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褐斑性穿孔病是甜樱桃的主要病害.特别在甜樱桃生长的中后期.高温多雨其发病更为严重。近几年由于在防治中用药不当和单纯使用波尔多液.造成褐斑性穿孔病大发生。为了提高防效,2008年我们进行了顶端(80%戊唑醇)、头等功(30%己唑醇)与波尔多液药效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甜樱桃褐斑穿孔病是甜樱桃普遍发生的叶部病害,有时也在嫩枝、果实上发生。叶片受害,单个叶片可有数个或十几个病斑和穿孔,有的连成片,常导致大量叶片提前脱落,不仅影响树体营养贮备,降低树体抗冻性,影响来年产量,而且经常造成树体二次开花、二次发芽,甚至引起死枝、死树,严重影响甜樱桃生产。  相似文献   

3.
引起桃树(包括毛桃、黄桃、蟠桃、油桃、油蟠桃)叶片穿孔的病害主要有三种,即桃细菌性穿孔病、褐斑穿孔病和霉斑穿孔病,其中褐斑穿孔病和霉斑穿孔病属于真菌性病害.这三种病害分布于全国各桃区,危害后均引起桃树叶片早期脱落、枝梢枯死.同时这三种穿孔病还危害杏、李、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三种穿孔病在桃叶片上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也有不...  相似文献   

4.
1病症及发病规律1.1褐斑穿孔病褐斑穿孔病,又叫真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大樱桃的叶片,典型症状是叶斑和穿孔。最初在嫩叶表面出现针头状小紫斑点,随着斑点的扩大,形成圆形褐色病斑,直径1~4毫米,边缘略带环纹。几天后便形成较小的穿孔,6月下旬以后发生在稍大的叶片  相似文献   

5.
李褐斑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5年对李产区的李褐斑穿孔病发病规律、病原和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发病株率轻者40%左右,重者达90%以上,感病指数达47.2;致病菌为核果穿孔叶点菌(PhyllostictacircumscissaCke)。栽植密度过大及连续阴雨是引起该病大面积发生危害的重要因素。秋冬彻底清除果园病落叶,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以及5月上旬喷布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天1次连喷3~4次,防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三种桃树穿孔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穿孔病是桃树主要病害之一,在桃产区发生普遍。穿孔病主要包括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真菌性褐斑穿孔病,如不及时防治,都会引起叶片穿孔脱落、新梢枯死、果实发病,从而严重削弱树势,降低果品产量及质量。生产中,一些果农不能正确识别穿孔病的类型,经常出现盲目用药现  相似文献   

7.
<正>樱桃褐斑病(Mycosphaerella cerasera Aderh)也称樱桃叶片褐斑穿孔病,是甜樱桃最主要的叶部病害之一(图1)。近年来樱桃褐斑病在天水樱桃产区普遍发生,危害较重的园片到8月份就造成大量落叶(图2),至9月份全树60%以上的叶片脱落,对樱桃树体营养及果品产量、品质均造成较大影响(图3)。为了指导广大果农较好地防治樱桃褐斑病,提高经济收益,笔者于2016年  相似文献   

8.
《吉林蔬菜》2005,(1):39-39
可先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药剂浸种,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原菌。在苗期和成株期当叶片上出现了黑星病的病斑后,就要开始喷药。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使用的药剂包括: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30%百菌清烟剂0.25千克/(亩);5%百菌清粉尘1千克/(亩)等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美国布朗系列李是有较强竞争力的优质水果 ,但近年来遭细菌性穿孔病为害逐渐加重 ,造成大量落叶和枝梢枯死 ,甚至整株死亡。 1 998~1 999年 ,笔者对布朗李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取得初步结果。1 症状表现  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叶片发病 ,初为水渍状小点 ,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病斑 ,紫褐色至黑褐色 ,大约 2mm左右 ,病斑周围呈水渍状并有黄绿色晕环 ,脱落后形成穿孔 ;枝条受害以芽为中心形成长椭圆形病斑 ,边缘褐紫色 ,并发生裂纹和流胶 ,新梢顶端发黑 ,枝梢枯死 ;幼果感病后 ,初期发生水渍状褐斑…  相似文献   

10.
1病虫害防治 1.1早期落叶病9月份喷1-2次杀菌剂,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1.5%多抗霉素粉剂400~500倍液、10%多氧霉素粉剂1000倍液等。1.2虫害主要是金纹细蛾、舟形毛虫、蝽象、大青叶蝉等,可用灭幼脲3号1500倍液加1500倍乐斯本,如发生严重可用菊酯类药剂,有叶螨的园片可在...  相似文献   

11.
湖南是中国野生樱花自然分布区之一,经考察,湖南有樱属植物14种(含变种)。常德市太浮山森林公园有野生樱花林面积350 hm2,约10万株,该地区新石器遗址发现7 000年前碳化野生樱花果实,证明湖南利用野生樱花历史悠久。长沙园林生态园收集利用9种有观赏价值的野生樱花,建设了湖南首个中国野生樱花专类园。  相似文献   

12.
朱东姿  王甲威  洪坡  魏海蓉  谭钺  刘庆忠 《园艺学报》2020,47(Z2):2895-2896
甜樱桃四倍体矮化砧木‘矮杰’(原代号LBS)是从‘吉塞拉6’(Prunus cerasus × P. canescens)六倍体的实生后代中选育出,与绝大多数甜樱桃品种嫁接亲和性良好,嫁接口光滑,无大小脚现象,平均嫁接成活率87.3%。以其为砧木嫁接的甜樱桃‘萨米脱’定植翌年始花,4年丰产,比乔化砧嫁接树早丰产3 ~ 5年。以‘矮杰’为砧木的‘萨米脱’甜樱桃定植后4年,其分枝数量、树高、干周和冠径均大于‘吉塞拉6’砧的‘萨米脱’,平均株产高24.3%。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沼液防治植物病害的机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沼液中几种抗生素的含量,并对樱花细菌性穿孔病防效进行研究。检测结果表明,抗生素含量分别为:土霉素(OTC)0.08347 mg/L、四环素(TC)0.04907 mg/L、金霉素(CTC)0.04229 mg/L。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沼液4次以上的连续叶面喷施与细菌性病害防治的常用农药链霉素效果相当,但3次以下的喷施防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4.
甜樱桃果实NCED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任杰  吴洁芳  冷平  孙亮  赵胜利 《园艺学报》2010,37(6):891-898
为了进一步研究ABA在甜樱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通过RT-PCR以及RACE-PCR方法从甜樱桃果实克隆得到了ABA合成关键酶NCED基因片段PacNCED1及其3′ 末端序列,从乙烯利处理果实中克隆得到了乙烯合成关键酶ACO基因片段PacACO1。推测的PacNCED1和PacACO1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的NCEDs和ACOs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通过半定量RT-PCR及定量RT-PCR方法分析了PacNCED1和PacACO1的表达模式,发现PacNCED1在甜樱桃果实发育的整个过程以及不同部位都有表达,在果肉和种子中的表达不断增加,在果实成熟之前达到最高峰,而在果柄中的表达则在果实完熟时达到最大。PacNCED1在未失水的叶片和根中有微弱表达,但在失水叶片中的表达急剧上升,表现出与失水的相关性。外源ABA和乙烯利能促进PacNCED1在果实中的表达,而NDGA和IAA对PacNCED1在果实中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在甜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并没有检测到PacACO1的表达信号,但是外源乙烯利和ABA处理能诱导其在果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王齐瑞 《果树学报》2005,22(6):719-721
以红灯为试材,探讨了甜樱桃覆草栽培对其开花结实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覆草栽培可有效地提高甜樱桃结果枝叶片数,使叶片营养水平显著提高,平均花芽数量提高1-2个;同时可使红灯樱桃坐果率提高25.04-28.01个百分点。平均单果重增加18%;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17个百分点,花期滞后3-5d。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缺硼影响矿质元素吸收的机理,以四季萝卜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营养液缺硼(不含硼元素)、正常供硼(含硼46.3 μmol ? L-1)两个处理,测定缺硼处理21 d时肉质根、新叶和老叶等部位硼含量及Fe、Cu等矿质元素的含量;并利用甲苯胺蓝–O(TBO)染色叶片切片,观察叶片酸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缺硼使四季萝卜肉质根和叶片细胞壁的结合硼含量显著下降,而Fe、Mn、Zn、Cu含量显著增加。缺硼还造成叶片pH值下降,嗜碱性颗粒减少。因此,缺硼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壁稳定性,导致叶片的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使叶片pH值下降,从而促进了对其它矿质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Lindl.)G.Don](地方种质35份,野生资源35份),欧洲甜樱桃[C.avium(L.)Moench](18份)和毛樱桃[C.tomentosa(Thunb.)Wall.](7份)共95份材料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以期从ITS的DNA序列变异角度揭示种内遗传多样性及种间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96条ITS序列比对后长度为712 bp,G+C含量为58.1%,检测到71个变异位点(9.97%),共定义了37个单倍型;中国樱桃、欧洲甜樱桃和毛樱桃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酸多样性分别为0.840和0.00466、0.928和0.00396、0.905和0.00564,中国樱桃中栽培种质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其野生资源;(2)种间遗传关系显示,中国樱桃与欧洲甜樱桃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0.019),而与毛樱桃遗传距离较远(0.048);(3)邻接聚类和单倍型网络分析显示3个种分别聚为3个分支,种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同时,选择3个种的代表单倍型进行其ITS序列的二级结构预测分析,3个种之间ITS1区、ITS2区的二级结构差异较大,最小自由能差异显著,进一步揭示了3个种间的遗传关系较远。综合分析认为,3个樱桃种内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遗传关系较远,其中毛樱桃与中国樱桃和欧洲甜樱桃的遗传关系均较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野生樱花自然分布区之一,中国野生樱花利用有7000多年历史,观赏栽培有2000多年历史。据文献考证,中国古代樱花与樱桃同种异名,实属同源。  相似文献   

19.
大樱桃褐斑病病原菌鉴定与田间流行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有效防控大樱褐斑病,【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单胞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开展了樱桃褐斑病原菌、田间流行学和品种抗病性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明确了褐斑病病原菌为核果钉孢菌(Passalora circum-scissa)。田间流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6月下旬或7月初始见褐斑病发生,7月下旬进入发病高峰,与降雨程度关系密切;7月下旬或8月初检测到褐斑病菌孢子,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孢子释放高峰期。不同大樱桃主栽品种褐斑病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明确了烟台樱桃褐斑病初次防治关键期为6月中旬。【结论】研究结果为有针对性地田间防控大樱桃褐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十大功劳白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大功劳白粉病是近年来合肥地区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通过对十大功劳抽梢时间、白粉病发生时间以及与温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利用5种农药在不同时间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十大功劳抽梢时间在3月下旬(5月30日),白粉病发生于4月中旬(4月18日);抽梢时日平均气温为15.5℃,病害发生时日平均温度在18℃左右。通过0.05与0.01水平上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发病前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发病后防治;3种药剂防治效果以15%粉锈宁1500倍防治效果最好,1%等量式波尔多液次之,50%多菌灵1500倍防效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