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热线征答     
一发电机端电压升高是因为:发压时,铁心的饱和程度将随着电压电机的感应电势是和其转速的大小的增高而相应地增加,致使电压和成正比,当发电机转速升高,其感应磁通的波形发生严重的畸变,空载我想了解水轮机组问题,望子电势必然随之升高。另外,甩负荷后电流也相应增大。铁心饱和后,电压解答。(问题略)(江西叶建德)定子的电枢反应和漏磁通对发电机波形中的高次谐波值也大大地增叶建德同志:主磁通的祛磁作用消失了,这时发加。出现高次谐波有什么害处呢?你所提的四个问题,现简复如电机的感应电势等于全部的励磁电四引起用户电流波形的畸变,增…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低温环境下ISG技术柴油机起动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柴油机的起动阻力矩、最低起动转速和ISG电机工作特性等因素,确定了ISG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考察了极板结构、电解液温度对蓄电池容量的影响,研究了起动阻力矩与ISG电机功率、蓄电池容量之间的匹配关系,得到了起动阻力矩随环境温度、起动转速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减少板极厚度、增加板极高度,适当提高电解液密度,可以提高蓄电池容量;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起动阻力矩随起动转速的提高而增大,当转速高于200r/min时,转速每提高50r/min,起动阻力矩增加4~11N?m;当环境温度低于0℃,转速不变时,环境温度每降低5℃,起动阻力矩增加约3~5N?m;-25℃下ISG技术柴油机的起动着火转速可达350r/min以上,起动时间缩短,且起动过程中转速过渡较为平滑,有利于提高起动工况下的动力性、改善排放性。  相似文献   

3.
低温环境下ISG技术柴油机起动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低温环境下ISG技术柴油机起动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柴油机的起动阻力矩、最低起动转速和ISG电机工作特性等因素,确定了ISG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考察了极板结构、电解液温度对蓄电池容量的影响,研究了起动阻力矩与ISG电机功率、蓄电池容量之间的匹配关系,得到了起动阻力矩随环境温度、起动转速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减少板极厚度、增加板极高度,适当提高电解液密度,可以提高蓄电池容量;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起动阻力矩随起动转速的提高而增大,当转速高于200 r/min时,转速每提高50 r/min,起动阻力矩增加4~11 N·m;当环境温度低于0℃,转速不变时,环境温度每降低5 oC,起动阻力矩增加约3~5 N·m;-25℃下ISG技术柴油机的起动着火转速可达350 r/min以上,起动时间缩短,且起动过程中转速过渡较为平滑,有利于提高起动工况下的动力性、改善排放性.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究永磁同步电机不同结构参数对电磁性能的影响,通过使用Maxwell软件设计永磁同步电机,深入分析了电机槽口宽度、气隙长度以及永磁体宽度等结构参数对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增加槽口宽度,电机空载气隙磁通密度基波幅值呈增加的态势,空载反电动势基波幅值呈减小趋势,齿槽转矩增加较为明显;增加气隙长度,电机气隙磁通密度基波幅值呈逐步减小趋势,空载反电动势呈减小态势,但减小幅值不大,气隙长度在一定范围内使得齿槽转矩先增加后减小;永磁体宽度的增加使得气隙磁通密度幅值、电机空载反电动势基波幅值以及齿槽转矩均呈增大态势。通过对不同电机结构参数对电磁性能的影响分析,可为设计优化永磁同步电机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采用ISG弱混合技术柴油机常温下的起动工况,通过分析控制策略,建立了柴油机的动态管理仿真模型和ISG电机电磁模型,对ISG电机拖动柴油机的起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起动过程中电机功率、转矩随柴油机转速的变化关系,并与柴油机起动台架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采用ISG技术后,当蓄电池的电压为36~60V时,均可将柴油机拖至目标转速,满足起动要求.起动时,ISG电机各绕组平均起动转矩为87.4N·m,线电流在30~150A,输出功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功率峰值为4.98kW.从静止到着火转速的仿真起动时间只需0.4s,试验结果为0.5s;从静止到怠速稳定的仿真时间仅为2.8s,试验结果为3.1s,试验与仿真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新型农业机械混合动力拖拉机,对常见的三种混合动力源布置方式进行了说明,并引出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混联式混合动力在拖拉机上的应用。为分析混联式拖拉机的功率分流负载特性,本文阐述了三种功率分流方式,并对动力耦合机构进行了设计构型。依据杠杆法则,对动力耦合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最后得出动力分配星系和太阳轮系的功率分流负载特性。计算分析转矩、转速、功率三者的关系后,得出能量损耗和传动效率的变化,绘制了分流特性曲线图,并由此得知,当混联系统出现两个机械点,MG1电机的转速与MG2的转矩均趋近于零点,随着系统传动比增加,MG1电机的转矩和转速改变方向(负变正),并开始增大,反之,MG2电机的转速逐渐减小并改变方向(正变负),转矩则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7.
选用开关磁阻电机作为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根据电动汽车的需求,确定开关磁阻电机的设计参数。利用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Maxwell进行分析,得到磁链、电流和转子位置的关系曲线。在MATLAB中建立磁链、电流和转子位置三维查表模块,利用反插值求得电磁转矩。在MATLAB中建立电磁转矩、电流和转子位置三维查表模块。运用机械运动方程和电压平衡方程。在Simulink中搭建开关磁阻电机非线性模型。针对开关磁阻电机转矩波动大的问题,提出通过优化转子极弧系数,降低转矩波动系数。  相似文献   

8.
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均匀设汁及数据拟水平处理的方法,建立了以灭茬机生产效率高和功率消耗小为总体模糊目标,以机组前进速度、刀轴转速和作业宽度为工作参数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数学模型并分析了灭茬机各主要工作参数对总体目标的影响规律.当工作宽度为定值时,总体目标随前进速度的增大而快速增大.随刀轴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当刀轴转数定值时,总体目标水平随前进速度的增大而快速增大,随工作宽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大;当前进速度定值时,总体目标水平随刀轴转速和工作宽度的增加而缓慢减小.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内进行寻优,优化出灭茬机的最佳工作参数为作业宽度1.42 m,刀轴转速406 r/min,前进速度1.5 m/s.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PMSG控制策略和内模控制的工作原理。采用内模控制策略设计电机侧PWM变流控制器的速度调节器与电流调节器,使控制器参数直接与电机参数相关联,实现对PMSG的控制。仿真结果显示,采用内模控制具有良好的稳态与动态性能,对输人机械转矩、转速给定等外部条件变化的响应速度快,对电机参数误差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内模控制应用于永磁直驱风电系统PMSG的控制,容易获取优化的控制器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三相异步电动机降低电压对电机运行的影响及节能效果进行分析,作了两种降压方式(调压器降压和可控硅降压)的对比试验。一、降低电压对电动机工作特性的影响R节能效果1.对转差率s(或转速n)的影响以试验用5.5千瓦四极电机为例,空载时,电压降至几7Ue,转速由1493转/分降为1485转/分,可见降日对电视转速的影响不大。2.对输入电流的影响自IR压时不同负勤系数下11的宣化曲结图1是不同负载系数【下,输入电流11与电压U的关系曲线。轻载情况下,异步电动机的输入电流11随电压U的下降基本呈线性下降,但过分降压又引起11回升,…  相似文献   

11.
Halbach电机是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独特的永磁体结构不仅使其磁极磁场呈正弦分布,而且还可以增加气隙磁通密度,削弱转子轭部磁通密度,这使得在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的同时,又可减小电机的体积和提高电机的效率。为提高水泵调速系统的性能设计了Halbach电机本体以及以TMS320F2407A为核心的变频调速系统;为减少加电瞬间对电路器件的冲击效应,在硬件电路中加入了软启动电路。实验数据证明Halbach永磁同步电机在此系统中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汽车拖拉机有新型永磁起动机-带辅助极永磁起动机(PMDMSP)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该起动机除具有普通永磁起动机的全部优点外,还具有制动转矩大、空载转速高、永磁材料用量少的优点,具有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鉴于该电机电磁计算的复杂性,本文在考虑主极和辅助极下磁通相互影响的基础上,给出了较系统的分析的分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轴向永磁联轴器的结构优化设计。首先根据层模型理论,以轴向永磁联轴器的关键结构参数(气隙长度、铜盘厚度等)为设计变量,以成本最低、输出转矩最大以及涡流损耗最小3个性能为多优化目标,建立了轴向永磁联轴器的数学优化模型;其次是将混沌搜索和自校正权重引入到布谷鸟搜索方法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布谷鸟搜索方法;然后,利用模糊理论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换为单目标问题,并运用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求解;最后,对结构参数优化后的轴向永磁联轴器性能进行了ANSYS仿真,而且制作样机并进行了试验测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结果优于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等方法,与标准模型相比,成本降低了9%,转矩提高了15%,涡流损耗减少了10%。  相似文献   

14.
针对网络化控制中通信时滞条件下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控制问题,首先在网络环境下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时滞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模型展开系统调速鲁棒控制器设计,并通过构造Lyapunov-Krasovskii函数得到系统转速控制稳定性条件,进一步利用LMI工具箱计算出相应的鲁棒控制器增益;最后为验证控制器性能,基于SimEvents搭建控制器局域网络(CAN)通信模块,引入干扰信号,以真实反映网络通信诱发的不确定性延迟,并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控制系统模型,监测电机转速、相电流及转矩,展开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非理想网络环境下,采用所设计的调速鲁棒控制器的系统稳定性较传统PI控制器矢量控制方法有显著提高,可以满足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控制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永磁直流(PMDC)电机的换向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接触电阻能够有效提高仿真精度,缩短电机的开发周期.设计了一种测量动态接触电阻的实验,得到不同转速下接触电阻与电流的变化曲线,拟合可得到接触电阻的幂函数计算公式.然后选取4个工作电流值分别代入到拟合公式中,得到对应接触电阻的估算值,并代入到电机有限元中进行堵转扭矩仿真,仿...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现有液压马达径向力不平衡造成马达易损坏的问题,基于双定子思想,设计了一种力偶型径向柱塞马达,该马达通过力偶输出转矩,输出轴的径向力平衡,不受侧向力的作用。在马达的一个壳体内形成了内、外两个马达,通过不同的配流方式可以输出3种转矩和转速。本文阐述了马达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导轨曲线与马达转矩转速脉动的关系,通过对马达瞬时转矩的分析,得出了马达转矩转速无脉动的条件,及转矩转速脉动为零时导轨曲线的幅角分配规律。对马达样机进行了加工、实验,测试了马达在3种工作方式下的输出特性。结果表明,转矩转速脉动与进油区段柱塞的速度之和有关,若速度之和为常数,理论上无转矩转速脉动。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中存在的电机转矩和定子磁链脉动大的问题,提出基于扩展电压矢量的永磁同步电机转矩预测控制,通过扩展有限控制集中备选电压矢量的个数,采用两步预测得到最优电压矢量,降低电机稳态转矩波动,减少逆变器开关损耗。与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有效降低了电机转矩和定子磁链脉动,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涡流缓速器耗电量大和制动力矩热衰退严重的问题,基于涡流制动与电机再生制动原理,提出一种将液冷式电涡流缓速器与单相外转子磁阻电机结构相结合的新型能动型缓速器。建立了能动型缓速器的电磁场数学模型,数值模拟预测了其制动性能,优化了电机的开通、关断角,计算了下坡持续制动时电机能量回收时的功率,最后对该缓速器的空损力矩、制动力矩热衰退、发电性能和电动性能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 000 r/min时涡流制动力矩达到1 260 N·m,持续制动12 min,制动力矩仅下降15%,可满足重型货车的辅助制动需求;电机再生制动力矩随着转速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1 000 r/min时制动力矩达到最大;当车辆以35 km/h的速度下坡制动时,能量回收功率可达到94 kW。  相似文献   

19.
以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为基础,分析了转子谐波磁通和电动机参数变化对电流控制器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复矢量模型,指出高速下耦合电压使得电流控制性能恶化.针对励磁电流分量和转矩电流分量之间的交叉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偏差解耦控制方法,并与传统的反馈解耦控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偏差解耦控制方法实现了宽调速范围内的电流解耦控制,具有很好的参数鲁棒性和扰动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20.
农用车压带轮式永磁交流发电机,把压带轮轮离心式转子外壳设计为一体。转子外壳内侧嵌有多块永磁材料,当转子转动时,磁场旋转,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电动势。采用高剩磁强度的永磁材料和新的电子技术以及对发电机结构的创新设计,使发电机输出电压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农用车的低速照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