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洋  彭红  蔡春木  彭昕华 《湖北植保》2024,(1):46-48+52
本文研究了5.0亿孢子/g多粘类芽孢杆菌对小麦土传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显示,生物菌肥+常规管理,对茎基腐病、纹枯病等真菌性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优于化学药剂常规管理,小麦出苗率高0.6~3.5个百分点,茎基腐病病指防效高4.20~30.78个百分点,纹枯病病指防效高8.30~29.98个百分点,增产率高7.31~11.5个百分点。建议在小麦生产中推广使用土益康1号生物菌肥。  相似文献   

2.
胡家祺 《植物保护》1985,11(2):27-29
对植物危险性病害,特别是土传病害进行的防治研究和抗病育种,都需要在一个有病的环境中进行。除了已经扩散,失去检疫意义的土栖病害可在疫区内选地进行外,对于尚未扩散的,只能在有控制的试验场圃(病圃)内进行。设计既能满足研究工作需要、又能完全控制病害外传的病圃,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现就这类危险性土栖病害的病圃设计,提出如下方案,以供参考。 设计原则和要求 病圃设计,首先要遵循植物检疫原则,做到有效地杜绝病原物的外传、保护农业产区的纯净;同时,也要考虑农业效应,保证试验植物正常生长。在此前提下,结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查明了辽宁省保护地蔬菜主要土传病害及其病原物种类、发生概况及特点、主要病害分布区域,分析了保护地蔬菜土传病害严重发生的原因,为保护地蔬菜土传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日本土传病害防治现状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传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连作,其次为线虫传播.在合理轮作和品种布局的基础上,栽培抗病品种是其防治根本,并可针对不同病害采取施用有机物,清除病残体、生物防治、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化学防治等措施来控制土传病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张建华 《植物保护》1985,11(3):50-50
南县河口乡农科村老农潭立生,在一丘群众称为纹枯病“病窝子”的稻田,施用稻脚青毒土后,基本上控制了病害的发生。最近几年,全县普遍推广使用稻脚青毒土法防治纹枯病。 稻脚青毒土防治纹枯病,方法简单,成  相似文献   

6.
土圈与土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土圈(Sesosphere)与土资源(Sesotic Resource)的概念。认为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应该把岩石圈中的风化残积层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Sediment)从基岩中划分出来;把生物圈中的土壤(Soil)划分山来。将Sediment和Soil归并作为土圈,各取字首两字母Seso-对应中文的“土”。文中还提出了计算土资源的一些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7.
在田间以菌土覆盖的接种方法鉴定不同品种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结果表明:由禾谷镰孢菌引起的玉米茎腐病,其发生程度与土壤中病原菌含量即菌土浓度呈近似正相关,菌土浓度越高,玉米发病越重,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供试种质发病率的增幅会逐渐减小,发病率趋于平稳。在同一浓度的菌土胁迫下,不同抗病水平的品种发病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对于抗性种质,接种菌土的浓度需达到20%以上,才能较准确地评价其抗性。该方法可有效解决伤根接种和注射接种在田间操作难度高、工作量大、发病不理想以及埋土法影响出苗的问题,更适用于大批量种质资源田间抗病性鉴定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西红柿青枯病抑病土壤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在江西省不少地区发现存在着番茄青枯病抑病土壤,并对其抑病性能和抑病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一、江西省番茄青枯病抑病土壤的调查在番茄青枯病盛发期,按5点取样250—1000株,结合全田踏查,连作3年以上不发病或发病率在1%以下的土壤,大片(非水旱轮作)多年连作而未见病害显著为害的土壤,  相似文献   

9.
菌根真菌菌剂防治作物土传病害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根真菌(mycorrhizal fungi,MF)对植物土传病害有一定的拮抗或抑制作用,能提高植物对土传病害的抗/耐病性。MF菌剂尤其是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及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ECMF)菌剂作为一种生物防治剂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也是人们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本文对MF菌剂防治土传病害的可能性、MF生态生理学、MF菌剂的生产、MF菌剂应用方法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MF菌剂防治土传病害的潜力和应用范围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我县地处赣北、鄱阳湖畔,是重点植棉县。在棉苗期的四月下旬至五月初,雨水多,常伴有寒潮袭击,造成大量死苗而重播,错过季节,影响早发而减产。自推广撮安蔸土保苗措施,不仅控制了死苗,而且苗病(炭疽、立枯)减轻,并可完全兼治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为害。达到了一播全苗争早发的目的。一、安蔸土原料和制法:  相似文献   

11.
无病土育棉苗对黄萎病及菌病的防治效果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孔令甲湖北省天门市植保站李明福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由于提早棉花生育期,促进全苗早发,充分发挥棉花的增产潜力,是获取棉花、粮食双高产的有效措施,已被广泛采用。但营养钵的用土、堆制以及药剂处理土壤等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干旱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干旱土,是整个广阔的北非—亚洲干旱土带的东北部分。东起东经110°左右,向西直到中苏国界,南及昆仑山南麓,北达中蒙国界。包括新疆、甘肃、宁夏以及西藏、青海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0%左右,而人口仅占全国的1.5%。对中国干旱土的研究开始于三十年代,马溶之(1938)最先分出了漠钙土这一类型,开创了中国干旱土分类的研究。建国以后,在干旱土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考察,特别是其后开展的大面积开荒和土壤改良试验,为干旱土的分类、鉴定和利用改良积累了大量资料。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灌淤人为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灌淤人为土的形成背景、过程和诊断层,论证灌淤土是不同于起源土壤的人为土中的一个独立土类。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南澳发展研究所(SARDI)针对大田小麦土传病害,研究开发出一套农作物主要土传病原物高通量定量监测与风险预警系统。这一系统包括通过室内外试验,建立病原菌数量与危害程度风险评估分级标准;土样采集;自每份土样(500 g)中提取总DNA;设计异性引物和探针;实时定量PCR(Q-PCR)分析总DNA中各靶标病原物DNA数量。按照风险评估标准,分别做出各种病原物对下茬作物可能的危害程度,在播种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该系统已在南澳、威尔士等主要小麦生产区广泛应用,对小麦9种土传病原物进行定量监测和预警的有偿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5.
《湖北植保》2006,(6):42-42
1、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到医院看病,医生先要为你检查化验做出诊断后再根据病情开药方,你可以对症吃药。测土配方施肥就是田医生为你的耕地看病开方下药。我们所说的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国际上通称的平衡施肥,这项技术是联合国在全世界推行的先进农业技术。概括来说,一是测土,取土  相似文献   

16.
采用碱液吸收法,对(土娄)土剖面CO2通量进行连续1年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土娄)土剖面CO2通量具有明显的、较为复杂的季节变化规律,8月下旬最高,冬季最低;一般情况下观测期间耕作区(土娄)土剖面CO2通量呈现表层低-中部高-底层低的分布特征;休闲区(土娄)土剖面CO2通量的季节变化和剖面变化与耕作区相类似,但是在土剖面CO2通量的变化剧烈程度和复杂性方面,耕作区表现的更为明显。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剖面CO2通量的主要因素,二者间存在极显著的指数函数相关关系(P0.01);土壤含水量与土剖面CO2通量之间也有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与土壤温度相比其属于次要地位。土壤CO2释放通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一个最适土壤含水量,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最适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7.
《湖北植保》2007,(2):48-48
11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其一施肥原则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要掌握以土定产、以产定肥、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灌淤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淤土是指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人为灌溉,施肥耕作等措施形成的灌淤土层的厚度在50cm以上的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第一次方案)”中,灌淤土属于人为土纲,是旱耕人为土亚纲中的一个土类。目前,国际上对人为土壤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但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土壤的干预作用越来越大,对人为土纲的研究也会越来越引起重视。我国以前对水耕人为土(水稻土)的研究较多,但对旱耕人为土的研究很不够。从实际意义上来说,灌淤土是我国北方干旱区最重要的基本农田,其分布地区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基地之一,在我国粮食紧张的情况下,对灌淤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干旱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论述了中国干旱土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诊断层与诊断特征及诊断指标,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干旱土的分类系统及其分布,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干旱土的土壤区划。  相似文献   

20.
新疆以天山山脉为界,其北部为温带荒漠、半荒漠,南部为暖温带荒漠、半荒漠。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干旱土面积大、类型多,在国际干旱土分类研究领域中有着重要地位。干旱土作为土纲(Aridisols)是由美国首先提出的。干旱土的定义是指具有干旱土壤水分状况、淡色表层和若干特有的诊断表下层与诊断特征的土壤。这一概念已为我国所接受,而列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990、首次方案)。现根据作者在新疆干旱区多年研究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