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结合阿克苏地区土壤的基本供肥特点和丰产园果农施肥平均水平及高限水平设置不同的施肥梯度,对不同处理茎粗和枣吊生长、产量、品质及效益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茎粗、枣吊的增长量及灰枣产量和品质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总施肥量2.50-5.50ks/株范围内.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灰枣产量随之增加,增产效果显著:在枣树总施肥量8.00-10.00kg/株范围内,灰枣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略有下降.说明过量施肥易造成树体营养元素的失衡.在养分离子之间存在着拮抗作用,从而影响树体对养分的吸收.进而影响产量。在一定施肥范围内枣树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范围,产量则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六团枣树种植面积达0.38万hm~2,2015年干枣总产1.5万t,平均单产400 kg/667m~2左右(干枣),最高达800kg/667m~2,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分别为1000kg/667m~2和200~300kg/667m~2。本试验通过对三十六团成龄期的红枣高、中、低产的果园进行土壤、叶片养分检测,根据土壤、叶片养分含量的差异,对中、低产果园的施肥种类及施肥量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提高三十六团红枣果园生产管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兵团第二师三十四团通过对直播酸枣密植枣园第二年嫁接灰枣品种实施树体管理、花果管理、肥水管理、地面管理及环割等技术措施,实现了增强树势、提早结果、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和安全越冬的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4.
陕北枣树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陕北枣树土壤理化性质,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陕北延川县不同品种、不同生长年限的枣树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100 cm内的土壤,测定土壤pH、硝态氮、可溶性总氮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pH变化总体呈现出0~20 cm的值最小,20~40 cm的值最高,不同枣树品种土壤pH不尽相同,‘木枣’>‘骏枣’>‘灰条枣’>‘狗头枣’。同一枣树品种不同生长年限相比,生长年限越长,土壤pH越小。0~20 cm深度土层硝态氮含量最高,20~40 cm土层含量次之,4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最低,60~100 cm土层略微上升。不同枣树品种土壤硝态氮含量不尽相同。‘狗头枣’>‘骏枣’>‘灰条枣’>‘木枣’。30年以上的枣树平均含量更是远远超过30年以下的。所有枣树20~40 cm土层可溶性总氮含量最高,生长年限越短,20~40 cm土层可溶性总氮含量越高。所有枣树土壤可溶性总氮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品种枣树土壤可溶性总氮含量大小次序为:‘狗头枣’>‘灰条枣’>‘木枣’>‘骏枣’。这种差异可能受枣树年限,枣树品种以及施肥等条件影响。枣树品种、树龄等影响着土壤pH、硝态氮、可溶性总氮含量,关于其中的机理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枣树初花期、盛花期及幼果期分3次喷施保美灵,并观察施药后红枣长势及品质的变化.初花期不同树龄灰枣平均坐果率为16.6%,不同树龄骏枣平均坐果率为13.1%;盛花期不同树龄灰枣平均坐果率为70.5%,不同树龄骏枣平均坐果率为63.75%;采收前对果品质及产量进行调查,发现灰枣果色均匀,无果锈,平均产量为555 ~ 780 kg/667 m2,骏枣部分果实果皮有果锈,平均产量为459.0 ~ 842.9 kg/667 m2.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0年生成龄灰枣树为供试材料,详细阐述了成龄枣树营养袋移植关键技术,包括根系整形技术、水肥调控技术、树体管理等。通过解决成龄枣树移植成活难问题,可实现盆栽枣树的快速造型成景和打造"移动式"采摘园,同时为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枣食芽象甲对不同品种枣树挥发物气味行为反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给开发植物源引诱剂监测和控制枣食芽象甲提供新方法,以6种枣树品种的枣叶和枣芽为试材,研究了枣食芽象甲寄主定向机制。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枣食芽象甲成虫对6种枣树品种的枣叶和枣芽的气味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枣食芽象甲成虫对6种枣树品种枣叶的反应率为53.57%~57.58%,6种枣树品种的枣叶挥发物均没有明显的引诱作用(P>0.05);枣食芽象甲成虫对‘赞皇枣’、‘壶瓶枣’和‘骏枣’的枣芽挥发物反应率均大于68%,这3种枣树品种的枣芽挥发物对枣食芽象甲有明显的引诱作用(P<0.05)。  相似文献   

8.
枣树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涝、耐瘠薄,抗逆性较强的特点,加之发芽晚,花期长,不易受春季霜冻和风灾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因此,红枣的种植在三十六团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9.
枣树矮冠疏层形树形的特点是低干矮冠,树体、树冠小,树体结构牢固,树体的光照条件好,层次分明,易丰产.适合于各种模式的密植园栽培,便于管理和手摘采收.适合灰枣、骏枣、梨枣等主干生长势强、中央领导干易于培养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枣树开花座果期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枣树花期害虫的危害,使枣树减产严重,以致在个别年份和枣园因虫害减产几近绝收。本文对枣树花期主要害虫绿盲蝽、枣瘿蚊、烟蓟马、枣叶壁虱、枣花心虫、枣粘虫、枣尺蠖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以及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对枣树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北方枣区大面积发生枣锈病,且发病程度严重,造成枣树早期落叶,导致枣果产量低、质量差,有的枣树甚至绝产,早期落叶还会影响到来年的枣果产量和质量,给枣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新疆不同产地红枣氨基酸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新疆不同产地红枣氨基酸组成差异,以新疆不同产地的红枣为试样,在完成试样17种氨基酸含量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所得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红枣的氨基酸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从模式谱、药效及风味氨基酸的角度,探讨了不同产区红枣的氨基酸特点。结果表明:受试样品中,墨玉骏枣、二二四团骏枣、哈密大枣的氨基酸综合得分分别为1.128、1.020、0.600,高于其他样品;二二四团骏枣必需氨基酸含量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最高,达68.36%;洛浦骏枣药用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比例最高,达53.72%;托克逊灰枣、阿克苏灰枣甜味、酸鲜味氨基酸总和与苦味氨基酸的比例较高,达6倍以上。不同产区红枣氨基酸综合得分、模式谱、药效、风味均存在差异,可从氨基酸角度探讨新疆不同产区红枣的营养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古交市枣树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使实施结果和效果都极为明显,其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为:对冬闲枣树刮皮、堵洞,消灭枣粘虫的越冬蛹;早春设置障碍物来防治枣步曲;枣树生长期开展生物防治;秋季树干束草诱杀枣粘虫等害虫;必要时采用化学农药防治。  相似文献   

14.
<正>(接上期)10.枣龟蜡蚧危害枣树情况的调查与防治方法的研究单位名称:衡水学院评价日期:2011.01.04评价单位名称: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通过对同一栽培条件下,受枣龟蜡蚧危害的两种枣树上的不同品质枣果(可食用和不能食用)的钙、磷、总糖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枣树茎腐病,主要危害枣树苗木和幼树,故又名枣苗茎腐病、枣苗烂根病。随着新疆大力发展枣树,大量从内地引进枣树苗木,此病在南疆发生日趋严重。1分布与危害枣树茎腐病分布于全国各地,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新疆、浙江等省。该病主要危害枣树苗木和幼树,严重的可造成苗木和幼  相似文献   

16.
<正>枣疯病又称枣丛枝病、枣扫帚病和枣火龙病,俗称"疯枣树"或"公枣树",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感病枣树发育滞缓,枝叶萎缩,个别地块发病率达到80%以上。枣树一旦发病,发病枝即失去结果能力,全树发病3年左右即会死亡,常导致整株或成片死亡,严重影响红枣产量和品质。发病原因:引发枣疯病的病原为枣植原体(图1),形状多样,但无细胞壁,仅以厚度约10纳米的单位膜所包围,可通过二均分裂、出芽生殖、在细胞内部生成许多小体再释放出来等  相似文献   

17.
研究枣股和枣吊的生长发育规律,在生产中采取对应的技术措施加强枣园管理以提高枣子产量。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统计栽培于延川县红枣主产区的24个枣树品种(系)的枣股粗度和长度,及枣股上枣吊数、枣吊长度、枣吊叶片数、挂果数等农艺性状,结合实验室分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阐明了枣股长、枣股粗、枣股形态、枣吊长、枣吊叶片数、挂果数与枣股龄的相互关系,揭示出它们的生长发育规律。品种间枣股和枣吊生长的变异大于枣股龄间。提出基于枣股龄基础上的生长发育曲线将枣股生长发育划分为5个时期的标准;基于枣吊的某些生物学性状与有效挂果数的相关系数,首次建立了高产枣树品种选择的综合指数;提供了丰产枣园枣股管理的科学依据和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红枣产业为三十六团的优势产业,近几年来,三十六团将其作为产业调整的一个方向,大力发展。其生产的"米兰红"红枣以独特的风味、极优的品质而享有盛誉。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随着三十六团生态经济林的开发建设,三十六团的红枣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枣树本身具有耐瘠薄、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等特点。研究和应用无公害的枣树害虫的防治措施,可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使枣果生产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生产出安全优质的枣果。试验结果表明,无公害黏虫胶防治枣树虫害效果明显,是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北枣南种速生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枣树栽培方式在北方五省(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是育苗、起苗、定植、定干和整形等,导致因起苗伤根太多而使栽植成活率低、长树慢,影响枣树速生、多结、高产特性的发挥。而海南省采用就地播种育苗,并采用丛状留株建园及改用拉倒篱壁整枝的新模式,既可实现666.7m2栽555株枣树的高密度,又可充分发挥枣树的速生和高产特性。海南省枣树建园当年即可大量挂果,甚至连续挂果,第1年株产枣果2.6kg,666.7m2枣园产枣果1443kg,第2年株产枣果4.8kg,666.7m2枣园产枣量2664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