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记载鼠类44种,兔类8种,合计啮齿动物52种,占我国记载种类24.5%。鼠类发生面积234.9万hm~2,占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12.4%;兔类发生面积37.4万hm~2,占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2.0%。本次普查摸清我国林业鼠类、兔类的主要种类、分布范围、发生危害,为科学制定防控对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记载真菌类有害生物722种,发生面积270. 74万hm~2,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10. 95%。本次普查基本摸清了我国真菌类林业有害生物的主要种类及数量变化、分布范围、危害情况,为科学制定防控对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2014—2017年对南充市进行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8.914万hm~2,虫害发生面积6.532万hm~2,病害发生面积2.056万hm~2,有害植物发生面积0.326万hm~2。本次普查详细调查了南充市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寄主植物、发生面积和具体分布情况,发现主要林业有害生物33种,其中虫害19种,病害12种,有害植物2种,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和防治提供了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油松枯萎损失的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枯萎是 90年代以来在辽东、辽南和辽北等地区普遍发生的病害 ,目前 ,全省发生面积已接近 5~ 6万hm2 。文章采用树干解析方法 ,计算出单位面积上 0~Ⅳ级病木生长损失量 ,通过推算 ,计算出全省各地区因油松枯萎所造成的材积损失及经济损失 ,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掌握万州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在确定普查范围及对象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普查技术方法,全面调查辖区内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万州区共发现林业有害生物种类184种,包括虫害142种,病原微生物39种,有害植物2种,线虫1种;全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累积面积1.7万hm~2,其中成灾面积467hm~2。  相似文献   

6.
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记载有害植物类29目53科240种,其中外来有害生物或原产地是中国以外的种类有29科93种,占此次普查记载种类的38.75%。我国林业有害植物发生面积162.10万hm~2,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8.54%。本次普查摸清了我国林业有害植物的主要种类、分布范围、危害类型,为科学制定防控对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赤峰市4种主要食叶害虫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年,赤峰市森林面积为299.07万hm^2,森林覆盖率为35.3%,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9.06万hm^2,虫害发生面积为8.04万hm^2,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的88.74%,主要食叶害虫发生面积为5.80万hm^2,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的64.02%。文章介绍了赤峰市人工林中常发性的油松毛虫、落叶松毛虫和偶发性的舞毒蛾、山楂粉蝶等4种主要食叶害虫发生规律,总结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张掖市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有效监控,于2014年4月—2016年10月开展了其种类及发生情况的全面普查,结果表明:张掖市林业有害生物共计87种,其中本土86种(虫害52种,病害20种,有害植物10种,鼠类1种,兔类1种,螨类2种),合计发生面积8.3万hm~2;外来林业有害生物1种,发生面积0.14万hm~2,成灾面积59hm~2。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油松萎损失的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枯萎是90年代以来在辽东、辽南和辽北等地工普遍发生的病害,目前,全省发生面积已接近5~6万hm^2。文章采用树干解析方法,计算出单位面积上0~Ⅳ级病生长损失量,通过推算,计算出全省各地区因油松枯萎所造成的材积损失及经济损失,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赤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松毛虫在辽宁省主要分布于辽南及辽西,与落叶松毛虫和油松毛虫混合发生,辽东、辽北等地虽有分布但数量较少,为油松、赤松、黑松及樟子松的主要害虫之一。本文利用多年累积的观察资料,对其幼虫的龄期、取食量、蛹重与产卵量的关系、卵的孵化规律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详细地报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制定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沾益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和省市主管部门的要求,沾益区林业局于2015—2016年开展了全国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共设踏查线路223条,踏查点1 872个,踏查面积达132 840 hm~2;发现主要林业有害生物53种,发生面积为4 418 hm~2。文中介绍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分析其发生特点。认为,云南松切梢小蠹受害面积仍居高不下,经济林有害生物发生范围及种类均有所增加。针对普查结果提出加大检疫监测力度,注重防控体系建设,注重检疫队伍建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巍山县于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进行了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此次普查共发现主要有害生物21种,涉及10个乡镇,危害面积2.099万hm~2,占林地面积的14%,其中受病害危害面积0.503万hm~2,受虫害危害面积1.158万hm~2,受有害植物危害面积610万hm~2,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面积0.378万hm~2;苗圃受害面积11.1 hm~2。获得了各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危害、寄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藉此提出了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湿润度对红松人工林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对辽东、辽南、辽西、辽北的气象因子和红松人工林的生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辽宁东部和北部湿润度偏大,西部和南部湿润度偏小。湿润度在0.7以上的辽东地区,红松人工林生长旺盛,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势都最佳;湿润度在0.5左右的辽南、辽北地区,红松人工林能正常生长;湿润度在0.3左右的辽西地区,红松生长不良,保存率50%左右,不宜发展红松。  相似文献   

14.
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记载昆虫类有害生物5 055种,发生面积1 142.82万hm^2,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60.23%。本次普查基本摸清我国昆虫类有害生物的主要种类、数量变化、分布范围、危害情况,以及新增的昆虫类外来有害生物情况,为科学制定防控对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是当代林业发展的时代重任,也是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的长远之策。云南是一个林业大省,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繁重的一个省。2005年是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最艰苦的一年:一是由于罕遇持续高温、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首次高达600余万亩,占全省有林面积的3%,创历史新高;二是蛀干害虫小蠹虫发生面积近200万亩,在滇中、滇东、滇西北地区危害最甚,形成了全省第二个钻蛀虫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高峰;三是重大外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传入,给林业有…  相似文献   

16.
丹东素有"辽东绿色屏障"之称。据最新辽宁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成果显示,丹东市森林资源总量增加,林业用地面积为1515.9万亩,比前期增长2.7%。其中有林地面积1441.5万亩(列全省第一位),活立木蓄积量为4529.41万立方米(列全省第二),森林覆盖率达到65.9%  相似文献   

17.
红塔山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于2014年11月—2016年7月对辖区内5 133.4 hm~2林地进行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普查结果表明,辖区内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共33种,其中造成危害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9种。结合普查结果,对9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分布情况、危害特点等进行分析,认为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灾害性天气时常发生是造成林业有害生物持续发生和蔓延的主要原因。提出改善林分结构、营造混交林、加强监测和除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区域和生态条件对红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辽宁省不同区域和生态条件下红松人工林的生长情况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人工林在湿润度为0.6以上,土层厚度60cm以上,海拔在350m以下,生长迅速,表现优异;在湿润度在0.4~0.6之间,土层厚度40~60cm,海拔在800m以下,生长良好;湿润度在0.4以下,土层厚度<40cm,海拔在800m以上,生长不良。不同区域红松林生长顺序为:辽东>辽北>辽南>辽西。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分析2003年及2015年两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数据,得知在10余年间,安顺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从19种增加到64种,分布面积从134326.9hm~2减少到52557.5hm~2,危害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变化与寄主数量增加和林业产结构调整关系密切;分布面积和危害程度变化与人为防控措施的干预直接关联;外来有害生物风险等级较高,已对生物多样性形成较大威胁。同时对林业有害生物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14—2016年,富宁县组织力量对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危害和寄主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普查。结果表明,富宁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27种,其中外来林业有害生物4种(省外传入2,国外传入2),本土林业有害生物23种;按类型分:虫害10种,病害14种,有害植物3种;发生面积2 082.2 hm~2。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力量、强化检疫监管,林业产业发展注重树种选择和营造混交林等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