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龙南县在开展小流域重点治理过程中,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建设高质量的脐橙产业示范点来带动,制订优惠政策来推动,从而较好地撬动了民资用于开发治理;同时,实施了果园防护、绿化美化、生态村居三大水保工程来建设生态家园,较好地实现了国家得“被子”、群众得“票子”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了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获得感、幸福感、健康感,甘肃省庄浪县经过科学论证,因地制宜地实施、发展林果产业,按照宜林则林的原则在庄浪关山乡镇实施了培育绿化苗木产业。基于此,从实施意义、实施区域、实施目的、乡土树种的培育技术、实施要求几个方面做了介绍,以期为今后培育苗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满城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科学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建设生态旅游景观,培育致富产业,为新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近3年,山东省莒南县史河子小流域通过实旌梯田、水保林、经济林、拦河坝、沼气池、道路等一系列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水土保持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现已成为鲁东南最大的黑松优质苗木生产基地。2009年,仅南高庄村就培育黑松、侧柏等苗木133hm^2。  相似文献   

5.
论西部大开发中榆林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晓 《水土保持通报》2004,24(4):101-102,106
分析了榆林市生态环境建设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生态环境建设对西部地区的影响等问题.认为榆林市生态环境建设在规划上必须树立长远观念、系统观念和资源观念,走封山(沙)绿化和人工造林相结合的道路。在林种配置上应以防护林为主,适当发展经济林、薪炭林和风景林。在树种选择上应避免单一树种造林.大力提倡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6.
灵石地处土石山区,立地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胆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达,经济条件较好。近年来,灵石县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始终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县域经济、再造秀美山川的根本大事来抓,大胆探索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方向,取得初步成效。在城市水土保持方面重点实施了城市综合防洪工程、翠峰公园建设工程、“三山”防护林营造工程、城区绿化工程、城市垃圾处理工程;在水保产业建设方面突出抓了生态防护林系建设、产业开发体系建设、防洪保定体系建设;在培育治理开发户方面主要采取了强化以工补农、优惠政策鼓励、项目重点倾斜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水保世行贷款项目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1997年底,山西省项目区完成梯田21696hm~2,治河造地91hm~2,建骨干坝8座、淤地坝129座,建果园5912hm~2,发展经济林3825hm~2、乔木林10374hm~2、灌木林15686hm~2,水土保持工程累计拦蓄径流1800万m~3,减少入黄泥沙620万t,项目工程对外起到了宣传、对内起到了示范作用.加强人员技术培训,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严格资金管理与使用,充分发挥农民主力军的作用,是项目得以成功实施的保证.项目执行的后期,要实现项目建设向重林果、重管护的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兴城市头道沟流域石质山区特色水土保持治理的特色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沟壑多功能特色治理开发模式与当地生态景观建设相结合,沟壑特色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为当地建设景观步道、凉亭、塘坝营造出大面积水域,使当地生态景观得到改善;2)特色治理与传统综合治理相结合,沟壑特色水土保持治理在沟壑的纵向布局上从沟头到沟道的沿线步步设防、层层拦蓄,在特色沟壑治理的同时,大搞传统综合治理工程,包括坡面水土保持工程,造林工程,果树梯台田,封禁治理;3)与当地特色生态旅游产业相结合,当地果园发展迅速,生态景观的改善促进当地特色旅游产业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庭院水保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庭院水保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庭院水保发展。加强庭院水保建设,可防治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秦安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主要经验是整体规划、整流域推进,整合涉农资金、调整产业结构、集中连片配套建设,创建旱作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田综合利用水平,做到了梯田、果园、路网、水利、水保设施和农路绿化五配套,逐步形成了"梯田+林果+全膜+节灌+路网"的旱作农业发展模式,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旱作农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武隆县农委按照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围绕"绿色崛起、富民强县"战略部署,以建设"武隆生态产业公园"为主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草食牲畜、特色渔业、特色林果等四大特色产业,巩固提升粮油、烤烟、生猪等三大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市场主体加快培育,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全国知名高山蔬菜基地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高山蔬菜保持较快增长,面积达35万亩,成为重  相似文献   

12.
晋西黄土残塬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立足于晋西残塬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践进行模式优化设计,在设计内容上,以水土流失治理为基础,水资源高效利用为“轴线”,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初步形成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粮食高产,优质林果生产与畜禽养殖,多元庭院开发等技术体系,构建了以农、林、果、牧四大产业系统为“纵线”和塬、坡、沟、庭院四大系统为“横线”的高效生态经济复合网络系统,为晋西黄土残塬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环境改善,资源利用,经济开发,提供一整套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选择适宜的绿化树种十分重要,不仅能实现乡村环境美化,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于此,介绍了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绿化树种的选择原则,并根据甘肃省定西市实际情况,分别从村庄公共绿地、庭院、宅旁、乡村道路两旁和河道等不同绿地类型如何选择绿化树种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有效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绿化效果,为推进定西市美丽乡村建设、营造具有特色的村庄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土保持》2008,(6):F0003-F0003
多年来,四川省平昌县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着力开展水保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以项目带动治理、以治理培育产业、以产业促进增收”的良性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以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山川秀美工程 ,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 ,而且也是现实生产力。实施该工程是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改善生存条件和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的集中体现。要树立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建设先行的思想 ,实施 6大工程 :绿色屏障工程、生态农业工程、经济林果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和产业开发工程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兰州市林果产业发展现状,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兰州市林果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得出了兰州市林果产业化发展可供选择的战略方案。提出了科学布局;树立品牌意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林果业结构;建设绿色果品生产基地,实行科学栽培管理;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提高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水平等推进兰州市林果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邵阳县确定“十二五”期间投资3.5亿元加强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km^2,预计年增综合效益5.5亿元。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关于“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坡耕地整治、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决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解决“三农”问题,也是推进水土保持,发展生态建设事业的重要机遇。赣州市水保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注入水保新理念,发展农村新产业,培育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新农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了赣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不断扩大,很多地区开始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以期在实现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改善自然环境。如今内江市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并取得了的一定的成绩,如竹林、柑橘林等经济林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主要分析内江市经济林产业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实现内江市经济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经济林是退耕还林工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实施项目过程中,要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应注意合理规划布局,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合理配置树种,建立多种造林模式;加强种苗生产管理,保证优良苗木供应;打破长期分散承包的经营格局,搞好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政府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制定配套政策,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切实使整个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发挥“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作用,才能有效地解决好“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民要增收”的综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