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研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稻田使用对水生生物、天敌、稻飞虱再猖獗以及对施药人员健康的影响,并研究菊酯类农药在作物和土壤中的残留,从而评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稻田使用对环境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稻田使用对水生生物、天敌、稻飞虱再猖獗以及对施药人员健康的影响 ,并研究菊酯类农药在作物和土壤中的残留 ,从而评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稻田使用对环境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了稻蛙绿色生态种养体系中病虫草害发生和危害的基础上,探讨了降低农药施用风险的措施,提出了稻蛙绿色生态种养体系中农药替代、农药创新、农药选择、器械研制、科学施用农药的方法,并为保障稻田综合产值、保护稻田生态环境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六合区依托《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稻田农药减量控害工作,成效显著。本文总结该区稻田农药减量控害的主要路径,分析在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病虫测报体系、探索农药统一配送、加强用药知识培训等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贵州稻田病虫草害发生、危害和控制现状,实施稻蛙复合种养等稻田生态工程所取得的成效。系统分析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在水稻病虫草害控制中的贡献,以及稻蛙复合种养在贵州农药减施中的优势和劣势。实践证明,稻蛙复合种养是贵州水稻病虫草害控制中农药减施和稻田提质、增产的有效措施。探讨了农药减量化策略中,稻蛙复合种养在水稻病虫草害控制、农药减施和稻田提质、增产中的作用,以及水稻生产中农药减施增效的路径,提出了促进稻蛙复合种养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第七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建议,2004年2月24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组织有关农药科研、生产、应用和管理等单位共75名代表,在南京召开了菊酯类农药在水稻上应用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就菊酯类农药在水稻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尽管菊酯类农药在水稻上应用可能存在影响水生生物、带来水稻飞虱再猖獗与抗性风险等问题,但考虑到取代高毒农药的迫切性,并且国外已有某些菊酯类农药在稻田应用的实际情况,建议选择部分菊酯类农药开展限制性试验研究,为评价菊酯类农药在稻田应用的可行性提供科…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促进稻田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技术的应用,提高稻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落实"到2020年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全国农技中心联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下游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组,于12月8—9日在浙江宁波市举办了全国稻田天敌昆虫利用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国21个水稻主产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水稻生产市、县和全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稻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示范区以及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水稻害虫防治安全使用农药专家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电脑技术,将水稻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农药理化性质、稻田生态学特性和虫害防治经济指标等有关知识和数据经提炼形成电脑可处理的规则、知识和数据库,编制专家系统。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来指导农药使用者安全使用农药防治水稻虫害。  相似文献   

9.
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污染影响及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特别是稻田使用农药因其田水渗漏、人为主动排水和降雨后产生地表迳流,水中农药随水、土迁移进入水域;其次是因卫生工作需要,如防治血吸虫寄主钉螺、防治蚊子幼虫以及防治水草时直接将某些农药施于水域;此外,还  相似文献   

10.
在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时,往往也大量杀死天敌,这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究竟不同农药对各种天敌杀伤的情况如何,我们曾在稻田用5种农药按常规用量对几种主要稻田害虫和几种常见天敌进行了对比试验,以供制定防治策略时参考.供试农药有:40.7%乐斯本乳油(美国陶氏化学公司)、30%乙酰甲胺磷乳油(上海农药厂)、50%甲胺磷乳油(苏州化工厂)、25%杀虫双水剂(江苏农药厂)、2%叶蝉散粉剂(上海联合化工厂).  相似文献   

11.
稻田用药的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美国、欧盟、日本有关稻田使用农药的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技术体系,包括评价程序及已建立的模型、场景等。评价程序部分重点介绍了暴露评价方法,模型及场景部分则主要介绍美国、欧盟、日本开发并已广泛应用的稻田-地表水模型及相应场景。简要评述了我国在稻田用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技术方面的研究概况及不足,对我国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工作重点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转Bt基因水稻的非靶标效应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为了解转Bt基因水稻对稻田浮游动物群落的安全性,本文以转cry1C基因水稻(T1C-19)、转cry2A基因水稻(T2A-1)及其非转基因亲本水稻明恢63(MH63)为材料,以浮游动物的种类和群落多样性为指标,研究并分析了转Bt基因水稻对稻田浮游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水稻不同生长时期里稻田中浮游动物种类变化不明显,数量变化明显,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另外由于孕穗期不得不施用农药防治蝗虫,导致孕穗期浮游动物的数量及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并且在使用农药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下降。但转Bt基因水稻对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及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对照非转基因水稻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与施用农药对水体带来的负面影响相比,转Bt基因水稻对水体环境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丙环唑在稻田使用后对水生生物的风险。首先运用PRAESS模型对丙环唑在稻田使用后对水生生物的风险进行预测,然后开展"稻田-鱼塘"模拟系统研究,研究丙环唑在实际使用条件下对水生生物的风险。模型预测结果和模拟系统研究结果均表明丙环唑对鲫鱼、日本沼虾和中华绒螯蟹的风险较低。研究一方面可为丙环唑在稻田使用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可为其他稻田用药的风险评价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To evaluate the fate of pesticides in paddy fields, the pesticide paddy field model (PADDY) has been developed for predicting pesticide concentrations in paddy fields and the run-off amount of pesticides to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This model focused particularly on granule formulation because these formulations have been used widely as herbicides on paddy fields in Japan. The behavior of pesticides in paddy fields was assessed by considering the main processes on the basis of a compartment system and the mass-balance equations of pesticides in the compartments were derived from kinetic data. The mathematical model, PADDY, was constructed by numerical solution techniques. A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pesticide parameters for this model was also developed. To validate the model,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n a paddy field and the concentration changes of pesticides in water and soil were measured. These were in reasonably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predicted by PADDY. © 1999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5.
稻田微蛛优势种与环境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7、1989年研究发现,我国江南稻田微蛛有10种左右。其中食虫沟瘤蛛(Ummeliatainsecticeps)为各稻区优势种,在湖南占微蛛总量的90%左右;草间小黑蛛(Erigone graminco-lum)在周围环境棉田等较多的稻田(浙江萧山,湖南湖区)可成为优势种;驼背额角蛛(Gna—thonarium gibberum)在某些年晚稻后期(江苏苏州,湖南湘阴)可成为优势种;齿螯额角蛛(G·dentatum)则为千米以上海拔高度稻田(云南下关,贵州贵阳)的优势种;隆背微蛛等其他种类只在某些稻区常见或少见。农事活动和化学农药等只影响优势种和非优势种种群数量的增减,对优势种的形成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江西双季稻田常见病虫害的新型高效药剂,选用9种农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表明:9种药剂在中高浓度下对防治对象均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其中10%溴氰虫酰胺OD 45 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对早稻田二化螟防效最佳,药后28 d防效达93.22%;30%唑虫酰胺SC 67.5 g/hm2对稻纵卷叶螟防效最...  相似文献   

17.
灰飞虱和褐飞虱是为害本地水稻的主要飞虱种群,近年来有加重发生的趋势,目前大部分药剂对其已产生较明显的抗性。乙虫腈10%悬浮剂、吡蚜酮25%可湿性粉剂是目前防治这2种飞虱比较理想的药剂,乙虫腈10%悬浮剂使用剂量为60-75ga.i./hm^2时,其对褐飞虱20d的防效保持在85%以上.吡蚜酮25%可湿性粉剂使用剂量为75~93.75ga.i./hm^2时,其对灰飞虱和褐飞虱均具有较好的持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前南方大部分稻田采用连作耕作制度,并且滥用农药现象严重,这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为探讨稻田轮作对减轻稻田病、虫、草害的生态作用,本试验以长期水稻连作为对照,根据14年田间定位试验,详细研究了稻田轮作对水稻病、虫、草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轮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稻田水稻的病虫草害。稻田轮作处理的早稻纹枯病发病率平均比连作处理低10%,病情指数低0.4%;晚稻纹枯病的病株率平均比连作处理低17.7%,病情指数低13.3%。轮作处理的早晚稻稻曲病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也都低于连作处理。轮作处理所受虫害比连作处理要轻,轮作稻纵卷叶螟造成的白叶率和二化螟造成的白叶率明显低于连作。轮作处理的杂草生长情况比连作处理弱。  相似文献   

19.
试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水稻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高效、广谱、残留较低等特点,但由于其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毒性高,以及可能导致稻飞虱再猖獗等原因,我国禁止其在水稻田使用。本文论述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稻田使用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稻飞虱再猖獗、害虫抗药性和天敌的影响,并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水稻田中使用的可行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