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英国红茶享誉全球,红茶的源头却在中国,荷兰人把中国红茶输入欧洲,英国这样一个本土不产茶的国家,却成为红茶消费量和进口量最大的国家,成为了红茶文化的弘扬地,塑造了与东方茶文化遥相呼应的西方茶文化。  相似文献   

2.
修水县产茶历史悠久,是江南著名茶区之一;也是双井茶、宁红茶(宁州红茶、宁红工夫茶)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据史料记载:修水产茶始于唐贞观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双井茶在北宋时期就名扬海内外,有“草茶第一”之誉;宁红茶在清光绪十八年至二十年(1892~1894年)间,进入鼎盛时期,年输出量达30万箱,畅销欧美,曾有“茶盖中华、价甲天下”之美誉;神茶学名青钱柳,散生在幕阜山脉的原始森林,千百年来民间相沿成俗,祖祖辈辈以此为茶饮,修水人俗称“神茶”;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历时十多年,开发研制了纯天然神茶系列保健品,1990年正式投入批量生产,以其茶的滋味、药效、纯天然、无污染而风靡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茶叶品质现状浅析由于气候、品种等客观因素影响,我国红茶品质水平低于其他热带地区产茶国家,销路小,价格低。近几年来,西南地区一些茶场也制出了第一流的高档红茶。我国幅员辽阔,有着长期的种茶历史和丰富的品种资源,只要加强研究,选育出适制性的茶树良种,提高茶叶内含成份,改进制造机具和工艺,红茶品质同样能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4.
一、江西茶叶加工的基本状况江西是全国主要产茶省之一,年产量三十余万担,以外销工夫红茶和炒青绿茶为主,每年外销量占商品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五十年代初,由国家投资在主要产区兴  相似文献   

5.
中外驰名的宁红工夫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宁红茶史与产品声誉 宁红是我国最早的工夫茶,产于江西修水、武宁、铜鼓三县,其中修水是主产县,占产量的80%以上.修水在明代称为"宁州",所以"宁州工夫红茶"简称为"宁红". 修水产茶始于唐而盛于清.据县志记载,宋建炎年间(1127~1130)茶叶产量18.24万担(9 120t),清光绪十八年(1892)产量达到20万担(1万t),成为我国当时红茶的主要产区和出口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6.
铅山地处武夷山麓,产茶历史悠久,河口镇原以茶、纸著称于世,“河红”是我国最早出口的红茶。为恢复、发展铅山茶叶生产,河口茶叶试验场、铅山县科协、铅山县茶叶公司,从一九八五年开始就筹备成立铅山县茶叶协会,经过半年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修水产茶历史悠久,始于唐贞观年间,且品质优异,名茶如银河之中点点繁星,纷繁灿烂。双井绿在北宋时期就名扬海内,誉满朝纲,有“草茶第一”之称。宁红(宁州工夫红茶)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是我国名  相似文献   

8.
1历史背景 修水产茶历史悠久,是江南著名茶区之一,也是双井茶、宁红工夫茶(简称宁红茶)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据史料记载,修水县产茶始于唐贞观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全县茶园面积达34万亩.之后,受各种战乱影响,农村经济衰败,茶园面积锐减,至解放前夕仅剩2.24万亩.解放后,经过恢复和发展,茶园面积逐年增加,产量稳步上升,198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8.77万亩,居全省第二位,被列为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  相似文献   

9.
茶叶副产物的开发利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茶国之一,年产茶叶已达到56万t以上。茶叶在生产过程中,茶叶的副产物也相当可观。据调查,生产1t红茶约有30~50的茶灰、筋毛、梗朴等副产物;生产1t绿茶或其它茶类,亦有20~30的副产物。据此测算,目前,我国每年茶叶加工中的副产物...  相似文献   

10.
湖北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现拥有四大产区,众多区域性品牌,是湖北各区县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湖北茶涵盖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和白茶六大茶类,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产茶地。针对湖北茶产业发展中存在茶文化内涵挖掘欠缺、茶品牌价值开发不足以及茶产业发展模式同质化等问题,从茶叶生产、制作、经营等各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并提出了加强茶专业教育和茶企经销模式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前言云南大种是我国建制红茶的优良茶树品种之一,起源于西南原始森林,喜湿喜温,植株高大,叶形较大,叶肉肥厚,产量高,品质好,在同样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产量比当地其它品种均高,加工成红碎茶为出口畅销产品。由于该品种特性优异,从五十年代起,许多产茶省都陆续引种,有些科研单位作了系统的、较细致的调查,对其特征特性以及引种后的变异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如福建省闽东地区自1952年开始引种,经多年的调查研究,认为云南大叶种在红茶产区中确实是一个高产优质的大叶群体,值得广泛试种与逐步推广,但要选一些土壤气侯较为适宜、南向而避风之山麓,湿度较  相似文献   

12.
2009年2月6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舒晓琴,在九江市委书记钟利贵,市委副书记张学军,市委常委、修水县委书记程利民等陪同下,视察了修水县茶叶生态科技园,参观了茶博馆,仔细听取了县茶叶办工作人员的汇报,了解修水县产茶历史及近年茶产业发展情况。得知修水宁红茶曾经享有“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宁红、祁红,  相似文献   

13.
普洱晒红茶是近年从滇红茶叶演变出来的一个茶叶加工产品,是介于普洱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普洱晒红茶是以普洱茶区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通过萎凋、揉捻、发酵、日光晒干工艺而成晒红毛茶,经过加工包装成的普洱晒红产品。普洱晒红茶具有地域性(普洱茶区)和普洱茶后期陈化的属性,是普洱茶区加工的一款创新型红茶茶品。  相似文献   

14.
浮梁近代红茶的兴衰与海上丝绸之路有重要关系。早在唐宋元明时期,浮梁茶就大量通过海上运销到海外。19世纪由于西方人喜好红茶,浮梁红茶随着崛起。清末民初是浮梁红茶的高峰时期,民国时期逐渐衰落。浮梁红茶衰败的根本原因是海上丝绸之路茶贸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茶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无酒精饮料,是当前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中昭平红茶更是以其独特的品质行销全球.茶文化是昭平当地的主流文化,其对昭平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红茶的热销让红茶加工企业产生了旺盛的人才需求,《昭平红茶加工技术》课程也应运而生.本文将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角度出发,结合邵平红茶加工的实际,对案例教学法在《昭平红茶加工技术》课程的应用与探索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工夫红茶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具有外形条索紧细,内质香高味醇的独特风格,受到国内外市场欢迎。红茶消费地区广阔,据有关资料,世界上进口茶叶消费的五大州110多个国家、地区中,除了部份饮用咖啡、绿茶和特种茶外,基本上都是饮用红茶。一些主要茶叶生产国如印度、斯甲兰卡、印尼、苏联的大部份地区,也都饮用红茶。总的说来,大半个世界的人民,普遍消费红茶,尽管有咖啡、  相似文献   

17.
昌林书记与浮梁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景德镇素有一瓷二茶之说,浮梁是瓷之源、茶之都,浮梁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异、茶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浮梁之茗,闻于天下"的赞誉,有着"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繁荣,有1915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浮红茶、上海世博会浮梁贡茶,以及获得国际、国内金奖、银奖的浮瑶仙芝、瑶里崖玉、昌南雨针、景峰碧针、西湖珍芝、瑶河仙芝等一系列名优茶,享誉中外。浮梁茶名气大,但发展步子不大。刘昌林同志一来到景德镇就与浮梁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刘昌林市长到浮梁江村乡、勒功乡调研时,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不仅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更是红茶的鼻祖,中国明朝时期的武夷山茶农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目前我国的红茶生产基地众多,伴随着我国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的发展,昭平红茶作为我国红茶重要产地之一,其加工制作技术需要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加强红茶加工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从加强红茶加工技术学习人员的培养做起,学校和培训机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培训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红茶发酵,是在酶促作用下以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因此发酵既是红茶加工的重要工序,也是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为了提高工夫红茶加工水平,特进行了红茶发酵的化学变化及不同发酵方法对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探讨较好的发酵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江西是全国主要产茶省之一,产茶历史悠久,所产婺绿、饶绿、浮红、宁红远销国际市场,久盛不衰。同时,茶叶也是江西的主要创汇产品和山区经济的重要财源。发展茶叶生产,对振兴江西经济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