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奶牛繁殖能力下降,或者不能繁殖的异常生理状态,称之为奶牛繁殖障碍,该种疾病是以妊娠母牛出现流产,产下死胎、僵尸胎、弱胎、畸形胎为主要症状。奶牛繁殖障碍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该种疾病会直接影响到奶牛的繁殖能力。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奶牛繁殖障碍的临床症状和发生原因,然后论述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1奶牛繁殖障碍的临床症状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发现出现繁殖障碍以后,临床症  相似文献   

2.
奶牛的繁殖特性是世代间隔长,繁殖周期长,多胎性差,生殖系统疾病多。所以奶牛的繁殖效率成为制约奶牛群体数量、牛群质量、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瓶颈”。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如日粮营养水平、气候和环境因素、牛群的管理水平、繁殖技术及生殖疾病等,每种因素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奶牛繁殖疾病是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一类主要疾病,也是造成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多例奶牛子宫炎、奶牛子宫脓肿以及奶牛卵泡囊肿的病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诊疗体会的介绍,为奶牛繁殖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繁殖障碍是制约奶牛正常繁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诊断奶牛所患疾病,合理有效地利用生殖激素是解决繁殖障碍的两个重要手段。影响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疾病是卵巢静止、持久黄体和卵巢囊肿。  相似文献   

5.
奶牛卵巢疾病是奶牛常见的繁殖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产奶量和经济效益。本文对奶牛卵巢疾病进行分类概述,为奶牛疫病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奶牛的繁殖特性是世代间隔长,繁殖周期长,多胎性差,生殖系统疾病多。所以奶牛的繁殖效率成为制约奶牛群体数量、牛群质量、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米脂县奶牛繁殖性能下降因素的实际出发,从日粮营养、饲养管理、人工输精技术、生长环境、疾病等方面探讨其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高米脂县奶牛的繁殖性能和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牛奶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提升和专业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奶牛单产质量和数量发生了质的飞越,但奶牛养殖业在不断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与奶牛繁殖性能有关的瓶颈性问题。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较多,其中疾病因素、饲料因素、环境因素是最主要的三大因素,本文对这三大因素进行阐述,并提出有关调控措施,旨在提高对奶牛繁殖性能相关问题的认识,为解决生产中奶牛繁殖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于奶牛养殖来说,繁殖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向标。在奶牛的繁殖过程中,造成繁殖效率低的原因主要有奶牛本身生殖方面存在疾病和妊娠后无法做出及时诊断。现在普通的奶牛妊娠诊断要在奶牛配种后的2~3个月后才能反馈给饲养人员,而B超仪可以大大减短奶牛妊娠诊断的时间,有效减少奶牛的空怀率,从而提高奶牛的繁殖数量和有效提高奶牛的饲养水准,对规模化的饲养奶牛提供科学的帮助。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B超技术及其在奶牛妊娠方面的应用等进行分析,以期对奶牛饲养的优化管理和控制饲养成本、提高奶牛幼崽成活率、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奶牛饲养专业性较强,多发繁殖障碍性疾病,如不能正常发情或不能受孕等。经临床调查发现,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等是导致奶牛出现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直接因素,这是经过多起临床症状诊断,并客观分析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原因而得出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引起奶牛障碍性疾病的原因不止上述2种,还涉及到卵巢囊肿及持久黄体等。文章以常见的病症为例,对奶牛的繁殖障碍性疾病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治愈奶牛的繁殖障碍性疾病,顺利完成奶牛的繁殖与饲养。  相似文献   

11.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卵巢囊肿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奶牛的繁殖性能,损害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临床一般从卵泡性囊肿、黄体性囊肿两个方面进行划分,大部分病例为单独发生,卵泡囊肿最为常见。由于此类疾病会严重影响到奶牛的繁殖与生长,因此,养殖人员要高度重视奶牛卵巢囊肿的防治工作,加强日常预防管理,提高奶牛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2.
奶牛胎衣不下为常见的产科疾病,直接影响奶牛的繁殖能力和生产性能。胎衣不下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和子宫复旧不全及诱发乳房炎,从而使奶牛不孕或者推迟发情周期,降低繁殖能力,产奶量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全身败血症死亡。  相似文献   

13.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是由子宫内膜炎引起的,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重要疾病之一,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奶牛最为常见的疾病,常呈慢性经过,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由于人们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不重视,给奶牛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宁夏平吉堡奶牛一场奶牛的淘汰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第1胎奶牛的淘汰率最高,为33.48%;第2胎奶牛淘汰率为27.23%;第3胎奶牛淘汰率为14.73%;4胎以上淘汰率都在10%以下。(2)因繁殖障碍导致淘汰的奶牛占总淘汰奶牛的31.26%。(3)造成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的原因是内分泌因素、营养因素和生殖器官疾病。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9,(22)
<正>随着我国养牛产业发展,在短期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也暴露了很多养殖问题。本文针对常见的奶牛疾病以及影响奶牛健康成长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奶牛疾病防治的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奶牛养殖产业提供参考借鉴。1常见奶牛疾病分析1.1不孕症不孕症是一种特殊的奶牛疾病,该疾病的发病率占整个奶牛疾病的四分之一,主要分为卵巢疾病及子宫疾病两种,且卵巢疾病发病率最高,对奶牛的繁殖和产奶都会造成干扰。  相似文献   

16.
奶(母)牛的繁殖障碍指奶牛不能正常发情、受孕或妊娠等现象。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奶牛的子宫疾病、卵巢功能异常、人为操作不当等.此外,营养不平衡、季节性(特别是高温季节)因素等也可引起不孕。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养牛场中奶牛受环境、管理、疾病等因素影响,易引发肢蹄病。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一类高发疾病。该疾病可降低奶牛活动频率,影响奶牛正常采食及繁殖性能,导致奶牛泌乳量和繁育能力下降,最终造成奶牛过早淘汰,严重影响我国奶牛业的发展。患肢蹄病的奶牛表现为蹄部疼痛、无法受力、跛行等症状,对奶牛健康危害极大。本文就奶牛肢蹄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阐述,以期降低奶牛肢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在养殖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疾病困扰养殖户。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奶牛养殖中的比较常见的疾病,本文对其发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找到合理的防治方法,通过常见的几种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处理,从而得到如何防止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科疾病常常发生,一般存在牛群中。当该疾病产生后,将降低奶牛的繁殖性能,影响产犊、产量,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新疆第七师一三〇团畜牧兽医工作站开始对奶牛产科疾病进行控制与防范,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赵静  周文萍 《河南农业》2014,(6):45-45,47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高达20%~40%,占奶牛不孕症的70%左右,造成奶牛不能正常配种繁殖,极大影响奶牛快速繁育,降低了奶牛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