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O型口蹄疫是政府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之一,而A型口蹄疫也明确规定根据各省的评估结果进行自行免疫。对猪场进行科学免疫是防控猪口蹄疫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为确定猪场口蹄疫疫苗的首免时间,以及掌握猪口蹄疫O/A二价灭活苗(O/HB/HK/99株+AF/72株)的免疫效果及应用,试验采用口蹄疫病毒O型/A型特异性抗体固相竞争ELISA(SPCE)检测试剂盒对不同日龄阶段仔猪母源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猪O型口蹄疫在7日龄后抗体水平可达到有效保护,21日龄左右达到最高水平,持续到50日龄左右抗体阳性率下降到50%;猪A型口蹄疫的母源抗体变化规律同O型,但同一日龄抗体水平均低于O型,在43日龄左右抗体阳性率便下降到了50%。结合两种母源抗体检测情况,在45日龄左右进行首免比较合适。同时通过对免疫后抗体水平的检测显示,90日龄后两种抗体阳性率均持续在77.8%以上,但口蹄疫O型在58~70日龄抗体阳性率只有66.7%,可能是该场首免时间太早,因此建议将该场首免时间调整到45日龄,同时3次免疫可确保猪对猪口蹄疫O型和A型野毒的抵抗力,能较好防止口蹄疫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微量中和实验的方法,对30日龄、45日龄、60日龄幼狐的传染性脑炎母源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0日龄幼狐的传染性脑炎母源抗体水平较高,中和抗体平均效价为1:48.3;在45日龄断乳期该母源抗体平均中和抗体效价显著下降到1:18.3;在60日龄该母源抗体基本消失,多数中和抗体效价低于1:2.9。实验结果表明,45-50日龄对幼狐进行传染性脑炎疫苗首免,能避开免疫空白期和母源抗体干扰,获得较好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O、A型及亚洲Ⅰ型口蹄疫(FMD)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参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通过测定20峰分娩母骆驼的FMD抗体合格率及其分娩的初生犊骆驼母源抗体在0,1,7,21,35,49和63日龄的抗体水平,摸清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犊骆驼的首免日龄,在首次免疫后15,30d采样检测FMD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母骆驼FMD的抗体水平以及犊骆驼是否能吃到初乳决定着犊骆驼母源抗体持续的时间;在1~7日龄犊骆驼的母源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峰,7日龄后,母源抗体水平逐渐衰减,并与日龄呈负相关;根据母源抗体持续时间,确定FMD A-O-AsiaⅠ型三价灭活疫苗免疫的最佳首免日龄为45日龄,首次免疫后15,30dFMD抗体水平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仔猪免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3种疫苗的最佳首免日龄,课题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米东区一养猪场刚刚生产的30头仔猪开展了3种猪病母源抗体持续期测定,结果表明:母猪的抗体水平和仔猪是否吃到初乳决定着仔猪的母源抗体持续的时间;在1~7日龄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峰,7日龄后,母源抗体水平逐渐衰减,并与日龄呈负相关;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O型口蹄疫的母源抗体持续期分别为28~32 d、30~35 d和29~34 d,根据这3种猪病的母源抗体持续期,确定了这3种疫苗联合免疫的最佳首免日龄为28~35日龄。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牦牛犊的母源抗体消长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牦牛注射同种疫苗(不同免疫间隔和次数)后产生的免疫抗体进行了检测,旨在探寻牦牛口蹄疫最佳免疫程序。结果显示:牦牛犊母源抗体水平在15日龄后逐渐降低,至60日龄降到临界值附近;成年牦牛在首次免疫后2周进行加强免疫,口蹄疫抗体滴度明显更高。因此,建议牦牛犊在60日龄进行O型口蹄疫首免,2周后再加强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6.
蔺俐仲  徐春志  方英  张海  陈红  袁翠霞  杨峰 《养猪》2019,(1):108-109
为科学评价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并合理制定猪群O型口蹄疫免疫程序,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猪群母源抗体及疫苗免疫抗体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仔猪42日龄时母源抗体回落近临界值,猪群首次免疫后28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42~49 d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二次免疫后21~28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随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120 d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建议免疫程序如下:仔猪40日龄首免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首免后45 d进行二免,以后每4个月加强免疫1次。  相似文献   

7.
猪口蹄疫免疫程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母猪口蹄疫免疫合格的情况下,通过母源抗体检测对仔猪的保护时间从而确定仔猪的首免时间。结果表明,仔猪的母源抗体在28日龄时已低于临界值(1:128);而首免1个月后,并不能达到有效的抗体保护力,二免后21d虽能上升一定的抗体水平,但仍不能达到有效保护力;经过三次免疫后抗体逐渐上升,至免疫后的第40d时,抗体水平平均达到1:197.4,已具有一定的保护力,所以建议口蹄疫疫苗应进行三次免疫。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20只未进行免疫接种的健康幼狐,分别在30日龄、45日龄、60日龄对其进行颈静脉采血,制备血清,进行抗犬瘟热病毒(CDV)母源中和抗体滴度测定.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幼狐在30日龄母源抗体较高;幼狐在45日龄母源抗体均较低,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均等于或小于1∶18.6;幼狐在60日龄母源抗体基本消失,均小于1∶4.0.45日龄对幼狐进行CD免疫接种能够避免免疫空白期的出现,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与免疫效果.试验分3组,第1组30日龄免疫作为母源抗体检测对照组,第2组10日龄免疫,第3组16日龄首免,50日龄二免.结果表明,三次免疫种鸡的母源抗体较高,其效价随日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对55日龄左右出栏的快大型肉鸡,10~16日龄首免时,均能达到有效保护;对饲养期在120d以上的放养鸡,采用16日龄首免、50日龄二免后,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选择广东梅州地区3个规模化猪场A、B、C场,通过采用ELISA抗体检测法对产后母猪进行0、7、14、21 d猪瘟抗体检测,对新生仔猪进行0、1、7、14、21、28、35、42、49日龄猪瘟母源抗体检测,研究其消长规律,据此确定仔猪的首免日龄,通过二免后免疫效果的观察,制定有针对性的免疫程序。结果表明:未吃初乳的0日龄仔猪无母源抗体,7日龄仔猪母源抗体较高,之后逐渐降低,A猪场猪瘟母源抗体对21日龄仔猪仍有保护,随后母源抗体水平骤减;B猪场和C猪场猪瘟母源抗体对35日龄仔猪仍有保护,随后母源抗体水平骤减;而且母源抗体对仔猪保护持续时间和母猪自身的抗体呈正相关。确定3个猪场不同的首免时间,首免后30 d进行二免,其较高的免疫抗体水平可以维持到二免后4个月,因此生产中建议应根据科学的监测跟踪依据,制定合理的首免日期,以有效保护仔猪免受猪瘟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对生猪的免疫效果,做好生猪口蹄疫的防控工作,本试验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不同日龄生猪,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日龄、加强免疫日龄和疫苗保护期。结果表明,高抗体水平母猪生产的仔猪母源抗体能维持约45d~50d;50d首免后21d群体产生免疫能力,免疫后30d仔猪平均抗体水平最高,免疫后40d达不到免疫保护力水平,需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后30d生猪平均抗体水平达到最高,60d、90d、120d、150d逐渐递减,120d后生猪平均抗体水平快速下降,需再次免疫。根据抗体消长规律,初步确定了生猪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2.
鸭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目前鸭流感疫情主要是由H5N1亚型毒株引起的。本试验采用常规的血清学方法对雏鸭的母源抗体水平下降规律及不同日龄首免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后的抗体动态变化的检测分析,并通过不同疫苗剂量接种肉鸭后的抗体检测结果分析,6日龄为樱桃谷肉鸭禽流感的最佳首免日龄,0.5ml/只作为首次免疫较为合适的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对比了CD不同初免日龄(30d、45 d、60 d)及不同免疫次数间,实验犬的抗CDV的血清中和抗体消长规律.15只30日龄健康幼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第一组在30日龄进行初免,第二组在45日龄进行初免,第三组在60日龄进行初免.三组犬均在初免后15 d进行二免,再间隔15 d进行三免.在每次免疫前(当天)及免疫后15 d对三组实验犬进行颈静采血3 ml,制备血清,检测血清抗CDV中和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45日龄对幼犬进行CD免疫接种较好,此时幼犬体内抗CDV的母源抗体较低,能够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又能避免60日龄前的免疫空白期,免疫接种3次比免疫接种2次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研究免疫状况良好的母猪群所产仔猪母源抗体的获得方式,仔猪体内母源抗体的持续时间,仔猪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发现初生仔猪遵守被动免疫传递规律,仔猪体内的口蹄疫抗体水平也有自己的消长规律:哺乳后3~7d抗体水平达到最高,35日龄后开始下降,63日龄左右抗体保护率已经低于60%。所以,仔猪口蹄疫疫苗首次免疫的时间应定在35日龄,49日龄还需加强一次;疫苗的剂量:首免为1头份(2mL),加强时为2头份(3mL)。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评价口蹄疫O型、A型、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并合理制定奶牛口蹄疫免疫程序,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犊牛母源抗体及成年母牛口蹄疫免疫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犊牛母源抗体90日龄时回落近临界值,成年母牛免疫后6个月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免疫程序如下:犊牛90日龄首免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首免后1个月进行二免,以后每6个月加强免疫1次;成年母牛首免后每6个月加强免疫1次。  相似文献   

16.
母源抗体对猪口蹄疫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液相阻断ELISA(Liquid phase blocking ELISA,LPB-ELISA)和正向间接血凝(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IHAT)2种血清学试验方法对规模化饲养猪群仔猪的口蹄疫母源抗体、母源抗体的传递途径、消长规律、母/仔代特异抗体相关性及母源抗体对口蹄疫疫苗免疫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血清学方法均没有从未吸吮初乳的新生仔猪中检出特异抗体;在吸吮初乳后的仔猪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抗体,并于10日龄左右抗体效价升至峰值,而后随着日龄的增加,特异性抗体的效价呈明显的线性下降,母源抗体半衰期约为10~20d,至45~60日龄母源抗体效价降至不完全保护带(lgX<1.8)或更低;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与母体特异抗体水平呈正相关。通过对不同日龄仔猪接种口蹄疫疫苗后抗体水平检测发现,仔猪体内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应答具有明显或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摸索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对猪的免疫效果,我们对初生仔猪口蹄疫母源抗体自然消长规律进行了跟踪监测,来筛选出较佳的口蹄疫首免时间,切实做好猪场口蹄疫的防控工作。采用固相竞争ELISA诊断试剂盒检测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仔猪各阶段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初步确定母源抗体的保护期,制订合理的首免时间。通过试验证明猪场仔猪口蹄疫母源抗体在35~40日龄之间维持在较高水平,随着日龄的增长平缓下降,40日龄后抗体水平急剧下降。依据口蹄疫疫苗注射后抗体产生所需时间推断,在仔猪35~40日龄左右进行口蹄疫首免,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用液相阻断ELISA(LPB-ELISA)方法对北京地区主要牛场进行口蹄疫(FMD)母源抗体、免前和免后抗体水平的调查,以探寻牛体内FMD抗体消长规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从而指导北京地区FMD的免疫。结果发现母源抗体水平在5日龄前小于1:32,5日龄开始上升,高水平抗体一直维持到75日龄,90日龄开始回落;加强免疫后抗体滴度大幅度升高,抗体效价离散度降低;用FMD疫苗免疫青年牛1次,21d和51d的抗体平均值都为1:256;成年母牛的分别为1:256和1:248;育成牛的分别为1:248和1:240。说明牛FMD首免的适宜日期为90日龄;适时的加强免疫有利于牛群抵抗FMD;FMD疫苗对育成牛、青年牛和成年母牛都有理想的免疫效果,对青年牛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猪瘟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应用不同猪瘟免疫程序的猪场进行仔猪母源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在20日龄以内仔猪母源抗体的OD630平均值和阳性率均维持较高的水平,仔猪能够获得较好的母源抗体保护,避免猪瘟病毒的早期感染。随着日龄增长,仔猪母源抗体逐渐下降,尤其在断奶后一周(30~40日龄)下降趋势最为显著。本研究可为本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程序的制定尤其是仔猪首免日龄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黔东南塔石香羊小反刍兽疫的免疫效果,科学防控黔东南集约化塔石香羊场该疫病的发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监测了黔东南集约化塔石香羊场羔羊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羊群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观察了口蹄疫疫苗与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效果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羔羊群的母源抗体阳性率1~28日龄在70%以上,28~35日龄从70%骤降到36.7%;免疫接种后30 d羊群抗体阳性率达100%,180日龄下降到70%;先接种口蹄疫疫苗后接种小反刍兽疫疫苗,羊群小反刍兽疫、口蹄疫O型、A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7%、90.0%、100%,同时接种两种疫苗,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7%、83.3%、90%;先接种小反刍兽疫疫苗后接种口蹄疫疫苗,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63.3%、96.7%。说明黔东南塔石香羊场小反刍兽疫的免疫适合在28日龄首免,首免后180 d二免。在免疫过程中,要注意其与口蹄疫疫苗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