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鲁渔业》2010,(12):59-59
<正>鲨鱼是海洋里的"魔王"。当它追逐鱼群时,能一下子吞掉几十条小鱼,就连鲸这类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难以逃生。特别是臭名昭著的噬人鲨,不仅捕食头足类动物、较大的鱼类、海豚和海豹,而且还有袭击渔船和吃人的记录,因而得了一个"噬人鲨"的恶名,令人不寒而栗。然而,这个海洋里的"凶神恶煞",却不得  相似文献   

2.
<正>碧海千寻。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空间;"海鱼千百亿,孕卵与粟同",浩瀚无边的海洋还是我们获取食物的"蓝色粮仓"。面对物产丰饶的大海,人们早已习惯了予取予求,不相信它有枯竭的一天。然而,长期以来受海水污染、海洋捕捞强度居高不下等影响,海洋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海底"荒漠化"问题开始显现。在此背景下,  相似文献   

3.
海洋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往今来,人们对海洋充满了向往。然而进入工业文明后,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过程中,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日趋严重,导致海洋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针对沧州海洋环境的现状,分析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保护对策及建议,不断改善沧州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然而,由于资源的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渔业资源不断衰退,海洋捕捞业的发展遇到了困境。传统上海洋渔业主要研究学科之一的海洋捕捞学科,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拓展研究领域,开创海洋捕捞学科研究的新局面,这是海洋捕捞学科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从海洋捕捞学科的发展现状,海洋捕捞学科研究涉及的领域,海洋捕捞学科研究的发展方向,更新充实知识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关于海洋捕捞学科发展的一些有建设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海洋经济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海洋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海洋经济发展迅速。自20世纪后期以来,河北省的海洋经济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递增,远高出同期河北省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然而,由于海洋科技人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河北省海洋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河北海洋人才需求分析,提出加强海洋科技教育,以科教带动海洋经济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海洋牧场近些年来,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化支柱产业,然而国内的海洋牧场建设仍然存在许多盲目性。本文从生态、布局、重点建设、标准化生产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海洋牧场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科技兴海"战略的持续推进下,我国海洋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在过去十年里,我国海洋生产总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海洋产业保持稳步增长,然而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8.
外刊信息     
《海洋渔业》2001,23(1):51-52
世界海洋捕捞产量 有增加潜力 据FAO捕鱼技术处负责人说,世界海洋捕捞产量1997年是8610万t,1998年减少到7830万t,呈下降趋势,许多品种已被充分开发或开发过度。然而要把世界海洋捕捞产量提高到1~1.2亿t之间是完全有可能的。在某些海区,尤其是在东南大西洋和西南太平洋,若能采取以下措施,仍然有开发和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陆域资源的减少和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深切关注,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投向海洋。在海洋得到高度关注和海洋开发快速推进的同时,海洋管理问题逐步凸现,传统的分散的以行业部门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已难以为继,解决海洋规划、海域使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等问题迫切需要新的海洋管理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场由国际社会推动,由主要沿海国家积极参与,以建立海洋综合管理模式为目标的海洋管理变革浪潮应运而生。然而,同任何变革一样,海洋管理变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政策执行阻滞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传统淡养区域面积的萎缩,海洋牧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截至今日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范围内适配海洋牧场养殖的品类仍然较少,严重制约了海洋牧场未来的发展。若能开发一种兼具耐高盐和高养殖成效优势的新品种,则将为推动我们海洋牧场发展增添助力,有望作为海洋牧场主养品类之一展示其优质水产蛋白价值。经多年持续选育,海大集团成功开发育成了满足此特性全新海水鱼商业新品种海牧喜斑。而对于一种全新商业新品种推广,配套环保高效人工配合饲料必不可少。因此,本研究通过探究海牧喜斑精准蛋白需求,为海牧喜斑商品饲料开发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通过SPSS软件对我国沿海11省(市)2011年海洋经济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聚类分析,对各层次海洋经济实体发展规律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可以根据相似度将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海洋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包括广东、山东省;第二类是海洋经济发达地区,包括上海市;第三类是海洋经济中等地区,包括天津市和辽宁、江苏、浙江、福建省;第四类是海洋经济欠发达地区,包括河北、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从整体来看,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产业结构调整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一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在当今是一个热门话题.然而,海洋领域的科学技术在开发、利用等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却甚少有学者研究.事实上,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的专利申请和保护状况不甚理想,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失.因此,加强对海洋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吸取他国有益经验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为海洋技术创新及维...  相似文献   

13.
<正> 大海中的黑夜是怎样的?没有去过海洋的人常常怀着神往的心情向自己发问.然而对于航行在海上的海员和渔民来说每天都要迎送一个个夜晚,也许它是风平浪静,月色皎洁;也许它是狂风巨澜,惊心动魄.黑夜,伸手不见五指,茫茫大海水天一色,只有满天星斗在闪烁着光芒,万倾碧波在这时也仿佛  相似文献   

14.
刘志刚 《福建水产》1990,(1):57-62,82
本文简略概述了我国主要经济海藻的品种成份、经济价值及其应用概况。在众多的海洋生物中,海洋动物因为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蛋白质来源之一,被人们所重视,以海洋动物为对象的捕捞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展比较快一些。海洋植物的研究、开发、利用则稍为迟一步。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海洋植物特别是海产藻类已愈来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廿年研究、开发、利用海产藻类的课题在世界各国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海洋藻类“自生自灭”或“不合理消费”的状态。可以预测海洋藻类资源将进一步得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其中绝大部分是海水。海洋是地球生物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哺育着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海洋生物作为可再生资源为人类提供大量的食品、药品和工业原料,并且对维护整个地球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基础是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然而,人们在向海洋索取的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破坏了海洋环境。目前海洋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正承受着一场…  相似文献   

16.
<正>海洋测绘在国防建设以及经济建设当中都有着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海洋测绘技术也随之取得跨越式发展,在海洋事业当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1.海洋测量的现状1.1物理海洋测量物理海洋测量是对海洋底部的物理场性质进行测量,通过应用物理学测量方法来调查海洋地质构造以及矿产分布,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重力测量、地震测量、磁力测量以及声学测量等。海洋重力测量是测量海上重力加速度,近年  相似文献   

17.
海洋     
<正>中方牵手俄罗斯最大海洋研究所5月15日,我国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与俄罗斯最大海洋科研机构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是我国新近成立的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研究领域包括海洋与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矿产资源探测评价等方面,代表了我国综合性海洋研究的最高水平。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46年,是俄罗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陆地资源日趋减少,人们正在大规模地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海洋是人类的一个巨大的食物蛋白库。本文分析了世界海洋农业生产和市场分布的基本格局;从海洋农牧化设施、海洋增养殖技术、海水种植技术、海洋农业资源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国外海洋农业发展的进展;总结了美国、法国、日本和韩国海洋农业发展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资源是发展经济之本。海洋作为二十一世纪新的经济增长基地,渔业占居着很大比重。对于享有主权和管辖权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的发展中的中国,海洋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就我国目前渔业生产的现状看,渔业资源浪费现象极为突出。其表现一是不合理的捕捞;  相似文献   

20.
黄志斌 《海洋渔业》1983,5(4):158-160
<正> 一、发展海洋药物的重要性海洋药物是指从海洋动植物体以及海水中提取的有疗效的物质。自古以来,国内外的药材来自海洋的为数很多。在我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海洋药材就有60余种。近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中属于海洋药物的词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