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举了辽西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引进的主要用材林、经济林、灌木林树种。分析了主要用材树种和灌木衰退、死亡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提出了经济林发展应选择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2.
开发优良灌木树种,促进辽西地区灌木林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开发灌木树种的必要性,灌木树种开发利用状况、应用前景、开发途径。开发灌木树种,促进灌木林的发展,对辽宁西部地区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春季风沙较大,由于气候原因,适合辽西地区生长的绿化树种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辽西地区绿化树种的调查分析,确定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的原则,对不同的绿地,不同用途的树种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辽西地区3种落叶栎树抗旱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西地区树种单一,阔叶乔木树种尤为缺少。增加树种多样性,改善树种结构是辽西林业建设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在半干旱的辽西地区,树种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树种的抗旱性。对蒙古栎、辽东栎、麻栎3种落叶栎树的根系分布、叶片解剖结构和水分生理特性的研究表明,蒙古栎和辽东栎抗旱性差异不大,但都强于麻栎。造林时应优先选择蒙古栎和辽东栎,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考虑选择麻栎。  相似文献   

5.
辽西地区林业现状及可持续经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西地区林业资源现状的分析,总结出辽西地区林区发展中存的主要问题:即树种单一、病虫害严重;林种结构不合理、综合效益低下;林分生物多样性严重减少、生态效益差。并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辽西地区的实际状况,提出了21世纪辽西林业可持续经营的途径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分析朝阳市灌木林相关因子特征,划分灌木林退化等级,提出保护优先、人工促进的近自然修复原则。采取更新、择伐、抚育复壮、综合修复等技术,达到灌木林综合盖度进一步提高,旨在为辽西地区灌木林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辽西半干旱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辽西半干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针对辽西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土壤瘠薄、生态环境恶劣的实际情况,利用适地适树理论、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树种的选择、配置和生态效益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宜辽西半干旱区各类型的立地类型特征、基本技术思路、主要树种、造林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辽宁西部地区特色经济林开发利用前景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适宜辽西地区发展的黑果腺肋花楸、红醋栗、桤叶唐棣、大果沙棘、钙果、平欧杂交榛子等特色经济林树种特性、应用前景和开发利用途径。在辽西困难立地条件下,开发利用特色经济林树种,可以达到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冠果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冠果作为我国北方传统的木本油料树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林树种和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其栽培管理及其产业发展前景逐渐被人们看好。文章依据辽西半干旱地区文冠果育苗和造林的生产实践,对已有的文冠果栽培技术进行集成与创新,提出适宜辽西地区生产的文冠果培育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实现了生态、社会效益的提高。随着工程的开展,造林地条件越来越差,造林树种的选择要具备多样性和稳定性,而且需要在建设区内通过近自然经营理念适地适树,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加强灌木林的营造。文章从灌木林的发展现状出发,指出了灌木林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灌木林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的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辽西半干旱地区地貌和干旱缺水的气候条件,造成了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和土壤贫瘠现状。半干旱地区的树种选择和营造混交林的树种合理配置是辽西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恢复植被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文章根据多年从事项目造林的实践和研究,提出了油松针叶树种与其他树种营造混交林的可行性,为造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辽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导致了沙尘频起、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加之历来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因此防风固沙与水土保持就需要格外的重视。针对辽西地区自然特点和种植模式混杂多样的现状,依据地貌加水热条件的分异规律,兼顾天然林区划,将辽西北划分为17个地区,在国家森林资源一类清查与辽宁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该地区8种典型树种组进行评价,选出了各地区防风固沙与水土保持效果好的树种组,其中阜新县、建昌县、龙城区、喀左县、兴城市和南票区最优树种组为栎林组,龙港区和建平县为落叶松组,太和区、凌源市和彰武县为油松组,北票市、绥中县和朝阳县为刺槐组,康平县为樟子松组,义县和连山区为慢生杨组。研究结果对辽西北干旱地区树种选择提供了基础,并对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灌木林主要生态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对灌木林地资源的作用与功能分析,阐述干旱半干旱地区各种灌木林资源的重要作用,如灌木林对小气候效应、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等方面的具体功能,目的是引起人们对灌木林自然资源的重视和关注。众多灌木林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极其重要的造林树种,是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中重要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4.
辽西地区多为半干旱地区,土壤退化,环境问题较为严峻。为更好地了解种群与环境分布关系,本文调查了辽西地区的环境与植被状况、国内外群落与环境关系研究的方法技术发展趋势与特点,并对辽西地区优势树种分布与环境关系研究的分析方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以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持续发挥为目标,确立了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最适林带结构,筛选出适于该地区更新的针、阔叶树种,更新年龄、更新方式方法,为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红莓是集食用、药用和生态价值一身的优良浆果经济林树种,在辽西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此,该文在2000年以来引进红莓生产实践基础上,总结归纳了秋果型红莓栽培管理技术,为辽西地区红莓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灌木资源与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统计分析了内蒙古灌木资源质量及其分布、各主要树种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同时,对灌木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价,明确了灌木林在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中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辽西地区水土保持林发展过程的回顾,总结出辽西地区现有水土保持林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树种结构简单、林分生产力低、多样性指数低等。从可持续发展经营的角度出发,应用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结合森林等级理论以及相关生态学理论,确定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和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增高,对于生态环境也越来越重视。辽西地区荒山较多,缺乏植被使荒山产生态效益差,还导致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辽西地区的荒山造林工作出发,通过树种选择、种植方式、造林规划和抗旱工作等几个方面出发,对如何提升荒山造林的有效性和树种存活率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辽西地区侧柏人工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为常绿树种,全国各地分布广泛,因其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不耐水淹、抗有害气体能力强等特点,一直成为我国丘陵山区及沙地绿化的重要树种,侧柏属于辽西地区常用的乡土树种,通过作者广泛的实地调查研究,提出了辽西半干旱地区侧柏人工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