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地区草莓病毒病主要由草莓镶脉病毒(SVBV)、草莓斑病毒(SMo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和草莓皱缩病毒(SCV)引起,结合文献报道与调查所见,分别介绍了草莓病毒病的传播途径、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控措施,为生产中识别与防控该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一、病毒病1.病害症状草莓病毒病主要有草莓皱缩病毒、黄边病毒、斑驳病毒、镶脉病毒。草莓病毒病具有潜伏侵染性,单一病毒侵染一般不表现或轻度表现症状,2种以上病毒混合侵染时才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前,草莓主要有3种病毒侵染,本研究通过改进CTAB法对经过茎尖剥离的组培四季草莓叶片提取总核酸,采用多重RT-PCR技术同时检测草莓斑驳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和草莓镶脉病毒。电泳结果显示提取的总核酸中可见总DNA条带和完整的RNA条带,并采用两步法RT-PCR获得了目的条带。本研究建立了多重RT-PCR同时检测草莓病毒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草莓病毒病常常会给草莓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主要表现为开花结果异常、品质劣化、产量下降,果实商品性降低等。为了明确上海地区草莓病毒病的分布和为害情况,对来自上海金山、奉贤、浦东3个草莓产区抽样采集的137份疑似病毒感染样品,采用RT-PCR技术进行分子检测分析并测序。结果表明:137份抽检样品中有88份检出病毒,总检出率达到64.2%,其中,草莓镶脉病毒(SVBV)和草莓斑驳病毒(SMoV)检出率较高,分别达到40.9%和43.8%;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仅在浦东新区采集的样品中检出,检出率达到1.5%;草莓皱缩病毒(SCV)在3个地区均未检测到;SVBV和SMoV两种病毒复合侵染率为21.2%,且症状明显。测序结果显示,在上海地区至少存在2个不同的SVBV病毒小种,3个不同的SMoV病毒小种。本研究可为掌握上海地区草莓产业草莓病毒病的流行情况以及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草莓营养价值丰富,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经济作物,但由病毒侵染引起的草莓病害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目前已报道的22种主要草莓病毒进行了分类,详细介绍了草莓斑驳病毒、草莓镶脉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和草莓皱缩病毒等4种在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并综述了国内外草莓病毒性病害的防治方法,同时对未来草莓病毒性病害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从事草莓栽培工作的生产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草莓植株非常容易受病毒的感染,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发现植株逐渐矮化,产量降低,果实变小,品质变劣等现象,这些都是由于病毒的侵染造成的.据调查,我国草莓产区主要品种已受到草莓斑驳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镶脉病毒、草莓皱缩病毒等病毒感染.目前,草莓病毒病还没有药剂可以防治.国内外的实践均表明,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苗是防治草莓病毒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区四种草莓病毒病原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新疆草莓病毒病病源种类及田间发生情况,建立主要病毒病原多重RT-PCR检测体系,为无病毒草莓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已报道的4种草莓主要病毒病原4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对新疆主要草莓种植区采集表现疑似病毒病症状的草莓样品共450份,采用单一反转录PCR(RT-PCR)及多重PCR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新疆草莓病毒病的发生情况。【结果】感染新疆草莓有3种主要病毒,南北疆15个不同栽培区均能检测出这3种病毒,每个采集地的病毒检出率均在26%以上。所有样品中病毒总检出率为64.22%;其中,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检出率最高,为51.78%;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V)检出率为23.78%,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SMYEV)检出率为9.33%,草莓皱缩病毒(Strawberry crinkle virus,SCV)没有检出。病毒复合侵染率达18.45%,两种病毒病复合侵染检出率为16.67%,三种病毒病复合侵染检出率为1.78%;所有样品中对3种病毒的多重RT-PCR与单一RT-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新疆草莓受SVBV、SMoV和SMYEV三种病毒危害,单一病毒病感染率以及两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侵染率都较高,在无病毒种苗的培育和生产中加强病毒检测。  相似文献   

8.
草莓(Fragaria × ananassa Duch.)营养价值丰富,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经济作物。但由病毒侵染引起的草莓病害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据此本文对目前已报道的22种主要草莓病毒进行了分类,详细介绍了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 SMoV)、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 SVB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 SMYEV)和草莓皱缩病毒(Strawberry crinkle virus, SCV)四种在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并综述了国内外草莓病毒性病害的防治方法,同时对未来草莓病毒性病害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从事草莓栽培工作的生产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草莓镶脉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草莓镶脉病毒的主要特性、病毒检测方法及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病毒检测方法主要有指示植物小叶嫁接法、血清学检测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目前草莓病毒病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培育无毒苗、选育抗病毒品种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建立‘红颜’草莓组织快繁体系。【方法】以‘红颜’草莓茎尖为试材,用茎尖组织培养法和RT-PCR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其茎尖萌发率、不定芽增殖、生根率等的影响,并检测常见的5种草莓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斑驳病毒、草莓镶脉病毒、草莓皱缩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结果】适宜‘红颜’草莓初代培养基为MS+6-BA 1 mg/L+NAA 0.2 mg/L+PVP 1 g/L,继代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PVP 1 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4 mg/L,移栽基质为草炭、蛭石和珍珠岩(体积比为2∶1∶1)。利用RT-PCR方法检测草莓病毒的脱除效果,脱除率为64.1%。【结论】该试验获得稳定的‘红颜’草莓组织快繁体系,为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快速解析草莓病毒基因组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能一次对几十万至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在基因组解析、转录组分析、基因变异位点筛查等方面广泛应用。探讨通过对感染病毒的草莓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来解析病毒基因组的可行性。以怀疑感染病毒的草莓叶片为试材,利用Illumina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通过对组装得到的单基因序列进行注释分析,筛选出12个注释为草莓病毒的单基因序列,它们源自4种草莓病毒,分别是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坏死休克病毒、草莓镶脉病毒及草莓皱缩病毒。利用RT-PCR技术对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了验证,表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草莓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可靠性。本研究探索出解析草莓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的新方法,为研究草莓病毒的进化和病毒分子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草莓无病毒苗的推广应用,以我国自育草莓品种京藏香为试材,进行茎尖诱导萌发、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的筛选研究,并采用RT-PCR检测其带病毒情况,对其脱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适宜京藏香茎尖诱导萌发培养基为MS+0.6mg·L~(-1) 6-BA+0.1mg·L~(-1) IAA,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1.5mg·L~(-1) 6-BA+0.1mg·L~(-1) NAA,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mg·L~(-1) IBA;经病毒检测组培苗的轻型黄边病毒(SMYEV)和斑驳病毒(SMoV)的脱毒率为100%;镶脉病毒(SVBV)的脱毒率为82%,说明脱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一、病毒病 1、病害症状 草莓病毒病主要有:草莓皱缩病毒和黄边病毒、斑驳病毒、镶脉病毒.草莓病毒病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为快速鉴定草莓病毒病种类以预防病毒病扩散,根据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SMYEV)、草莓白化病毒(strawberry pallidosis-associated virus,SPaV)、草莓病毒1(strawberry virus 1,StrV-1)和芸薹黄化病毒(brassica yellows virus,BrYV)的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这6种病毒的多重PCR方法。该多重PCR反应体系中,2×SanTaq PCR Master Mix用量为10 μL,上下游引物(10 μmol/L)用量为4 μL,其中SVBV为0.25 μL、SMoV为0.50 μL、SMYEV为0.10 μL、SPaV为0.15 μL、StrV-1为0.50 μL和BrYV为0.50 μL,模板1 μL,ddH2O为5 μL,总体积20 μL。多重PCR反应程序设定为: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30 s,53 ℃退火30 s,72 ℃延伸120 s,最后72 ℃延伸10 min,循环数为35。该检测体系的灵敏度可以达到107 copies/μL。该多重PCR方法可以同时实现6种草莓病毒的高效快速检测,为草莓病毒病的早期发现和针对性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草莓植株非常容易受病毒的感染,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发现植株逐渐矮化,产量降低,果实变小,品质变劣等现象,这些都是由于病毒的侵染造成的。据调查,我国草莓产区主要品种已受到草莓斑驳病毒(SMO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  相似文献   

16.
草莓斑驳病毒(SMoV)和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分布较广,危害较重。应用CTAB法提取草莓总RNA,以优质的草莓总RNA为模板,结合扩增内标的检测体系,建立了SMoV和SMYEV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可以对草莓田间植株和试管苗进行快速稳定的病毒检测。  相似文献   

17.
郗香丽 《河南农业》2012,(17):30-31
草莓的病害种类很多,有黄萎病、根腐病、灰霉病、叶斑病等,其中为害最大的是病毒病和线虫病。草莓病毒病在我国普遍发生的有4种:草莓斑驳病毒、草莓皱缩病毒、草莓弱黄边病毒和草莓镶脉病毒。这4种病毒分别通过蚜虫、线虫、嫁接等方式传播,在栽培  相似文献   

18.
草莓植株中病毒dsRNA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病毒核酸分离是病毒基因组解析的基础,本研究旨在建立草莓病毒的dsRNA分离方法,获得草莓主要病毒的部分基因组序列。【方法】采用改进的dsRNA分离方法,对草莓病毒指示植物和栽培品种中的病毒dsRNA进行分离,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RT-PCR来鉴定。【结果】不同草莓品种中病毒dsRNA的含量不同,试管苗叶片中dsRNA含量高于露地苗幼叶,而露地苗幼叶中dsRNA含量明显高于完全成熟叶。dsRNA对DNase Ⅰ具有很强的耐性;当酶解缓冲液中含0.5 mol·L-1 NaCl时,dsRNA对RNase A具有较强的耐性。利用DNA凝胶回收试剂盒,能够有效回收凝胶中的dsRNA片段。应用RT-PCR技术,从凝胶回收的dsRNA及DNase Ⅰ/RNase A两酶酶解处理后的dsRNA中分别扩增出草莓斑驳病毒和草莓轻型黄边病毒的特异片段。【结论】建立了从草莓植株中分离和鉴定病毒dsRNA的完整技术体系,为草莓病毒中国分离物的基因组解析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通过RT-PCR检测草莓轻型黄边病毒最好的叶片保存方法。【方法】经自然风干法、硅胶干燥法以及氧化钙干燥法保存后,采用RNA小量提取试剂盒法提取被病毒侵染草莓叶片总RNA,利用Thermo NanoDrop 2000测定核酸质量浓度和质量并使用RT-PCR方法对SMYEV进行检测。【结果】经氧化钙干燥保存后可提取高质量的RNA,30 d后仍可通过RT-PCR获得扩增产物。【结论】氧化钙干燥保存效果最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大量草莓叶片样本的长距离运输,提高草莓病毒检测效率,为草莓无毒栽培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贵州地区草莓(Fragaria×ananassa)栽培品种中4种主要病毒的发病率和草莓褪绿斑驳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贵州分离物与其他分离物的遗传进化关系,对贵州省贵阳市和黔东南州凯里市大棚草莓植株和草莓组培苗进行4种主要草莓病毒检测。[方法]克隆SVBV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及CP编码的核酸序列后测序并分析。[结果]采集的77份草莓样品检测出SVBV和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SMYEV)2种病毒,未检测到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V)和草莓蚀刻病毒(Strawberry crinkle virus,SCV),其中SVBV的检出率为19.5%,SMYEV为2.6%;SVBV-GZ(GenBank登录号:MH894295)全基因组序列为7859bp,基因组结构推测有7个开放读框构成,基于SVBV基因组核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VBV-GZ与SVBV-BJ (GenBank登录号:KR080547)亲缘性较近。[结论]基于SVBV CP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贵州不同地区草莓SVBV不同分离物与其他中国不同地区分离物同源性较高,可能是由于贵州从全国范围调运草莓种苗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