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疆阿勒泰林场林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阿勒泰林场林地保护与利用存在着地域性分布明显,树种单一,稳定性差,林牧矛盾突出、林地管理缺乏规范等问题。提出实行用途管理,进行森林保有量规划,根据生态脆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以及林地生产力等指标对林地资源进行系统评价和定级结果:特殊保护(Ⅰ级保护)面积占林地面积的41.2%、严格保护(Ⅱ级保护)面积占27.3%、重点保护(Ⅲ级保护)面积占31.5%、一般保护面积(Ⅳ级保护)为零。根据以往各类规划中的定位,将林场划分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2个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2.
根据钟山县的自然环境条件,结合县域林地保护利用基本情况,将全县林地划分为东北部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林区、西北部针叶用材林及乡土阔叶林发展区、中部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南部工业原料林及特色经济林区共4个功能区,对各区域林地保护利用方向、规划目标以及差别化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并提出严格保护林地,保护北部生态屏障区、江河沿岸及重要水源区,加强中部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支持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布局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绥宁县自然环境条件,结合林地保护利用现状,按照主导生态功能和林地保护利用方向,将全县划分为9个林地功能分区,根据各功能分区的特点,确定林地保护利用方向,提出对林地实行差别化管理与宏观调控的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以林地的自然属性和经营条件为主要依据,利用地形、土壤、植被因子,采用定性评定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定林地生产力等级,并结合交通区位等指标,按照国家林业局《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的要求将林地质量划分为Ⅰ、Ⅱ、Ⅲ、Ⅳ、Ⅴ等5个质量等级。实行林地质量等级综合评价。基于林地质量等级,实施林地分等使用、差别管理,差别补偿。1林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根据与森林植被生长密切相关的地形特征、土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神木县确定为陕西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修编试点单位。按照"通知"要求,在最新林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上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情况和成效,分析新形势下林地和森林保护管理新要求,剖析林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修编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文本,为下一轮规划编制探索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LYT 1955-2011)和《湖南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操作办法》等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对湘西自治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的技术环节与方法作出了新的探索,促进了本地区林地落界工作经济、快速、准确的完成,为今后林地落界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长沙市城乡规划局、长沙市园林局等单位联合发布了《长沙市规划区林地、绿地、湿地、水域生态资源保护办法》(简称《办法》)。自此,长沙境内规范区生态资源的范围有了明确的界定,林地、绿地、湿地、水域等自然风貌保护和利用也有了具体的管理细则。依据《办法》,内五区0.2公顷以上、都市区0.33公顷以上、其他市县1公顷以上林地,及公园、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中的所有林地都被划为林地生态资  相似文献   

8.
陈彪 《湖南林业》2012,(11):45-45
2012年9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函【2012】213号文件批复了省林业厅上报的《湖南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湖南林地保护和利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规划》是指导湖南省林地保护利用和管理的纲领性文献,是依法保护利用和管理林地的基本准则。《规划》的实施,必将对湖南省林地保护利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湖南省人民政府强调: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林业局《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附录B林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利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调查资料,对保护区林地质量等级综合评价。在保护区812 969.11hm~2林地中,林地质量等级为Ⅱ级的林地3 068.45hm~2,占林地总面积的0.35%;Ⅲ级面积483 833.07hm~2,占59.51%;Ⅳ级面积288 169.95hm~2,占35.45%;Ⅴ级面积37 897.64hm~2,占4.66%。林地质量等级为Ⅲ级和Ⅳ级的林地占绝大部分,二者合计达94.96%。通过加强保护和封山育林、适当造林、有害生物防治,调整林地树种结构、龄组结构,提升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五寨县林业发展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山西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技术方案》和《山西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技术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五寨县的自然地理和林地资源等实际情况,将全县林业发展的生态功能区划分为东西两梁防风固沙林区、南山水源涵养林区、西北山水土保持林区、中部平川农田防护林区4个区,并分别论述了各功能区所辖区域及特征.  相似文献   

11.
济源市林地保护规划中补充林地的来源及保护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保护规划,是依法保护林地资源,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土安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确保林地规模适度增长,林地生产力明显提高"的目标,科学补充林地资源是规划的基础和关键。从济源市自然、社会、经济实际出发,科学地阐述了补充林地的来源和保护利用措施,为规划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友多 《防护林科技》2012,(6):78-81,84
分析了福建省林地资源的基本现状与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林地保护等级划分的原则要求,结合全省林地的生态脆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林地生产力及商品林经济重要性等指标,对林地进行系统评价定级,将林地保护等级划定为4个等级保护;依据林地上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林业产业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区域间差异性和区域内的一致性,将全省林地划分为4个功能区,探讨提高各自保护利用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贯彻落实生态立区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宁夏行政区域内自治区级湿地公园的设立、规划、建设、保护、利用和监督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国家湿地公园的设立、建设和管理,依照《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资源为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上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应包含区域内所有的林地、林木和森林,能为林地保护利用、林业规划编制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实际应用中,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却未能包含所有的森林资源,未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比较现有的林地概念,分析了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中森林资源不全的原因,并提出了区划森林资源时应“地”“林”分离,规划林地时应完善《土地分类标准》中的林地分类,将土地分为农用地、生态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四类等相关建议,以切实发挥森林“一张图”在林业保护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陕西林业》2011,(2):46-46
陕西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做好我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立即启动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特别组建了“全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QQ群,方便各市、县及时沟通交流,并对各科室进行了培训,要求严格按照《纲要》和规范要求。做好所承担的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为加强林地保护利用管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落实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的庄严承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编制出台了《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相似文献   

17.
分析福建省永安市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在预测供需趋势的前提下,制定林地保护利用的目标和方针、进行林地利用分区、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有林地逆转非林地、统筹安排各工程建设用地等技术要点。当今世界,人类面临人口、粮食、能源、资源与环境五大问题,均直接或间接与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有关,林地是一种林业资源,是一种环境,更是社会生产要素之一,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托基础。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目的是为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改善当地生态经济环境,以及强化使用林地的宏观调控,协调各部门和各产业之间使用林地矛盾,促进林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使之既能尽量减少林地消减,以满足林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又能确保各项工程项目建设需要,以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对福建永安市2003年开展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践,研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已经2015年2月15日国家林业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和审批,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促进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是指在林地上建造永久性、临时性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改变林地用途的建设行为。包括:(一)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占用  相似文献   

19.
孙建 《防护林科技》2014,(1):105-106,110
嘉荫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按照《黑龙江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通知》和《黑龙江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大纲(2010-2020年)》要求,编制了《嘉荫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明确了全县林地保护利用的目标、战略、任务以及各项具体措施,科学合理地划定了林地范围界线。  相似文献   

20.
建湖县森林资源具有林地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林业产业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建成林业生态体系等特点。分析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阐述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目标、任务以及实行林地分级保护,控制用途改变,补充林地等原则。据此,将全县林地划分为东北部防用结合林区、中部城郊生态防护区和西部水源涵养林区,并提出完善林地规划体系,强化林地保护力度,提高林地管理水平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