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从品种上解决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低产问题,开展良种选育研究,按着优树选择、优良无性系鉴定和区域试验程序选出单果籽粒多,单粒大,产量高,抗性强的文冠果良种"辽富1号"。提出大穴整地,水肥调控,密度调整,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等配套高效栽培技术。良种和技术应用于生产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促进我省文冠果生产和产业快速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省延安地区,文冠果资源十分丰富,但均系野生,处于自生自灭状态,遗传品质差,产量低。发展文冠果必须从良种选育及栽培技术两方面着手。为了研究外地良种(优树及优良单株)在延安地区的适生性,以便给进一步建立采穗圃及无性系良种园打下基础,我们于1979年秋至1980年春,先后从辽宁西部辽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内蒙古东部昭盟林科所、乌丹经济林场,内蒙古  相似文献   

3.
以观赏型文冠果为研究对象,利用3年的时间,通过花期物候观测、生长状况调查等方法,重点从花色、花期、花香等方面进行选优,以得到观赏价值较高的文冠果观花优树。结果表明: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文冠果单株花期15~20d,整个林分观花期可达30余天,具有金红、白雪、泛阳3个花系、3种花色和6个观赏类型。通过观测研究共选出15株观花优树,作为良种快速繁育采条、嫁接、组培的优良种质树,为观赏型文冠果良种繁育与推广做好良种资源贮备。  相似文献   

4.
辣木优良家系选择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红河洲2011年从印度引入PKM1辣木种子,进行了实生播种,培植实生苗种植,种植当年就开花结实,并从后代中依据2年的观测资料和优树选择的有关技术标准及规程,初选出辣木优树10株、复选出7株。最后对复选出的7株优树进行了遗传测定,通过遗传测定试验,最终选育出辣木优良家系1个,选育出的优良家系于2016年通过云南省林木良种审(认)定委员会认定,获得良种证书编号,可作为红河州重点发展的辣木良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2000年从云南省红河州大围山采集云南金花茶种子,进行实生播种,培植实生苗种植,种植后5年开花结实,从后代中依据3年的观测资料和优树选择的有关技术标准及规程,并参照陈俊愉1986年百分制评选金花茶优良植株的方法,初选出云南金花茶优树12株、复选出6株。最后对复选出的6株优树进行遗传测定,通过遗传测定试验,最终选育出云南金花茶优良无性系1个,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于2016年通过云南省林木良种审(认)定委员会认定,获得良种证书编号,可作为红河州重点发展的金花茶良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2012年,北京市绿化基金会承担了"首都百万亩造林科技支撑工程"课题的子课题,为北京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选育具有高观赏价值、耐旱低耗水、抗污染、抗病害的优良品种。观赏型文冠果的选育与推广应运而生。两年多来,课题组先后完成了建设文冠果良种繁育圃、选育优质文冠果树苗、栽植文冠果试验示范林和总结技术模式任务。本刊现将有关科研成果汇编刊发,望其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2012年,北京市绿化基金会承担了"首都百万亩造林科技支撑工程"课题的子课题,为北京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选育具有高观赏价值、耐旱低耗水、抗污染、抗病害的优良品种。观赏型文冠果的选育与推广应运而生。两年多来,课题组先后完成了建设文冠果良种繁育圃、选育优质文冠果树苗、栽植文冠果试验示范林和总结技术模式任务。本刊现将有关科研成果汇编刊发,望其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2012年,北京市绿化基金会承担了"首都百万亩造林科技支撑工程"课题的子课题,为北京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选育具有高观赏价值、耐旱低耗水、抗污染、抗病害的优良品种。观赏型文冠果的选育与推广应运而生。两年多来,课题组先后完成了建设文冠果良种繁育圃、选育优质文冠果树苗、栽植文冠果试验示范林和总结技术模式任务。本刊现将有关科研成果汇编刊发,望其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探索文冠果组织培养的规律,通过组培提高其优树繁殖系数,以满足生产上对文冠果优树苗木与日俱增的需要。为此,我们从1980年5月开始对文冠果嫩茎、茎尖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现已诱导出绿苗895株和具有根、茎、叶的试管苗80株,并已获得移  相似文献   

10.
八角的遗传多样性与良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就我国八角的遗传多样性与良种选育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我国八角良种遗传改良的方向.认为我国八角栽培历史悠久,在自然选择下,其树形、分枝习性、叶、花、果实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遗传多样性丰富.目前,只有广西和云南进行了果用林优树选择,广西共选出128株优树,云南共选出18株优树;叶用林优良品种选育跟不上现实的需要.今后八角的良种选育将以优树选择为主,积极开展杂交育种,采取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技术以培育新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优树子代测定是提高良种选育效率,缩短育种周期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进行建设种子园的单位,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中湾油松良种基地,在建设种子园的同时,就进行了油松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为开展多世代育种,估算种子园增产效益,进行优树早期选择,提供了基础数据,做了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岑溪软枝油茶(Cenxi soft-branch Camellia oleifera)一代和二代优树筛选,选出优良单株98株,其中特优株36株,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36个特优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单果重、鲜出籽率和果油率3个主要性状指标上,2代优树显著优于1代优树,分别提高了21.01%、7.11%和5.11%,且2代优树中特优株的比例高达47.06%,能选育出优质良种的几率更大。鲜出籽率与干出籽率、果油率与干出籽率以及果油率与干出仁率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7.90%,对3个主成分进行加权综合,得出各特优树的综合得分,其中jp2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13.
分析山杏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及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是良种资源选育。划分了优良资源选育的目标类型,制定了选育方案。2 a来在花期和果期初选优良单株160个。分析95个果期优树样品调查和测量数据,筛选出6个较好优树个体。  相似文献   

14.
文冠果优树采穗圃的建立及管理技术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全国各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ilaBunge)栽培区自1973年以来,相继开展了优树选择工作,并初步选出了一批优树。这些优树与对照树相比较,均具有明显的丰产性状,如能在生产上迅速发挥作用,对提高文冠果的产量,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现有优树可采的接穗有限,接穗供不应求,尽快建立文冠果优树采穗圃便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所于1979年开始进行了文冠果采穗圃的建立及管理技术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整理成文。一、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林业网2017年12月6日讯辽宁省林木良种审定会在沈阳市召开,省干旱所选育的文冠果良种"辽红1号"通过辽宁省专业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专家组听取了辽宁省干旱所对"辽红1号"良种选育情况汇报,查阅了良种认定申报材料。经质询答疑后,专家组一致认为辽宁省干旱所选育的"辽红1号"是优良园林绿化树种,景观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适宜在朝阳、阜新、锦州、葫芦岛等辽宁省大部分地区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观赏型文冠果良种繁育与推广课题"对观赏性文冠果进行观测研究,观花筛选母树,精心选育良种,收集种质资源,典型试验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果。一、研究课题概况本文从文冠果的观赏特性出发,专题研究其花型、花色及观赏价值,这在北京地区乃至全国尚属首次。八达岭林场文冠果种质树筛选地点位于北分场12林班内,规格有3年生苗、6年生苗和8年生苗,金红系文冠果全部为嫁接苗,白雪、泛阳系文冠果为实生苗。通过观花选优从中选出适合首都平原造  相似文献   

17.
对通辽地区文冠果现有林经济指标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在八仙筒林场及章古台村51年生文冠果大树中,筛选出全部经济性状均达到优树标准丰产稳产的优良单株4棵;每棵优树5年内平均树冠投影面积、种子产量分别为0.353、0.307、0.312、0.291 kg/m~2,且4株优树从未歇枝,连续丰产。  相似文献   

18.
甘南州林木良种化途径的探讨杨宗明,李俊臻我州林业科技工作者,从六十年代开始,在林木良种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开展了良种选育、引种、建立母树林、种子园等科研活动。在良种选育方面,原大夏河林业总场选出云杉优树15株,双岔林场选出云杉优树22株,舟曲县...  相似文献   

19.
文冠果系是一种抗寒耐旱的野生木本油料树种,种子含油率36%,是我省重要木本油料树种之一。解放后我省各地有了大量栽培。由于它经过长期的自然杂交,产生一些优良单株,从个体的长势以及种子产量差异很大。在优树选择的基础上,为改劣为优,变低产为高产,迅速扩大优树栽培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近年来我们除了用优树种子有性繁殖外,还采用了各种嫁接方法进行了无性繁殖。今将文冠果的高接换头介绍如下:一九七四年我们用文冠果优树,一年生结果枝做接穗,十四年生低产的文冠果树做砧木,进行了高接换头,效果良好,其调查结果如表一:  相似文献   

20.
安徽江淮油茶‘凤阳1~6号’选优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安徽江淮地区无油茶良种推广的问题,自2007年以来,在安徽油茶分布的最北缘凤阳县,开展油茶优树选育工作。经过资源调查、初选、复选后,于2011年筛选出‘凤阳1~6号’6个油茶优良单株。这6个优良单株平均单果质量为16.99 g,平均株产量9.62 kg,鲜出籽率为45.22%,干籽率为62.41%,出仁率为69.17%,仁含油率为51.45%,果油率为10.1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0.3%,单位产油量0.13 kg/m2,各项指标均达到我国油茶优树的选择标准。该系列油茶优树的选出为安徽江淮地区乃至我国油茶分布的北缘地带发展油茶提供了良种培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