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玉米是宁夏彭阳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1万公顷以上,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大部分采用普通露地播种,产量低而不稳.  相似文献   

2.
沧州市地处黑龙港流域,属旱作农业区。小麦常年播种面积427万公顷,其中,旱地或半旱地麦田213万公顷,占麦田面积的一半。由于干旱、盐碱、雨量不足,使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从1997年开始,沧州市先后从邯郸引进推广2BF—5小麦覆膜穴播机190台,推广机械覆膜穴播小麦面积06万公顷。通过两年的推广应用,小麦机械覆膜新技术在沧州市干旱及盐碱地上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旱地小麦机械覆膜穴播与露地条播相比,具有以下优势及特点:1增温效果好。据沧州市南皮、盐山等县市调查:冬前0~10cm土壤温度一般比…  相似文献   

3.
水播机作业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春 ,为解决播种期土壤墒情不足 ,我们引进了内蒙古宁城县农机研究所生产的 2BSM— 2A型坐水播种机 ,在平泉县平房乡吕泉子村进行了玉米坐水播种覆膜试验 ,共播种 2 0 0亩 (1亩 =6 6 7m2 ,下同 ) ,秋收结果 ,平均亩产 90 1kg ,较露地机播亩增产 382kg ,亩增纯收入 178.1元。为考察水播机坐水播种覆膜的经济性 ,我们选择了水播机坐水播种覆膜、人工覆膜坐水播种、机械播种和耠具播种四种作业方式 ,进行了对比试验。一、作业成本1.坐水机播覆膜节约作业费用 机械坐水播种亩用工 0 .2 5个 ,人工铺膜坐水播种亩用工 8个 ,机播亩…  相似文献   

4.
黑色全膜覆土马铃薯机械种植增产增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马铃薯全膜覆土机械种植技术的增产潜力,实现半干旱及干旱地区马铃薯抗旱种植技术的机械操作。采用同田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将黑色全膜覆土马铃薯机械种植技术(机具为2CM—2型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种机)与当地大垄机械覆膜人工穴播、黑色全膜马铃薯大垄侧穴播人工种植、秸秆覆盖种植、露地种植进行对比试验,通过产量测定、劳动力成本核算等对该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比露地种植和人工覆膜种植单位面积(每公顷)分别增产10 558.5kg与5 592kg;同时比露地种植单位面积节约劳动力成本4 549.5元,比人工覆膜种植单位面积节约劳动力成本5 299.5元,比露地种植提高单位面积纯收益17 220.15元,比人工覆膜种植提高单位面积纯收益12 009.9元。本研究有助于黑色全膜覆土马铃薯机械种植技术的推广,而且为其它机械化种植增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降低生产成本,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冲击,按照河北省农机局的安排,2000年秋季河北省衡水市在桃城区进行了小麦耕地播种、秸秆还田旋耕播种、秸秆直立免耕播种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是耕地播种公顷产量4567.5kg,旋耕播种公顷产量4884kg,免耕播种公顷产量5323.5kg。在相同条件下免耕播种比常规播种每公顷作业费降低645元,增产小麦756kg,增收831元,平均增收节支1476元。通过试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给我们三点启示。启示1: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使衡水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前进…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产条件下夏玉米机械播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播种技术好坏对玉米产量有很大影响,为提高玉米播种效率,通过免耕精密播种机的破茬开沟器改进前后的试验对比,对不同生产条件下夏玉米机械播种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改进前的播种机,改进后的播种机在播种深度上未出现过深或晒种现象,种肥间距更加合理,播种合格率高,重播率、漏播率低,每公顷玉米产量可提高750kg左右,播种质量更接近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7.
花生机械化播种覆膜技术是指采用花生播种覆膜机械,一次性完成花生种植的筑垄、施肥、播种、镇压、喷药、除草、地膜覆盖和膜上压土等诸道工序,实现覆膜花生种植省工增产之目的的农机化技术。近几年山东省日照市农机局根据当地花生种植的农艺要求,引进了部分花生播种覆膜机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据实际测算,实施花生机械覆膜播种比人工播种增产15%~18%。1花生机械播种覆膜技术的优点(1)播种深度一致,出苗齐。在土壤墒情相同的条件下,由于花生播种机调整到所需要的播深后,一般不再有大的深度变化,因此播深一致;人工捣穴播…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临近加入 WTO、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农机结构调整,是摆在我们西部农机人面前的首要任务。油菜作为青海省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全省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1/4,而互助县, 2000年全县油菜播种面积达到了 2 27万公顷,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 32 2%。引进试验的机械垄覆膜沟播技术 133 7公顷,仅占全县油菜播种面积的 5 9%。因此,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已迫在眉睫。   机械垄覆膜沟播技术是利用农业机械,按照农艺要求,将作物播种时的开沟、起垄、覆膜、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共…  相似文献   

9.
云贵山区原有陆稻种植方式原始粗放,本课题三年来研究摸索出一整套陆稻覆膜无灌溉栽培新技术及半机械化机具设备,选用耐旱丰产质佳陆稻良种、地膜全程覆盖、机械打孔对穴直播、利用自然降水旱出苗旱管理、农艺与农机技术配套、达到优势高产高效低耗、每公顷陆稻产量达5000-6000千克。此项成果受到当地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并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条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叶轮式增氧机是渔场和养鱼户理想的增氧机械。现结合其特点谈谈它的使用和常见故障排除及维护方法。一、选购增氧机的性能要符合部颁标准:增氧能力应大于2.5千克(O2)/千克·小时,电动机负荷程度应为0.83,额定功率应大于1.5千瓦。1.叶轮式增氧机的选购主要是根据水面和鱼产量确定,一般2/3公顷水面,1/15公顷产500千克以上的鱼塘,可选购3千瓦的增氧机;0.40~0.53公顷水面,1/15公顷产400千克左右的鱼塘,可选购1.5千瓦的增氧机。2.配套电动机的选购与增氧机配套的电动机,极易出故障。因此,应选用额定功率比负荷大16%~26%的电动机。二、使用使用…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机械覆膜穴播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增产节能效果显著的农业工程技术,是我国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一项技术措施,也是农业部今后一段时间内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它主要是采用机械方式,将一定数量的种子,按照农艺要求的位置(行距、穴距、深度)插入土壤中,并将地膜覆盖在地表上,从而达到增产、增效和抗旱节水的目的。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播种的冬小麦,一茬亩增产100千克,增收100多元,节水100立方米【b。一、配套机械与该技术相配套的地膜覆盖播种机械,目前正在研究推广,如河北省邯郸市农机研究所研制生产的与8.8~11千瓦拖拉机配套的…  相似文献   

12.
推广山坡地水平沟机械播种应注意的问题天水市自1990年开始山坡地水平沟机械播种技术的试验推广。1993年推广面积为0.25万公顷,累计推广0.56万公顷。根据多年试验,与传统撒播及普通机播相比,具有土壤蓄水性好、肥料利用率高、防寒抗旱、作物出苗早、出...  相似文献   

13.
<正>一、伊犁州残膜回收发展现状伊犁州是自治区粮食、畜牧、棉花、甜菜特色作物等主要生产基地,目前地膜覆盖技术逐步发展应用于制种玉米、甜菜、瓜类和蔬菜等20余种作物的种植栽培上。现有地膜机械覆膜面积达33千顷,其中棉花机械铺膜2.77千公顷,农田节水灌溉滴灌覆膜面积14.91千公顷,甜菜地膜27千公顷。地膜覆盖机累计达2160台,残膜回收机10台,机械回收残膜面积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固原市原州区农机部门引进2CB-1/2型青岛洪珠马铃薯覆膜种植机,和传统应用的甘肃铸陇2BSMX—2型马铃薯种植机进行马铃薯机械覆膜机械播种和机械播种人工覆膜的生产效益研究,以期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覆膜种植马铃薯综合生产效益。一、试验立地条件试验设在三营镇鸦儿沟村宁夏固农科技有限公司集中流转的基地上。该地海拔1640m,年降雨量350mm左右,年日照时数2518小时,年均气  相似文献   

15.
元宝山区位于赤峰市东南部,属半干旱地区,具有多季风,少降雨的特点。全区有一半多的旱耕地是靠天收成,大多年份得不到适时播种。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1996年元区大面积推广实施了旱地坐水播种覆膜技术,特别是推广使用了旱地坐水覆膜机,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从测产结果看,亩增产达250kg,是一项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实用技术。现就机械覆膜和人工覆膜的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1产量分析下表是随机指定的10个小区中机械覆膜和人工覆膜的玉米产量(kg/亩)表中玉米的机械覆膜和人工覆膜之间产量存在着643.9-631,7=12.2kg/亩的差值,…  相似文献   

16.
一种不需要浇人粪尿、不施加营养液的水上农作物在浙江省中国水稻研究所获得可喜成果。从1989年起,以38岁的农学硕士宋祥甫为首的一批研究人员,在老一辈农业科学家的启示、指导和帮助下,开展了水上种埴的科学技术试验。他们在浙江6种不同水域进行多品种水稻生态适应性试验,3.86公顷的水面上均获得每公顷33.33千克左右的产量,最高的一季达44.7千克。他们种的蔬菜、花卉和草莓也获丰产。在水面种植的同时,水下养鱼,也获得丰产。  相似文献   

17.
1995年乌盟农机推广站引进了机械覆膜穴播机和人力穴播机,分别在凉城县、丰镇市、前旗等地进行了试验种植,其中凉城县试验过程比较完整,也收到较好的效果。l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试验地点在凉城县厢黄地乡,试验地为沙壤土井有井灌条件,土地肥沃,有较高的管理种植水平。2试验处理2.1覆膜穴播选用150cm宽的超薄薄膜,采用行距165cm(大行22-23cm,小行10cm),穴距13cm的10行穴播机播种,先覆膜后播种连续作业一次完成。播前亩施二铵10kg,尿素10kg,播种面积2亩,亩播量17.5kg。2.2习惯种植(对照)采用当地常规播种方法,即不覆膜,…  相似文献   

18.
覆膜和种植密度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和蒸散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究黄土高原旱作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开展了玉米露地与覆膜6个种植密度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覆膜加速了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表现在株高和叶面积指数的增加,生育期的提前,如抽穗期(即最大高度出现时)比露地种植提前了11 d。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露地玉米株高具有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而覆膜玉米则无显著差异。无论是覆膜还是露地种植,玉米叶面积指数都是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玉米的蒸散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覆膜种植降低了玉米对水分的消耗,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因种植密度增加而导致的蒸散量增加与降水不足之间的矛盾。覆膜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种植分别提高52.79%和60.55%。露地与覆膜种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获得最高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对应的种植密度不同:露地种植在密度为52 500株/hm~2(D2)时获得最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而覆膜种植增大了单位面积土地可支撑的群体,最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在密度为82 500株/hm~2(D4)和67 500株/hm~2(D3)时获得,但D3与D4下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所以在试验气候年型下,黄土高原东部露地和覆膜种植的春玉米适宜密度分别为52 500株/hm~2和82 500株/hm~2。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械直播是水稻栽培技术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大大简化了水稻的栽培技术。根据曙光2B170型水稻直播机的小批田间试验,水稻机械直播的主要优点有三个。一是减少了用种量。常规的早稻机械直插每亩用种量6~7千克,晚稻每亩用种量5千克,杂交稻每亩用种量2.5千克。节约用种3千克左右。二是个体发育好,增产潜力大。机械直播采用宽窄行单边条播,个体发育好,协调了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据省水稻所与南县多年分厢撒播大面积产量统计,比育苗移栽的每亩增产50千克。三是降低了生产成本。免除了育秧,扯秧及插秧等农艺过程,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20.
1甘孜州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农业机械化装备和农机化作业情况 截止2009年底,甘孜州农机总动力682000千瓦;机械耕地25861.09公顷,机械播种19133.4公顷,机械收割6465.99公顷,机械脱粒16.4285万吨,机械植保12259.71公顷,机电提水328.5万立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