查鼠类的组成和数量,共布放101845个夹日,捕获鼠6 325只。经鉴定隶属于4科9种,分别为达乌尔黄鼠,三趾跳鼠,五趾跳鼠,黑线仓鼠,小毛足鼠,子午沙鼠,长爪沙鼠,褐家鼠和小家鼠。  相似文献   

12.
陈荣 《甘肃畜牧兽医》2016,(18):109-110
肃南县草地鼠虫害历来十分严重,分布面积广、危害大,是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害鼠主要有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和长爪沙鼠(Meiiones Unguiclataus)等.其中高原鼠兔是最先侵入轻度退化草地的鼠类,因此对草地的破坏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3.
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 MilneEdwards)(以下简称沙鼠)是生活在半荒漠、沙化、退化草地上的代表鼠种之一。建国后,坝上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草地不断开垦和退化,沙鼠也随之增加,近几年沙鼠已成为尚义县草地主要害鼠之一,给牧草的生长、繁育和草地生产造成较大危害和损失,仅尚义县一般年鼠害面积达100万亩左右,因鼠害损失牧草1000—1500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含17%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根粉末的毒饵,依据孙氏改良寇氏综合计算法,实验室内测定了其对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的急性毒力。根据预试验结果,采用最低剂量为7.0 g·kg-1,最适剂量梯度比值K=0.65的5个剂量梯度的瑞香狼毒根毒饵饲喂长爪沙鼠。结果显示:试验组试鼠体重明显下降(P=0.029<0.05),完全致死组肝脏重/体重比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4<0.05),但肾脏略增大(P=0.102>0.05)。其对长爪沙鼠的LD50为(20.37±0.086)g·kg-1,95%平均可信限为(20.37±7.84)g·kg-1,属弱毒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天然草原鼠害分析及其防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天然草原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大沙鼠、长爪沙鼠等鼠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和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构成严重威胁。在简要介绍近年来我国草原鼠害危害情况及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草原鼠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戴丽军  黄莉  廖军 《猪业科学》2004,21(11):56-57
目的测定NIH、BABL/C、C57BL/6J小鼠、SD、Wistar大鼠和长爪沙鼠等几种常用实验动物的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为动物生殖和胚胎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上述动物生产前后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比较。结果在未生产动物中,血清E2、P的含量与特定物种的体重呈正相关的趋势(p<0.01);血清P的含量在动物生产前后变化较大,生产过动物均高于未生产动物(p<0.01)。结论动物血清E2、P的含量具种属特异性;但在已生产动物中似无明显关联。血清P的含量变化与其在动物体内的正常分泌及生理功能相对应。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长爪沙鼠后各组织器官中病毒的载量及消长规律,以1株云南猪源HEV感染ZCLA长爪沙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法,对不同感染时间的血液、粪便及肝、肠等组织中的病毒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感染3d后开始,长爪沙鼠血液、粪便、肝、肠和胆汁中均能检测到病毒,以肠和胆汁中含量最高,感染5周后各组织中还能检测出病毒。研究结果为建立长爪沙鼠感染HEV模型,揭示HEV复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致病机理,以及建立防控技术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小灵猫(Vierriculd indicd Desma-rest)为哺乳纲、灵猫科动物,其雌雄兽会阴部的香腺分泌物——灵猫香,既是高级的动物香料,又是名贵的动物药材,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野生小灵猫具有性情凶猛、机警敏捷、胆怯怕人的习性,从而给人工驯养、繁殖及取香等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了改变小灵猫的野生习性,探索人工驯养的新方法,1984年以来,我们进行了野生小灵猫仔猫的人工哺乳及其驯化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驯化效果。现将试验观察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鼠类的危害是我县草原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鼠害有中华鼢鼠、长爪沙鼠、蒙古黄鼠、旱獭、达乌尔鼠兔。分布面积达229.5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40.5%。尤以中华鼢鼠的危害为重。据对永丰乡12.26万亩草场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测定不同年龄段实验长爪沙鼠舌下腺IgA的定位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长爪沙鼠的舌下腺由导管部和分泌部构成,分泌部主要由粘液腺构成,其间散在分布有浆液腺细胞;导管部包括闰管、分泌管和小叶间导管等。粘液腺泡内含酸性粘多糖,浆液腺泡内主要以中性粘多糖为多,Ig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闰管、分泌管和小叶间导管,少量分布于腺泡和腺管间结缔组织,IgA阳性产物无明显规律性年龄变化,主要分布于胞质,胞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