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为调查万宁市水稻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 在该地区 12 个乡镇的典型土壤中采集了 19 个混合土壤样本, 并对各土壤样本中的重金属元素 Hg、 Cd、 Cr、 Pb 和 As 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结果表明: 各乡镇水稻土壤均未受到重金属 Hg、 Cd、 Cr、 Pb 和 As 的污染; 从全市范围来看, 综合污染指数仅为 0.22, 说明全市水稻土壤环境清洁, 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
广藿香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标法测定10个产区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药材及其生境土壤中Cu、Pb、Cd、Cr、As、Hg的含量,以非参数检验分析6种重金属元素在广藿香药材、生境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富集系数确定广藿香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以单因子污染指数(P_i)、Nemerow污染指数(P综合)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对土壤样品进行污染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生境土壤全部达标;广藿香药材中重金属含量总体合格,4个产区药材中Hg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重金属Pb、Cu、Cd在不同生境土壤中的分布、土壤Pb、Cr、As与药材中的含量、不同产地广藿香对Pb的富集均有显著性差异。P综合和P_i分别显示四会广藿香种植区域土壤、长丰土样Cd、莲塘Pb以及四会Pb、Cd均达警戒限,其他生境土壤都属清洁级别;RI值方面,各产区均属于轻微污染级别。不同产地的广藿香植株都会富集土壤的Cd、Hg。因此,从药材安全性考虑,在种植广藿香时,应该选择重金属含量较低的土壤进行种植,确保药材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典型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湖北省61个典型茶园的土壤重金属Cu、Ph、As、Hg、Cd和Cr的含量测定,明确了湖北省典型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合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国家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湖北省典型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处于清洁和尚清洁级标准的茶园比例分别为85.25%和13.11%,仅有1个茶园出现中度污染.茶园土壤重金属Pb、As和Hg的含量均未超标,个别茶园土壤重金属Cu、Cd和Cr出现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福安市社口镇茶场等6个茶园土壤砷(As)、镉(Cd)、铬(Cr)、铜(Cu)、汞(Hg)和铅(Pb)的含量,并结合无公害、有机茶园土壤环境标准和茶园土壤污染分级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w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社口镇茶园土壤环境质量良好,符合无公害茶园土壤环境标准,6个茶园土壤的As、Cd、Cr、Cu、Hg和Pb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综合污染指数也都小于0.7;参照有机茶园土壤环境标准,除吉洋村茶园土壤的Pb单项污染指数略大于1.0外,其余茶园土壤的As、Cd、Cr、Cu、Hg和Pb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吉洋村和山里村茶园的综合污染指数介于0.7-1.0之间、为警戒级,其它茶园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都小于0.7,符合有机茶园土壤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集珠三角地区主要工业区周边蔬菜产地土壤,研究土壤中铅(Pb)、镉(Cd)、汞(Hg)、砷(As)、铬(Cr)5种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特征。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32份土壤样品中,Cd、Hg、As、Cr的超标率分别为45.06%、7.73%、5.15%和1.29%,未见Pb超标;37.34%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Cd污染情况最为严重,Hg污染次之;土壤污染以单一重金属污染为主,未出现3种及以上重金属复合污染。各地污染状况呈现区域差异,东莞地区受污染的样品比例较大,珠海和广州的污染情况相对较轻。该区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其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某茶叶基地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重金属Pb、As、Cd、Cr、Cu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b、As、Cd、Cr、Cu的含量均值均低于无公害茶园土壤环境质量限量标准,除Pb元素外,As、Cd、Cr、Cu的含量均值均低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Pb的平均污染程度为轻污染,As、Cd、Cr、Cu的平均污染均为无污染水平;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Pn均值为0.94,整体处于清洁无污染程度,其整体环境质量通过适当调控适宜建立无公害绿色茶园。  相似文献   

7.
以成都平原区水旱轮作稻田土壤及稻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及稻米中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水稻田土壤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成人和儿童的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镉(Cd)、铅(Pb)、铬(Cr)、汞(Hg)的平均含量均大于该区域土壤背景值。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有85%的采样点达到警戒限值,最大值达1.57。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N)为0.60,无污染,5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指数大小表现为Cd>Pb>Hg>Cr>As(砷)。土壤中Cd含量与全氮、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土壤中Pb含量与碱解氮含量显著正相关,但与有效磷含量、pH值显著负相关;土壤中Hg含量与Pb、As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具有同源关系,呈复合污染。稻米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无样品超标;稻米中Cd、Cr含量与土壤中Cr含量显著负相关,但稻米中Cd含量与土壤中Hg、As含量显著正相关。在经农作物摄入、手口摄入和皮肤接触三种暴露途径下6种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总风险指数分别为8.36和19.63。3种致癌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指数均表现为Cd>As>Cr,对成人和儿童造成的致癌健康总风险分别为0.007和0.0178。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区域稻田土壤及稻米重金属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重金属复合污染已给当地居民造成一定程度的健康风险,尤其对儿童的影响较大,以农作物摄入途径最为显著。As、Cr、Hg是构成该区域非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元素,而As、Cr、Cd是构成该区域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元素。  相似文献   

8.
长春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其在玉米子粒中的积累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长春地区部分农田土壤及玉米中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中Cu、Zn、Ni、Pb、Cd、Cr、Hg、As 8种重金属含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相应地块玉米中Cu、Zn、Pb、Cd、Cr、Hg、As 7种重金属含量符合粮食重金属元素限量要求,达到食用标准;土壤和玉米中Pb、Cd、Hg含量相关性不显著,Ni、Cr、As含量相关性显著,Cu、Zn含量相关性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了水稻土中Cd、Cr、Hg、Pb污染元素的形态,土壤化学行为,生物效应及被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了水稻土中Cd、Cr、Hg、Pb污染元素的形态、土壤化学行为、生物效应及被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目标危害指数法对吉林省玉米子粒中重金属Cr、As、Cd、Hg、Pb进行风险评估。研究表明,吉林省玉米子粒中5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出限量值,1.57%样品中Cr处于警戒线水平,0.39%样品中Hg处于警戒线水平。吉林省玉米子粒中5种重金属的内梅罗指数均小于1,处于安全水平;目标危害指数均小于1,说明暴露人群不存在重金属Cr、As、Cd、Hg、Pb健康风险。5种重金属的暴露人群潜在健康风险高低顺序为Cr>As>Hg>Pb>Cd,其中Cr、As健康风险明显高于Cd、Hg、Pb。不同地区暴露人群潜在健康风险高低顺序为四平市>白城市>吉林市>松原市>通化市>长春市>延边州>白山市>辽源市>梅河口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高邮市蔬菜产地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方法]以高邮市8个乡镇的主要蔬菜产地作为土样采集点,分析测定土壤中重金属汞、砷、铅、镉、铬和铜含量,并根据《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和高邮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对检测结果进行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依据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高邮市8个乡镇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完全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的要求;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个别蔬菜产地有2个重金属含量单项污染指数超标,其他重金属含量未超标,表明高邮市绝大多数蔬菜产地适宜发展AA级绿色食品;与1990年高邮市土壤背景值对比结果表明,土壤镉、铬、砷、铅、铜等均有一定程度增加。[结论]高邮市蔬菜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基本满足蔬菜安全生产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胡椒主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和海南胡椒园中土壤的六六六(HCH)、滴滴涕(DDT)、总砷(As)、总汞(Hg)、总铬(Cr)、铜(Cu)、铅(Pb)、镉(Cd)等的监测分析,并采用单项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监测的Hg、As、Cr、Pb、Cu、Cd,HCH、DDT的含量均低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规定的限值,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清洁,定为1级,适宜种植无公害及绿色食品的胡椒。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福建省香蕉主产区(漳州市)香蕉园采集74个0~2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分别以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NY/T 391-2000《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为参照标准,比较研究了丘陵山地、城镇周边、道路周边3种不同环境蕉园土壤Cd、Pb、As、Hg、Cr、Cu 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元素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福建省香蕉主产区丘陵山地、城镇周边、道路周边3种不同环境蕉园土壤,各种重金属含量有明显差异。3种不同环境蕉园土壤6种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比较,Hg含量在所有的土壤中,Cd、Pb含量在城镇周边、道路周边蕉园土壤有明显的富集,As、Cr、Cu含量接近或低于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3种不同环境蕉园土壤样品超标率Cd、Pb、Hg较为严重,As超标样本集中在道路周边蕉园土壤。6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及NY/T 391-2000指标要求;但仍有部分样品超标,特别是Pb、Hg应引起重视。福建省香蕉主产区发展香蕉绿色食品生产适宜的产地依次为丘陵山地、城镇周边、道路周边的蕉园。  相似文献   

15.
文典  胡霓红  赵凯  王富华  王旭  何舞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1):1942-1948
通过采集珠三角地区蔬菜产地各重金属浓度土壤(非人工添加重金属)进行盆栽试验,研究5种重金属(Cd、Pb、As、Hg、Cr)在种植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土壤中的活性、小白菜可食部分对土壤中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的富集特征,并探讨了产地环境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安全临界值以及影响小白菜吸收重金属的因素。结果表明:种植小白菜的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高低顺序为Cd>Pb>As>Cr>Hg,小白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顺序为Cd>(Cr、As、Hg)>Pb。依据食品卫生标准的限量值进行方程拟合,得出适合小白菜种植土壤的重金属全量限量值分别是Cd:1.74mg/kg,Pb:494.78mg/kg,As:113.58mg/kg,有效态重金属限量值分别是Cd:0.83 mg/kg,Pb:146.87 mg/kg,As:21.94 mg/kg。小白菜对Hg表现为低积累。土壤中有机质、CEC与土壤全量Hg正相关,CEC与土壤全量Cr负相关,土壤pH能增强土壤中Cr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