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位于江苏省吴江震泽镇的家和蚕业专业合作社,依托上海农科院开展科研攻关,把虫草菌种植入桑蚕蛹体内,培植出的蚕蛹虫草,不仅实现了对蚕桑资源的全方位开发和利用,更带动了一方致富。  相似文献   

2.
蚕桑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当地养殖户谋得更多的福利,而且还有利于我国蚕桑副产品的开发和利用。蚕桑副产品主要是对蚕沙、蚕蛹、桑葚等进行开发利用。下面将重点介绍常见的蚕桑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强农 《当代农业》2011,(5):15-15
位于江苏省吴江震泽镇的家和蚕业专业合作社,依托上海农科院开展科研攻荚.把虫草菌种植入桑蚕蛹体内,培植出的蚕蛹虫草,不仅实现了对蚕桑资源的全方位开发和利用,更带动了一方致富。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全球丝绸出口大国,桑蚕发展种植水平直接关系到产量,关系到蚕茧丝贸易的经济体制发展。以新技术、新产品标准,快速加强蛋白桑种植的发展,分析砂砾地蛋白桑种植管理经营体制,加强桑蚕产业的资源开发,增强桑蚕生产效益的推广建设,培养专业的蚕桑技术人才,探索专业的养桑模式,促进桑产业的快速发展,解决种植中的缺陷,提高桑蚕产业生产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5.
资源昆虫蚕蛹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应用昆虫资源的国家,据资料记载早在5000多年前,中国先民随生活定居已把野蚕驯化在室内饲养,并利用茧丝纺织衣服。古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以丝绸为先导,蚕种、桑种及生产技术向国外传播,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蚕桑生产。在蚕桑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蚕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应运而生。蚕蛹是蚕桑生产副产物,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民就知道利用蚕丝和蚕蛹。《齐民要术》中有“可作弃蛹,以御宾客”的记载,把蚕蛹列为宴席中的美味佳肴。秦……  相似文献   

6.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利用蚕丝业产生的相关物质资源和生物资源,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以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进一步发挥这项传统产业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宁南县至2006年实现养蚕127000张,产茧6530t,拥有桑树1.67亿株。本县可着力开发利用蚕桑资源量大,开发技术含量低、投资小、见效快的蚕桑资源。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战略下湖州蚕桑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桑蚕业的发展呈现多元融合生态化的趋势。随着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湖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城市,桑蚕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可能。桑蚕文化旅游开发应在深入挖掘传统蚕桑文化的同时,进行适当创新,形成湖州蚕桑文化旅游的新格局,积极开发特色蚕桑文化旅游产品,以迎合旅游者对文化旅游的新需求,促进蚕桑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22个省(市、区)有蚕桑产业,蚕丝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5。蚕蛹是蚕丝业的主要副产物,我国每年产鲜蛹30万吨以上。蚕蛹是丝绸工业的大宗副产品,为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但由于我国缺乏相应的深加工技术,大量蚕蛹基本上用作饲料和肥料,其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低。近年来,有不少学者致力于蚕蛹综合利用研究并取得了长足进展,在营养保健食品、医药化工、  相似文献   

9.
<正>内容简介: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有不少企业参与到蚕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开发中来;80年代后,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蚕业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其成果辐射到农业、日用化工、食品、医药等许多领域,甚至正在成为新产业的支撑,为蚕桑这个古老的产业注入了新的生命。舒惠国先生的新作《蚕业资源综合利用》从蚕业资源利用出发,详细介绍了蚕业资源综合开发出的多种产品以及它们的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包括蚕沙叶绿素、蚕蛹油和蚕蛹蛋白加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桑蚕副产品即桑叶、桑枝、桑椹、蚕沙、蚕蛹的综合开发性,分析了广西大力开发桑蚕综合产品所具有的优越性,以期加速广西桑蚕综合产品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东桑西移工程对贵州蚕业发展的影响及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在自然地理气候、农村养蚕基础、桑树、家蚕种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蚕茧品质等方面具有栽桑养蚕的优势条件,东桑西移在贵州的实施,对贵州蚕茧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分析了贵州发展蚕业的优势,探讨了贵州蚕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积极承接东部桑蚕产业转移,广西宜州市桑园面积由2000年的0.23万hm2增加至2007年的1.76万hm2,蚕茧产量也由2000年的0.390万t增加至2007年的4.200万t。宜州市桑蚕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经营规模小、技术落后、蚕茧质量不高、劳动生产力不高、种桑养蚕经济效益低等。提出树立品牌、完善土地转租,推广省力化养蚕、延长产业链,发展蚕茧加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2013—2014年广东蚕桑产业生产、布局、茧丝绸产品出口、茧丝价格运行及蚕桑生产成本收益情况,根据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需求,凝练了广东蚕桑业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并提出了实施蚕种和技术创新、研发蚕桑资源新产品、挖掘丝绸文化、创新种桑养蚕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蔡明  牟兰  黄必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69-7970,8054
分析了我国蚕桑副产物(主要是桑叶、桑枝、桑果、蚕沙、蚕蛹、蚕蛾)的利用现状,指出当前蚕桑副产物利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利用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科技投入不足、产业化不高;政策不健全、缺乏体系机制;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缺乏创新力度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加大观念转变力度、提高副产物利用意识;加强科技研发能力、加速产业化进程;依靠相关政策、建立相关体系;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勇于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15.
沈勇  庞均喜 《北京农业》2012,(18):208-209
蚕桑产业是白河县三大优势主导产业之一,由于受产业效益和蚕茧价格波动的影响,已成为弱势产业,为推进陕西省白河县蚕桑产业化经营,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桑园林下经济,提升蚕农年收入水平;以科技为支持,提升蚕农科技养蚕水平;推广"小蚕共育"养殖模式,提升养蚕劳日工值水平;促进桑园土地流转,提升养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优化惠农政策,提升蚕桑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加强盐城市蚕桑安全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已成为蚕桑生产的最大危害,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蚕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大规模治虫,快速发展的化工产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桑树生长、农村蚕业和蚕种生产。为巩固和发展盐城市蚕桑生产,增加农户收入,分析了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了防控环境污染对蚕业生产危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6份桑资源叶的药用及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不同桑树品种的药用及营养成分,为桑树多元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保存于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桑树资源圃的16份桑资源叶为研究对象,测定桑叶多酚、脱氧野尻霉素 (DNJ) 、多糖、蛋白质、脂肪、维他命C (VC)含量等9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相关分析及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16份桑资源叶的9个测定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品种间DNJ含量差异最大,变异系数为41%,平均值为1803.17 μg/g,桂诱94-936的DNJ含量最高,为3239.25 μg/g,桂诱94-168的DNJ含量最低,为747.73μg/g;而品种间水分含量差异最小,变异系数仅6%,平均值为83.93%,桂诱94-936的水分含量最高,为91.46%, A17的水分含量最低,为71.02%。相关分析表明,多酚含量与单宁含量显著相关 (P<0.05)。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桑叶综合品质的主要指标为酚类物质、生物碱、多糖和蛋白质等。通过对隶属函数值及权重进行计算得到16份桑资源叶的综合得分, 16份桑资源叶药用品质综合评价前3名依次为桂诱94-936、试11和桂诱8012,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前3名依次为桂诱94-936、桂诱92L-26和湖107。【结论】综合桑叶营养品质和保健品质评价结果,桂诱94-936可作为药食同源品种的候选。多酚、 DNJ和多糖可作为桑树药用品质的评价指标,蛋白质、脂肪和VC含量可作为桑树营养品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四川蚕桑业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近20年蚕桑产业发展数据,分析了四川省蚕桑产量变化、区域分布和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对蚕桑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桑园面积逐步稳定,蚕茧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南充市、绵阳市、凉山州、宜宾市是蚕桑优势产区;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优势蚕桑产业带已基本形成,蚕桑产业中心南移趋势明显;劳动力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影响蚕桑产业发展,桑园面积、养蚕户数、发种量、蚕桑比较效益对蚕茧产量分布表现为正向相关;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和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成为四川省未来蚕桑产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湖北省蚕桑产业发展历史、变迁及现状,分析了劳动力缺少导致桑园面积、养蚕发种量有所减少,蚕桑基础条件薄弱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新技术推广受影响,财政支持不足、加工企业投入机制不健全致使蚕桑发展政策乏力等挑战;提出了构建蚕桑轻简省力高效饲养技术体系、提高蚕桑产业比较经济效益,发展茧丝绸加工业、延长蚕桑产业链、增强蚕桑产业发展后劲,加强蚕桑产业技术研发、夯实蚕桑产业发展基础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蚕桑产业是汉中市重要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在带动汉中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叠加影响,蚕桑产业发展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为进一步推动汉中市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深入汉中市5个养蚕大县的养蚕企业、合作社、大户等经营主体,通过实地调研、入企(户)走访,对汉中市蚕桑生产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提炼,旨在为推动汉中市现代蚕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