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猪丹毒在我国曾经大范围的传播,导致养殖业经济严重受损.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规模养猪产业的持续推进,防治水平的全面提升,猪丹毒本身得以一定程度的控制[1].而近年来部分养殖场开始停止猪丹毒免疫预防,再加上相关的防疫措施执行效果不佳,使得部分猪场开始再次爆发猪丹毒.因此,如何加强猪丹毒诊断及治疗就成为养猪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近几年有在规模化猪场暴发的现象,给规模化猪场造成较大损失,该文主要报道了一例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上半年,华南五省突发猪丹毒疫病,并有向内陆蔓延之势,引起了各地猪场的高度重视。今年养猪行业不景气,如果再感染猪丹毒,无异于雪上加霜,会给养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各猪场的当务之急是全面了解猪丹毒的致病原因,并采取紧急防治措施。1发病情况猪丹毒也叫"钻石皮肤病"或"红热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俗称"打火印"。猪丹毒的发病特点和症状如下: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猪丹毒在规模化猪场时有暴发,本文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治疗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结果,诊断两个规模化猪场发病为猪丹毒,并结合猪场实际,分析了发病原因,推荐了免疫方法,提出了中肯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对猪肉需求的不断增加,养猪从原始的农家散养逐步向科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就不断提高饲养密度,导致猪丹毒病的发病率增加,病毒的传播概率也不断增高。随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猪丹毒病在猪场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养殖户要充分重视猪丹毒的处理和防控。本文通过对猪丹毒病的诊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猪丹毒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周红英 《动物保健》2014,(8X):47-48
随着市场对猪肉需求的不断增加,养猪从原始的农家散养逐步向科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就不断提高饲养密度,导致猪丹毒病的发病率增加,病毒的传播概率也不断增高。随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猪丹毒病在猪场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养殖户要充分重视猪丹毒的处理和防控。本文通过对猪丹毒病的诊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猪丹毒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猪场猪病的综合防疫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养猪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猪场疫病的暴发频率也越来越高,养殖业的疫病风险也越来越大。与过去一家一户散户养猪相比,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技术、疫病防治、饲养管理表现出了很大的特殊性,科学地制定猪场综合防疫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几年来在生产第一线的实践,针对规模化猪场猪呼吸道传染病、猪腹泻性传染病、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等其它严重影响养猪的疫病,提出以下综合防疫措施。  相似文献   

8.
作为猪场的经营管理者及兽医工作者,一定要把"预防为主"的方针放在首位,在生产实践中,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使饲养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并保证防疫措施制度化、经常化,提高养猪防病水平,以保证养猪生产能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猪无名高热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给生猪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笔者在总结分析2006年以来猪高热病发病原因及国内有关专家防控经验的基础上,依托企业的技术服务平台,利用高新技术和高端产品,对黑龙江省的部分中小型猪场和养猪专业村屯进行了猪高热病防控措施的实践应用研究,从猪场管理、免疫预防、药物保健及防治的角度归纳出一套综合防控措施,以期降低该病的发生,为生猪的健康养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海阳市的养猪业迅猛发展,但是养猪条件和养猪管理水平还相对落后,猪疫情发生比较频繁,因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比较大,因此做好猪场的疾病预防保健工作非常重要。1疫苗免疫预防(1)后备母猪及公猪的免疫程序。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菌或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4~5头份;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脑类疫苗1次;配种前1个  相似文献   

11.
规模猪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一般为复合型疾病,简称为PRDC,主要由原发和继发或并发病症和春季不良的饲养管理协同作用而引起。PRDC一直困扰着规模化猪场,已成为危害养猪生产最重要的疾病。因此,规模猪场只有通过实行全进全出、加强饲养管理、免疫预防、药物防治等综合防范措施,才能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猪丹毒为丹毒杆菌感染诱发的传染性疾病,前些年,防疫疫苗的大量使用,猪场保健观念的增强,此病在大型猪场曾一度销声匿迹。但是,近些年,又有复燃迹象,国内养猪大省频繁有病例报道,甚至一些保健性好的猪场都未能幸免。文章就病因、诊断、防治等一一要点阐述,为今后科学防治此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1病因分析调查证实:卫生条件差的猪舍,感染猪丹毒的概率更大些。比如:圈舍潮湿肮脏;饮水系统被污染;粪便玷污饲草;猪群频  相似文献   

13.
猪场生产是否顺利与疫病防治措施的好坏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保证猪群的健康发展和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搞好猪场的疫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作为猪场的经营管理者及兽医工作者,一定要把“预防为主”的方针放在首位,在生产实践中,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使饲料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并保证防疫措施制度化、经常化,提高养猪防病水平,以保证养猪生产能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22年5月中旬,莆田某小型规模化猪场的猪群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丹毒,经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后,猪群整体健康状况逐渐好转,体温恢复正常,不再有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16.
<正>猪病防控,必须坚持防疫为主的方针,加强科学管理,有计划的实施疫苗免疫预防与药物预防,避免使用大量抗生素去实施治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猪只的健康生长,提高养猪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1规模化猪场疫病特点猪病发生多为混合感染、继发感染,控制住细菌病对病毒病的防制具有重要意义。规模化猪场危害较大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猪丹毒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  相似文献   

17.
2015年福建省邵武市某规模猪场母猪暴发一种以突然死亡、高烧、皮肤有红色疹块的疾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猪丹毒。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中小型猪场猪丹毒病的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丹毒病是由于猪丹毒杆菌而引起的一种比较热性、急性的疾病,这是一种人与牲畜共同患有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皮肤紫红色疹块,疣状心内膜炎以及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等,是一种十分严重的传染病。目前我国很多猪场没有对猪丹毒病进行有效的防治,而且由于猪场开始减少抗生素等,加之近年来气候条件的异常,使得猪的抵抗力逐渐下降,这种猪丹毒老病又出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中小型猪场猪丹毒病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改进集约化养猪生产环境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和改善养猪生产环境,提高集约化养猪生产水平。综合分析了集约化猪场生产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改善和治理养猪生产环境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改进集约化养猪生产环境的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建立和改善养猪生产环境,提高集约化养猪生产水平。综合分析了集约化猪场生产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改善和治理养猪生产环境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