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砂薄地夏玉米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砂薄地玉米施钾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砂薄地玉米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以施钾量225kg/hm2为最佳,此时钾肥产投比最高,达5.2,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获得较高的钾肥利用率;施钾能够提高砂薄地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但与施钾的产量效应变化趋势不同,在施钾225kg/hm2时蛋白质含量最高,继续提高施钾量则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欲保持玉米生长周期结束后土壤钾素肥力平衡,施钾量应达到150kg/hm2。玉米籽粒产量与生育期内玉米体内钾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拔节期、喇叭口期、抽雄期和成熟期的植株钾含量与产量之间相关系数分别达0.87、0.95、0.94、0.99。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糯小麦粉添加到一定量非糯小麦粉后对淀粉粘度仪参数和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糯小麦粉后,以直链淀粉含量与直/支比变化为主,而蛋白质、湿面筋、支链淀粉等成分含量与沉降值等变化较小。高峰粘度、低谷粘度、最后粘度、反弹值、糊化温度、峰值时间等粘度仪参数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等品质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但这些品质性状都与稀懈值、搅拌值无显著相关。此外,还建立了面条品质预测的线性回归方程: 。 相似文献
3.
建立杂交兰无菌播种和再生体系,获得一定数量的杂交后代群体,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材料。以大花蕙兰‘肯尼’为母本和墨兰‘太平洋’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取其成熟种子进行无菌播种,探讨不同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添加物对其种子萌发、根状茎增殖与分化及壮苗生根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最适配方为:1/2MS+6-BA 1.5 mg/L+NAA 0.5 mg/L+活性炭1.0 g/L;根状茎增殖与分化培养基最适配方为1/2MS+6-BA 2.0 mg/L+NAA 0.5 mg/L,培养70天分化成苗率达88.6%。适宜的壮苗生根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2.0 mg/L+香蕉泥90 g/L+活性炭2.0 g/L。室外闭瓶炼苗30~40天,再开盖炼苗3~5天后,以发酵的树皮加碎石子为基质,60天左右种苗成活率达98.62%。 相似文献
4.
为了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建立线柱苣苔高效再生体系,以线柱苣苔种子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6-BA与NAA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筛选初代培养、继代增殖与生根培养等各阶段最适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用0.1% HgCl2溶液对线柱苣苔蒴果与种子灭菌10 min可有效抑菌。种子萌发及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最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2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1/2 MS+0.2 mg/L NAA。利用本试验所得出的结果,增殖系数为13.5/20天,可实现线柱苣苔种苗的快速繁殖,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6.
壤质潮土长期施钾对小麦玉米轮作制作物钾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辛集马兰农场进行钾肥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玉米轮作制度长期施钾对钾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开始于1992年秋天,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只施氮磷肥的对照(NP);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NPSt);在对照基础上加施钾肥(NPK);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和钾肥(NPKSt)。4次重复,顺序排列,小区面积50 m2。结果表明:作物的籽粒年吸钾量与肥料中钾的施入量以及作物籽粒和秸秆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作物籽粒钾吸收量随K2O施入量的增多而增多,与施入的速效钾形态无关。作物籽粒钾含量与钾肥的施入量相关关系不显著。在北方壤质潮土小麦玉米轮作制土壤中,小麦籽粒年均含钾量在4.99~5.13 g/kg,玉米籽粒的年均含钾量在3.75~3.93 g/kg。在壤质潮土小麦轮作制条件下,当施入一定量外源钾肥时,单位面积小麦植株地上部分和玉米植株地上部分K2O养分吸收量差异不大。小麦季K2O吸收量为140.37 kg/hm2,玉米季为138.23 kg/hm2,据此可有效指导该类型区的钾肥投入。 相似文献
7.
以樱桃的优良杂种优系F8、F10(Prunus.avium L.×Prunus . pseudocerasus L.)以及H8、H10(Prunus. cerasus L ×Prunus.pseudocerasus L.)为材料,MS和F14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3-吲哚丁酸(IBA) 、赤霉素(GA3)进行杂种樱桃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F14+6-BA (0.3~0.5)mg/L+GA30.1(单位下同)适合各个杂种优系初代培养诱导出植株,F14+6-BA (0.5~1.0)+IBA (0.1~0.3)+GA30.1能够很好的促进各个杂种优系分化不定芽,1/2MS+IBA0.5(或NAA 0.8)是各个杂种优系的最佳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南美天胡荽不定芽再生和生根状况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培养条件。以南美天胡荽带腋芽茎段(约1.0 cm)为外植体,进行腋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种类及质量浓度对南美天胡荽不定芽的出芽时间和再生率以及生根率有明显影响。所做结果分化率高达89%,生根率高达98%。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500 lx,光照时间12 h/d,温度25℃。南美天胡荽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12 mg/L+NAA 0.3 mg/L;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3 mg/L+NAA 0.15 mg/L。 相似文献
9.
砂土地肥料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四因子干净人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砂土地施用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对小麦产量的作用和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施肥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和最适配比。结果表明: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与小麦产量呈二次回归关系,砂土地要提高产量和培肥地力应立足于肥料配合施用,重施有机肥,酌情多施磷肥。 相似文献
10.
对沉香虎头兰种子进行无菌萌发和快繁研究,结果表明:1/2 Ms+6-BA1.0-2.0mg.L-1+NAA1.0-2.0 mg.L-1可使种子萌发率达95%以上,效果最好;原球茎培育以1/2 MS+KT2.0mg.L-1+NAA0.5mg.L-1为好,增殖培养以1/2 MS+6-BA3.0 mg.L-1+NAA0.2 mg.L-1最好;而生根培养以10-6Y2[注]为宜。 相似文献
11.
春荷鼎杂交根状茎的组培快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采用传统品种春荷鼎与普通春兰杂交的继代根状茎为试材,对根状茎的增殖和分化进行研究。【方法】探讨不同培养基、转换培养基、6-BA与NAA、IBA对根状茎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不同培养基对生长率有明显影响,1/2 MS为春兰根状茎的基本培养基;最适增殖培养基为1/2 MS+BA0.1+NAA0.1;根状茎的最佳分化培养基为1/2 MS+BA1.0+IBA1.0;以1/2 MS+BA1.0+IBA1.0培养基再转入B5+BA1.0+IBA1.0培养得交替培养方式,获得分化率达76%。【结论】组培快繁是培育春兰新品种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ABA和PP333对蕙兰低温胁迫下抗寒性指标的影响,以蕙兰名品‘大一品’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ABA和PP333对‘大一品’幼苗叶片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于光照培养箱[昼温/夜温=(5±0.5)℃/(0±0.5)℃]中进行低温处理,研究ABA和PP333对蕙兰抗寒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ABA和PP333处理均降低了受低温胁迫的蕙兰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提高了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对冷害具有缓解作用,所有处理中以15 mg/L和20 mg/L AB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17.
对蕙兰TUB基因片段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为蕙兰内参基因的筛选和研究其生理功能提供研究基础。根据NCBI已经公布的TUB基因的同源核苷酸保守序列,进行简并引物设计,利用RT-PCR的方法,以蕙兰花蕾期的花葶为材料,克隆了5条TU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5条TUB基因片段长度均为1055bp,编码351个氨基酸,具有2个TUB基因标记位点:Tubulin-betamRNAautoregulationsignal:MREI和Tubulinsubunitsalpha,beta,andgammasignature(GGGTGSG)特征信号序列。各片段之间同源性高达91.72%,经BLAST分析,与小麦的TUB1同源性可达85%。利用DNAMAN等生物软件推断的氨基酸,与毛果杨、蓖麻、葡萄同源性达97%。研究中得到的5个基因序列是TUB基因的同源片段,分别命名为CfTUB1、CfTUB2、CfTUB3、CfTUB4和CfTUB5,并在GenBank注册,登录号分为JN177713、JN177714、JN177715、JN177716和JN177717。 相似文献
18.
春兰名品杂交后代快繁与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决采用传统方法繁殖春兰速度慢的问题,对春兰名品‘集圆’与‘如意素’杂交获得的根状茎进行增殖与分化研究。设置不同的基本培养基、6-BA、NAA、IBA,探讨其对根状茎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为春兰杂交根状茎的最适培养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MS+NAA 5.0 mg/L+6-BA 0.5 mg/L,1/2MS+NAA 0.5 mg/L +6-BA 2.0 mg/L对根状茎的分化效果最好。组培快繁与分化是加快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9.
墨兰多倍体的离体诱导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墨兰‘企剑白墨’的根状茎为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对墨兰根状茎生长和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对根状茎有严重的毒害致死作用,在试验浓度和时间范围内,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根状茎存活率明显降低。秋水仙素能诱导‘企剑白墨’根状茎的染色体加倍,但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的染色体加倍效率不一样。只在0.01%×3 d处理下诱导出四倍体,诱导率为11.11%,其余处理诱导出二、四混倍体,诱导率在0~19.44%之间。四倍体根状茎比二倍体粗壮,顶端更圆,再生出的四倍体植株株型紧凑,叶片质地变硬,根明显增粗。 相似文献
20.
首次报道4种大花蕙兰与国兰杂交后代染色体形态与核型。结果如下:绿宝石×春剑(Cym. Lovely Valley‘Evergreen’×Cym. Longibracteatum)后代2n=3x=45m+15sm,核不对称系数为59.75℅,2B型;天使×蕙兰(Cym. KLR565×Cym. sinense)后代2n=3x=42m+18sm,核不对称系数为59.33℅,2B型;夏绿×春剑(Cym. Summer Queen×Cym. Longibracteatum)后代2n=2x=30m+10sm,核不对称系数为58.58℅,2B型;圣蕾芬×春剑(Cym. Saint Raphin×Cym. Longibracteatum)后代2n=2x=34m+6sm,核不对称系数为57.15℅,2B型;结合兰属植物若干稳定特化的形态学特征,讨论了兰属植物的核型进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