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模型和GIS的水稻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水稻生产过程的精确化管理,以水稻精确管理知识模型为管理决策的智能依托,以GIS为空间数据管理平台,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软构件技术,设计实现了基于模型和GIS的水稻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具有基本地图操作、信息管理、栽培方案设计、肥水运筹、病虫草害管理、适宜生长指标设计、因苗实时调控、专家咨询以及系统帮助等功能。系统在江苏和浙江部分水稻生产区的应用结果表明,精确管理田块平均产量达10464.8kg/hm2,较常规管理田块增产12·53%,减少氮肥投入31.5kg/hm2。系统的建立为水稻生产全过程变量管理处方的生成提供了模型化和系统化的决策工具,也为其他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2.
自走式采茶机液压系统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设计简单、合理、可靠的自走式采茶机液压系统,首先进行了其液压系统原理与选型设计,并利用Sim Hydraulic对液压系统进行了功能数值仿真,最后进行样机试验。行驶液压子系统采用双泵双回路闭式容积调速方案,单个回路由双向变量泵与定量马达实现容积调速,系统设计压力为17.6 MPa。采摘子系统为一般开式回路,设计系统压力为10 MPa。系统压力的仿真结果与设计值分别相差2.78%和0.91%,试验结果与设计值分别相差为4.82%和14.3%,仿真、试验结果与设计目标基本相符,表明设计的液压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自走式采茶机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3.
UG软件系统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行业具有很大的优势。探讨基于UG平台实现注塑模具CAD的方法和途径,以U盘盖壳为例,设计带有侧抽芯的注塑模具,阐述UG设计注塑模具的过程和要点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电子控制单元的大豆液肥施肥机变量施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成  孟繁峰  郑萍  侯守印  纪文义 《大豆科学》2019,38(1):111-117,123
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肥料利用率相对较低的现状,以实现减肥增效为目标,设计基于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control unit,ECU)的大豆液肥施肥机精确变量施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CU、信号采集系统和变量施肥系统,以Raspberry Pi微型计算机作为电子控制单元,采用北斗+GPS双重定位技术。系统依据作业区域内处方施肥数据、作业机具行进速度等信息,并通过实时监测施肥量数据和作业状态数据,建立闭环反馈环节;依据变量施控系统的作业流程,生成施控指令,向基于压力调节阀的液肥施肥系统下达作业指令,施肥装置根据作业指令调整压力调节阀的开度,实现液肥按需变量施入的目的。结果表明:基于ECU的施控系统,各组成部分工作状态稳定可靠,工作流程设计合理,响应速度快,系统从开启到施入流速稳定所需时间一般在7 s以内,试验台和田间试验的施肥精度不低于97. 3%,各喷药口实际流速的平均差较小,均分器效果显著。该变量施控系统可行性强,能满足变量施肥作业精度需求,适合当前农业生产中的农艺需求,为我国农业精确生产和实现减肥增效提供一种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大豆小区育种播种机播种时不混种、换种便捷等作业要求,解决插装式排种系统所造成的空行程过大和清种不彻底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弧形齿条式预充种清种机构。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弧形齿条基本参数和首末齿的齿顶降低系数,应用ADAMS软件进行了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满足要求。以大豆品种绥农26为试验材料进行改进前后的排种系统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插装式排种系统空行程距离缩小到0.42 m且能够在3.33 s内实现无混杂换种,满足设计要求,为系列大豆育种播种机的开发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背景下,为了促使茶庭园建筑具备排水功能以及绿化用水能力,设计了以自然净化、生态处置和循环净化为关键技术的茶庭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考虑茶庭园用水安全、水资源以及水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为了确保茶庭园能够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在接下来中,将以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低影响雨水开发技术措施以及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实施现状为切入点,重点对茶庭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进行全面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余智勇 《中国棉花》2021,48(8):29-32
为了解决棉花秸秆处理难度大、利用率低等问题,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为基础,设计一款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的棉花秸秆打包机控制系统。首先,针对系统工作原理,完成系统硬件设计;其次,从整体结构设计、喂料装置设计、压缩和传送装置设计、捆扎装置设计等方面入手,完成系统主要结构和功能设计;最后,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棉花秸秆打包机控制系统运行可靠、稳定,各个模块功能能达到设计要求、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可为实现棉花秸秆的自动化打包提供重要的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茶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Struts2框架,而后详细分析了茶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需求分析,最后以登陆模块为例,实现了电子商务网站的登陆模块,从而实现茶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9.
庞凌 《福建茶叶》2016,(10):77-78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ERP系统是企业实现信息管理的一个重要系统,这一系统的应用可以保证企业实现高效的企业物流管理水准,改善现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不完善之处。本文将以茶企业为例,对ERP系统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茶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卓先德 《福建茶叶》2016,(3):314-315
茶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了管理好茶叶质量,避免茶叶出现饮用安全问题,则不但要严格执行相应的监管体系、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同时需要设计功能相对完善的物联网管理系统。本文分析了物联网总体架构设计形式,包括感知层设计、传输层与数据库设计、应用层设计,同时探讨了系统功能的实现过程,包括茶叶种植中物联网功能的实现,茶叶生产销售中物联网功能的实现,茶叶溯源查询中物联网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借鉴美国经验科学发展我国的玉米产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分析了美国玉米生产的现状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玉米产业现状,提出了加强优质、专用、抗逆和资源高效利用型玉米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促进节本增效、规范化技术的研制和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建立健全优质、专用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产业化体系;加强技术培训,培育高素质的产业化生产劳动力;开展玉米产品安全性研究等发展方向或措施,为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松辽平原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经过5年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系统研究,明确了松辽平原生态区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灾变动态,进行了品种抗病虫性研究,筛选出抗性品种,明确了玉米苗期丛生苗的发生原因,建立了玉米螟发生程度长期预测体系。将综合治理技术组装配套、协调应用,建立了以灾变动态为依据,以抗病品种为基础,综合配套措施为主导的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并进行大面积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以东北春玉米种植区为基地,分析杂草种群结构、发生规律和对玉米的产量损失。在此基础上,论述东北玉米田除草剂减施途径,包括高风险除草剂替代技术、除草剂高效使用技术和多策略除草剂减施技术,提出采用替代长残留除草剂莠去津和易漂移的除草剂2,4-滴,实施精准选药、适时用药、对靶喷药的3S施药技术,结合农作措施、生态措施、除草决策支持系统及加快耐除草剂玉米推广的多策略除草剂减施技术,实现除草剂减量,为东北玉米田除草剂减量增效实施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宫斌斌  刘文明  杨宁  刘帅 《玉米科学》2017,25(2):148-151
吉林省自2008年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导致玉米市场出现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玉米加工企业成本骤增等问题。利用波动理论对1981~2014年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相对较频繁,短周期波动明显,存在严重恶性波动。进一步分析影响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因素,国家政策对吉林省玉米价格影响最大,逐年上升的"托市价格"导致玉米供给水平对玉米价格的传导为负向,玉米生产成本、国际玉米市场和玉米需求情况对玉米价格产生正向影响。为推动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改革,稳定玉米市场价格,提出建立玉米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完善玉米市场监测预警机制、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夏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玉米种子的萌发期、苗期以及全生育期调查了玉米五大杂种优势群的抗旱性表现,同时对全生育期的抗旱性与其它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的抗旱性与群的划分没有直接联系,在以后的杂种优势群的划分时应当适当考虑种质的抗旱性;玉米全生育期的抗旱性与胚芽长和胚芽干重的关系最为密切,是玉米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指示指标;玉米苗期的抗旱性代表指标是反复干旱后的成活率。在筛选玉米自交系时,应注重选用胚芽长和胚芽干重高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松辽平原玉米带秸秆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松辽平原玉米带样本县玉米秸秆基本概况及利用现状的统计,分析阐述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包括农户认知、成本、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渠道和补贴因素),提出推广玉米秸秆食用菌基料化生产规模,建立玉米秸秆离田和收储运体系,利用卫星监控、无人机巡查科技手段助力玉米秸秆禁烧等有效利用的建议,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7.
提高玉米子粒脂肪含量关键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以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和收获期作为决策变量,研究以上5个因素对四密25和吉油1号脂肪含量的影响,通过微机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解析,求出各因子对玉米子粒脂肪含量影响的主次关系及因子问的交互作用,借助微机模拟试验,寻出定量生产水平下的最佳栽培措施,为玉米优质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褐色叶中脉突变体在青贮玉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玉米褐色叶中脉(brownmidrib,BMR)突变体的发现、作用、饲用效果和育种利用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为加快其在青贮玉米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提高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关键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以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和收获期作为决策变量,研究以上5个因素对四密25和中单9409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通过微机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解析,求出各因子对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影响的主次关系及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借助微机模拟试验,寻出定量生产水平下的最佳栽培措施,为玉米优质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30%己乙水剂对玉米叶片光合酶活性与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玉米拔节前叶面喷施玉米专用调节剂30%己乙水剂,能够提高穗位叶叶绿素含量、PEP羧化酶活性、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和ATP含量,特别是显著地提高了子粒灌浆初期的穗位叶光合活性。与对照相比,喷施玉米专用调节剂能加速14C同化物的输出速度,在拔节期提高同化物向根系分配的比例,减少向茎秆分配的比例;在子粒灌浆期提高同化物向根系和产量器官的输出比例,降低向茎叶分配的比例。以上结果表明,玉米专用调节剂能够提高叶片光合速度、加快同化物输出速度、促进同化物向根系和产量器官输出,在玉米高产栽培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