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布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染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消毒的方法分物理的、生物的和化学的三种。物理消毒法包括清洁扫除、日晒、风干和高温处理等;生物消毒法包括粪便、污水和其他废物的生物发酵处理等;化学消毒是用化学药物进行消毒处理。凡是能够迅速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就叫消毒药。消毒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配制使用得当,能达到消毒的目的,反之,达不到消毒的目的,更有甚者引起人、畜的伤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合理使用消毒药在防…  相似文献   

2.
消毒工作是家禽疫病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科学、经济、有效的消毒工作,是控制病原体进入养禽场和消灭养禽场内存在的病原体的主要方法之一。从常用消毒方法、家禽饲养过程中的不同消毒种类、养禽场及孵坊的消毒设施和制度等方面对家禽卫生消毒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家禽的卫生消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毒工作是家禽疫病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科学、经济、有效的消毒工作,是控制病原体进入养禽场和消灭养禽场内存在的病原体的主要方法之一。从常用消毒方法、家禽饲养过程中的不同消毒种类、养禽场及孵坊的消毒设施和制度等方面对家禽卫生消毒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1消毒常用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法,包括火焰消毒法和清冼冲刷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包括熏蒸消毒法、浸泡消毒法、饮水消毒和喷雾消毒,生物学消毒法有粪便堆集发酵消毒。养鸡场应按下述程序进行鸡舍消毒,鸡粪消毒→清扫→自来水冲冼→干燥→喷洒消毒药→喷洒杀虫剂→搬入经水冲洗后晒干的笼具→消毒药喷雾消毒→千燥→甲醛熏蒸消毒→  相似文献   

5.
养殖场为杀灭细菌、病毒和抑制病原菌、控制疫病的发生,保证家禽健康地生产、生长,采用化学药品消毒,是防疫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为做好预防消毒,达到理想效果,可采用多种消毒方式清除病原体,消毒方式不同,消毒效果就不同,一种消毒方式有一种消毒效果。物理消毒法如焚烧,可以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生物消毒法是利用发酵加温消毒,化学消毒法是利用化学药品触杀和分解的方式杀灭微生物。选择哪一种消毒方式,要根据条件、消毒目的和消毒对象来确定。所谓的条件是指自然的  相似文献   

6.
《猪业科学》2003,20(5):43,65
消毒是预防和扑灭畜、禽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方法有机械消毒、物理消毒学消毒和生物学消毒三类。消毒时应根据消毒对象(如禽舍、孵化器等)和病原体的种类(病毒、有芽胞的或无芽胞的细菌等)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方法。一般常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但也应结合应用其他消毒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消毒效果。常用的消毒药有以下几种,也应根据消毒对象、病原体的种类以及消毒药的特性进行选择。(1)苛性钠(或苛性钾):2%的浓度能杀死大多数病原微生物,4%能在45min内杀死细菌的芽胞,但结核杆菌对苛性钠的抵抗力较强,10%苛性钠需要24h才能杀死。通常用…  相似文献   

7.
杨春 《养猪》2023,(6):62-64
国家不断加强对“三农”的支持,“乡村振兴”刻不容缓。养殖产业复兴,生猪养殖随之增加,但也造成猪疫病发生率增多等问题。消毒在猪疫病防治中至关重要,能有效切断病原传播途径。主要做法包括物理消毒、生物消毒与化学消毒。通过清除污渍杂物,利用高温、紫外线以及生物分解作用、低残留化学药物杀灭病原体、细菌等,可有效避免对猪只造成伤害,同时保证消杀效果。  相似文献   

8.
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动物.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能阻断传染病的流行.利用消毒药物杀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流行与蔓延,是传染病防治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药物对猪群或猪场环境的消毒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原体对消毒药的敏感性、消毒药的理化特征、环境状况、消毒药作用浓度与时间等.本文将重点阐述病原体对消毒药的敏感性,以期为猪场常用消毒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消毒方法种类消毒方法可分为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消毒法。物理消毒包括清扫、清洗、干燥、高温、高压、通风换气、紫外线照射等。化学消毒包括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清洗、浸泡、喷洒、熏蒸等。生物消毒包括堆积发酵、沉淀池发酵、沼气池发酵。  相似文献   

10.
杨小梅 《广西蚕业》2005,42(2):44-45
消毒是养蚕生产过程中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来杀灭养蚕环境中的病原体,以控制蚕病的发生,是夺取蚕茧丰收的必不可少措施之一。养蚕生产中所采用的消毒方法按性质来分有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法两种;按消毒范围来分有蚕室蚕具消毒、蚕体蚕座消毒和卵面消毒三种;按消毒时期分有养蚕前消毒、蚕期中消毒和蚕期结束消毒三种。  相似文献   

11.
(一)消毒羊场设立围墙或防护沟,门口设消毒池,严禁非生产人员和车辆入内。定期对圈舍内外以及污水处理处清扫、消毒,并保持羊舍干燥;经常清理粪便和尿液,在沼气池中发酵处理,或将粪便堆积发酵;养殖生产中的用具和物品,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消毒。正常情况下羊舍每周消毒1次,疫病发生时每周消毒3次以上。选择性地使用消毒药物,但不能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药物。  相似文献   

12.
在畜禽生产中,消灭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蔓延,消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为使消毒药达到及时杀灭病原体,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操作中应掌握常用消毒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传染源的病原体。传染病的发生要有3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在家禽养殖中,有时没有看到疫病发生,但外界环境已存在传染源,传染源会排出病原体。如果此时没有采取严密的消毒措施,病原体就会通过空气、饲料、饮水等传播途径,入侵易感家禽,引起疫病发生。如果此时仍没有及时采取严密有效的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喜平  闫岩 《兽医导刊》2020,(4):243-243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体及其他有害微生物。同时杀灭或清除外环境中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微生物及有害微生物。消毒的目的是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畜禽养殖环境中,引起流行发生,同时防止病畜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和免疫感染。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肠胃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中断传播的效果较好。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埃而播散,污染范围不确切,进行消毒较为困难。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虫媒传染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春季细菌繁殖很快,抓好消毒管理是养牛的重要环节,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供养殖户参考。1)机械清除法。主要是通过清扫、洗涮、通风、过滤等机械方法清除病原体。此法虽说普通而又常用,但达不到彻底消毒的目的,作为一种辅助方法,须与其他消毒方法配合进行。2)物理消毒法。采用阳光、紫外线、干燥、高温、蒸煮等方法,杀灭细菌和病毒。3)化学消毒法。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体是最为常用的方法。选用消毒药物一要考虑杀菌广谱,有效浓度低,作用快,效果好;二是对人畜无害;三是性质稳定,易溶于水,不易受有机物和其他理化因素  相似文献   

16.
消毒是养兔场综合性预防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一般兔舍、场地及环境每天都要清扫,兔笼及用具等要清洗干净,每季度进行大清扫、大消毒1次,每月进行重点消毒1次。在进行消毒时,要根据病原体的特性、被消毒物体的性能与经济价值等因素,合理地选择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养兔场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法、生物热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等.  相似文献   

17.
在集约化养猪条件下,猪群易发生传染病。消毒是养猪场切断传染病传播、确保猪群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猪场既要重视消毒,也要科学消毒。消毒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消毒药使用得当,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如消毒药使用不当,会对人、畜造成危害。1消毒的作用机理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理发挥杀菌或抑菌作用:1.1改变病原体的生活环境,使其不符合病原的生存(如物理性消毒、深埋处理);1.2干扰、破坏病原体酶系统(如金属离子与巯基结合抑制巯基酶活性);1.3使病原体蛋白质凝固、变性(如乙醇、甲醛、酚类)或沉淀(如重金属盐);1.4氧化作用使细菌蛋白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殖业的稳定发展,疫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动物的卫生消毒更是关键。动物卫生消毒包括很多,有畜舍空气及排泄物的消毒、场所的消毒、疫病的消毒等。下面笔者对畜舍空气的消毒做如下探讨。空气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物理消毒法,常用的有通风和紫外线照射两种方法。通风可减少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但不能杀死微生物。化学消毒法有熏蒸和喷雾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鸡舍常用的几种消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舍消毒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清除并杀灭外界环境中所有病原体的措施.是为了控制和扑灭动物各种传染病.消灭传染源,由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特定的产品和运载工具所采用的一种特殊且简便易行的消毒.鸡舍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消毒法等.  相似文献   

20.
消毒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是切断病原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或阻止传染病继续蔓延的一项重要防疫措施。根据处理性质可分为物理消毒法(如紫外线消毒、热力消毒、机械消毒、自然净化等)和化学消毒法(如喷雾消毒、喷洒消毒、熏蒸消毒等);依据消毒目的可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根据实施消毒的时间不同,又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