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瓜是广受欢迎的大众蔬菜,黄瓜所含的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有减肥和预防冠心病的功能,还具有防治糖尿病,抗衰老等作用。黄瓜较耐贮运,春季大棚栽种黄瓜经济效益较稳定。黄瓜嫁接苗栽培优势明显,嫁接黄瓜抗病性增强,适宜连作,667m2产量可增加1300 kg,667m2产值6200元左右。本文从砧木和接穗的选择、嫁接前砧木与接穗的培育、嫁接、嫁接后的管理、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笔者作为浙江省派遣四川省青川县科技特派团成员,承担蔬菜产业恢复重建任务.为了探索适合青川县的大棚高效栽培技术,笔者于2010年在青川县马鹿乡玉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了3个6 m×30 m标准大棚的黄瓜套种生姜的种植模式.春黄瓜每667 m2产量达5 850kg,平均销售价格2.8元·kg-1,产值16 380元;生姜每667 m2产量3 300 kg(其中嫩姜3 000 kg,平均价格9.8元·kg-1,老姜300 kg,平均价格14元·kg-1),产值33 600元;黄瓜套种生姜两项合计每667 m2产值49 980元,为当地大棚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3.
宇军  王忠娣  张明科 《蔬菜》2022,(7):69-71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大棚的使用效率和种植 收益,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基于近年来西北地区雨 水增多、降温早等气候变化特点,通过对蔬菜园区 的实地走访调研,总结提出了西北地区大棚秋延茬 黄瓜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嫁接育苗、适时定 植、合理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措施,实现黄瓜667 m2 产量5 000~6 000 kg,667 m2 产值高达3.6万元,最 终实现大棚秋延茬黄瓜稳产高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东台市通过"科技入户"活动,指导城郊菜农应用大棚茄子—丝瓜—青蒜—莴苣的高效栽培模式,茄子667 m2产量为5 000~6 000 kg,667 m2产值为9 000~12 000元;丝瓜667m2产量为2 000~2 200 kg,产值为3 000~3 500元;早青蒜667 m2产量为1 800~2 100 kg,产值为4 500~5 500元;莴苣667 m2产量为4 250~4 500 kg,产值为4 500~5 000元,667 m2合计产值21 000~26 000元,纯收入1.5万~1.68万元。  相似文献   

5.
3 模式三:春菜豆—夏黄瓜—秋番茄(红菜薹) 3.1 模式特点 该模式品种丰富,瓜、豆、茄样样有,春、夏、秋、冬四季皆有菜. 3.2 模式效益 菜豆667 m2产量1 300~1 800 kg,产值4 500元;黄瓜667 m2产量3 000~6 000 kg,产值4 000元;番茄667 m2产量3 500~4 000 kg,产值4000~6000元;红菜薹667 m2产量1 500~2 000 kg,产值3 000元,总产值高达1.55万元.  相似文献   

6.
黄瓜是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主要种植的蔬菜种类,一般于冬春季利用大棚设施栽培,上年12月播种,3~4月采收,每667 m^(2)产量4 000~4 500 kg、产值1.4万~1.8万元,经济效益较高。由于大棚黄瓜多年连茬种植,近年来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病虫害频发,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为此,当地农技人员在芗城区天宝镇推广大棚黄瓜-水稻轮作模式,即在冬春茬黄瓜采收后种植一季水稻,以减轻土壤连作障碍。该水旱轮作模式既可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又可改善土壤性状,减轻黄瓜病虫害的发生。该文从品种选择、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黄瓜-水稻轮作模式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浙江省瑞安市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发展较为迅速。为提高设施栽培的效益,笔者结合瑞安市“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活动,指导马屿镇梅屿村蔬菜种植大户进行大棚早熟黄瓜—芹菜一年两茬栽培,2011 年黄瓜每667m2 产量10 000 kg,平均产值达16 000 元,最高产值逾28 000 元;芹菜每667 m2 产量8 500 kg,平均产值12 000 元,最高产值逾20 000 元;合计每667 m2平均产值28 000 元。由于该种植模式效益较高,在瑞安市迅速推广,目前栽培面积已达100 hm2。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市设施蔬菜高产高效创建活动中,一些高产示范点农户通过学习和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北京市郊区、每667 m2产量10 000 kg以上的春大棚越夏黄瓜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实践中多次得到证实.其中大兴区菜农朱永龙于2010年栽培的春大棚越夏黄瓜,每667 m2产量达到12 953.9 kg,产值26 123.2元.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其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措施为:选用优良品种、嫁接栽培、采用多层覆盖提早定植、调控适宜的温湿度、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9.
甜瓜-豇豆-水稻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瓜是海南省反季节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海南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无台风暴雨,是种植甜瓜的最佳季节。由于设施甜瓜连作病虫害较为严重,生产中基本依靠与水稻轮作来解决这一问题,可是水稻生产效益很低,稻瓜轮作模式难以为继。2006 年起,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根据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甜瓜-豇豆-水稻新的轮作模式,适合设施骨架耐水淹的大棚生产。该轮作模式主要在三亚和陵水等地设施大棚推广。甜瓜每667 m2产量2 000~4 000kg,根据近几年市场售价统计,产值8 000~30 000元,净利润为2 000~24 000 元。豇豆每667 m2产量约2 000 kg,产值6 000~10 000 元,采用设施栽培节省了购买竹竿的成本,净利润为3 500~7 500 元。优质稻每667 m2产量约250 kg(常规稻产量约350kg),产值800元,净利润为300 元。每667 m2 合计年纯收入5 800~31 800元。  相似文献   

10.
浙西南山区高山黄瓜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留斌 《广西园艺》2006,17(2):31-31
浙江省丽水市位于浙西南山区,夏季气候炎热,7月底8月初气温持续保持在40℃以上是经常的事,据笔者测定,2004年曾出现过43.2℃的高温.如此高温对本地区夏季蔬菜生产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为解决夏季本地区菜篮子问题,发展高山蔬菜的生产成为必然趋势.2002年遂昌县金竹镇开展了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引进了黄瓜、西红柿等10多个新品种,并在该镇大西坑开展黄瓜引种试验,7月10日播种,收获期8月下旬~10月上旬,平均667 m2产量3 240 kg,667 m2产值1296元.2003年将黄瓜示范面积扩大至13.3 hm2,在4月20日播种,收获期6月中旬~7月中旬,667 m2产量3500 kg,667 m2产值1050元;7月10~15日播种,收获期8月下旬~10月中旬,667 m2产量3000 kg,667 m2产值近3000元,其中梭溪唐家隆户667 m2产值3583元,为该镇高山蔬菜产值之最,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达到预期试验示范目标.现将高山黄瓜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市设施蔬菜高产高效创建活动中,一些高产示范点农户通过学习和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北京市郊区、每667m2产量10000kg以上的春大棚越夏黄瓜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实践中多次得到证实。其中大兴区菜农朱永龙于2010年栽培的春大棚越夏黄瓜,每667m2产量达到12953.9kg,产值26123.2元。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其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措施为:选用优良品种、嫁接栽培、采用多层覆盖提早定植、调控适宜的温湿度、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2.
航天黄瓜春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2年我们从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引进航天黄瓜2 -1和2-2两个品种 ,经过两年的试种 ,获得了高产高效。春保护地栽培每667m2 产量达6000kg以上 ,最高可达7000kg ,且品质好 ,产值6000~7000元 ;露地栽培每667m2产量达3000kg以上 ,产值1500元左右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1茬口安排浙江地区春季生产茬口安排详见表1。表1春季航天黄瓜生产茬口安排茬次栽培方式播种期苗龄(天)定植期采收期保护地早熟栽培临时加温12月中下旬45 1月下旬~2月上旬2月底3月初~6月底多层覆盖1月上旬452月中旬 3月中旬~6月底双层覆盖 1月中下旬~2月…  相似文献   

13.
魏秀章 《长江蔬菜》2010,(17):31-32
浙江省云和县云和镇地处浙南山区,位于东经119°32′,北纬28°06′,是云和县城中心镇,全镇总面积144.99hm2,城镇人口69485人,非农业人16365人,农贸市场3处,蔬菜基地面积166.7hm2,钢管塑料大棚159600m2,春季大棚黄瓜是大棚栽培面积最大、效益最高的一种模式,面积33350m2,春大棚黄瓜每667m2平均产量3000~4000kg,产值1万~1.2万元,但因品种选择问题,许多专业户(菜农)的效益不尽如人意。现将春季大棚黄瓜栽培技术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武汉市设施蔬菜规模的不断扩大,设施蔬菜生产技术也在逐步升级,大棚春黄瓜通过利用嫁接育苗、多层覆盖、引吊栽培、落蔓栽培、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种植水平明显提高:12月上旬播种,翌年1月中旬定植,3月上旬上市,7月上旬罢园,667 m2产量7 500 kg左右,667 m2产值超过20 000元,达到了提早上市、延长供应、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早春毛豆-夏季速生叶菜-秋延后黄瓜栽培模式是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全旺镇种菜能手杨晓明在镇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摸索总结出的蔬菜高效轮作模式,该模式全年合计产量6 800 kg/667 m2,产值18 600元/667 m2,净利润11 000元/667 m2,多种蔬菜的轮作有效减少了土传病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金华市开展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活动,指导菜农提高大棚蔬菜生产效益.2014年在婺城区雅畈镇三村里村蔬菜种植大户汪桂堂大棚中,示范推广了大棚番茄—瓠瓜—莴笋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效益显著,667 m2番茄产量8 500 kg、产值17 000元,瓠瓜产量6 000 kg、产值13 000元,莴笋产量6 000 kg、产值10 000元,667 m2年产值达4万元,现将有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白玉苦瓜品质优、产量高、早熟性好,利用嫁接技术和大棚设施进行白玉苦瓜早春栽培,成本低且管理方便。嫁接白玉苦瓜于4月下旬~7月中旬采收,产量达3 500 kg/667 m2,产值1.4万元/667 m2,净收益1.1万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该文从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嫁接白玉苦瓜早春设施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黄瓜拱棚栽培,包括简易大棚和中棚两种形式。西安市雁塔区进入90年代以来,历年种植拱棚黄瓜106hm~2左右,其中简易大棚面积逐年增加,现已超过50%。拱棚黄瓜每667m~2产量达5000~7000kg,产值3500~6000元,部分专业户达到5000~7000元。实现拱棚黄瓜早熟高效目标的主要栽培技术有以下几点: 1 发展简易大棚,中棚规模应适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保护地番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土传病害如番茄青枯病、枯萎病等普遍发生,用植保手段难以克服,采用嫁接的方法不但能有效控制土传病害,而且番茄植株生长势强,产量高.2011~2012年我们在钟埭街道大力村蔬菜种植户进行了大棚嫁接番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提高了番茄抗病、抗重茬能力,在连作田块可有效预防番茄青枯病和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增强植株长势,采收期延长30d左右,提高了单产;由于采用嫁接换根,使植株获得了抗病机能,抗寒性增强,新陈代谢旺盛,增强了养分吸收能力,从而提高了番茄产量;2年平均每667m2产量8120kg,平均667m2产值15600元,嫁接番茄比不嫁接每667m2产量增加2220kg,增产27.3%,每667m2产值增加4250元,增效27.2%;采摘期提早到2月下旬,比不嫁接提前10~15d,增产增效显著.现将项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金银蜜脆是宁波市种子公司从日本引进的超甜玉米品种,鲜食玉米甜度与西瓜相媲比,深受人们喜爱。我街道从2004年引进试种,经过早春大棚、春季露地、秋季露地等多种形式栽培比较,以早春大棚栽培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该品种具有品质优、栽培技术要求高的特点。5月中旬采收每kg带苞销售价格6元,667m2产量950kg左右,667m2产值可在5000元以上,是冬季蔬菜大棚作物收获后的最佳轮作后茬,秸杆还田可改良大棚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