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浅湿型灌溉、控制灌溉Ⅰ、控制灌溉Ⅱ等3种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各生育期需水量、模比系数、需水强度及全生育期腾发过程、产量性状,通过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水分利用率、拟合得到需水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各灌溉模式需水量及各生育期需水强度均表现为浅湿型灌溉控制灌溉Ⅱ控制灌溉Ⅰ,模比系数表明拔节期和抽穗期为需水敏感期,蒸发蒸腾量随温度、灌水情况及生育期变化,不同灌溉模式对产量影响显著,控Ⅱ水分利用率最高,能够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陡山灌区实时灌溉预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参考作物腾发量和实际作物腾发量的实时预报及修正方法 ,结合陡山灌区实际资料 ,分别针对主要旱作物和水稻建立了实时灌溉预报模型 ,并对模型各参数进行了率定 ,特别针对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报模型中 A0 的确定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更合理的 A0 取值方法。基于可视化语言开发灌溉配水实时决策支持系统 ,该系统界面友好 ,操作简单 ,实用性强 ,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稻田的水分调节对水稻需水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田水分的不同调节方式对水稻需水量和产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试验表明“浅、湿、干”灵活调节的优化灌溉模式与合理施肥的“促、控、养”结合可以减少腾发量而不降低产量,使灌溉水的生产率显著提高。优化灌溉模式能省水增产的原因是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根系活力,提高水稻的分蘖力和有效分蘖率,改善植株形态和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4.
稻田的水分调节对水稻需水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水分的不同调节方式对水稻的需水量和产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试验表明,“浅、湿、干”灵活调节的优化灌溉模式与合理施肥的“促、控、养”结合可以减少腾发量而不降低产量,使灌溉水的生产率显著提高。优化灌溉模式能省水增产的原因是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根系活力,提高水稻的分蘖力和有效分蘖率,改善植株形态和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5.
水稻间歇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祖莲  薛继亮 《节水灌溉》2001,(6):23-24,29
稻田间歇灌溉和其它水分管理模式的对比试验研究指出,相对而言,水稻间歇灌溉水分管理模式最节水,且灌水次数及田间排水量最少;其节水的机理在于提高降雨利用率、减少稻田渗漏量和腾发量。  相似文献   

6.
吨粮田节水灌排调控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水灌溉技术有效地调控土壤水分状况,增强土壤水分效应是节水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了全年节水吨粮的主要外部环境条件和灌排调控技术参数及其对水稻的生理效应。这一试验结果为南方类似地区实现节水吨粮持续发展的灌排技术指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水、土、植、气系统关系,作者抓住对水稻生育和产量起重要作用的气象和土壤水分环境两个主导因素,在优化灌溉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获得耗水系数和土壤水分效应系数等资料,进而建立了表达水稻优化灌溉定额,耗水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吨粮田节水灌排调控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薇  司徒淞 《灌溉排水》1998,17(1):22-25
控水灌溉技术有效地调控土壤水分状况,增强土壤水分效应是节水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了全年节水吨粮的主要外部环境条件和灌排调控技术参数及其对水稻的生理效应。这一试验结果为南方类似地区实现节水吨粮持续发展的灌排技术指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节水灌溉的水稻冠层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家“863”节水农业专项子课题现场试验资料.分析了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条件下水稻的冠层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散射辐射透射系数、直射辐射透射系数、消光系数和叶分布等冠层指标。结果表明.通过对土壤水分的合理调控.控制灌溉模式的水稻株型合理,散射辐射透射系数较大.直射辐射透射系数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减小,消光系数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有利于光的向下透射和光的截获.为水稻高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水稻浅湿节水灌溉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山属粘壤土水网区域 ,在水稻灌溉方面 ,多数管水员凭借传统意识进行灌水 ,造成了淹灌、漫灌、深灌 ,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针对上述情况 ,进行了以地下水埋深为灌水指标的水稻浅湿节水灌溉模式的探讨 ,通过试验初步提出了水稻节水浅湿灌溉模式。该模式既节水又提高产量。在进行节水灌溉试验的同时探讨了水稻根系密集层土壤水分与地下水埋深关系 ,提出了经验方程  相似文献   

11.
节水高产的浅湿灌溉技术较适合南太湖地区的水稻生产。试验选用苏南太湖地区水稻土中有代表性的粘土和重壤土作试验载体 ,系统地探讨了浅湿灌溉对水稻生理、生态及稻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稻平均比浅水勤灌增产 6.1 %。经对降水利用率、稻田耗水量、灌水量测定 ,浅湿灌溉比浅水勤灌分别增加 1 4 .6%和减少 1 9.2 %和 30 % ,收到了节水高产的效果。对地下水埋深和土壤含水率对应关系的测定 ,得出 ,稻田落干时地下水埋深以 30 cm为宜 (烤田期除外 )。在此范围内 ,地下水埋深每下降 1 0 cm,土壤含水率下降 1 %~ 5%。据此大田试验 ,得出了水稻的最优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江苏省稻作区水资源、土壤、气候的特点 ,选择浅湿灌溉、浅湿调控灌溉、控制灌溉、水稻旱作灌溉等 4种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推广。在灌溉过程中 ,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形成了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模式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丰富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节水灌溉的作物需水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对节水灌溉条件下的冬小麦、夏玉米、棉花和水稻需水量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节水灌溉模式对作物需水量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与浅水灌溉模式相比 ,控制灌溉模式的水稻需水量减少 3 4.6% ,覆膜旱作节水模式的水稻需水量减少 3 9.94%。采用节水灌溉模式后 ,冬小麦需水量减少 1 0 %左右 ,夏玉米需水量减少1 3 % ,棉花需水量减少 3 0 %。因此 ,对大田农作物进行高效节水灌溉 ,能在获得高产 (增产 )的前提下 ,较大幅度地减少作物的蒸发蒸腾量 ,其中无效蒸腾量的减少成为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fact that drought occurs very often in China and the demand for paddy rice irrigation is very large, the technology of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for paddy rice is studied, and popularized in a demonstration region of the city of Yancheng. Test results show that dry-foot paddy irrigation saves 48.5% of water, and increases from 8.9 to 12.9% of yield, increasing 1302 Yaun of benefit per hectare,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flooding irrigation. The 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s of clear index, notable effectiveness of water saving, reduction of soil loss and high production; besides, the rice is of good quality and the investment is economical. So, it is easy to be popularized in large areas.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水稻控制灌溉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机理,本文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控制灌溉稻田CH4排放进行原位观测,同时观测土壤水分、表层土温和氧化还原电位(Eh)等影响因子,定量分析控制灌溉稻田CH4排放通量与影响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控制灌溉稻田田表水层消失后的微弱脱水状态导致了CH4短暂的剧烈释放,CH4排放的峰值大多出现在土壤接近饱和状态(土壤充水孔隙率为99.0%~99.8%)时;控制灌溉稻田CH4排放通量与表层5cm土温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CH4的剧烈释放必须在土壤Eh下降到-100~-150mV,控制灌溉稻田不适宜CH4的产生;控制灌溉稻田CH4集中排放阶段(水稻移栽后21d内)的通量值与土壤Eh值呈极显著负指数相关关系(p0.001)。不同灌溉模式调控下的土壤水分状况是导致稻田CH4排放显著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农田水管理下的稻田甲烷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壤水分状况与稻田甲烷排放的关系出发,对不同水管理措施,例如排水、烤田等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以及不同水稻灌溉模式引起的甲烷排放变化等做一简要评述,特别指出节水灌溉模式下稻田甲烷排放的相关研究还很不足,提出今后应加强各种水稻节水灌溉模式对稻田CH4排放的调节效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关键水管理措施对稻田CH4排放的联合影响及机理、不同灌溉模式下稻田温室气体综合排放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节水灌溉水稻高产优质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宁夏引黄灌区控灌条件下水稻各生育阶段根系、茎杆、叶片、分蘖等生态指标和土壤肥力、土壤水分等土壤理化状况及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稻米品质、水稻发病及倒伏指标。结果表明 :控灌水稻有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 ,水稻单产 1 0 3 98kg/hm2 ,增产幅度为 5.3 %,节约灌溉用水量 70 57.5m3/hm2 ,节水幅度达3 8.8%。稻米品质也相应提高 ,控灌水稻粗蛋白含量提高 0 .2 1 %,整精米率提高 1 .59%,垩白度和垩白率降低1 .1 2 %和 0 .2 9%。同时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提高 ,病株率降低 1 9.8%,病叶率降低 1 5.4 %,倒伏率降低1 8.3 %。控灌通过稻田水分的合理调控 ,改善了稻田根层土壤性状 ,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发育 ,有效地协调了茎、蘖、叶、穗、粒的生长 ,形成较合理的群体结构和较理想的株型 ,茎杆粗壮抗倒伏 ,蘖叶早生快发 ,有效分蘖率高 ,叶面积指数增减过程合理 ,穗大 ,实粒多 ,千粒重高 ,品质好。实现了宁夏水稻在控灌条件下的节水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8.
在考虑降水蒸发蒸腾等影响一致的情况下,研究了常规灌溉、控制灌溉Ⅰ、控制灌溉Ⅱ、控制灌溉Ⅲ4种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各生育期灌水量、产量性状,通过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灌溉水利用率并拟合得到灌水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各灌溉模式灌溉水利用率为控制灌溉Ⅰ控制灌溉Ⅲ控制灌溉Ⅱ常规灌溉,图表中看出返青到分蘖末为需水非敏感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为需水敏感期,不同灌溉模式对产量影响显著。控Ⅰ灌溉水利用率最高,能够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合理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现行灌溉用水定额标准颁布于2003年,已难以适应当前及今后的水资源管理需求。【目的】为更全面真实地反映湖北省中稻现状灌溉用水水平。【方法】本文分析了湖北省各分区中稻作物系数、稻田渗漏量、泡田期水面蒸发量、饱和需水量、生育期、水层控制标准等灌溉定额计算参数。【结果】基于中稻灌溉定额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人工、机械2种耕作方式与浅灌适蓄、间歇灌溉2种灌溉模式组合下不同分区不同频率的中稻灌溉定额。定额修订成果表明,先进的灌溉模式和耕作方式都能够有效降低中稻灌溉定额,促进农业节水。【结论】目前,湖北省一般适用机械耕作、浅灌适蓄条件下的中稻灌溉定额,对于水源和灌溉工程设施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议采用机械耕作、间歇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定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