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诱入蜂王的方法有直接诱入、间接诱入和合并蜂群等方法。直接诱入法:事先将老、劣蜂王除掉为无王群,或提出老子脾数框装入蜂箱放置新位,让老蜂飞回原箱而留下幼蜂。诱入蜂王前对蜂群喷烟,在蜂群混乱中将蜂王体上涂蜜后直接放入巢门(框梁、脾上均可),再观察脾上的蜂是否围王;或箱外观察出入巢门的蜂是否正常,如巢门无蜂进出或有受伤蜂  相似文献   

2.
蜂群一旦失去了蜂王时,必须另行诱入一只蜂王,使它继续担负繁殖后代的任务,维持群势,不致灭亡。诱入蜂王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我场近20年来采用直接合并,不论蜜源盛衰都可成功。当发现蜂王丧失后,要马上进行一次详细的检查,将正在改造或已成熟的王台全部毁掉。再将已选择好的产卵蜂王,连脾带蜂  相似文献   

3.
<正>一、巢门诱入法在傍晚,从交尾群中带脾提出开始产卵的蜂王。把此脾平放于失王群蜂箱的起落板处,有王面朝上,用手指轻轻驱赶蜂王,当蜂王爬上蜂箱的起落板时,立即把巢脾拿开,返还原蜂群,蜂王会自动爬进蜂箱。二、带蜂诱入法  相似文献   

4.
诱入蜂王的方法:中蜂新法饲养,因蜂群失王,更换老劣蜂王,或进行人工分蜂等都需要诱入蜂王。诱入蜂王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直接诱入和间接诱入两种:一般在大流蜜期,蜂群失王1~2天可采用直接诱入的方法。诱入之前4~6小  相似文献   

5.
<正>蜂群的蜂王突然丢失,或蜂王衰老、残伤、产卵力下降需要更换,在人工分蜂组织新蜂群时,以及引进优良种蜂王时,都要诱入蜂王。诱入蜂王可采取诱入器和新蜂箱两种方法。1.全框诱入器诱入法把有蜂王和蜜蜂的巢脾装入全框诱入器,脾上要有一些贮蜜,关上上面的盖板,放进无王群里,经过3~4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通过实践在诱王与合并蜂时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结果是完全可靠,又不影响蜂王产卵,基本上没有出现围王和互相残杀等现象。方法是:一,诱入前将蜂王饥饿四小时,诱入蜂群除去劣王和王台。诱入前先将蜂群巢脾距离分开三厘米宽,然后将浓蜜水喷在巢脾上,使其每脾工蜂都有蜜糖吃,再将脾距移回原位。这时,将蜂王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给无王群诱入新蜂王,还是给生产群介绍1只优质蜂王,或者是从良种场购来的新种王诱入本场蜂群,几乎都采用将蜂王装入王笼扣在诱入群中部的蜜脾上,过一两天把蜂王放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谭健生 《蜜蜂杂志》2005,25(6):18-18
2003年6月,我饲养的8群意大利蜜蜂出现爬蜂,采用许多方法医治也没有治好,原80脾蜜蜂,10只蜂王,到2004年春繁时仅剩下1脾蜂1只蜂王,最后找出发生“爬蜂病”的原因是蜂种退化。为了恢复生产,我引入4个繁殖群,邮购山东省实验种蜂场的蜂王1只。在蜂王未到之前,学习了《蜜蜂杂志》有关“诱王”的文章,最后总结出“两步诱入法”:将季福标的巢础包王笼——介绍新蜂王[1],刘华兴的“杀蜂保王法”介绍蜂王[2]联合使用。第一步,用铁纱王笼挂入蜂路中间一天,并杀死笼外工蜂;第二步,换上巢础包竹丝王笼挂入蜂路中间,第二天检查时,蜂王已开始产卵。使用此…  相似文献   

9.
谈谈诱王     
我们知道,有无蜜源对诱王成功与否的影响很大,哪怕外界稍有蜜源,无论什么方法都容易成功。但在外界没有蜜源的情况下,能不能直接诱王成功?本人经过多年的摸索,采用直接诱王,效果较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在傍晚蜜蜂大部归巢后,将需换王的蜂群打开,将老蜂王取出,放在一个王笼里,然后挑选一个正有幼蜂出房、上面幼蜂多、适合蜂王产卵的老子脾放在一边。再从小群里把有新蜂王的巢脾拿来,捉住新蜂王放在手上,手靠近已挑好的老子脾,让新蜂王爬到上面去。稍观察一会儿,如果工蜂不咬新蜂王,(工蜂把新蜂王围成一圈没有关系,只要不咬就行。)就把这个脾轻轻放回群内,直接和其他巢脾靠好,不必间隔空隙,位置要在边蜜脾的里面,然后盖好。巢门口不发现叼出来死蜂,就是无问题,过一日就可打开蜂  相似文献   

10.
种蜂王与新产卵王过渡式直接诱入法邮寄来的种蜂王与新产卵王(子脾未封盖之前)要直接诱入生产群是很不易成功的,近年来,本人实践摸索出一种比较安全的新产卵蜂王与邮寄的种蜂王过渡式直接诱入法。现简介如下。在新王开始产卵或种王寄来的前11、12天,培养一些备用...  相似文献   

11.
赵永春 《蜜蜂杂志》2005,25(5):37-37
优质的蜂王可以大大提高养蜂经济效益。在饲养过程中如果对蜂王照顾不周,就会造成种王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意外死亡,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根据笔者的养蜂经验,现将如何延长种王的使用寿命总结如下。1正确的诱入方法一些养蜂者因诱入方法不当容易造成种王残疾或死亡,从而耽误了引种、育种的最佳时机。实践证明,利用幼蜂介绍蜂王这一方法是非常安全的。首先,在被介绍种王的巢箱里放入2~3张带幼蜂的老蛹脾和1张蜜粉脾,并向箱里抖入一定数量的幼蜂,然后将该箱搬到离蜂场稍远一点的地方,并且每隔一段时间挪动一次蜂箱的位置,待外勤蜂全部飞出以后…  相似文献   

12.
培养成功一只蜂王,从卵的移入到交尾产卵,大约需要20多天时间。所以蜂王诱入的成败是广大养蜂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我在多年的养蜂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二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蜂王直接诱入方法。一、将要淘汰的老劣蜂王从蜂群中连脾带王提出,将王杀死,然后立即从交尾群中将新王捉到蜂脾上,放回蜂群内,使蜂群毫无失王之感,诱入即告成功。但是,诱入的新蜂王在交尾群中产的子必须封盖,因为产卵已经封盖的新王体态从容,行动稳健。此种诱入方法最适合  相似文献   

13.
育王小技     
<正>育王框移他群寄养当谨慎有时因育王群生产需要或防分蜂,需将王台已封口的育王框移入他群寄养。若寄养群蜂王年青,寄养框放进后被寄养群工蜂咬破所有王台拖弃王蛹,则使分蜂处于被动。提王台不能马上介台介王若刚从交尾群中提走新王,随即诱入王台,则工蜂会啃、弃诱入的王台。应在诱入王台前2天提走蜂王,并提出其中的卵虫,在蜂群产生失王感而又无法再造王台的情况下诱入王台。处女王不宜直接介入已出房的处女王直接投入交尾群,若是连续使用的老交尾群,则处女王易被拖  相似文献   

14.
诱入蜂王是养蜂的一项技术措施,稍有失误,会给蜂群的繁殖或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提高诱入成功率,是养蜂者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术。诱入蜂王通常有直接诱入和间接诱入两种方法。即混合气味法、熏烟诱入法、酒精诱入法、沾蜜诱入法、两群蜂王直接互换法、  相似文献   

15.
我和一位蜂友饲养中蜂,诱入新蜂王的具体做法是:发现蜂群失王后,把拟诱入的蜂王从供王群提出,并连带5~10只陪伴工蜂关在王笼中,王笼外面用一块同等面积的网眼塑料布包住,放入接收群的两框之间,盖上蜂箱。2小时后轻轻开箱查看,王笼周围蜜蜂工作正常,不结团时即可开启王笼让蜂王自由上脾。如果王笼周围蜜蜂表现仍是异常,放王的时间则随之延长,最多48小时即可完成诱入过程。为了更安全起见,加网眼的塑料布前可用一小坨脱脂棉浸上一些蜜或糖,塞到王笼中作饲料,以防诱(广西来宾市维林新城二巷10号,广西来宾546100)入时间长了饿死工蜂和蜂王。将…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笔者摸索在凌晨直接诱入蜂王,成功率达95%以上。具体做法:在天刚亮时(一定要在外勤蜂出工以前),将已产卵一星期后的新蜂王,连脾提到无王群前,用手轻轻捉住蜂王翅膀,放在无王群巢门前10公分的地方(这样做是为了让蜂王爬进巢门前,能够镇静),让  相似文献   

17.
戴云树 《蜜蜂杂志》2009,29(4):25-25
补强蜂群,方法很多,但必须适当选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带蜂直接补蜂法.傍晚和清晨,从一群蜂中抽出带蜂较多的老子脾,直接补入另一群蜂中,称为带蜂直接补蜂法.适用于春季,特别是春繁期间.方法简单易行.注意事项:提脾时不要带走蜂王.  相似文献   

18.
我们研究多次使用杀螨剂防治蜂螨,对蜂王繁殖的影响。这项科研于1984年在吉尔吉斯畜牧科学研究院养蜂场进行。预先把相同的蜂群编成6组,每组3群蜂,蜂数、饲料和蜂螨感染程度相同。试验群全部为无王群,即是准备诱入产卵王的分出群。选用蜂王的最低重量为215毫克,蜂王接受成功后,在第2~3昼夜开始产卵。在第1组,所诱入的蜂王是由未用杀螨剂的哺育群所哺育的,此组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方法蜜蜂繁殖速度慢,自身保温能力差,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蜂数削减。下面介绍的蜜蜂春繁方法具有群势发展快,抗御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强和不拖子等优点。a. 抖蜂紧脾:早春或有“倒春寒”的年份,蜜蜂受低温或寒潮的袭击,产卵圈往往会受冻,对蜂王产卵十分不利。在春繁期间,将每两个蜂箱并列放在一起;在无风的傍晚,给每群蜂喂糖水(蔗糖与水为1∶1)300 mL。2小时后,待蜜蜂兴奋散团,箱内温度升高时即可进行抖蜂紧脾。紧脾时,只选留1张脾即可,多余的脾全部提出,这样能使蜂王快速产卵。一般蜂王在紧脾后1~3天即可产卵。b. 封箱保温:将紧脾后…  相似文献   

20.
蜂王储存库     
李继莲 《中国蜂业》2006,57(10):47-48
4-5框的核群是储存蜂工最好的地方,小蜂群适合单只蜂王产卵和在脾上活动。用囚王笼扣住蜂王并介绍到幼虫脾上,蜂王一开始产卵,就可去掉囚王笼,让蜂王在核群中自由活动。在介绍蜂王之前和介绍蜂王期间需要饲喂1:1的糖浆(外界没有流蜜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