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惠东县红棕象甲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了解红棕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和传播途径的基础上,调查了惠东县红棕象甲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并总结了危害加拿利海枣的红棕象甲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对红棕象甲高龄幼虫防治较好的杀虫剂,在室内采用浸泡法测定了啶虫脒、三唑磷等10种杀虫剂对红棕象甲高龄幼虫的毒害作用。结果表明:啶虫脒对红棕象甲高龄幼虫致死作用最强,其次是三唑磷、高效氯氰菊酯和敌敌畏3种杀虫剂,除虫脲、毒死蜱、阿维菌素、吡虫啉、甲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红棕象甲高龄幼虫的致死效果较差;啶虫脒、三唑磷、高效氯氰菊酯和敌敌畏这4种杀虫剂可能在田间防治红棕象甲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昆虫病原菌淡紫色拟青霉对红棕象甲成虫的毒力水平。结果表明,红棕象甲死亡率与淡紫色拟青霉的处理浓度和时间呈现正相关性,LC50值为6.15×10~8孢子/mL;在1.0×10~8孢子/mL浓度下,其对红棕象甲成虫的LT50值为140 h。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经淡紫色拟青霉处理后,红棕象甲体节连接处出现大量真菌孢子,表明淡紫色拟青霉在侵染红棕象甲成虫时,主要通过体节连接处的缝隙和薄弱部位侵入虫体,造成虫体死亡。结论:淡紫色拟青霉具有侵染红棕象甲成虫的能力,具有应用于红棕象甲生物防治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引诱桶的制作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引诱桶的制作及其使用方法.并应用聚集信息素对红棕象甲成虫进行田间引诱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每个引诱桶每月引诱成虫21.21头,雌雄性比为1:0.90,其中7月份引诱的成虫数量最多,平均每个引诱桶引诱34.25头,说明了6~8月份是红棕象甲成虫活动出现的一个高峰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聚集信息素对红棕象甲成虫引诱效果差异较大,雨天及低温天气引诱红棕象甲成虫数量明显减少.应用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诱捕红棕象甲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治方法,其操作技术简易,比较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5.
接要: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研究了红棕象甲(Rhychophorus ferrugineus)在浙江丽水的生活史和适生性,结果表明:红棕象甲在浙江丽水1a发生1~2代,以成虫、幼虫、蛹在植株内部结茧越冬,翌年3月下旬成虫开始活动,第一、第二代卵4月上旬和8月上旬出现,成虫产卵期长,世代重叠严重,3-11月为危害期,12月上旬开始越冬;红棕象甲成虫、幼虫、蛹的过冷却点分别为(-7.44±2.971)℃、(-3.35±0.596)℃和(-2.74±1.483)℃,能适应丽水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6.
运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红棕象甲Rhy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r)、双钩异翅长蠹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Waterhouse)在贵州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红棕象甲其R值为2.05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双钩异翅长蠹其R值为1.99属于中度危险有害生物,应采取强制性检疫措施,防止其传入、扩散危害。  相似文献   

7.
梁辉 《热带林业》2009,37(1):17-18
文章阐述了目前红河地区的国家Ⅱ级保护树种董棕的保护以及发生了红棕象甲的危害情况,针对这些存在情况,为保护野生董棕林,确保董棕在城市绿化中的产业化地位,避免红河州城市绿化成果的重大损失,以云南红河州风景园林防治红棕象甲等恶性害虫为例,提出了防治的对策和措施,以供行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在广西凭祥市对红棕象甲危害特点、传播途径和危险性观察,开展了防治技术研究,采取加强检疫、植物诱杀、化学防治等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入侵害虫红棕象甲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棕象甲是我国林业检疫性害虫.运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建立红棕象甲传入风险分析评估模型,采用定性分析和多指标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红棕象甲综合评判值(R)为2.18,属高风险有害生物,在我国很多地区易定殖,对我国的棕榈科植物威胁很大.据此,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象甲科新记录——红棕象甲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丽水市区加拿利海枣死亡植株的调查发现,加拿利海枣死亡是由红棕象甲为害造成.这是浙江省首次发现红棕象甲为害.并介绍了红棕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分布及为害情况,根据该虫发生为害特点,采用安全、高效药剂,以毒土、喷淋、打孔吊瓶滴注等方法,防效达95%以上.提出在采购苗木时必须做好检疫工作,严禁从疫区引进带虫苗木,确保生态安全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1.
橙带蓝尺蛾是罗汉松和竹柏的重要食叶害虫,目前在广东、广西、台湾均有危害。本文依据FAO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从该虫在中国和广东省的分布、潜在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橙带蓝尺蛾在中国的综合风险值R为1.36, 属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在广东省的风险值R为1.58, 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2.
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是危害樟科(Lauraceae)植物的主要害虫。文章依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对樟巢螟在中国和广东省的分布、潜在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樟巢螟在中国和广东省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樟巢螟在中国的综合风险值 R为1.59,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在广东省的综合风险值 R 为1.45,属于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3.
文章依据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对竹蓖舟蛾(Besaia goddrica)在广东省的分布、潜在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对竹蓖舟蛾在广东省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竹蓖舟蛾在广东省的综合风险值R为1.74,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4.
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在福建省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参照国家评判标准,结合福建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福建省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椰子大害虫-锈色棕榈象及其近缘种的鉴别(鞘翅目:象虫科)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锈色棕榈象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er)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 象虫科Curculionidae,近年在海南省严重危害椰子,文章介绍了该虫与同属近缘种美洲棕榈象Rhynchophorus palmarum(L.)等成虫,幼虫和蛹在形态特征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是广东地区重要的蛀干害虫,主要危害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和柑橘属(Citrus)植物。采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PRA),从分布和寄主、潜在的危害 性和经济影响、定殖扩散风险、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星天牛的危害风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 果显示星天牛在广东地区的风险值 R=1.77,属于中度危险性有害生物,建议加强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7.
森林有害生物萧氏松茎象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萧氏松茎象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萧氏松茎象在我国属于接近高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8.
青海云杉小卷蛾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云杉小卷蛾在国内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蔓延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其危险性作出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虫在中国的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虽然该虫目前在我国仅有局部发生,但能危害大部分青海云杉,其侵害力和适应性都很强,因此,应加强检疫,防止其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9.
多树种混交对萧氏松茎象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氏松茎象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方迅速蔓延,严重危害国外松的一种危险性蛀干害虫.在广东乐昌开展了该害虫的防治试验,比较了多树种混交、人工挖虫和药物防治3种方法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多树种混交加上营林措施,平均虫口减退率62.3%,该法简便可行,易于大面积施工,效果明显,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