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中国杉木90年代研究进展:Ⅰ.杉木研究的特点及有关基础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根据“中国林业文摘”(1990~1999)有关杉木文献,选择有一定代表性、超前性的近350篇学术论文加以综述,包括杉木的生物学、生理、生态学、土壤、良种选育、造林、营林、经理计测、病虫害及材性加工利用等,指出90年代杉木研究文献量多、质量较高,研究深度、广度都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基础研究大大加强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内容不断向纵深发展,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计测手段,研究出多种生长模 相似文献
2.
中国杉木90年代的研究进展 Ⅱ.杉木造林和经营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 90年代杉木研究在造林和经营、经理方面的进展 ,包括种苗、造林地条件、整地、造林密度、混交、幼林抚育、栽培模式、密度管理、间伐、主伐年龄、生长模型、经营系统、施肥及农林复合经营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杉木研究进展(2000-2005)Ⅰ.杉木生理生态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国内2000-2005有关杉木研究文献1 008篇中,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近120篇学术论文,加以综述,包括杉木的生理生态学,连栽人工林的生产力、地力衰退、自毒作用、混交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内2000-2005有关杉木研究文献1 008篇中,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近120篇学术论文,加以综述,包括杉木的生理生态学,连栽人工林的生产力、地力衰退、自毒作用、混交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杉木90年代的研究进展 Ⅰ.杉木研究的特点及有关基础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20,自引:11,他引:20
根据“中国林业文摘”(1990~1999)有关杉木文献,选择有一定代表性、超前性的近350篇学术论文加以综述,包括杉木的生物学、生理、生态学、土壤、良种选育、造林、营林、经理计测、病虫害及材性加工利用等,指出90年代杉木研究文献量多、质量较高,研究深度、广度都有很大发展.特点是基础研究大大加强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内容不断向纵深发展,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计测手段,研究出多种生长模型,经营系统及数表为优化设计科学营林提供科学手段,培育技术进一步组装配套形成优化栽培模式,为实现定向培育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本篇概述90年代杉木研究特点和有关基础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杉木90年代的研究进展Ⅲ.杉木病虫害与材性研究综述及其研究方向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综述 90年代杉木研究在病虫害、材性及加工利用方面的进展情况 .并对今后杉木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进行了探讨 :包括杉木林的可持续经营、栽培制度、杉木人工林的生产潜力、多目标选育种、杉木木材的利用开发及基础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杉木研究进展(2000-2005) Ⅱ.杉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经营、计测、木材加工利用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2000-2005)杉木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经营、计测及木材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报道老杉木和杉木优良无性系杂交试验的结果 . 1 0 a连续试验结果表明 :老杉木和杉木优良无性系互作为父母本的各杂交组合 ,在树高、胸径 (或地径 )、材积、冠幅、侧枝数、分枝角度等性状上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从参试的 34个杂交组合中选出三 5 4×闽 1、王台×三 66等 9个组合表现较好 ,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 .老杉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利用老杉木作为杂交亲本时以杉木优良无性系为母本、以老杉木为父本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
10.
11.
云南杉木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彝良产杉木物理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彝良产杉木的物理力学性质,测出其晚材率和气干密度比云南其它地区所产者均高,而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顺纹抗拉强度等有明显的降低,不符合木材密度与各强度值间的回归方程。此外,还进行了彝良和西畴产杉木纤维胞壁的纤丝角的测定。结果发现彝良产杉木纤维胞壁的纤丝角比西畴产者大9.7°,从而得出杉木的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顺纹抗拉强度等随着纤维角的增大而明显地减小。 相似文献
12.
杉木人工林能量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研究了杉木人工林的热量收支平衡的各个分量。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林冠反射率的年变化为0.15—0.25,最大值在一年中的8—9月份,最小值在2月份。系统的蒸发散消耗掉了净辐射80%的能量。对于净辐射的日变化来说,林内较林外大。并且一日中,林内的正净辐射时间集中。林内净辐射的日变化曲线上来看,净辐射增加和减小都很剧烈,这样使得林内在一天中10点钟以前很凉爽,以后,很快变得闷热,16点以后,闷热感又很快消失。土壤导热率受着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特别受着水分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Fuzzy数学原理,介绍一种按立地条件适宜度对杉木的立地生产力水平和杉木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进行预测的方法。首先确定立地因素适宜杉木生长的隶属函数,然后将林地的一系列立地因素数据转换为一组Fuzzy集合,从而根据Fuzzy贴近度原理,确定杉木林地的立地生产力水平。再以杉木的地位指数为依据,并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对各林龄的杉木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杉木苗期氮磷钾营养及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最优化设计安排了氮磷钾三因素五水平(分别为氮:0.0,0.5,1.0,1.5,2.0;磷:0.0,0.3,0.6,0.9,1.2;钾:0.0,0.4,0.8,1.2,1.6g/桶)的肥料试验,供试土壤有效氮、磷缺乏。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配合适宜的N_3P_3K_1,N_2P_4K_4及N_1P_3K_3氮磷钾肥利用率较高或最高,氮过多磷不足则氮肥利用率低,导致氮肥浪费并且抑制杉苗生长和生理活性;磷肥可明显促进杉苗对氮肥的吸收。多数生长、生理指标与杉苗针叶全氦、全磷、全钾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抛物线关系,据此进行营养诊断可得到较客观的结果。采用综合诊断施肥法(DRIS)可诊断杉木各苗期的营养平衡状况及定量地判断需肥程度和顺序,合理制订各苗期针叶养分的适宜比值。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得到了一个较完整的杉苗营养诊断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云南杉木木材纤维胞壁纤丝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利用偏光显微镜对云南不同地区,不同坡向和插条繁殖生长的杉木木材纤维弦壁纤丝角的测定,并对杉木的纤丝角与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杉木纤丝角的变异较大,它与力学性质有一定关系。随着纤丝角的减小,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顺纹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明显地增加。因此,杉木的品质评定应将纤丝角作为重要的因子。 相似文献
16.
酸铝对杉木根DN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杉木水培试验,研究酸性条件下不同铝浓度对1年生杉木根DN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pH条件下,随着水溶液中AL^3+含量的增加,杉木新根DNA水解液中AL^3+含量增加,DNA合成减慢,根重降低;在相同AL^3+浓度条件下,随pH升高,DNA水解液中AL^3+含量降低,DNA合成加快,根重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以花芽数和球果数的系统抽样为基础,采用可见半面树冠法和信息段法分别建立了杉木种子园单株球果产量的预测模型,并利用球果切开法建立了球果种粒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可见半面树冠法预测单株球果产量简便易行、精度较高,最佳信息段法预测精度较高、适用性强,球果切开法能估测全球果的饱满种粒数、空粒数和涩粒数,同其它方法结合使用可预测种子产量和质量等级。各类预测模型的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杉木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闽北地区杉木丰产林110块样地的经营密度,应用半峰宽公式计算其合理经营密度。结果表明,最大密度模型的合理经营密度为0.64~0.88,最大密度线模型的合理经营密度为0.62~0.89;两种模型的经营密度经u检验表明没有显著差异;符号检验结果表明,两者的合理经营密度都适用于闽北地区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密度管理。 相似文献
19.
定点观察表明,3月中旬旬平均气温达8.1℃时,杉木落针病病菌赵冬子囊盘开始释放子囊孢子。4月份旬平均气温为16.6-20.1℃,病叶上子囊盘的数量急剧增加。病菌菌丝体在PDA,蛋白胨蔗糖和杉木叶剪汁蔗糖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生长最适温度20℃,最适pH为5.0。 相似文献
20.
杉木人工林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慈禄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1999,(3)
本文以福建省顺昌县三种立地条件下的 2 4年生杉木人工林木材为对象 ,首次分别建立了三种立地条件下以及不考虑立地条件下杉木人工林木材密度与纤维长度随生长因子中的生长轮年龄和年轮宽度的一系列回归模型 ,并进行回归显著性检验 ,为杉木人工林木材材质的早期预测和定向培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