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明确"南天黄"香蕉果实的催熟浓度、温度等条件,为生产上催熟提供技术参考.以"南天黄"香蕉果实为试材,比较1、0.8、0.5g/L乙烯利处理后,14、18、22℃贮藏对果实后熟进程、果皮色度、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烯利浓度及贮藏温度提高,香蕉果实色差H值和硬度下降速度及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采收期对‘新梨7号’梨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泊头‘新梨7号’梨为试材,研究了4个采收期(盛花后106、116、126、136 d)果实在常温[(20±0.5)℃]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推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和种子颜色指数增加,果肉硬度下降,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以采收期2(7月30日采收,盛花后116 d)果实最高;果皮颜色L*值和a*/b*值增加,h?值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和Fv逐渐降低。在常温贮藏条件下,随着货架期延长,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大,果皮颜色L*值和a*/b*值增加,h?值下降,Fo升高,Fm、Fv、Fv/Fm降低,种子颜色指数和腐烂率增加;采收期2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可保持较高水平,口感较好,果面具红晕,且果实腐烂率较低,贮藏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新梨7号’在河北省泊头地区长期贮藏的适宜采收标准为:果实7月下旬至8月初采收,果实生长发育期110~120d,种子颜色1/2左右变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果肉硬度≥5.0kg/cm2。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作为‘新梨7号’贮藏期间果实衰老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淀粉降解和可溶性糖积累的角度解析‘中蕉9号’及‘巴西蕉’果实的口感和风味存在较大差异原因。【方法】比较分析‘中蕉9号’和‘巴西蕉’果实中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和酶活性。【结果】‘中蕉9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直链淀粉、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高,而‘巴西蕉’果实硬度和蔗糖含量较高‘。中蕉9号’果实中6个淀粉降解相关基因和5个可溶性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巴西蕉’。此外,α-淀粉酶、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在‘中蕉9号’果实中的活性更高。【结论】糖代谢相关基因在2个香蕉品种中的差异表达,使得‘中蕉9号’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高,而‘巴西蕉’果实中蔗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地区的"红香酥"梨为试材,研究了3个采收期果实在20℃常温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组织膜透性、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以及果实腐烂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推迟,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采收越晚,果肉和果心的相对电导率越高。9月1日(盛花期后138d)采收的果实,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保持较高,但单果质量低,果面着色差,果皮的膜透性强;9月19日(盛花期后156d)采收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固酸比高,果皮颜色亮(L值高)、着色好,但贮藏后期,果实维生素C含量下降明显,腐烂率较高,贮藏时间短。9月10日(盛花期后147d)采收的果实(种子颜色3/4左右变褐、可溶性固形物为11.04%、果肉硬度6.36kg/cm2),能保持果实相对较高的硬度、维生素C含量和固酸比,口感较好,贮藏30d时,果实腐烂率相对较低,贮藏效果最好,商品性最高,可以作为红香酥梨在北京及周边地区长期贮藏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西洋梨果实后熟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及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找到反映果实后熟进程的特征指标,实现西洋梨果实后熟程度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以‘三季梨’果实为试材,比较果实不同后熟时间的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三季梨’果实后熟过程中,果皮色泽由绿转黄,亮度逐渐增加;叶绿素光化学效率(F_v/F_m)前6 d无明显变化,后2 d迅速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淀粉指数(SI)升高,酶含量降低,后熟6 d时出现乙烯和呼吸跃变峰。果实的后熟软化伴随着果皮叶绿素含量、h°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F_0、F_v等指标的下降。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硬度分别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h°值、F_m和F_v等表征果皮颜色的指标以及与淀粉含量、纤维素酶活性等软化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_0和F_v/F_m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发现,果皮颜色h°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F_0、F_v、F_m和F_v/F_m呈极显著正相关,与L*、a*、b*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西洋梨果实后熟主要是由于淀粉含量下降、纤维素酶活性变化引起果实硬度下降以及果皮叶绿素降解导致果面由绿转黄,最终完成果肉软化、果皮转黄的后熟过程。另外,以硬度下降至3 kg·cm~(-2)时作为果实最佳食用期,后熟过程中可通过果皮颜色或叶绿素荧光参数来对果实最佳食用期进行无损判断,当测定h°值低于105或L*值高于70时,或F_v/F_m低于0.7时,果实达到最佳食用期。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艾山红’富士苹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新型液体硅肥‘深海源硅’对富士苹果叶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7年生‘艾山红’植株根部灌施硅肥,可有效提高百叶重,改善叶片功能;显著提高果实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改善果实的风味品质;有效延缓果实贮藏过程中果肉硬度的降低,提高果实的贮藏性。  相似文献   

7.
以5个中大果型番茄和3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了果实形态、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以及糖、酸、氨基酸等品质指标。通过对不同番茄品种果实品质指标进行分析,寻求影响番茄果实品质的关键指标。结果表明:中大果型品种果实为扁圆形,其中‘凯德冬冠’‘凯德雅丽’‘18709-2’‘莱喜’具有较高的果实硬度,但‘光辉201’果实硬度较低;樱桃番茄‘千禧’‘黄冠’‘甜美20’果实近圆形或长圆形,硬度均较低,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葡萄糖、苹果酸、组氨酸和脯氨酸含量较高。对品质指标综合分析认为,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葡萄糖、苹果酸、组氨酸、脯氨酸受品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品种特征特性 ‘丰悦’、‘翠玉’长势较强。‘丰悦’果实椭圆形或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90克,最大127.8克;果皮绿褐色,光滑无毛;果肉黄绿色或金黄色,细嫩多汁,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5%~15.8%,最高达19.0%;含维生素C840~1630毫克/千克,香气浓,品质上等。‘翠玉’果实圆锥形,平均单果质量90克,最大129克,果皮绿褐色,成熟时果面光滑无毛;果肉绿色,致密细嫩多汁,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17.3%,最高达19.5%,含维生素C930~1430毫克/千克,品质上等。两品种果实均耐贮藏,特别是‘翠玉’果实贮藏性极佳,常温(20℃左右)下可贮藏30天左右,…  相似文献   

9.
‘国丽’是以‘龙园秋李’为母本,‘黑琥珀李’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中熟李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50.3 g,果皮紫红色,果肉橙黄色,肉质松脆,汁多,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糖10.75%,维生素C24.8μg·g~(-1),硬度4.6 kg·cm~(-2) 。盛果期产量25 t·hm~(-2) ,可在辽宁海城及以南的李产区栽培。  相似文献   

10.
王志华  贾朝爽  王文辉  佟伟  姜云斌 《园艺学报》2020,47(12):2277-2289
为探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金红’苹果果实能量代谢和生理品质的影响,将‘金红’苹果分别放置在–2、0、2、4 ℃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果实能量相关物质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磷酸腺苷(AMP)含量和能荷(EC)变化以及H+-ATPase、Ca2+-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相关酶活性,同时测定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实硬度、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生理品质指标,并调查果实组织褐变情况。结果表明:整个贮藏及货架期,–2 ℃下的果实ATP、ADP和AXP(AXP = ATP + ADP + AMP)含量、EC以及能量相关代谢酶活性(H+-ATPase、SDH、CCO)、SOD、乙烯释放速率始终保持最低,维生素C含量后期下降迅速;4 ℃下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降幅较大;–2 ℃下的果实褐变指数最高(果皮和果肉均出现了严重褐变),0 ℃下的果实果皮和果肉也有轻微褐变,2 ℃和4 ℃果实无褐变。贮藏30、45、90 d以及贮藏90 d + 货架3 d和90 d + 货架5 d期间,2 ℃贮藏的果实保持较高的能量水平,果实品质和风味保持较好,0 ℃果实次之。研究结果表明,‘金红’苹果组织褐变与能量亏缺有密切关系,能量亏缺越多,褐变越严重,适宜的低温能维持果实较高的能量水平,同时抑制果实褐变,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11.
‘鲁蜜1号’是桃品种‘斯洛克’早熟芽枝变,果实成熟期较‘斯洛克’提前7~10 d。平均单果重152 g,最大单果重278 g。果实椭圆形或近圆形,果顶凹,缝合线深,梗洼中等稍浅、中广,茸毛较短,果皮底色绿白,着深红色。果肉乳白色,近核处红色,硬溶质,硬度9.5 kg/cm~2,味甜、中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可溶性糖含量9.0%,可滴定酸含量0.258%,维生素C含量69.8 mg/kg,品质上。黏核。适宜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2.
以6个苹果品种为试材,测定贮藏前与贮藏5个月后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华红’贮藏前果实维生素C含量较高,贮藏后总酸与维生素C含量下降幅度较小,贮藏前后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澳洲青苹’贮藏前果实硬度、总酸、维生素C含量较高,贮藏后各营养指标下降幅度较小,有高酸、多汁的特性,生食品质中等,主要用作果汁加工;‘望山红’与‘寒富’贮藏前果实的营养成分含量高,味道纯正,但贮藏后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明显,适宜鲜食;‘岳帅’与‘金冠’贮藏前果实硬度、总酸、维生素C含量较低,贮藏后硬度、总酸含量下降幅度大,适宜鲜食。  相似文献   

13.
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对'玉露香'梨采后果实品质和叶绿素保持的影响,为其采后保鲜技术的提出提供理论基础。以'玉露香'梨为试材,用1.0μL·L~(-1)1-MCP熏蒸处理12 h,置于常温(20℃)下,测定梨果实颜色、叶绿素含量等与果皮颜色等相关的生理指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以及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等,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与叶绿素降解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MCP对常温贮藏条件下'玉露香'梨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抑制了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PbETR1和PbETR2的表达以及呼吸速率,推迟乙烯释放高峰出现的时间;1-MCP处理可以抑制PbCLH1的表达,推迟叶绿素分解代谢途径中的下游反应,从而延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对'玉露香'梨果实采后品质和叶绿素具有较好的维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砀山金酥’是由安徽省砀山县发现的‘砀山酥梨’高糖芽变选育而来。果实卵圆形,果皮褐色。平均单果质量355.4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显著高于‘砀山酥梨’,可溶性糖含量11.2%,有机酸含量0.11%,维生素C含量77.0μg·g-1,硬度为3.74 kg·cm-2。物候期与‘砀山酥梨’相近。  相似文献   

15.
1-甲基环丙烯对高温下香蕉果实后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香蕉果实为试材,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对高温逆境下香蕉果实后熟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35℃高温下贮藏的香蕉果实出现了明显的青皮熟现象,而0.5μL/L的1-MCP处理24h后可显著抑制高温下贮藏果实硬度的降低,延缓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升高,同时有效地延迟了果肉中淀粉酶活性升高、淀粉含量下降及可溶性糖含量上升。1-MCP处理果实于35℃下贮藏9d后移入20℃环境,进一步延缓了这些后熟生理变化。1-MCP和高温均抑制了果皮叶绿素含量下降,因此1-MCP处理减轻了香蕉热害的程度,延长了果实在高温下的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16.
‘国美’李是以‘龙园秋李’为母本,‘安哥诺’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中熟李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48.7g,大果质量86.5 g。果皮紫红色,果肉黄色。肉质硬脆,汁多味甜,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0%,可滴定酸1.13%,可溶性糖10.3%,硬度4.6 kg·cm-2,品质上。辽宁熊岳地区7月下旬成熟,早果丰产,外观美,耐贮运,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7.
以‘嘎拉’苹果为试材,研究了采后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变化,分析了低温、乙烯因子(1-MCP、乙烯利)处理对它们的影响,探讨了糖和淀粉代谢与采后‘嘎拉’果实软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嘎拉’果实软化的初始阶段,淀粉降解对果实软化的影响最显著,并伴随淀粉酶(AM)活性和MdAM基因表达的快速上升,且淀粉含量、AM活性及它们与硬度的相关性均显著受到低温和乙烯因子的调节,表明淀粉降解与‘嘎拉’果实软化关系密切。糖代谢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变化与果实软化表现显著的相关性,均受到低温和乙烯因子的调节,但仅有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与果实硬度的变化显著相关。随着果实软化SPS活性和MdSPS基因的表达量不断增加,并显著受乙烯利的促进,受低温与1-MCP的抑制,其活性及其与硬度间的相关性也受到同样的影响,表明蔗糖代谢参与了‘嘎拉’果实的后熟软化,SPS在蔗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明丰’是在辽宁省朝阳地区选育的酸枣新品种。‘明丰’平均单果重3.10 g。果实圆柱形,果皮浅红色、薄。果肉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7.58%,可溶性糖含量26.93%,还原糖含量20.17%,可滴定酸含量2.34%,维生素C含量1 220 mg/kg。平均核重0.69 g。平均仁重0.062 g,宜入药。‘明丰’丰产,4年生树平均株产10.2 kg,高出普通酸枣35%。  相似文献   

19.
‘黔红’是从普通红肉火龙果中发现的自花授粉优良单株。平均单果重400g,果实椭圆形,果皮鲜红色,有光泽,鳞片叶状、细长形、肉质、绿色。果肉细腻多汁,全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60%,可溶性糖含量8.01%,可滴定酸含量0.23%,维生素C含量259.7 mg/kg,可食率78.23%。‘黔红’具有自花授粉结实率高、耐贫瘠、果实中等大小、风味浓郁、品质优良等特点。在贵州产区产期为7—11月,花果持续期170d左右,单次开花结果周期33 d左右。  相似文献   

20.
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变化,研究了茄子的果实生长、果皮花青素、类黄酮、果肉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对果皮与果肉的主要品质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茄子果实纵径、横径和单果质量呈先急剧增长后趋于平缓增长的变化趋势;果皮花青素和类黄酮、果肉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果肉总酚含量一直降低,总抗氧化能力先降低后升高。相关分析表明,茄子果皮中花青素和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和总酚、总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负相关,茄子果皮中花青素、类黄酮与果肉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