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辣椒是我国最重要的农副产品之一,已发展成为除白菜之外的第二大蔬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辣椒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对辣椒的品质分级与品种鉴别仍以传统分析方法为主,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快速无损的检测要求。近红外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绿色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医药、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辣椒的辣度分级、品质分析与品种鉴别等方面入手,对近十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辣椒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和综述,并对该技术在辣椒无损检测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崔惠英 《河北果树》2008,(1):13-13,17
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Determination Technologies,简称NDT)又称非破坏检测,是一种在不破坏被检对象的前提下评价其品质的方法。近年来,无损检测技术以其无损、快速、准确和实时性的特点,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青睐,国内外学者对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NDT检测方法可分为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分光分析检测技术、声学特性检测技术、力学特性检测技术、X射线检测技术、核磁共振检测技术、介电特性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红外光谱技术已经伴随着微波光谱技术、化学计量学研究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进一步发展而日益得到迅速的完善,该技术以其快速、无损、简便、高效等优点已被各领域广泛应用。农产品是目前人类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组成部分,产品质量的优劣对人们健康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从近红外光谱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光谱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感官品质检测鉴定、掺假成分鉴别、品种鉴别、产地溯源等方面,详细探讨了目前此技术在各类农产品品质鉴定检测产品上取得的成果应用,并对今后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果蔬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副食品,其重要性仅次于粮食,也是食品工业重要的加工原料。近年来人们的消费模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促进了速食工业的快速发展,可以直接食用、营养、卫生的新鲜切分果蔬的需求迅速增加。鲜切果蔬除具有新鲜、使用方便等优点外,还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效应。鲜切果蔬更好地保持了果蔬的风味和营养,但耐贮性低于完整果蔬。我国是一个水果、蔬菜生产大国,约占世界总产量的l/3,鲜切果蔬生产和技术  相似文献   

5.
毒死蜱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果蔬虫害防治的农药,近几年随着果蔬等农产品中毒死蜱残留的不断被检出,毒死蜱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性也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毒死蜱的生化性质、危害,并概述了目前气相色谱法等几种检测方法在果蔬毒死蜱残留检测分析应用上的现状及果蔬毒死蜱残留降解技术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果蔬中毒死蜱残留的快速检测与降解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果菜》2015,(4):82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蔬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立于1987年,是集检测、科研、标准制修订为一体的第三方综合性检验机构。检测项目齐全中心主要承担果蔬及制品委托检验,检测能力涵盖鲜果、干果、鲜菜、果汁、罐头等9大类共82种产品147个参数。包括:1.感官品质检测;2.理化成分检测:水分、糖、蛋白质、脂肪、营养标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无损、无需前处理以及可实现多组分同时检测的优点,因此在柑橘病害检测、内部品质测定以及品种鉴别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柑橘品质无损检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检测原理和特点,以及在柑橘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其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国果菜》2015,(2):23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蔬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立于1987年,是集检测、科研、标准制修订为一体的第三方综合性检验机构。检测项目齐全中心主要承担果蔬及制品委托检验,检测能力涵盖鲜果、干果、鲜菜、果汁、罐头等9大类共82种产品147个参数。包括:1.感官品质检测;2.理化成分检测:水分、糖、蛋白质、脂肪、营养标签等;3.农药残留检测: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  相似文献   

9.
经过10多年的研究,聚光科技公司最近推出水果无损检测仪。该仪器是光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与基础测量技术有机结合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新产品,能够对各种水果进行无损检测,并能够对水果中的糖度、酸度进行快速测定。SUP-NIR-1000系列便携式水果无损检测仪具有无损(不破坏水果)、快速(检测只需3秒钟)、环保(无需化学试剂)和全面(多指标同步检测)等特点,适用于苹果、番茄的糖酸度检测以及桃、梨、葡萄、柿、草莓、甜瓜等果品的糖度检测,对于果树栽培指导、成熟度监控、水果生产检测、  相似文献   

10.
全面阐述了氮素营养无损测试技术的研究进展,为快速有效地跟踪和监测作物氮素状况、制定科学的施肥管理措施、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合理利用氮素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着重介绍了我国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动向,简要总结了新近研发和应用的新技术;针对国内水果蔬菜质量安全监控情况,分析了影响蔬菜水果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切实解决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关键治理措施和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2.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是引起人类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食用感染NoV的果蔬而患病的病例日渐增多,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果蔬基质的特殊性和低剂量感染等特点,给食源性NoV的检测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大量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果蔬中NoV的分离、富集和检测方法进行了全面论述,为果蔬中NoV的研究提供参考,有利于探索果蔬中NoV检测的新方法,防范NoV的污染和感染,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
果实品质无损伤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检测设备和分析软件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果实检测技术的发展。在总结果实品质常规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无损伤检测技术在果品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进展。根据测试原理不同,包括机器视觉技术测定果实颜色、形状、大小,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力学和声学技术测定果实质地,电化学技术测定果实香气和成熟度,利用电学特性测定果实成熟衰老,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技术测定内部病变等。还报道了这些技术在其他方面如干物质含量、酸度、含水率、生理病害、衰老等检测中的应用。并注重商业化生产中仪器装备在线应用情况。最后提出应注意问题并对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蔬菜QACCP管理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蔬菜质量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综述了基于HACCP和GAP理论的蔬菜QACCP管理理论、核心技术与实施方法,提出了通过过程管理保障蔬菜质量安全、量化和数字化蔬菜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质量分析关键点控制等技术理论,介绍了融合无线网络、专家系统、条形码等信息技术,建立和应用蔬菜QACCP管理体系的实践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农户蔬菜投入产出特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农户视角对北京市蔬菜投入产出中的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水资源投入、种植技术采用、质量安全生产、成本收益等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蔬菜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以塑料大棚和温室为主;蔬菜种植户对地下水位下降有正确认知,认为灌溉水价较为合理,对灌溉设施可靠性的满意度较高;地膜覆盖、穴盘育苗和高温闷棚在蔬菜种植技术中的采用比例较高;种植户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的态度较为积极,对产出环节的蔬菜质量安全问题较为重视;雇工费、肥料费和种苗费构成蔬菜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综上,建议推进蔬菜生产规模化发展,健全环境友好型技术推广体系,完善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倡生产资料合理投入。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年来蔬菜盐害生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盐胁迫下蔬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特性、抗氧化能力、离子分配、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以及一些缓解盐胁迫的农艺措施,同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国家绿色食品的检测项目为指标,运用GB/T系列检测方法,对7种高寒冷凉区主栽蔬菜进行了重金属及农残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高寒冷凉蔬菜重金属和多项农残未检出或低于控制标准,质量安全标准均达到了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产品质量安全。表明高寒冷凉区是发展有机、绿色蔬菜的理想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高品质蔬菜评价检测与水肥调控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于高品质蔬菜需求逐渐提高,而水肥管理对于蔬菜品质调控尤为重要,汇总了高品质蔬菜的评价标准和检测方法,从蔬菜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综合定义和评判高品质蔬菜,介绍了目前高品质蔬菜的生产现状,重点论述了灌溉施肥调控蔬菜品质的技术手段,包括亏缺灌溉技术、根区交替灌溉技术、施肥调控技术、叶面喷施调控技术和营养液调控技术等。最后,分析了目前高品质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芽苗类蔬菜的发展动态及其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春琳  张甜 《长江蔬菜》2002,(12):27-29
阐述了芽苗类蔬菜在发展过程中定义的演变、形成及其在蔬菜分类中的地位,依定义将其分为种菜与体芽菜两类;并对其发展概况、新技术的应用和当前的研究动向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康婷  穆月英 《中国蔬菜》2016,1(10):13-19
基于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经营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种植规模、种植技术、流通情况、市场基础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生产支持政策对果类蔬菜生产经营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地,将两个不同年度的果类蔬菜生产情况进行对比,从动态视角研究了近四年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发展变化。主要研究结论为:(1)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经营主体主要为小规模农户;(2)蔬菜种植户的老龄化趋势明显;(3)农户对于种菜新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4)土地规模、种菜技术、市场基础建设和政府政策均对蔬菜生产有着显著正向影响;(5)政府对果类蔬菜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