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低"油菜品种的生育特点及高产优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双低”油菜的年推广面积已占全国油菜播种面积的近 70%。生产上已经推广应用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有中油杂8号、中油杂 2号”、川油21、中双9号、华杂4 号、华双3号、湘油15号、蜀杂6号、油研7号、沪油15、蓉油6号、湘杂油 1号、湘杂油2号、秦优7号等,其中以中油杂8号、中油杂2号和中双9号尤其  相似文献   

2.
不同油菜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冶市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几个优质油菜品种的菌核病抗性进行测定 ,以期筛选出适合大冶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油菜品种。结果表明 ,湘油杂 1号抗性和产量均居第 1位 ,华双 3号、中双 7号抗性分列第 2、3位 ,华杂 4号、中双 7号产量分列第 2、3位 ;从产量和抗性综合来看 ,湘油杂 1号、中双 7号、华杂 4号较适宜在大冶种植。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双低”油菜的年推广面积已占全国油菜播种面积的近70%。生产上已经推广应用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有中油杂8号、中油杂2号、川油21、中双9号、华杂4号、华双3号、湘油15号、蜀杂六号、油研7号、沪油15、蓉油6号、湘杂油1号、湘杂油2号、秦优7号等,其中以中油杂8号、中油杂2号和中双9号尤其具有代表性,这对提升我国油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优质油菜产业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优质油菜新品种(系)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油菜新品种 (系 )筛选试验表明 :油研 2 7836、油研 7号、皖油 14、中油 119、蓉油 4号、华杂 4号、油研 8号和中双 4号 8个品种丰产性均比对照种华杂 3号好 ,单产 2 6 2 5~ 3 0 0 0 kg/ hm2 ,生育期适宜 ,可作为优质油菜大面积生产选用品种或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5.
中双4号油菜是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1995~1998年度3年的栽培实践表明:中双4号较秦油2号、华杂3号、中油821等品种一般可以增产15%以上.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优质、高产、抗病、抗寒、成熟早、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就2009年秋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发布公告:油菜,主导华油杂9号、中油杂11、华油杂12、广源58、中油杂12、大地55、华油杂13号、中双9号、中双10号、华双5号.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09,(9):10-10
湖北省就2009年秋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发布公告: 油菜,主导华油杂9号、中油杂11、华油杂12、广源58、中油杂12、大地55、华油杂13号、中双9号、中双10号、华双5号。  相似文献   

8.
《农家顾问》2008,(8):7-7
湖北省农业厅公告湖北省今年秋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其中油菜主导品种为中油杂2号、华油杂6号、中油杂11、华油杂9号、中油杂12、华油杂12、中油杂8号、叶1双9号、中双10号、华双4号、华双5号。小麦主导品种为郑麦9023、鄂麦18、鄂麦23、鄂恩6号、华麦13。并要求禁止宣传、经营、推广未经湖北省审定或虽经国家审定但适宜种植区域不包含湖北省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硼配合对油菜品种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在湖北省大别山南麓的马肝泥稻田条件下 ,3个不同类型油菜新品种田间试验结果 ,不施肥处理的公顷产量仅 187 5~ 2 6 2 5kg ,施用氮、磷、钾肥增产 7~ 10倍 ,达极显著水平 ;施肥的增产效果杂交双低中油杂 2号大于常规双低中双 4号。 6个不同类型品种盆栽试验结果显示 ,在氮、钾基础上施磷肥苗期干物重增加 8 33~ 14 79倍 ,单株粒重增加 16 5 6~ 6 8 0 0倍 ,不同品种增产率为中双 6号 >中油 82 1>中油杂 2号 >中油杂 1号 >中双 4号 >中双 7号。表明中油 82 1和中双 6号对磷肥反应敏感 ,而中双7号、中双 4号和中油杂 1号较耐低磷 ;不同类型油菜品种施用氮、磷、钾肥均比对照极显著增加植株高度、分枝数、角果数和生物学产量 ;施用氮、磷、钾肥提高菜子中的油脂含量 ,降低蛋白质含量 ,油酸、亚油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农家顾问》2012,(9):11
湖北省农业厅8月中旬发布《湖北省2012年秋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公告》,油菜主导华油杂9号、华油杂62、中油杂12、华油杂12、禾盛油555、中油杂7819、中双10号、中双9号、华双5号。小麦主导襄麦25、襄麦鄂麦鄂麦公告同时要求种子企业和种子经销商要确保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双4号油菜是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1995~1998年度3年的栽培实践表明:中双4号较秦油2号、华杂3号、中油821等品种一般可以增产15%以上。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优质、高产、抗病、抗寒、成熟早、适应性强等优点。根据品种特性和我市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提供每亩产量200公斤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导法对1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低温处理后各品种电解质的外渗率及其临界致死低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17个油菜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沣油792沪油21中农油2008德油8号沣油730沣油682中双11号中双4号华油杂9号浙双3号沣油958华湘油12号秦优9号沣油520沣油5103沣油737华航901;上述前9个品种在湖南可自然越冬,后3个品种在湖南推广宜避开湘北地区,中等耐低温的其余5个品种在湖南湘北地区推广时宜采取有效的栽培技术措施来控制低温冻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3个油菜新品种进行试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湘杂油631、华湘油16号、湘杂油763 3个品种的抗菌核病强,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可在耒阳市一季稻和旱土油菜种植区示范推广种植;常杂油3号、湘杂油4号、中油112、沣油520 4个品种具有生育期短的优势,在4月25日左右即可成熟,不影响耒阳市双季稻生产,适合在稻-稻-油三熟制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中双9号和华油杂668号油菜品种为材料,通过小区试验研究抽薹期不同渍水时间对油菜叶片光合参数和实际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渍水7 d,两个品种油菜净光合速率(Pn)变化趋势一致;渍水14 d,中双9号叶片Pn快速下降至9.00μmol/(m~2·s),渍后仍有一定的恢复能力,渍水10 d华油杂668号叶片Pn稍有降低,随后恢复提高,叶片Tr、Gs、Ci的变化趋势与叶片Pn一致;渍水17 d,中双9号叶片黄化早衰,叶片Pn仅有1.02μmol/(m~2·s),叶片Ci明显提高,华油杂668号叶片Pn为18.71μmol/(m~2·s),表现出良好的耐渍能力;随着渍水时间延长,中双9号叶片水分利用率(WUE)明显低于华油杂668号;不同渍水时间处理中双9号均比华油杂668号减产严重;抽薹期华油杂668号的耐渍能力强于中双9号。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于洞庭湖平原区稻田机械化免耕直播油菜新品种,以当地油菜主要品种华湘油12号为对照,采用稻田免耕直播的方法,分析比较了鼎油杂4号、创油杂5号、希望699、希望943、希望1679、希望2016、希望2019、盛湘油9号、常油杂3号等油菜品种的生育期、抗性、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希望1679、鼎油杂4号、希望2016、创油杂5号、盛湘油9号、希望2019和常油杂3号7个油菜品种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产17.7%、16.1%、14.5%、12.9%、11.3%、8.1%和3.2%;其中,希望1679、鼎油杂4号、希望2016和创油杂5号这4个品种的产量较高,抗菌核病和抗倒性较好,全生育期适中,适宜在洞庭湖平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通讯》2009,(7):F0004-F0004
近十年来,课题组先后育成中双5号、中双6号、中双7号、中双10号、中油杂5号、中油杂10号、天禾98、中油5628、中油6766等一系列甘蓝型油菜品种,推广面积1亿亩以上;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和二等奖两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三等奖一项;  相似文献   

17.
《河南农业科学》2004,(7):62-62
一、玉米品种 新单2 3、豫单2 0 0 2、豫单2 0 0 1、丹玉86、洛玉1号、中科4号、郑单2 2、金穗1 8、滑丰986、豫单1 0 1、洛玉2号、浚单2 2、安玉1 3、X1 1 32X、周单8号二、稻品种 丰两优1号、耕耘2号、3优1 8、丰优香占、新稻1 0号、扬两优6号、郑花辐9号三、大豆品种 郑95 2 5、周豆1 2号、濮豆60 1 8四、棉花品种 百棉1号、标杂A2 、豫棉杂1号、中棉44、新植1号、中棉所46、英华2号、天宁2号、欣抗4号、银山1号五、油菜品种 杂双1号、华油2 0 0 0、华油杂6号、改良华杂4号六、花生品种 豫花9331、濮科花2号、郑花5号七、西瓜品…  相似文献   

18.
<正>1.品种选择。选用产量高、品质好、耐寒性强、抗病虫的品种。如中双4号、秦油2号、秦油3号、油研7号、中油杂1号等。2.整地。油菜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分布广,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耕深一般应达20厘米以上。耕后应立即耙耱碎土,填补孔隙,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充分利用一季中稻区的农田资源,并筛选出适合柳州市中稻区特别是中稻蓄留再生稻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方法】以花油3号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11个油菜品种进行田间种植观察。分小区种植,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观察测定农艺性状、菌核病发病率、抗倒性和产量等性状。【结果】参试油菜品种的成熟期均较对照迟,全生育期也均较长。除美国油王999成熟期长势不一致外,其余品种苗期、抽薹期、成熟期一致性均较好。川油18号、中双8号和美国油王999抗倒性强,其余品种抗倒性较弱或中等。川油18号和川审油41号千粒重较高,分别为4.06和3.87g。产量较高的品种有川油18号、国审豫油5号、绵油杂11号、川审油41号等。【结论】川油18号、绵油杂11号、川审油41号、国审豫油5号、中油杂8号等5个参试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柳州市中稻区冬季种植油菜推广或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川西平原秋季多绵雨,为避开播种期湿害影响,筛选适合川西平原生态区免耕晚直播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方法]以10个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免耕晚直播,稻草覆盖,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川油58’、‘华油杂10号’和‘宁杂11号’产量高,折合单产3 000 kg/hm2以上,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生育期短、抗性好、品质优;‘华油杂13号’和‘浙双3号’有高产潜力,单产2 775 kg/hm2以上,抗性好、品质优、生育期适中;其他品种较对照减产极显著、综合性状表现较差,抗性较差。[结论]‘华油杂10号’、‘宁杂11号’、‘华油杂13号’和‘浙双3号’等长江中下游优异品种可以成功引种并在川西平原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